“中国的青铜是不是起源于中国” 这很重要吗?(组图)

SME科技故事 0

近日,三星堆遗址公布最新的考古发现,又引发了一波小小的热点关注。 我们惊叹于出土文物的精美、感慨几千年前古文明的辉煌,又对现场的高科技考古作业,对我国考古科研工作的发展感到自豪。 



此次三星堆新出土的金面具

但与此同时,网络上还是流传着很多信息滞后、未经考证、以讹传讹,甚至充满阴谋论的文章。 有的说因为三星堆文明的出现挑战了中国文明的原发性,所以中国学者多年来一直拖延发掘进度,隐瞒研究成果;也有的将三星堆出土文物与古埃及文明联系起来,推导出“中华文明西来说”,底下评论吵得不可开交…… 可以看出很多“考古爱好者”尽管对这一领域有兴趣,却未能下功夫查阅最新的研究报告,自身也缺乏基本的思辨精神,很容易陷入“一切未知皆是阴谋论”的思维陷阱。 



一篇辟谣文章底下的高赞评论 依旧是混淆了概念的“制高点发言” 在探讨上述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弄清楚一个概念:“青铜”是什么? 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一提起青铜,很多人自然会想到夏商周至战国时期那些古朴的国宝青铜器。不过青铜并非中华文明特有,在全球很多地方,人类都曾发掘出不同规模的各式青铜器具。 地球上的几大文明,都有过属于它们各自的“青铜时代”。 



国外出土的青铜文物

 铜,是自然界中可以直接使用的一种常见天然金属,最早在公元前8000年就开始被人类使用了。但纯铜材质柔软,熔点也很高,不利于铸造。 后来人们发现在纯铜中混入锡、铅等“杂质”会使其强度变高、熔点降低,这才出现了被我们称为“青铜”的铜合金。 之所以将这些远古铜合金称为“青铜”,是因为它们历经千百年后重新出土时,往往已经被锈蚀得浑身泛着青绿色了。其实刚铸成时它们更多偏向金黄色,中国古书的记载中称之为“吉金”。 



现代青铜工艺品

 史学家们对世界各地“青铜文明”的研究,既包括了各种青铜制品透露出来的远古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的信息,更包括了世界各地不同时期冶铜技术的发展。 技术或许是共通的,但引入到不同地区,自然就会出现结合本土文化的发展和改造。青铜技术在西方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工具、武器等,但在中国却更多应用于祭祀、礼器,这无疑体现了不同文化源头思想上的某些差异。 普通人眼里似乎十分特殊的三星堆出土青铜器,其实在东西方史学家看来都算合理。尽管它跟商周青铜器有人像/礼器的区分,但说到底其内核都是与政治权力相关的器具。 



除了青铜面具和礼器 三星堆还出土了黄金权杖、象牙等等古物

令研究者们困惑至今的问题是:世界青铜的起源究竟在哪里?或者说不同文明的青铜技术到底有没有一个统一的起源点? 上个世纪中期,全球顶尖学者开始讨论这个问题时,答案是比较明确的——有。 因为根据西方传统观念,人类物质文化一定是起源于单一中心的。因为“简单的技术创造可以出现多次,但复杂的重大发明(如远古的冶铜术或近代的核技术等)只能发明一次或由一个中心向其他地区扩散”。 



提出上述观点的荷兰技术史学家 Robert Jacobus Forbes

在这样一个理论支撑下,当然是哪个地方的青铜器出现得最早,哪里就是全球青铜文化的起源点了。 1928年河南安阳殷墟的考古发掘震惊世界,出土了大量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因此当时有西方学者就提出了,说冶铜技术可能是从殷墟一带传到西亚,再到欧洲的。 但很快就有反驳的声音,因为1871年发现的古希腊特洛伊古城,后来也发掘出了大量青铜器。最早的特洛伊古城距今约5000年,那比殷墟所处时代商朝要早得多了。 所以当时考古学界的观点普遍是冶铜技术源起于两河流域,经过特洛伊传到古希腊,再传播到欧洲各地,进而扩散到全世界。 



分很多层的特洛伊古城遗址 从公元前3000年延续到公元450年

 由于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上世纪中期我们国内的学术研究基本是停滞的。所以一直到1980年代,才有我国的考古学家在国际上发出了我们自己的声音。 1981年,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的孙淑云教授发表了一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国早期铜器的初步研究》。这篇研究首次摆脱了只对青铜造型纹饰进行研究的固化思路,从材料方面对出土的青铜器进行了分析。 结果发现,1921年发掘的甘肃马家窑文化中,出土的一把刀为锡铜合金类的青铜器,其年代为公元前2900到公元前2740,已经超越了当时在西方发现的最早青铜器。 所以那一代学者提出了“中国冶铜独立起源说”。



这就是最早一批研究“中国冶金史”的前辈们

 但是随着甘肃马家窑、齐家文化、四坝文化;河南二里头、三星堆;新疆小河墓地、天山北路墓地,还有内蒙古鄂尔多斯和辽河上游等地的考古发掘研究日渐成熟(是的,我们有且不仅有这么多地方出土了青铜器),更新的合理猜想渐渐浮出水面。

1987年,考古学家安志敏老先生发表了一篇《试论文明的起源》。文章的本意是驳斥当时新闻报刊将新的考古发现定义为“使中国文明史提前了一千多年”的行为。

但更重要的是,安志敏先生在文中论述了关于文明起源“一元论”和“多元论”的两种观点。他支持世界上存在着不同的文明发祥地,既是独立发生的文明,又不可避免地受到相互之间的影响。



1987年《考古》期刊 安志敏先生文章书影

这种说法并非空口无凭,安志敏先生这一批考古学家全面整理了中国境内各已发现青铜器的出现时间地点,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规律:中国最早进入青铜时代的地区是西北,随后是内蒙一带的北方,之后才到中原地带。

而对比世界范围内的发现呢,西亚进入青铜时代的时间又早于中亚,中亚又稍早于中国西北。

直到目前为止,我们还只能根据已有的考古发现得出上述的青铜时代发生先后顺序。这可能意味着青铜技术确实是有一个传播路径的,但发掘还在继续,研究还在进行,谁也没法马上给出确切的答案——考古学界已经被“打脸”了太多次,谁知道会不会马上又出来一件新东西,颠覆此前的所有推论呢?



一代代考古研究者兢兢业业,几乎是将自己的一生埋头于墓穴、文物之中。靠这一地又一地支离破碎的残损线索 ,试图拼凑出一幅穿越几千年的先祖生活光景。

他们的每一个考古发现都力求有扎实的文物研究基础,只希望更靠近历史的真相多一步。

这正如葛兆光教授所说的,考古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证明某个文明有多悠久,只是纯粹为了研究过去的人间。用现代国家的概念去倒推历史是无趣又无知的。

中华文明是百川汇海,哪条能说自己是大海的源头呢?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74765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