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习近平出访沙特 美沙交恶,中阿好朋友?(组图)

德国之声 0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本周将访沙特阿拉伯,并与中东领导人举行一系列峰会。美沙关系跌落低谷的时刻,中国会否趁隙而入?有专家认为,中阿峰会其实并不表明阿拉伯国家要在中美之间选边站。



习近平上次出访沙特,已是2016年(资料照片)。

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将于12月7日至10日出访沙特阿拉伯。这是习近平睽违近7年再次到访,除了展开为期3天的国事访问,也将应邀出席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预计至少有14位阿拉伯国家元首出席。

在这之前,中国外交部12月初发布了一份近2万字的《新时代的中阿合作报告》,强调北京是 “战略伙伴和真诚的朋友”,将在中东地区发挥建设性作用,并避免做出任何图利中国“地缘政治利益”的事情。

自“卡舒吉谋杀事件”后,美国与沙特阿拉伯之间的关系跌至谷底。今年7月,美国总统拜登出访沙特时更备受冷遇。有人担忧,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在美沙关系特别敏感的时候举行,习近平出访时机又“恰好”赶上峰会。不过,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近东研究教授、沙特问题专家伯纳德・海克尔(Bernard Haykel)认为,中阿峰会的目的并非是为了“专门刺激美国”。

中国——沙特的最大贸易伙伴


“沙特与中国有著非常紧密的经济关系,习近平本应更早来访。”海克尔告诉德国之声,由于新冠防疫措施等各种原因,习近平的沙特行程曾被多次取消。

专家指出,习近平出访沙特并不令人意外,因为中阿之间的经济关系本就紧密,多年来一直都在增长。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数据,2021年中国与海湾国家——包括沙特阿拉伯和伊朗——的双边贸易总额约为2.48万亿美元(2.37万亿欧元)。其中,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与中国的业务总量最大。中国目前更是沙特阿拉伯的最大贸易伙伴。



2020年迪拜世博会:中国与迪拜与石油无关的贸易自2012年以来增长了近75%。

同一时期,海湾国家与欧盟和美国的双边贸易额,仅分别增加到1.3万亿美元和626亿美元。

这些贸易数据也包括了武器销售。不过,中国在这一领域发挥的作用非常小。2000年至2019年期间,美国、俄罗斯和欧洲向中东国家提供了约95%的武器装备,仍占大宗。

“中国人不会放弃这样的机会”

中国公司已在许多中东国家发挥了重要作用。不只是来自中国的直接投资,许多大型基础设施——包括港口和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合同也都授予了中国公司,包括在阿曼、埃及、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

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合作,也已发展到包括数字技术、可再生能源、旅游和航空。大多数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在其通信网络中,使用的都是争议的华为技术。

“对中国来说,(在利雅得)的优先事项是经济——至少在中短期内是这样。”意大利国际政治研究所(ISPI)高级研究员、研究亚洲与海湾关系的政治经济学家塔米米(Naser al-Tamimi)说。

对中国来说,海湾国家现金充裕,并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来开展业务,这与中国在亚洲或非洲的其他一些潜在市场不同;对沙特阿拉伯及其邻国来说,对华贸易也是为了使经济更多样化、减少仰赖石油。阿拉伯国家深知,可再生能源是未来趋势,正斥资巨额资金为此做准备。

塔米米指出,“(多样化)花费的金额是惊人的,中国人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



部分欧洲国家因担心中国政府与华为“过从甚密”,禁止使用华为技术。

沙特的对冲策略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也出现越来越多的争议性合作,包括武器合作。沙特正透过中国协助,试图开发自己的导弹和无人机;2021年,美国对阿联酋的战斗机军售谈判喊停,部分原因是美方担心阿联酋的技术供应商华为,可能窃取军事机密。最终,阿联酋购买了中国的战斗机。

“凡是美国不卖给他们的东西,沙特都会尝试从其他地方获得。”普林斯顿大学的海克尔指出。但他补充道,美国仍然是沙特阿拉伯和其他国家最重要的盟友。

从数据来看,2013年至2021年期间,沙特与中国的武器贸易总额只有2.45亿美元。与此同时,沙特与美国在同期的武器贸易额却相当于179亿美元。

海克尔分析:“这只是沙特对冲策略的一部分,该国正在与中国和其他国家建立更密切的关系。”



2022年2月,习近平在北京会见阿联酋阿布扎比王储穆罕默德。


对此,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驻巴林的研究员哈桑(Hasan al-Hasan)也有类似看法。他告诉德国之声,包括印度、日本和韩国等其他国家在内,“我们也看到了沙特与其他国家关系的升级”,而且这些国家被视为是“更有可能和更愿意转让技术和知识的伙伴。”

因此,专家们都认为,外界对于非自由世界的“新秩序”的担忧——诸如民主国家与非民主国家进行对决云云——是被夸大了。

“世界正在发生变化,权力正在变得更加分散。”哈桑认为,纵使可能与西方伙伴有所分歧,海湾国家正在追求自身的利益,“那是因为现在这些国家——以及我们过去称之为全球南方的其他国家——更加自信、更有能力、更有可能想要追求自己的利益了。这是一件完全理性的事情。”

不过,哈桑也认为,由于阿拉伯峰会涉及经济状况差异很大的国家,目前很难预测会有什麽具体成果。峰会最有可能展示中国作为资金和商业提供者的作用,并让沙特展示其在阿拉伯世界的领导作用。

习近平出访沙特 西方国家加强抗中准备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2022年12月7日抵达利雅得,并在机场会见沙特阿拉伯官员。

12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沙特阿拉伯,进行为期三天的参访,外界推估,中、沙两方将在此行中就能源问题以及战略伙伴议题上进行深度讨论。而在中国与沙特活络伙伴关系之际,美国与其西方盟友正在对中国进行新一轮的防范围堵计划。

本周三(7日),习近平接受沙特国王萨勒曼(Salman bin Abdulaziz Al Saud)邀约拜访沙特,这是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习近平第三次出访外国。据半岛电视台报道,中国作为沙特最大的贸易伙伴,习近平的到访将受到沙特的盛情款待,以反映“中沙近年来深化的双边关系”,同时,此行中国将与沙特阿拉伯签订290亿美元的条约。习近平此行也将参与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及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显示北京有意拉拢阿拉伯国家。

反观,美国与沙特的伙伴关系正因为双方在能源、人权、与区域安全议题上的立场不一致而处在低点。

随着中国有意向中东进行权力延伸,美国、日本与欧盟对于防范中国扩张的力道也在加大。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美国参、众议院军委会领袖6日晚间公布协商定案版国防授权法案,法案中,为因应台海局势升温,以及乌俄战争使美国更加防范台海可能冲突,法案计画在未来5年内提供台湾100亿美元军援,并且将优先把美国“超额防卫物资”提供给台湾,同时,该法案也要求美国国防部加速对台湾的军购交付,并呼吁美国政府和台湾进行联合军演。该法案有望在本月底于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通过,并由美国总统拜登签署后生效。

另一方面,日本近日宣布提高国防支出占比,预期将会在五年内把年度国防预算从国家生产毛额(GDP)的1%升至2%,目的在应对逐渐严峻的中国与朝鲜威胁,以及越发紧张的台海局势。

此外,欧盟因为与中国的两项贸易纷争,将争端移交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争端解决机制处理。据路透社报道,欧盟向世界贸易组织抗议中国对欧盟成员国立陶宛实施进口制裁,自从立陶宛与台湾互动变得紧密后,中国便以卫生问题为由,禁止立陶宛的酒类、牛肉、乳製品等进口中国,使立陶宛对中国的出口额在2022年降低了80%,欧盟主张,中国对于立陶宛食品的卫生顾虑站不住脚。此外,欧盟也向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反应中国对于欧盟企业智慧产权的侵犯。

中国外交寻求在侧翼突破,习近平中东之行希望拉拢非西方国家以抗衡西方的压力,但在中国外交的主战场欧美日等方向上,尚未有任何突破的迹象。

习近平访沙特加强伙伴关系 大手笔下订单引热议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2022年12月7日抵达利雅得, 开始进行对沙特阿拉伯的访问。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三起访问沙特阿拉伯三天。据欧洲通讯社报道,双边峰会期间将签署价值292.6亿美元的初步协议,并"加强两国之间的历史关系以及战略伙伴关系"。学者认为,习近平这次出访除了向沙特送上订单,还有其长远的战略考量。

外界关注“石油人民币”的形成

吴强说,2018年发生的“卡舒吉案件”之后,沙特和美国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但和中国的关系日益加强。此次习近平访问沙特对北京摆脱国际孤立、重振“一带一路”有重要意义。

他说,外界关注习近平访问沙特阿拉伯,会否促成“石油人民币”的形成,这将是对石油美元(Petro-dollar,即:国际原油价格以美元计价)的一大挑战:“沙特对中国的支持是基于旧的地缘政治,对日益下降的石油、天然气的传统,能源供应,跟中国紧密的关系,而且沙特阿拉伯对于海湾地区、阿拉伯世界在新疆问题上的支持也是至关重要的。这是在新的地缘政治意义上,沙特阿拉伯与中国的一条重要纽带。这种关系,我相信北京尤其在新疆问题上跟沙特阿拉伯合作沟通。”

卡舒吉是美国《华盛顿邮报》的专栏作者,常撰文批评沙特王室与王储,2018年他在沙特驻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总领事馆内遭杀害,沙特政府第一时间还否认此事,引发国际社会震惊。沙特检方后来证实他在沙特领事馆内身亡,原因是“与使馆人员发生争执,引发肢体冲突”所致。这也为美国与沙特的关系蒙上阴影。

中国《环球时报》在一篇社论中将中阿峰会描述为“中阿关系史上的里程碑”。社论称,在经历了“阿拉伯之春”的“严重冲击”之后,该地区对避免政局动荡、实现稳定增长有着“共同愿望”,并且“对中国的经验非常感兴趣”。

大撒币 中国将提供阿拉伯国家经济支援


资深评论人士马聚对本台说,中国也在寻求能源安全,保障能源供应。而中东等独裁国家也非常愿意和中国交往,因为中国从不在人权以及性别平等领域,向对方施压。

他说,这次要看中美两国领导人访问沙特的不同点:“美国总统拜登6月访问沙特时,主要在欧佩克会议上能够增加石油产量,以降低全世界石油价格,我们也看到沙特很不情愿的让步,但是并没有达到美国政府所需要的份额。拜登在沙特阿拉伯访问中,也没有高规格的会议。”

马聚认为,相比习近平访问沙特阿拉伯期间举行多场会议,多国领导人将前往沙特出席,这明显超越美国总统到访沙特的场面。他说:“这个场面对于习近平很重要,但是我们同时看到中国为此付出了什么?也有相关媒体作出了报道,这次要给每一个阿拉伯国家各种援助,包括支援建设、提供贷款,有些国家是免除债务等等。”

美中贸易摩擦已经四年,中国成为沙特阿拉伯最大的贸易伙伴,预计萨勒曼王储将在习近平7日(周三)抵达利雅得时给予盛情款待。而这与7月份美国总统拜登受到的冷淡对待形成鲜明对比。与政府关系密切的沙特阿拉伯分析师阿里·希哈比表示,这次访问反映了两国“近年来发展的更深层次的关系”。

在中东学习和工作21年的马聚说,中国希望与海湾国家的关系超越美国,但可能性不大。他说:“这些国家都很清楚习近平这次是撒币来的,签署一些对这些国家利好的协议,何乐而不为。美其名曰:保障能源安全供给。这种挑战西方在中东地区,尤其是石油输出国的关系,这会引发全球能源争夺战。”

马聚认为,为确保中东地区的军事安全,有大批美军驻扎在海湾国家,而沙特阿拉伯希望与中国拉近关系,平衡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力量,以确保统治安全。

预计中国代表团将与海湾国家和其他阿拉伯国家签署几十项涉及能源、安全和投资的协议和谅解备忘录,但没有详细说明这些备忘录的详情。据沙特外交大臣阿德尔透露,加强贸易关系和地区安全将是习近平此次访问的优先事项。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沙特阿拉伯期间将会见这个世界最大石油出口国的国王以及实际统治者。中国外交部7日上午发表了一份简短声明。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说,习近平主席将对沙特阿拉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利雅得举行的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以及中国-海合会峰会 。这是习近平自新冠病毒疫情爆发以来、第三次出国访问,也是他自2016年以来、首次访问沙特。

研究中美关系和地缘政治的北京学者吴强当天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时表示,中东地区在中国对外关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胡温时期,伊朗成为中国石油的能源供应国。沙特阿拉伯在过去40年来,与中国的关系特殊而且重要。他说:“过去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地缘政治的变化,沙特阿拉伯不仅现在、还是未来,都会成为中国的石油和天然气供应国。而且,重要的是沙特阿拉伯正在和中国、俄罗斯一起,成为全球保守主义联盟的重要核心成员。”

习近平此次到访沙特,发生在中国与美国以及西方国家关系紧张之际。官方沙特通讯社周二报道,习近平这次访问是应沙特阿拉伯国王萨勒曼的邀请,“以加强两国之间的历史关系以及战略伙伴关系”。该通讯社还称,双边峰会期间将签署价值292.6亿美元的初步协议。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留园原文
https://news.6park.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581931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