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营养病到垃圾场” 中国近海污染到底有多严重?

牧海 0

说起中国近岸的海水污染,相信大家都有目共睹。尤其是最近几年,在近海作业的拖网渔船打捞上来的鱼虾越来越少,各种垃圾却越来越多,比如橡胶制品、塑料制品以及各种食品罐头,“渔获物”让人触目惊心。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近海的生态遭受了严重破坏,渔获产量持续走低。从物产丰富的“蓝色粮仓”到如今的“渔业荒漠化”,前后仅仅用了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当各大渔场的渔业资源开始“捉襟见肘”时,近海的生态危机就成了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过度捕捞导致海水鱼的体型变小

中国近海的“营养病”近海污染物中有90%都来自于陆地,另外10%则主要来自于海上养殖、运输以及能源开发。

首先说说农业废水。早在2009年,我国的化肥使用量就已经超过了5,400万吨,占世界化肥总用量的30%。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我国农业化肥的有效利用率只有35%左右,远低于农业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这意味着大量的化肥会通过土壤流失、地表径流等方式渗入河道,最终汇入大海。

长江口、杭州湾卫星地图

不仅如此,生活废水污染也“有迹可循”。从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进程来看,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城镇化程度只有10%左右,90年代中期接近30%,2011年已高达51.27%。2019年,中国的城镇化率正式突破了60%——前后只用70年的时间就提高了50个百分点。

这当然是一个可喜的成绩,但由此产生的环境负荷也越来越大。同样是在2019年,全国61个大型排污口直接排放的生活废水达到了惊人的12.6亿吨。如果再加上工业废水和综合排污口的污水,那么纳污量最多的是东海,其次是南海和黄海,最后是渤海(换言之,渤海的污染是最轻的)。

无论是农业废水还是生活废水,都会导致近海的氮磷含量升高,浮游植物大量繁殖,这也是近海“营养过剩”的病症所在。

2019年中国四大海区富营养化污染分布图

除了陆源污染,近海的养殖活动也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一定污染,尤其是高密度的网箱养殖和围网养殖。这两种方式都属于完全开放式的养殖,投喂的颗粒饲料如果不及时被鱼类摄食就会溶失在海水中,鱼类的粪便也同样会导致富营养化污染。

国外的研究学者曾指出,每养出1吨的海水鱼,就会向海水中排放14.25公斤的氮以及2.57公斤的磷。如果按照这一标准来计算,2019年我国海水鱼类的养殖总产量为160万吨,相当于排放了2.2万吨的氮以及4112吨的磷,这足以引发几场大规模的区域性赤潮了。

近海网箱养殖

近海生态的“伤疤”——赤潮和绿潮近几年的国家海洋公报显示,我国沿海大部分的河口、海湾以及滨海湿地生态系统都处于亚健康和不健康的状态,所占比例一直维持在80%左右,多年未见好转(2019年,在18个受监测的海洋生态系统中,有15个都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

众所周知,赤潮是海洋水体健康状况的直观反应,在赤潮频发的年份,海水水质一般都很差。在上世纪60年代,我国四大海区全年只监测到了3次赤潮,海水水质普遍都很优良。到了70年代,我国近海一整年也只发生了9次赤潮,80年代发生了74次,到了90年代就突然增加到了380多次。

山东日照爆发赤潮

进入新世纪以后,赤潮的问题也越来越严峻了。从2001~2011年,我国四大海域共发生888次赤潮,累计面积多达16.7万平方公里,比90年代还要严重。值得欣慰的是,随着近年来海洋环保政策的有效执行,近海的水质有了一定程度的好转。2019年全国的赤潮只发生了38次,总面积也减少到了1991平方公里。

2019年不同时间段的赤潮发生次数和累计面积

从赤潮的发生频率上来看,我国污染最严重的海区依然是东海。在2019年的38次赤潮灾害中,其中有31次都发生在东海,累计面积1974平方公里,占到了总面积的99%。

尤其是在杭州湾、长江口以及宁波近岸,这些区域的水质常年处于重度污染状态,是国内公认的高污染区域。客观来看,东海的“营养病”是最严重的,这和东部沿海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卫星图像下的赤潮

事实上,人类已经无法忽略赤潮的影响,也很难在这场灾害中做到“独善其身”。引发赤潮的蓝藻中有很多都含有蓝藻毒素,比如麻痹性贝毒、神经性贝毒以及腹泻性贝毒,这些毒素的含量可以通过鱼类和贝类逐渐积累,最终在餐桌上“买单”的还是人类自己。

世界海洋之困:无处不在的垃圾污染以塑料制品为主的垃圾污染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国内几乎所有的海水浴场都能找到很多垃圾。国内外的多份研究报告表明,海洋中的垃圾约有75%都是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瓶以及塑料玩具等等。

海洋中的塑料垃圾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相关研究指出,全球每年有超过800万吨的塑料进入海洋,这一调查结果是基于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地中海以及黑海等192个监测站点的全面调查得出的,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不可否认,海洋中的塑料全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陆地,而按照目前的消费趋势来看,2025年全球的塑料消费量将达到4亿吨。届时,人类每捕捞3吨的鱼类就会连带打捞上来1吨的塑料,到2050年,海洋中大型塑料的数量将超过所有鱼类的数量。

2050年,海洋中塑料的存量将超过所有鱼类的数量

更让人担忧的是,人类目前在海面上观测到的垃圾只占实际存量的5%,另外的95%都沉入了海底。在中国近海,渔民们用拖网可能捞不到鱼,但十有八九能打捞上来很多垃圾,这种现象在美国、加拿大、挪威以及秘鲁等传统的渔业国也都普遍存在。

相比于其他生活垃圾,塑料更加“顽固”,几乎不能被微生物所降解。一只塑料瓶在海洋中可以存在450年的时间,之后会逐渐破碎成5毫米之内的微粒塑料。目前科学家已经在鱼类、虾蟹类、贝类等海产品中发现了微粒塑料,通过饮食作用会不可避免地进入人体组织中——这显然是一个关乎人类自身健康的大问题。

微粒塑料的尺寸大小

海底垃圾场:中国的大陆架已经被塑料“占领”?国内外关于微粒塑料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但是从2010年前后才受到广泛重视。中国对近海塑料垃圾的调查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从2013年才正式开始。

在2019年,全国有49个区域都进行了海洋垃圾的监测,主要包括海滩垃圾、海底垃圾、海洋微塑料等方面。

2019年中国近海垃圾分布表

首先来看海滩垃圾。“中国已经很难找到一片洁净的海滩”,这句话并未耸人听闻。调查显示,中国平均每平方公里的海滩,垃圾数量多达28万个,其中塑料类垃圾的占比高达81.7%,其次是玻璃类和纸类。而在塑料类垃圾中,最常见的是香烟过滤嘴、塑料瓶、泡沫、瓶盖以及塑料碎片。

再看看海底垃圾。每平方公里的海底,发现的垃圾数量为6633个,最常见的依旧是塑料垃圾,占比高达92.6%,主要包括鱼线、塑料绳以及塑料袋;其次是木类制品,占比为5.6%。



最后是微粒塑料。在渤海的监测站点,微塑料的密度达到了0.82个/立方米,东海则为0.25个/立方米。考虑到东海和渤海的巨大水体,微粒塑料的总量还是相当惊人的——更何况,深海还有80%以上的微粒塑料都没有被观测到。

总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无论是近海的“营养病”还是“垃圾场”,都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只有从自身做起,加强环保意识,不乱丢垃圾,近海生态才能一点点恢复,“创伤”才能慢慢愈合!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72017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