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勇争议给医生的最大教训:别把微博当朋友圈发(图)

丁香园 0

一向路人缘良好的陶勇,因为一条「让女儿生日洗碗」的微博成了争议中心。

在这条微博里,陶勇表示在女儿生日当天,让女儿给家里人盛饭、夹菜,女儿都乖乖照做了,等到要求女儿洗碗的时候,家里人纷纷阻拦,「有人说,小孩洗不干净,有人说,等她再长大点再说;还有人甚至说,慢慢来,以后自然会洗。为父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旁征博引,引经据典,终于把她从房间里请出,洗净碗筷。」



这条微博很快引发大量批评,网友直指陶勇的教育方式让孩子「笑不出来」、「教育观念落后迂腐」,随后这条微博显示已被删除。

几天后陶勇再发微博回应,「自以为幽默的文字和图片引起了风波,也让我反思……确实欠妥」,才让风评有所恢复。



一个知名医生与个人医疗行为毫无关系的言论,居然能引发这么大争议,确实是只有当今的全民社交媒体时代才能出现的景象。



图源:丁香园·丁香医生《2021 中国基层医生洞察报告》

已经有不少人研究过医生使用社交媒体可能造成的影响。

比如 2021 年 BMJ Open 的一篇研究就指出,人们对于医生的期望也会投射到社交媒体中,因此研究人员建议所有使用社交媒体的医生都应该意识到「边界设定的重要性」。

另一项针对医生社交帐号的研究显示,40% 的医生的社交平台可能存在令人反感的内容,包括脏话、酗酒、工作或会议中的不专业行为、以及具有性暗示的姿势或服装 [2]。这些社交帐号上的不当内容,也会降低大众对医生专业度或身份的认同 。



图注:当医生在社交媒体分享了一张自己的吸烟的照片时,再告诉病人不要吸烟就变得没有意义了。

英国医学总会(GMC, General Medical Council)发布的《医生使用社交媒体的指南》就提出明确建议:保持和患者之间的专业界限(Maintaining a professional boundary between you and your patient.)。

选择用医生的职业身份出现在社交平台,会带来天然的信任感和关注度,这是流量的红利;但大众对职业身份的认同,同样也会带来更高的期待和批判,这也是必然的交换。

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微博、抖音等面向公众的平台不能当成朋友圈来发,是当前社交媒体环境下各位医生应该记住的教训。

各位医生朋友,是时候重新看看你的社交账号了。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642383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