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开设联络处 北约布局亚太有何居心?(组图)

新民晚报/德国之声 0

亚洲是和平稳定的高地、合作开发的热土,不应成为地缘争夺的角斗场。

近日,有报道称,北约准备在日本开设联络处,以便与日本和其他主要亚洲合作伙伴举行定期磋商。若该计划成真,该联络处将是北约在亚洲设立的首个联络性质的机构。北约计划在日设立联络处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北约不断拓展与“亚太伙伴”的合作关系有着怎样的居心?北约持续东进亚太又会给这一地区带来怎样的影响?

日本与北约快速深化关系

日媒于5月3日援引北约和日本官员的消息称,北约计划在日本开设亚洲首个联络处。北约这一方案预计于2024年内落实,目前,北约和日本官方尚未对该计划予以承认。据悉,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已获邀参加今年7月举行的北约首脑峰会,届时包括联络处等事宜在内的安排或将拨云见日。当然,无论官方回应如何,近年来日本与北约快速深化关系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右)与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图源:GJ

日本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其在军事安全领域的动向长期受到和平宪法的掣肘,因此并无太大的施展空间。作为域外的军事安全组织,日本在整个冷战期间一直与北约保持一定距离。冷战结束后,随着北约东扩以及功能的多元化,北约开始寻求与域外国家的合作,日本在追求政治军事大国化的进程中也迫切需要通过与北约的合作来强化存在感。在此背景下,2008年日本成为北约的全球伙伴国,由此正式开启北约与日本合作的进程。2010年日本与北约正式签署情报保护协定,这是继2007年日美情报保护协定之后的第二个协定。目前日本共与9个国家或组织签署了类似协定,北约是其中唯一的地区性国际组织,而在其他的8个国家中亦有5个国家是北约成员国。可见,日本与北约之间情报共享程度之深。

安倍晋三在2012年底就任日本首相后,其对外政策主张“俯瞰地球仪外交”,提出“积极的和平主义”,加强与北约的对话合作是日本安全保障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安倍执政期间曾多次访问北约总部,并会晤来访的时任北约秘书长。在此期间,日本与北约分别于2013年和2014年签署《日本北约共同政治宣言》和《日本北约个别伙伴关系合作计划》,这标志着日本与北约之间的政治合作机制正式建立以及日本在事务层面与北约成员国关系进一步深化。安倍执政期间,双方高层互动频繁,其结果是日本于2018年正式在北约设置日本政府代表处,代表处的代表为大使级,由日本驻比利时大使兼任。

俄乌冲突爆发后,北约以所谓的协调冲突为由,积极邀请日本等域外国家参与北约高层会晤机制,双边合作的制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2022年4月和6月,日本外相林芳正和首相岸田文雄先后参加北约外长会议和北约首脑峰会,这也是日本的外相和首相首次获邀参加北约高层会议。岸田在首脑峰会上表示,欢迎北约在印太地区发挥建设性的作用,并邀请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尽快访日,这是在为北约“积极融入印太”打开方便之门。2023年1月,斯托尔滕贝格访日,4月林芳正再次参加北约外长会议,开始“常态化”参与北约外长会议。考虑到日本与北约双边高层在近两年内的频繁会晤,以及此前日本设置驻北约代表处,北约此番在日本设置联络处的消息也多在国际舆论所理解的范围之内。

北约强化影响力重要环节

冷战结束以来,北约在欧洲经历多轮扩张,俄乌冲突持续胶着,北约难以脱离干系。如今,北约开始跳脱欧洲,将触角伸向亚太,其在全球布局的深层意图值得关注。

第一,亚太是北约全球化部署的重要地区,北约“亚太化”是其强化全球影响力的重要环节。北约计划在东京设置联络处是介入亚太地区安全事务的重要尝试。北约已在乌克兰、格鲁吉亚等国设置了联络处,但在亚太地区尚没有类似的联络处。在亚太地区,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等国是北约的全球伙伴国,日本与上述国家联系密切,并分别与韩国、澳大利亚签署军事情报保护协定,甚至与澳大利亚签署了《安保合作共同宣言》,双边已接近准同盟关系。另外,日美军事同盟关系日臻成熟,也让日本成为北约在亚太地区设置联络处的最佳候选。



去年10月,岸田文雄与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右)举行会晤并签署新的《安保合作共同宣言》。图源:GJ

第二,北约和日本在牵制中国等问题上存在共同利益诉求,互有需求促使其在亚太地区接近。在去年6月于西班牙举行的北约峰会上,北约就明确指出,“印太地区对北约而言十分重要,该地区情势的变化会对北大西洋的安全产生直接影响”。日本方面在抛出“印太战略”后,北约及其主要成员国给予积极回应。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多次表示北约将把“应对中国崛起”纳入北约的“新战略概念”,并表示要把所谓的中国崛起造成的“安全威胁”在未来作为北约存续的重要依据。日本的“印太战略”旨在牵制中国,但随着中国力量日益强大,日本深感自身难以单独实现目标,引入外部力量成为日本制衡中国的重要选项。所以,中国因素是日本与北约加快勾连的重要动因。

第三,日本在军事安全领域开始对标北约,配合美国在亚太地区寻求领导地位。除了北约积极介入亚太的主观意愿外,近期日本在军事安全领域的一系列动作,也为北约介入亚太事务打开方便之门。2022年12月,日本政府通过了国家安全保障相关的三个文件,其中规定在2027年之前实现防卫预算占GDP的比例达到2%,这一比例基本对标北约成员国的防卫预算标准,可以视为日本“北约化”的表现之一。此外,日本一直有意打造亚太版北约。在去年的北约领导人峰会上,日本联合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亚太国家举行“小峰会”被外界视为“亚太版小北约”的尝试。而美日印澳“四国机制”的固化和日本加入“五眼联盟”情报组织的蠢蠢欲动,都表明其在军事安全领域“北约化”的意图。日本这些尝试的背后离不开美国的引导和推动,毕竟美国是北约的主导国,同时也是亚太地区双边军事同盟体系的始作俑者,美国乐见印太地区出现“小多边”的安全合作架构。

或加剧亚太地区不稳定性

北约是冷战时期美苏对抗的产物,如今苏联已不复存在,作为冷战思维代表的北约非但没有终结其使命,反倒日益强化其影响力。对于北约而言,亚太地区无论从地缘上还是传统上都是名副其实的域外地区,然而随着北约对亚太的介入深化,亚太地区的安全秩序或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

第一,北约介入亚太事务或将加剧地区的不稳定性。目前亚太地区不稳定因素大多源于前殖民宗主国所留下的负面遗产,北约这一组织的军事属性并不利于和平进程的推进,反倒会成为地区争端的导火索,并最终引发地区冲突甚至大规模战争。翻开北约介入地区冲突的历史不难发现,无论是科索沃危机、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还是如今陷入僵局的俄乌冲突,背后都有美国及其所领导的北约从中作梗,让事态长期化、极端化。当前亚太地区虽然存在一系列争端点,但是在冷战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并没有高烈度的战争,随着北约不断介入亚太,潜在风险演变成现实冲突的可能性正在增加。

第二,北约介入亚太事务将严重影响亚太地区一体化进程,并可能导致“阵营化”选边站队局势的出现。北约的触角虽然深入亚太地区,但该地区所有的国家并非都站在北约这一边,当北约在亚太地区挑起矛盾争端的时候,地区内的国家将不可避免地面临选边站队的抉择。特别是在当前美国全方位对华战略竞争的背景下,让北约积极介入亚太事务是美国亚太安全秩序布局的重要环节。当前亚太地区一体化进程持续推进,在新冠疫情后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加强经贸交流是地区各国对外政策的题中应有之义。北约以军事安全之名炒作“高阶政治议题”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当前亚太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阵营化”的小圈子则会加剧地区对抗的风险。

第三,日本借重北约谋求军事大国化的意图在给自身带来风险的同时,也将亚太地区置于非常危险的境地。日本在涉及其对亚洲地区侵略殖民的历史问题上并没有深刻的反省,反倒是在近些年来逐步强化军事安全力量,通过积极行使集体自卫权来配合美国主导亚太地区安全秩序。此次北约与日本的接近,或为日本介入多边安全机制提供新的媒介。同时,日本主动或被动卷入地区争端的风险也在增大。虽然目前尚不清楚北约将以何种方式强化与日本的合作,但毋庸置疑的一点是,日本作为一个“正常国家”已经开始拥抱北约的到来。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图源:外交部

在中国外交部5月4日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针对北约或将在日本设置联络处一事,新闻发言人毛宁表示,亚洲是和平稳定的高地、合作开发的热土,不应成为地缘争夺的角斗场。北约持续东进亚太、干预地区事务,势必破坏地区和平稳定,促推阵营对抗,应引起地区国家高度警惕。

中朝威胁下,日韩如何深化关系?

由于共同担心来自朝鲜和中国的威胁,韩国和日本的领导人正试图通过频繁访问加强双边关系。然而,专家认为,来自韩国国内的批评可能会对此发展构成阻力。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5月7日回访首尔,与韩国总统尹锡悦举行首脑会谈

(德国之声中文网)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和韩国总统尹锡悦5月7日举行了两个月之内的第二次峰会。在对朝鲜的挑衅性军事活动和中国影响力的上升日益担忧的情况下,两位领导人试图进一步加强日韩双边关系。

在峰会期间,尹锡悦说,深化日韩双边关系的努力不应受到尚未解决的历史争端的阻碍。作为五年多来第一位访问首尔的日本领导人,岸田文雄则表示,自尹锡悦3月访问东京以来,这两个亚洲国家的关系一直在"充满活力地"向前发展。

两位领导人都承诺将促进合作与协调,并敦促双方官员制定具体步骤,以改善彼此的安全和经济合作。这次会晤距七国集团首脑会议在日本广岛举行的时间不到两周。岸田文雄已邀请尹锡悦参加这次首脑会议。两位领导人预计将在七国集团会议期间与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三边会议。

一些分析人士说,岸田文雄的首尔之行反映出日本和韩国希望调和双边问题并维持和睦关系。尹锡悦3月份访问东京,被广泛认为是一个外交突破口。位于芝加哥的智库EconVue的非常驻研究员休斯(Eleanor Hughes)说:"这方面,加上岸田文雄决定邀请尹锡悦出席广岛的G7峰会,为两国通过深化安全和经济关系取得政策成功打开了大门。"

对地区安全的共同担忧

在周日的会晤中,岸田文雄和尹锡悦承认,由于对朝鲜反复进行导弹试验和推进核武器的担忧,日本和韩国联手应对该地区不断上升的安全威胁十分重要。虽然两位领导人没有直接提到中国,但一些专家认为北京在该地区不断扩张的侵略性也是东京和首尔深化双边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

"日本明白,该地区更广泛的挑战是中国的崛起,以及这将如何对经济、外交和安全产生破坏性的力量。"日本国际基督教大学政治和国际研究系教授纳吉(Stephen Nagy)说,"东京当然希望与韩国合作,确保该地区保持稳定和繁荣。"

虽然日本一直在加大努力应对中国崛起带来的挑战,但韩国采取了更加强硬的言辞来描述中国在该地区的侵略性扩张的影响。在上个月接受路透社的采访时,尹锡悦说,台湾周边紧张局势的加剧是由于试图用武力改变现状造成的,他对此企图表示反对。

尹锡悦的言论遭到了北京的强烈抗议,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将韩国总统的言论定性为 "错误的"和"完全不可接受的"。

纳吉教授告诉德国之声,尹锡悦政府在大多数沟通中都明确表示,他们认为中国目前的发展方向对该地区和韩国来说未必是积极的。"因此,首尔需要与日本和美国以及其他志同道合的国家合作,使韩国更好地应对与中国崛起相关的未来挑战。"他解释说。

虽然有人担心,由于中国对韩国的经济影响较大,韩国在中国问题上仍然相对弱势,但一些专家认为,由于中国和朝鲜似乎不太可能很快改变其在该地区的作为,因此首尔和东京之间的关系将继续深化。

韩国外国语大学的东亚事务专家阿特金森(Joel Atkinson)说:"中国和朝鲜的所作所为是推动韩国和日本走到一起的关键因素。"他还认为,由于北京和平壤"顽固地坚持自己的路线",首尔和东京之间的关系将继续升温。

来自韩国国内政治的阻力

虽然专家们普遍认为两位领导人的第二次峰会显示将进一步加强日韩双边关系,但一些人对这一关系的长期前景表示怀疑,担心尹锡悦缺乏公众支持将对他上任以来取得的这一进展造成阻碍。

作为东亚事务专家,韩国外国语大学阿特金森说:"尹锡悦很容易被反对党描绘成亲日派,(而且)如果被贴上这个标签,(这将是)韩国政治中的一个名誉死刑。"

2019年8月,大量韩国民众在日本驻韩大使馆门前举行抗议示威,要求日本官方正式向二战时期日本强征韩籍劳工进行道歉。

据他说,这次访问可能会给尹锡悦的批评者更多的口实,也可能让他向韩国选民展示两国正在以有利于韩国的方式发展。阿特金森告诉德国之声:"从长远来看,这次峰会是否会加强两国关系,取决于韩国公众的反应。"

另一方面,日本对推进与韩国的关系仍持谨慎态度。尹锡悦的前任文在寅执政的2018年,韩国法院判决两家日本公司就二战期间发生的强迫劳动对其部分前韩国雇员进行赔偿,造成两国之间的纷争。

"(东京)希望尹锡悦政府获得成功,但他们担心他可能不会获得连任。" 日本国际基督教大学的纳吉说,"因此,日本在如何深化与韩国的关系方面非常谨慎,他们试图尽可能多地巩固稳定因素。"

由于东京在1945年之前对朝鲜半岛进行了35年的殖民占领,日本和韩国的关系长期以来存在纷争。日本军国政府犯下的暴行,包括性奴役和强迫劳动,让和解变得十分困难。虽然尹锡悦试图在共同关注朝鲜和中国造成的安全挑战的基础上与日本建立更紧密的关系,但他因向东京做出让步而面临持续的批评。

韩国共同民主党领导人李在明说:"韩国和日本关系正常化是必要的,我赞成这样做,但不能以我们的国家利益、民族尊严、历史和正义为代价。"他在2022年的总统选举中以微弱劣势输给了尹锡悦。

美国是日韩两国的"粘合剂"

虽然东京和首尔在推进双边关系方面面临一些挑战,但专家表示,美国在帮助两国推进双边关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阿特金森教授说:"白宫的做法是进行言语鼓励,并以和美国总统的近距离关系所带来的声望激励进展。"

阿特金森告诉德国之声,美国能够提供的最有价值的支持是军事威慑,因为朝鲜和中国都不愿意与美国开战。他说:"韩国和日本的合作表明他们更愿意在危机中相互支持,而美国通过同意承担更多风险来对首尔予以奖励。"



美国扩大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美军可进入更多菲律宾军事基地美国防长奥斯汀宣布与菲律宾达成协议,使美国能够进入菲律宾的另外四个军事基地。如此一来,美国军队便能紧盯两个关键地点:台湾海峡和南中国海的争议地区。据官员称,每天都有大约500名美军士兵在菲律宾执勤,该国允许美军在指定的菲律宾军营中停留。

日本国际基督教大学的纳吉教授补充说,除了美国,其他志同道合的民主国家也认为韩国和日本之间的关系需要超越历史争端,应该尝试进行更多的合作。他说:"美国是保持两国对话的粘合剂,但其他许多国家的政府也正在努力鼓励两国合作。"

由于对维护印太地区基于规则的秩序有着相似的愿景,纳吉认为韩国和日本可以与其他志同道合的国家合作,塑造更广泛的印太地区的政治经济。这些努力可以通过四到五个国家之间的"小型双边合作"或像印太经济框架这样的多边合作来实施。

"与其说中国是该地区经济的中心,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区域合作正在成为东南亚和南亚经济的中心。"他告诉德国之声,并补充说,当中国失去不对称的经济优势时,韩国和日本等国家将更有能力平衡中国在印太地区的规模和军事带来的挑战。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606439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