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让百万人畸形甚至变成侏儒,100多年病因不明(图)

SME科技故事 0



我们聊美食的时候总会不由自主地提到他们的原产地,大多数人也都同意本地的美食更地道。

一般我们还是认为美食走出家乡需要迎合更杂的口味,难免会有些变化,也就造成了所谓的不正宗。


还有少部分“原产地主义者”干脆认为外地的美食不正宗是因为种种客观原因,比如原料、水源、气候等等……为此他们也绞尽脑汁探究其中的奥秘。




广式烧腊处处开花,但却很难吃到最正宗的内味儿

类似的事情在另一个领域也同样存在,只不过和美食相比要沉重得多。


如果某些村庄或者某些城镇的居民密集地患有某种疾病,像是传染病但又不符合传染的规律,发病的地区好像有某种规律又找不到关键。


这种流行病往往被称为地方病,中国的土地上出现过很多地方病,有的已经被我们揭开了真相,有的仍然非常神秘。




大骨节病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虽然目前这种疾病已经逐渐被控制,但关于它还有很多解不开的谜团。


早在1849年,俄国就有人报告在远东的乌洛夫河流域存在一种怪病,得了这种怪病的人身材矮小,关节严重畸形。因为报告人并不是医生,只是单纯记录了一些症状,所以把这种未知的疾病叫做“乌洛夫病”。

5年后,军医卡辛随沙皇军队入侵远东而到病区调查,把对乌洛夫病的分析写到了报告里,他认为这是一种甲状腺肿大的合并症。

半个世纪后的1901年,贝克夫妇同样以军医的身份对这种疾病进行了调查研究,他们推翻了卡辛的结论,认为这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此后这种病在国际上也就被称为“卡辛-贝克病”。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卡辛


而在中国,对这种病的研究稍晚,但记录应该是早于俄国人的。在我国,这种病一般叫大骨节病,在西北地区也会叫柳拐子病。

有的学者认为《史记》中记载战国末期的躃与跛含义类似,但被同时并列提及,指的是双足残疾,很可能就是由大骨节病造成的。

大骨节病的症状说可怕也可怕,说不可怕也不可怕,至少在我们写过的那么多疾病当中算不上极度令人感到生理不适的。

主要原因还是这种病是慢性的,患者在儿童时期发病,由不明原因造成骺软骨、骺板软骨及关节软骨的变性和坏死。

如果发病较早,5岁时就可观察到手指脚趾的关节变形,随着年龄的增长,全身各处的关节部位都会出现变形,增粗,也就是大骨节的由来。




大骨节病最可怕的地方其实是对人运动能力的破坏,除了关节病变导致活动受限,更重要的是导致骨骼发育不良,患者最终会变成丧失劳动力的侏儒。


对一个家庭来说,未来的主要劳动力纷纷因为大骨节病而无法正常劳作,这种打击无疑是非常要命的。

因此,我国学者对这种疾病也非常关注。根据调查和统计,我们总结了一些大骨节病的规律。

首先这种病有典型地方性,病区多为山区、半山区,从东北到西南都有分布,包括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燕山、吕梁山、太行山、秦岭、巴山、青藏高原等等地区。



患者发病的年龄较低,没有性别偏向,好发于贫困户,也可能是成员患病导致了贫困。不同民族均可发病,有一些地方病是由民族习惯或者饮食导致的,比如察布查尔病,而大骨节病可以排除此项。

另外大骨节病没有遗传性,如果是外地人迁入病区则比当地人更容易发病。而且不同年份的发病率会有波动,个别年份会几种爆发,但没有明显的周期性。

大致了解了大骨节病的一些规律,大家应该会首先怀疑环境因素,毕竟古语有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早年俄国和日本的研究都提出了很多种假说,比如放射性物质中毒说,铅中毒说,传染中毒说,铁慢性过量摄取说等等,但对着研究的深入,这些假说都被相继淘汰。



大骨节病患者

我国学者接过大骨节病研究的接力棒后,也提出了一些颇有价值的假说。

首先是食物真菌毒素中毒假说,这个假说是根据病区的主要粮食类型以及大骨节病季节性变化提出的。中国的大骨节病分布是一条自东北向西南的带状地区,发病的高峰往往是多雨且低温潮湿的季节,与霉菌繁殖的规律有一定的相似性。

进一步研究,学者们发现病区食用自产粮食存在收割、储藏不科学的现象,怀疑与大骨节病有密切关系。随后T-2毒素假说被提出,T-2毒素是由镰刀菌产生的一种毒素,如果粮食被镰刀菌污染且储藏不科学,就有可能给人畜带来很大的危害。



T-2毒素是霉菌毒素中毒性最强的一种


一些动物实验的确证明了T-2毒素对动物的软骨细胞存在影响,也的确能从粮食中分离出镰刀菌,但它仍然有很多不能解释的问题。

一是如果毒素和气候与温度相关,那病区的分布规律应该与气候分布更相关,而不是呈灶状分布。二是从不同病区粮食中分离出来的优势菌种也并非都是镰刀菌。三是镰刀菌毒素并非只对软骨细胞有毒性,对其他器官也有很强的毒害作用。四是现实中T-2毒素中毒的案例和大骨节病的症状有较大的差别。

既然食物真菌毒素中毒假说的方向不对,那有没有可能是饮用水中含有毒素呢?

有学者就发现大骨节病病区的饮用水偏酸性,水中有机物总量和腐殖酸明显高于非病区,腐殖酸就是指一类有机物自然腐败的分解产物,这些物质具有一定的毒性,也可能利于某些微生物滋生,进而产生毒素。

不过这个假说也不太经得起推敲,重病区和非病区,病户和非病户饮用的水源并没有显著的差别,很难解释为什么都喝同样的水,有的人发病有的人却不发病。也没有动物实验能证实腐殖酸能引起软骨细胞病变。



大骨节病重度患者会成为侏儒

关于毒素的假说都不能自圆其说,于是一些学者也开始反向思考,如果不是食物和饮水中多了一些物质,有没有可能是是缺了某些物质。


经过科学严谨的分析研究,果然发现了问题,不少学者都发现大骨节病病区的饮用水矿化程度比较低,水中的矿物质比如镁离子、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锶、硒含量偏低,长时间饮用可能会引起钙质缺乏,导致骨骼发育不正常。

尽管病区的水源普遍存在矿物质含量低的现象,可是不同病区饮用水矿物质缺乏的情况也不同,还没有充分的证据支持无机元素缺乏与大骨节病之间的关系。

然而,这些无机元素中有一种非常特别,大部分病区普遍缺乏,那就是硒。这个发现其实源自一个意外,1972年莫东旭教授用大骨节病病区的水和粮饲养大鼠,发现约4成大鼠死于急性肝坏死,并且追查到了病区水和粮中硒元素的含量偏低。



硒的两种同素异形体


经过学者多年的研究,又发现大骨节病病区的分布与我国低硒土壤地带大体上一致,病区人群的血、尿、头发中硒含量也的确偏低,而且与病情有明显的相关性。


比如患者头发中硒含量上升时,病情也会缓解,人为补充硒也可以降低发病率,实际上在现实中补硒就是最常用的一种预防大骨节病的方法。

但是问题还没有解决,缺硒还是不能很好解释大骨节病的一些现象。最重要的一个事实是低硒的地区并非一定发病,而有些地区硒含量不低,但却是病区。


跟硒相关的还有另一种地方病叫克山病,这是一种被认为由于缺乏硒元素而引发的心肌病,因为最早在黑龙江克山县发现,由此得名。

如果大骨节病也同样是由缺乏硒元素导致的,那克山病与大骨节病的病区应该高度重叠,但实际上有很多克山病病区并没有发生大骨节病。




1978年克山病专家于维汉深入病区调查

另外,还有一些实验的结果并不支持这种假说,细胞培养实验表明,软骨细胞的生长对硒元素没有特殊要求,低硒的动物实验也不能造成类似大骨节病的软骨坏死。

有时候就是那么奇妙,即使已经找到了一种疾病的治疗方法,但我们还是有可能对它一知半解,大骨节病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不过,低硒假说也启发了另一种更有前景的假说,即低硒条件下病毒感染假说。这种假说认为,低硒环境下某种病毒才具备感染力。经过排查,学者们发现了一种人类细小病毒(HPVB19),这种病毒的感染可能是大骨节病的病因。

在正常条件下,B19病毒具有潜在的感染性,取决于病毒的生物活性和人体的免疫力。低硒条件下人体的免疫被抑制,B19病毒感染就可导致关节损伤。

最后,学者又对陕西某病区儿童进行了血清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在33%的儿童血清中检出了B19病毒的DNA,这一比例显著高于非病区儿童。




人类细小病毒B19


也就是说低硒条件和病毒感染二者都是发病的必要条件,缺一不可,即解释了低硒说中硒含量和发骨节病之间模糊的关系,还能解释大骨节病随气候和季节呈现波动的现象,而一个地区的元素丰度相对固定,单纯的元素缺乏假说无法解释这种波动变化流行。

即便这种结合了低硒和病毒的假说看起来更合理,但要证明它的正确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工作。现在我们对大骨节病的认识还仅仅在寻找致病因素,要解答如何致病的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目前,虽然我们还说不上真正了解大骨节病,但经过多年的研究我们的科研人员也总结出了一些有些的干预措施,比如退耕还林、还草还牧、换粮补硒、搬迁等等。



尽管各病区大骨节病的病情呈稳中下降的趋势,但仍有64.2万人(2013年统计数据)受到这种疾病的严重影响,甚至无法保障正常的生活。

好的消息是,新发病的儿童数量已经大为减少,相信未来大骨节病会成为历史。但我们的脚步却不应该止于消灭它,揭开这种神秘疾病的真面目也是我们所希望的。




王继成,易智.大骨节病病因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8,7(12):941-945.

张福存,文冬光,郭建强,张二勇,郝爱兵,安永会.中国主要地方病区地质环境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国地质,2010,37(03):551-562.

安永会,贾小丰,李旭峰,何锦,韩双宝,张徽.中国大骨节病地质环境特征及其病因研究[J].中国地质,2010,37(03):563-570.

王治伦.大骨节病4种病因学说的同步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01):1-7.

刘多森.大骨节病的历史探索——从苏联在大骨节病研究史上的地位谈起[J].地方病通讯,1981(04):20-24.

刘致涵.大骨节病病因研究概况(综述)[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1979(03):4-15.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19038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