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连值班费都发不出的医院 也免费给患者核酸检测

丁香园 0

五月初的一个早晨,我出急诊门诊,刚接班不久,就接到主任的电话:「小洛啊,昨晚通知下来了,除了发热患者、有新冠相关流行病学史的患者以外,进行有创操作的患者、留观患者、留观患者的家属都要取咽拭子。」说完,他顿了一下,又接着说:「家属取咽拭子是要自费的,到时候要跟他们交代清楚,做好沟通,知道了没?」

得到我肯定的回答以后,主任挂断了电话。

把手机揣回兜里,我望向窗外,正是夏雨连绵的时节,天灰蒙蒙的,空气闷热又潮湿,让人有点透不过气。

暂时还没有病人过来,也没有留观的患者,我翻出手机看新闻,发现在今天凌晨,我所在的省份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由「省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二级响应」调整为「三级响应」,截至该响应发出的前一天凌晨零点,本省已连续 9 天无境内确诊病例报告,一周内仅有 1 例境外输入病例,全省仅余 6 名确诊患者在院治疗。

「……从防控形势看,当前 A 省疫情形势稳定向好、风险总体可控……」我关掉新闻,心里头冒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

要跟留观患者的家属说「要自费取咽拭子」啊……对方会不会回我一句「我没病没痛的,为啥还要花钱取这玩意儿?」

哎,烦。



 

「这笔钱是政府补贴,还是从你们绩效里扣?」

接到通知几天后,一次偶然的机会,大学的班级群里忽然有人聊到这个事情。

「我们只有发热和疫源地来的免费,之前陪护的是全额,后来有吵过,就打了折……费用都不能报销。」婉瑜(化名)在班级群里说道。

婉瑜是我的大学同学,毕业后在省城的一家民营三甲医院工作。省城信息传输速度快,大医院执行力也高,所以他们接到通知的时间比我们要早几天,也更早碰到麻烦。

「大部分陪人还是比较配合检查的,不过确实有些人经济上有困难,所以对于自费这一个有些抱怨。」对于家属的心情,婉瑜表示理解,她认为核酸检测费用较高、不能报销是主要的原因。不过,大的冲突虽然没有,小范围的矛盾还是存在的,「后来医院就把陪人的检查费打了折。」

婉瑜所在医院的核酸检测费用原价是 294 元/次,打折后 190 元/次,对于一项对陪护家属个人而言并不算是「刚需」的检查项目,这笔费用的确不低。

「我们医院最大方,一律免费。」在县级三甲医院工作的捷伦(化名)医生插了一句。大家纷纷羡慕地表示「这是在保护你们」、「少了很多冲突」。

有一个同学敏锐地问道:「这笔钱是政府补贴,还是从你们绩效里扣?」

捷伦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只是打出了一行字:「值班费都发不出,我们这是破财消灾。」

由于疫情影响,就诊病人数量下滑,多项业务停摆,全国医疗机构的业务量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缩水。就在五月初,某地妇幼保健院因「业务亏损」裁撤数十名医护人员,在业界引起了一次不大不小的震荡。

「病人量少了一半还多。」婉瑜表示。她认为,对陪人自费的咽拭子取检也会影响医院的就诊患者数量,咽拭子取检打折,或许也是医院出自这一方面的考量。

「我们同事开玩笑说,夏天连西北风都没得喝了。」隔着手机屏幕,我仿佛看见了那一头她自嘲的笑容。



作者供图

最近,陶勇医生在一档访谈节目中被问到:要花多少精力去应付医疗以外的事情?而他的回答是:90%。

这当然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没有谁能量化「精力」这一项指标,但对于许多一线医护工作者来说,花更多的精力在医疗以外的事情似乎是一种常态。

举个例子,自从实施严格的分值付费制度以来,每个月,我总都会收到来自医保局的「不当用药反馈表」,表格里面会将患者所用的药物和疾病诊断对应。如果不符合医保局要求,医生就必须写上充分理由进行申诉,只有申诉成功,医保才能报销,反之则不能。

而拒保的理由有时也难以从专业角度理解,比如,给急性胰腺炎使用生长抑素,

你可能会收到这样的反馈:「限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术前使用,不超过五天」。

这种情况下,如果急性胰腺炎的病人来了,你是要用生长抑素还是不用呢?用了,你就要写反馈表;不用,那你治啥胰腺炎呢?

除了这些,还有山一样多的非专业事务在等着医生们:比如复杂的医患沟通,签各种各样的知情同意书;比如完成各种各样的指标:摊派给医院的传染病上报指标,药械不良反应指标、药物占比控制……

当下疫情逐渐平息,也是社会舆论对医护人员正面评价到达高峰的时候。我想借此机会问一个问题:当我们讨论改善医护人员处境的时候,我们该讨论什么?

不如让我们再回到到扩大咽拭子取检范围这件事上来。

怎样才是对医护人员友好的政策?

扩大咽拭子取检范围,无疑是非常重要且有必要的防疫措施,在当前全国大部分地区疫情平缓的情况下,这是严密监控疫情、防止复燃的有效手段,身为医护人员,我当然认为自己需要全力支持这项工作。

可是,无论是医生,还是医疗机构,本没有强制执行取检咽拭子的权力。

如果在家属拒绝的情况下,医生强制取检,可能引起医患冲突;如果不取检,那么如果出现漏诊,后果由谁承担?

免费取检似乎可以规避以上风险,但这项费用如果由医院承担,在一定程度上,其实是变相由医护人员出钱,这是否合情合理?

医患冲突的可能,漏诊新冠的可能,收入减少的可能——我们应该选择哪个?——我们可以都不选吗?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可能的拒不取检的情况,是不是可以考虑出台相关法规,赋予医护人员在特殊时期可以强制取检的权利?但紧接着的一个问题就是,许可强制取检后,咽拭子检测费用究竟该如何承担?

也许,在讨论医护人员处境的时候,首先应该被放到台面上来的问题是:怎样才是对医护人员友好的政策?

这样的政策,不会让你增加医疗专业以外无意义的工作量,不会让你执行时有增加医患冲突的风险,也不会侵害到你应得的那部分报酬。

这项政策在路上了吗?

「我们选择相信希望。」



下班路上的晚霞(作者供图)

几天后,我在下班路上遇到某科室的主任,顺口问了一句:「嘿,大佬,你们科室取检情况怎么样?会不会有人拒查?」

「还行,目前都还挺配合的。」主任撇了撇嘴:「不过,要是真有拒查的人,那也没办法,总不能按着他查吧?」

我点头称是。

我想起那天,当我向婉瑜表达对取咽拭子这件事的焦虑时,她简简单单的回答:「我觉得还是需要采的,毕竟我们每天都住在医院里。」

今天的乌云稍微散开了些,缝隙中漏下些许阳光,地面依旧湿漉漉的,墙角长满了青苔,立夏已过,小满未至。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也许,只是我太敏感了。(责任编辑:gyouza)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18949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