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业帮人找病床的武汉老板:死于没病床(组图)

视觉志 0

林老板走的那天,武汉的天气阴冷,连阳光也难得一见。而武汉市中心医院的医护们,那天的心情也如这天色一般,阴沉又压抑。

林老板死了,与他们无关,却又与他们息息相关。



乍一看“林老板”三个字,你可能会以为他是什么大人物,再不济也得是医院里的领导,不然怎么会让那么多医护人员伤心。

然而,他恰恰谁都不是,他是林军,是林君,是林均,也可能是林郡。

市中心医院的医生们和他很熟,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到底叫什么,他们只知道,林老板是一个好人。



20年前,当林老板还是小林的时候,他看上了医院对面的闲置房。

小林人就是一普通人,没什么太大的野心,只是单纯想做点小生意赚钱。

他租下了医院旁一间面积约30平的店面,前面20平用来做生意,后头则用来居住。

就这样,小林变成了林老板,医院里的很多老员工,就是在那时认识他的。



记得有句经典的台词是这样说的,这世界上有那么多酒馆,她却偏偏走进了我这家。

而医院旁有那么多小商铺,人们却偏偏对小林印象最深。

电影中讲求缘分,而现实中,大抵是因为小林太好了,人们总是对心怀善意的人抱有好感。

再加上小林聪明勤奋,踏实肯干,人长得也机灵,很讨人喜欢。

彼时的武汉没有病毒,生活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小林的日子也就这样不痛不痒地过着,病人们来了又走,医生们走了又来,他的小卖部也逐渐红火了起来。



大概几年后,小林结婚了,他娶的姑娘有一双灵动的大眼。

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老板娘和小林一样是个实在人,又踏实又能干,对顾客服务热情周到,从来不会恶意涨价。

因为小卖部在医院旁,为了能更好地服务大家,两人不光卖蔬菜食品,甚至还有营养品,有礼盒,有鲜花。

谁要是缺点啥了,都想着去小林那儿买点。

小林也总是笑呵呵地应一声,好脾气地为大家服务。



这日子啊,一晃就过去了,夫妻俩手头也有了点积蓄。

两人琢磨着,在医院附近的黄金地段买套房子,他们买了一套50多平的二手房,晴天时,温暖的日光洒满房间,窗台下的鲜花芳香四溢。

房子不大,却很有家的感觉。

后来不知道从哪天开始,小林不再骑电动车了,他换了一辆黑色的小轿车,乍一看煞是气派!

谁也不清楚小林赚了多少钱,但经过这些年的努力,他的生活确实比以前滋润多了,让周围不少商铺老板很是佩服。



钱越赚越多,日子越过越好,虽然开的只是小卖部,但小林也成了名副其实的林老板。

小林变了,却也没变。中心医院里的很多员工都蛮喜欢小林,蔡毅医生便是其中之一。

蔡医生曾在微博上说,还记得自己十几年前刚来医院的时候,小林就是医院里“有头有脸”的人物。

那时候,医生间想表达谢意,不会选择送红包这种生疏的方式,往往都给小林打电话——

“林军啊,你去给麻醉科送箱水。”

“林军,你去给护士站送XXX,下了班我去结帐。”

小林不嫌麻烦,每次都好脾气地应一声“好嘞”,然后推着小车把东西送到医院,准确地告诉大家,这些东西是某某医生送的。

等送完了这一站,他又推着小车急忙赶往下一站。



小林是个热心肠,对谁都如此,就连患者想吃根香蕉,他都亲自送到楼上,还不收钱。

有时候两口子太忙,父母也帮着搭把手。

又过了几年,快递行业开始流行,但医生们比较忙,总不能及时收取。

接到快递电话的时候,他们就说,你把快递放到门口的小卖部吧,让那个叫林军的老板帮我们收着。

而小林这一收,就收了好多年。

但他总是憨憨地笑着,从未曾抱怨。



那时的中国还不流行微信支付,医生们又穿着白大褂,基本上都不带现金。

有时需要点啥了,就直接去小林那儿拿,喝瓶水啦,吃盒饼干啦,等着以后再给钱。

可以后是多久呢?

有时候,医生们已经记不得了,只是偶然路过的时候,突然想起自己还欠着小林的钱。

小林也不恼,如果记得清就说个数,记不清的话,就乐呵呵地和医生们商量个数。



小林不仅是小卖部老板,还是免费的“房屋中介”。

中心医院的姬主任曾和小林住一栋楼,据他所说,如果有新员工想租房子,老职工的房子想出租,小林也会帮着打理——

“小林啊,新来的护士想租房,有空房吗?”

“有的,王老师的房子想租出去,钥匙就在我这儿呢。”

大家喜欢他,信任他,因为他的热心与善良,从来都不带一丝一毫的目的性。

一年到头,小林都围着医院转,就连过年都不休息,吃完年夜饭就又赶回小卖部。

亲戚甚至开玩笑说,就连乞丐一年都有三天假呢,小林却没有。

医生在医院值班,小林便陪着一起加班,小卖部的灯光,在昏暗的冬季夜色中,显得刺眼又温暖。



认识小林两口子的人,都说他们人好,除了总见面的医生,连很多顾客都对他记忆犹新。

有人说,自己曾在中心医院做检查,检查前需要喝水,她就去医院门口的小卖部买水,老板娘递了瓶热的矿泉水给她。

那是去年11月,武汉的天气刚刚转冷,姑娘接过温水,觉得心头一暖。

经常去中心医院看病的人,几乎都对小林印象深刻。

因为他特别和气,特别温柔。



然而,死亡总是来得突然——

前几天小林还在为医院职工的租房操心,没过几天,他就死了。

小林的小卖部距医院不到20米,他没有躲过疫情的冲击波,很快便被感染。

蔡医生曾说,就在之前,老麻醉科主任还给他电话,问有没有多余的床位。

那时的武汉床位紧张,老主任也知道蔡医生难做,一般不会开口要床位。

但他还是开口了,他想要小林活着。

可那时床位全满,蔡医生实在没办法,还是婉拒了。

他总想着,小林还年轻,一定能挺过来的,一定能。



可谁也没想到病情会发展得如此迅速。

仅仅过了两天,小林就走了,走在中心医院的急诊留观室,双肺全白。

而他的妻子,也不幸感染。

你说命运何其可笑,帮别人找了一辈子病床的小林,自己却死在了没有床位。

这个半辈子都围着医院转的小人物,在自己最熟悉的地方离开了。

然而,对这个时代来说,他轻微得像是一粒沙。



如果不是这场疫情,林军原本会有一个普通又幸福的一生。

他没有优秀的出身,却凭借自己的努力,买了车,买了房,娶了媳妇,与人交好。

然而疾病凶猛,他的生命就这样在仓促间戛然而止,在人们还没回过神来的时候,消失了。

一个善良、温柔、和气的小卖部老板,没等到病床,没等到定点医院,没等到方舱,没等到全国的医疗大队,等来的,只是数人的怀念。

而这样突然消失的小人物,在这场疫情中比比皆是——

听说,有个可爱的小男孩也去世了,他曾说自己好了以后,想喝可乐,想吃口肠。

听说,有位父亲去世了,死的前一天还答应女儿去迪士尼游玩;

听说,有位老师去世了,他还没来得及见学生最后一面;

还听说,有位患者治愈回归,发现亲人不在了,于是自杀了……



在疫情的大背景下,他们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

可正如蔡医生在纪念林军的文章中所写的,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小人物,平时不那么起眼,突然间没了,我们才发现,他在我们的生命中何其重要。

截至3月1日10:00,因新冠肺炎死去的病例有2873例。

这并不只是一个冷冰冰的数字,而是死亡这件事,重复了2000多遍。

他们不是数字,而是一个个家庭。

这一串串数字背后,是一个个平凡的人生,他们或许不那么起眼,只是你偶然间擦身而过的路人,你甚至可能都没多看他一眼,但他原本幸福的生命,就这样终止在了这个冬天。

他们是鲜活的故事,也曾有性格,有容貌,有过去,有梦想,有爱。

这份伤痛,你我应该都懂,因为我们皆是凡人。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03841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