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宣:李兰娟院士,疫情拜托您了!喷子交给我!(组图)

酷玩实验室 0

1天前,李兰娟院士被指借着新冠病毒药物,为自己儿子的公司输送利益。



4天前,她从杭州坐火车出发,带着自己的团队,连夜奔赴武汉,凌晨4:40抵达。她坐了一夜火车,吃了个早饭,就去忙碌地指导工作了。

年轻人都未必熬得住,但此时的她,已73岁高龄。



有人说,李兰娟就是女版钟南山;

浙江人说,我们一辈子都感谢她;

但可惜,浙江之外的人,很少人知道她,更很少人了解她。

更可惜的是,此刻73岁高龄,奋战在武汉抗疫一线的她,还陷入了舆论漩涡。

今天,我想为李兰娟说几句话,不是因为我是浙江人,而是作为一个中国人,这几句话我必须要说。



01

李兰娟院士为什么陷入争议了呢?

第一条争议是关于新药。

起因是,2天前李兰娟院士在武汉宣布,经过体外细胞实验,筛选出对新冠病毒有抑制作用的两种药物:阿比多尔和达芦那韦。

紧接着,昨天就有人出来质疑:李兰娟院士借此给儿子公司输送利益。



现在这篇文章,因为没有根据,已经被投诉删除了,我也没有保存。

凭着记忆,我给大家讲一下这篇文章推测的理由,正如标题所言:

第一,李兰娟院士推荐的新药是她儿子名下公司出品的。

第二,只经过了体外细胞实验,就拿出来推荐了。

于是,他们得出结论:院士借着身份,为儿子公司谋利益。





我不想说什么院士家属也可以开公司,也可以生产药物,也不想说什么国家还鼓励科研人员开公司,方便他们的科研成果转化,早日应用,这些都太过常识了。

我只想问质疑的人3个问题:

第一,只经过了体外细胞实验,临床上不一定有效没错,但你知道最近因为疫情紧急,成千上万人在等着新药救命,科研团队每取得一步进展,都会及时公布,以便于大家可以互通有无吗?

第二,你知道药物的筛选流程吗?他们基于深度学习的病毒靶点-宿主蛋白的分子对接预测模型,从151个已经上市的抗病毒和抗炎药物里,筛选出了4种。因为新药实验太慢了,从已经上市的药物里面筛选,速度最快。

第三,你知道这两种药物并不是李兰娟儿子的公司研发的吗?阿比多尔是前苏联药物化学研究中心研发的,同时在生产的有6家企业;达芦那韦是强生在中国的子公司研发的。



而且,李兰娟儿子的公司,根本就不是一个生产药物的公司,人家是一个信息公司,这次只是帮忙用大数据做了药物的筛选。



最后搞得在抗疫一线已经忙到脚不沾地的李兰娟,不得不亲自站出来辟谣。

不是说我们不可以质疑,而是说我们要拿出根据,实打实的根据。

如果证据表明,李兰娟院士和他儿子的公司有问题,我一定第一个出来写文章监督。关注我早的人都知道,什么红芯事件,什么科研乱象,我从来不会缺席。

毕竟,合理的监督,我们这些纳税人的钱,才能花到实处,有助于社会进步。

第二条争议是关于宠物。

前段时间,李兰娟接受采访时,站在科学的角度说:

主人要对宠物加强管理,如果宠物在外面接触到疫情,接触到病人,那宠物也需要监管起来。



这话你仔细理解一下,不就是让宠物待在家不要乱跑吗?

虽然世卫组织说宠物不会被传染,但我们都担心外卖包装袋上、电梯按键上会有病毒,宠物到处乱跑,回来把病毒传播给主人不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吗?

但是很多人连认真读一下这句话的功夫都懒得花,就把自己家的宠物从高空抛下,把别人家的宠物活埋、焚烧。



然后,把帽子扣在李兰娟头上,一群人对李兰娟院士阴阳怪气。



我很遗憾的问一问,九年义务教育教会你们的,就是这些吗?

你们这样毫无根据,没有逻辑的质疑,没有道理的曲解,且不说让辟谣的人跑断腿,还会让真正做事的人寒了心。

02

从目前已知的事实来看,这些没有根据的质疑,是真的会让李兰娟院士寒心的。

4天前的凌晨04:40,并不是这次疫情期间,李兰娟院士第一次奔赴武汉。

今天,确诊数量已经达到了28065人,疑似24702人。



眼看着日益增加的数字,尤其是自己所在城市不断增长的数字,大家都很慌。

大家可以想象,如果武汉没有封城的话,今天会是什么境况。

封城,阻止了病毒大规模向全国,甚至全世界传播。

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封城的建议,是李兰娟院士第一个提出,并向国家建议的。



这张图很多人都见过,但很多人只认识钟南山,却不知道,红圈里的那位是李兰娟。

这是1月18日,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息大规模曝出,人们对湖北人闻之色变,想方设法怎么才能回家不经过武汉时,李兰娟和钟南山一起,受国家所托,前往武汉。

考察后,经验让她感受到事态的严重,她向武汉政府提出“不进不出”的建议。

随后,她向国家建议“武汉必须封城”,不然就晚了。



在我们国家的疾病历史上,几乎还没有过封城这样的决定,就连非典都没有。因为封城这样的建议,影响实在是太重大了。

如果最后万一没什么事呢,影响的就是李兰娟作为院士的名誉。

但李兰娟还是提出了,在她心里,名誉算什么,人们的生命安全才重要。

从那天开始,她几乎每一天都是2点后才睡觉,每天睡眠不超过3小时。



她冒着感染的风险,奔波在武汉、杭州、北京三地,她的儿子整整6天没有见到她。

除夕当天,几乎所有中国人都在忙着贴春联,吃年夜饭。但她却奔赴在去北京,参加“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路上。



那天她难得地发了个朋友圈。



郑院士是她的丈夫,肝胆外科医生,中国工程院院士。那天他手术刀改厨刀,做好了饭等妻子回家吃团圆饭,却迟迟没有等到。

因为那天李兰娟忙到晚上9点多,才返回杭州,没有来得及吃年夜饭的她,在机场吃了份饺子过了除夕。



也就是大年三十那天,浙江省疾控中心,终于成功分离出了新型冠状病毒毒株。

在全国范围内,他们是第一个做到的,连世卫组织都为这个速度感到震惊。

李兰娟说,他们团队能这么快,都得益于当年SARS的经验。

03

李兰娟在浙江人心中封神,是从SARS开始的。

2003年,非典肆虐,全国人心惶惶,浙江也出现了SARS病例。



彼时的李兰娟,是浙江省卫生厅厅长。

在遇到这种问题时,多少领导手忙脚乱,甚至想着瞒报,比如这次的湖北各级领导反应慢,黄冈卫健委主任一问三不知。

但李兰娟不一样,她决定要透明。

在出现第一例SARS病例的当天早上5点,李兰娟就下令向社会公布了这一消息。



当天晚上,杭州就对和病人密切接触过的1000多人进行了就地隔离。

以前没遇到过这种病,大家也都没有经验,但很多人对李兰娟这么大规模地隔离产生了想法。

李兰娟也不卑不亢:“我坚持这么做,因为根据传染病法,SARS这样达到甲类传染病程度的病种是可以隔离的。”

事实证明,这次隔离,成为了浙江人的福音。



因为传染源控制得好,浙江创造了2个“零感染”的奇迹:医务人员零感染,“二代感染”为零。

而且,在浙江出现首例SARS病例的48小时内,李兰娟就带领攻关小组,分离出了SARS病毒,并研制出了SARS病毒的诊断试剂。

更让人惊讶的是,在后来的医学跟踪中,人们发现,曾在浙江治疗的SARS病人,没有一人出现股骨头坏死等严重后遗症。

李兰娟,一战成名。

浙江省遇到疫情一定要透明的传统,一直延续到了今天的新冠肺炎。这一次浙江的应对,再一次广受好评。



04

但SARS仅仅是一个开始,李兰娟在浙江人心中彻底封神,源于三件事。

这三件事都是她在厅长任上做的。第一,每两年为农民进行一次免费健康体检,让医院闲置的X光机、B超机等运转起来,病人病情得以早发现,医疗费用也在无形中降低了。

第二,全面推进浙江的合作医疗,当时每人每年40元,病人选择在社区看病,可以报销50%,让社区医生接触更多的病人,医疗技术能得到提升,农民健康也有保障。

第三,实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当年村民每人每年支出15元,可以享受责任医生免费上门服务4次,包括三大方面12项公共卫生服务,该项目正在全国推广。



这三件事不大,却都是让千千万万没钱看病的普通人,实实在在受益的。

后来,这些措施,在全国的许多省市推广。

老百姓离你很远,但你做了什么,老百姓心明眼亮。

你一心为百姓着想,老百姓自然心里敬你亲你。

05

今天,人们夸李兰娟院士的时候,都喜欢拿钟南山院士相提并论,因为钟南山院士的知名度足够高。

但其实,不同于钟南山院士出身医学世家,李兰娟院士的出身太苦了。



她生在浙江绍兴夏履镇夏履桥,一个99%的中国人都没有听过的小山村。父亲因为眼疾无法劳作,一家人的生活全靠妈妈。

她从小就成绩优异,小学毕业就被保送到了绍兴一中,读初二时,因为家庭困难,不得不辍学。

去学校拿行李时,她眼泪汪汪,频频回首。

班主任不忍心,让她先把行李留在学校,请一个月的假,再想想办法。

那一个月她在家边劳作边学习,老师想办法给她拉到了助学金,李兰娟才重新回到了学校。

初中毕业,李兰娟只想读个中专毕业了赚钱养家,但因为成绩优异,却被省重点中学杭州第一中学录取了。



在初中班主任的劝说下,她去读了;在学校的资助下,她读完了高中。

高考时,又遇上了十年浩劫,她被乡里安排到夏履中学做代课老师。

这本是一条和医学无关的路,但看到乡亲们因常年劳累,很多人都有腰痛背痛的毛病。

她联系浙江省中医院学习了针灸,自发为乡亲们治病。

在那时,当老师每个月有24块钱工资,当个农村的赤脚医生,满打满算也不过3块钱。

但李兰娟喜欢当医生,她觉得价值感更强。全村400多户人家,无论刮风下雨,只要哪家人生病了,她都会上门服务。

得到了乡亲们的一致认可,李兰娟被推荐到浙江医科大学读书。



这是她第一次正式迈入医学的大门,她把全部的时间都投入到了医学上面。她平时没有什么兴趣爱好,因为没有时间。

李兰娟很倔,再厉害的专家说不行的事,她都会钻牛角尖地去做。

投入人工肝研究10年后,她成为了中国人工肝技术的开拓者,并把技术免费推广到全国。

尾声

无论是成为厅长,还是后来成为院士;

无论是当年的非典,还是今天的新冠病毒;

无论是曾经风华正茂时,还是今天73岁高龄;

李兰娟没有一天忘记,自己是个医生。

她永远走在病人前面,永远站在抗疫一线,永远在为普通人的生命安全着想。



但她冒着生命危险在为我们奔走的时候,有人却去造谣她为自己儿子的公司谋利益;



你们见过有人已经功成名就到这种地步,还拿自己生命去冒险为儿子公司谋利益的吗?

有人曲解她的话,打着她的旗号随意杀害宠物的生命;



她一个拯救无数生命的人,今天要为你们的曲解和恶行背锅吗?

基辛格在《论中国》里说: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

这话不错。

李兰娟院士,钟南山院士,还有许许多多今天在抗疫一线的医生、警察、环卫...



他们也都有父母子女,但他们站出来,成为了那个最勇敢的人,把我们保护的很好。

但还有一句话叫: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为自由开路者,不可使其困顿于荆棘。

今天,疫情已经如此严重,每个人都很难,但至少,我们许多人都还安全地待在家里;

而他们,是站出来为我们抱薪开路的人,我恳请你们,不要明枪暗箭。

我承认,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

但保护阳光,可以让春天来得更早一些。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399826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