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财经·军事 | 生活·家庭·娱乐 | 体坛·历史·科技 | 摄影·旅游·文化 | 移民·教育·就业 | 数码·健康·奇闻 | 社区·评论·问卷
留园网首页 · 新闻速递首页 · 【繁體閱讀】 【网友评论:26 条】 【 热评新闻排行 】 【 热门新闻排行 】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 【 72小时神评妙论 】   

那个包容年代远去 中国人的集体记忆正加速消失(图)

新闻来源: 秋日么么茶 于2024-01-07 7:55:34  提示:新闻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去年我看了韩剧《请回答1988》,主要讲述1988年汉城奥运会时,在一个叫双门洞的小巷子里发生的故事。

女主角成德善是运动员入场时的举牌小姐,开幕那天万人空巷,家家打开电视观看开幕式,有条件的还用录像机录下直播实况,好方便以后反复观看。

这个场景令我印象深刻,因为我们也有类似的集体记忆。

20年后,2008年8月8日那天,我周围所有人都急着回家,等待晚上的北京奥运开幕式。我去菜场买菜时,卖菜的都少了一大半,留守的大妈也催我赶紧买,她要收摊了。

所谓集体记忆就是这样,大家曾经在特定的时间内,虽然可能身处不同地点,却经历同样的事情。

多年以后,不需要进一步的解释,只要看到某个画面,就会一起会心一笑,因为那是属于我们的共同回忆。



集体记忆,重点就在“集体”二字。

2008年,真的是全国上下一条心,要把奥运办好,向世界展示一个奋进的中国。

我记得申办时,我们反复强调获得了超过90%的民众支持。我当时很费解,难道要申办奥运会,还有当地人不支持的吗?

现在明白了,要获得大多数老百姓的支持,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2008年以后,北京2022年还办了冬奥会,规模明显小了很多,声量也大不如前,不是冬奥会本身影响力不如夏奥会,而是我们已经不需要再用一场场盛会来证明自己。由此带来的副产品便是:

不会再有这种全民参与的集体记忆了。



我一直在想,80后90后大概是拥有集体记忆的最后一代人了。

无论我们身在何方,大家的童年大抵相同。课间十分钟跳橡皮筋,打乒乓球,拿把小刀在泥地里戳来戳去。放学后赶回家看鞠萍姐姐,后来又有大风车,金龟子和毛毛虫。

上海的小不拉子看米老鼠唐老鸭、圣斗士星矢、成长的烦恼,北京的胡同串子看猫和老鼠、恐龙特急克塞号、邋遢大王奇遇记。即使北京上海互换一下,也并无不同。

全国的小朋友都用小霸王学习机,玩游戏。坦克大战、魂斗罗、马戏团、超级马里奥,你说上上下下左右左右,另一个会马上接上BABA。

我们都知道小浣熊干脆面,就是不知道谁能集齐水浒的108将,我们都记得第一次去肯德基,不知道怎么点餐的窘迫,我们也不会忘记雪人冰棍,麦丽素和酒心巧克力。

其实原因也没有多复杂,无非当时工业化不发达,商品没那么丰富,所以全国吃的用的玩的都差不多。而现在大家有了更多选择,更愿意凸显个性化,集体二字自然逐渐淡出了。



另一个集体记忆点是影视剧和歌曲。

我甚至发现我们的父辈和我们也没什么区别。我们晚上一起看新白娘子传奇,琼瑶的所有电视剧,香港的TVB,还有央视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至于音乐方面,大人跟我们一起唱大中国,也会听张学友刘德华,虽然后来周杰伦流行时我已经工作了,但也喜欢听,并不排斥。

好像现在没有什么歌曲能够让全民共同哼唱了,最近的似乎只有小苹果,那也是接近十年前的事了。

我感觉主要还是从前渠道太单一,大家只能看几个频道,被动地接收电视播放的内容。现在不一样了,大数据猜你喜欢,把大家困在一个个的信息茧房里。

说是千人千面,但是让我们也更加分裂,不知道是好是坏。



就连本地人对故乡的集体记忆都面临危机。

随着人群大范围频繁的流动,本地人的概念已经发生了剧烈变化。

我1998年刚到上海时,周围说普通话的并不多,到商店买东西,我不得不请求对方“讲普通话”。工作了也没好多少,上海话是工作语言,开会时领导让我写会议纪要,可发言的人都说上海话,让我万分痛苦。

但慢慢地,上海话渐渐听不到了,上海的外地人越来越多,他们变成了“新上海人”。

这两天繁花上映。说的是90年代黄河路的事,找了一堆上海籍演员,完全说上海话。这是对的,因为当年的上海就是那样。

我在想如果将来的人再试图拍摄今天的上海,还需不需要说上海话?毕竟学校都是以普通话为主,更何况还有我们这些“新上海人”,即使我一直鼓励我的孩子学习上海话,但整个环境已经变化了。

换句话说,上海也不是原来的那个上海了。



之前看过一句话,我们用四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历程。那伴随其中的,必然是很多事物快速的诞生或消亡。

能够经历其中,我们应该是幸运的。

到了现在,变化趋于平缓,社会该分层的,也分得差不多了。今天的孩子,成长过程有很大差别。有的从小已经游历世界,有的还在每天刷题。日常娱乐,有人看美剧英剧觉得那才是高雅,有人在霸总甜宠竖屏短剧里流连忘返。

信息传递更加迅捷,心灵距离却愈发遥远,就像一个个孤岛。

我们更难找到共识,徒留互相鄙视。

之前那个开放包容的时代,似乎一去不复返了。

			
网编:和评

鲜花(2)

鸡蛋(2)
26 条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扫一扫二维码[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热门评论当前热评  更多评论...
评论人:Phillip[☆★声望品衔7★☆][个人频道][个人动态] 2024年01月07日8:01 回复
中国人很刻薄,比如外卖晚到几分钟,要么一通报怨,要么要求退款。乘车被碰一下,踩一脚便暴跳如雷破口大骂,总之,戾气太重。
13   7
评论人:qnzyz03575[★品衔R5★][个人频道][个人动态] 2024年01月07日8:06 回复
杞人忧天
3  
评论人:myporn001[☆品衔R4☆][个人频道][个人动态] 2024年01月07日8:35 回复
矫情。
记忆这个事情,你记忆你我,我记忆我的。集体记忆这个词就矫情得操蛋。
当今时代,什么记忆都消失不了,全部都有数字化的存储。不用杞人忧天。
9  
评论人:paodan888[品衔R2☆][个人频道][个人动态] 2024年01月07日8:21 回复
文章内容写的不错,就是似乎和开放包容没什么关系。
变的是人和人的兴趣分散了。以前一个小区的孩子,运动几乎都是篮球,游戏互相借来借去,玩得都差不多,电视电影也都看得差不多。
现在朋友见面聊聊,运动不同,工作不同,就算同样都爱玩游戏,大部分玩的游戏也不同。看的电视剧和电影也几乎不一样,看过的短视频更是没什么可聊的。随着社会资源越来越丰富,这种趋势还会无限继续下去。
10  
评论人:yuanfangzhi[☆★声望品衔7★☆][个人频道][个人动态] 2024年01月07日17:25 回复
但慢慢地,上海话渐渐听不到了,上海的外地人越来越多,他们变成了“新上海人”。
------------------------------------------------------
那是因为中国人口流动,而“普通话”作为一个全国人的“交流平台”而迅速推广。
你知道日本天皇当年是如何推广“东京标准音(日本普通话)”的吗?二战后期日军强迫冲绳人绑手榴弹“集体自杀殉国”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冲绳人说话听不懂,不是纯正日本人”。而日本本土的方言也没好到哪去?学校规定《禁止说方言违者惩罚》哪个学生说了一句方言?被老师在脖子挂上《方言札》的牌子在校期间不得摘下!以示羞辱。所以现在“日本普通话”才推广的这么彻底。
1  
评论人:独孤苍狼[♂★伪希腊假罗马★♂][个人频道][个人动态] 2024年01月07日14:32 回复
那个时代不是包容,而是在汉奸洋奴裹挟下跪舔美国臭脚丫子的时代!!!
1   2
评论人:乐透[☆品衔R3☆][个人频道][个人动态] 2024年01月07日12:56 回复
 回复14楼::
你他妈放狗屁
1  
评论人:youmyyou2016[☆★声望品衔7★☆][个人频道][个人动态] 2024年01月07日10:51 回复
-
2楼这个弱智傻逼,
如果中国人都这样,这样的事情还能成新闻吗
你这种该死的呆巴子杂种,
天天黑中国为什么??
1  
评论人:开水送服[★★吃不起茶叶蛋★★][个人频道][个人动态] 2024年01月07日9:46 回复
问题是,当年反对奥运会的声音也没被听进去啊,北京20亿对体育场馆的投资后来追加到了50亿,钱都进了连襟的腰包了,可不是有人怀念胡温时代嘛,钱真好赚
2  
新闻速递首页 | 近期热门新闻 | 近期热评新闻 | 72小时神评妙论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经济观察】【谈股论金】【股票投资
敬请注意:新闻内容来自网络,供网友多视角阅读参考,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前期相关精彩新闻
新闻速递首页·向留园新闻区投稿·本地新闻·返回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