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财经·军事 | 生活·家庭·娱乐 | 体坛·历史·科技 | 摄影·旅游·文化 | 移民·教育·就业 | 数码·健康·奇闻 | 社区·评论·问卷
留园网首页 · 新闻速递首页 · 【繁體閱讀】 【网友评论:1 条】 【 热评新闻排行 】 【 热门新闻排行 】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 【 72小时神评妙论 】   

小心!早上醒来手却握不紧?可能是3种疾病的信号(组图)

新闻来源: 生命时报 于2023-12-19 16:31:00  提示:新闻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刚睡醒时如果尝试握拳,你可能会发现“手握不紧”。实际上,这种现象虽然不易察觉,却证实了一点——身体部位也需要时间苏醒。

晨起时,为什么会握拳困难?



《生命时报》邀请专家,解读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提醒几种危险的手部“僵硬”。

受访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风湿病科主任医师 张秦

大脑醒了,肌肉还在“睡”早晨醒来时常常发现手很僵硬、使不上劲,五指难以握成拳,总要等上几分钟,四肢才能彻底“苏醒”,很多人可能都经历过这个过程。

晨起时握拳困难,其实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按照国际睡眠医学学会的说法,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包括打瞌睡、浅睡眠、中至深睡眠、极深度睡眠及快速眼动睡眠等几个不同阶段。

人们入睡后通常会经历4~5次睡眠周期循环,自然醒来往往发生在最后一次快速眼动睡眠后。

快速眼动睡眠时长在整晚睡眠中约占25%,在此期间,大脑会释放相关神经递质抑制肌肉收缩活动,使肌肉失去张力,变得松弛,进入麻痹状态。

通常,这种肌肉麻痹与快速眼动睡眠是同步的,但有时也会出现错位,即快速眼动睡眠结束、大脑逐渐清醒,肌肉却仍然无力。这时,手可能就难以紧握成拳。

不过,这种状态一般不会持续很久,数十秒最多几分钟后,随着身体苏醒、肌肉力量回归,手指会重新变得灵活有力。



“晨僵”时间长,可能是3种病早晨起来手指僵硬、难以握紧,在临床上被称作“晨僵”。除了前面提到的神经控制,晨僵还与关节情况紧密相连。

睡觉时关节活动减少、血液流通不畅,关节周围组织炎症因子累积增多,就会导致手指僵硬。起床后关节重新活动,炎症渗出液被淋巴管和小静脉重吸收,晨僵症状便能逐渐缓解。

难以握紧拳头只是晨僵表现之一,它还可能发生在脚趾、膝盖、肩颈腰背等部位,程度较重时可导致功能受限,如无法自行扣衣扣,甚至难以顺利完成梳头、刷牙等简单动作,需要缓慢活动后才能恢复如常。

睡觉时姿势不对、手部存在浅表软组织损伤、晚上睡觉时受寒着凉,都可能是晨僵的诱发因素。倘若晨僵持续时间长或伴有关节肿痛,则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表现。

早晨起床后关节僵硬、手握不紧还与以下疾病相关:

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若出现滑膜炎,就会表现为关节屈伸困难、活动不便,甚至肿胀疼痛。

睡觉时侧卧等导致的手部僵硬,多为单手僵硬,简单活动后便可缓解。

类风湿关节炎导致的晨僵则呈全身性、持续性、对称性,手指部分会累及近端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等靠近掌心的指骨关节,且双手发僵、发胀时长可能超过60分钟,有的人甚至一上午也难以恢复正常。

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是以关节软骨退化、关节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

与类风湿关节炎相比,骨关节炎累及的手部关节为远端指间关节,即远离掌心、靠近指尖的关节,晨僵程度较轻、持续时间较短,大多可在30分钟内缓解,出现僵硬症状的关节数量也较少。



手指部位软组织损伤

普通晨僵或类风湿关节炎导致的晨僵,活动以后症状通常可以减轻。

软组织损伤导致的手部握力减退则是越活动,症状越重,还可能伴有肿胀疼痛之感。

不同“晨僵”,各有缓解方法不同原因导致的手部僵硬,各有改善方法:

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等导致

晚上睡觉前对手部进行热敷,或用热水稍微浸泡,促进血液循环;入睡时尽量穿得宽松,避免衣物过紧影响气血运行;睡觉时采取相对舒展的姿势,避免压迫性的俯卧位,且不长时间侧卧;早上醒来后不要着急起身,可先搓搓手以活动关节;洗手时使用温水,避免受凉。软组织损伤导致

处理方式与上述方法恰好相反。此时不能采用热敷,而需冷处理,例如,用凉性膏药控制局部的充血水肿。

此外,还应尽可能减少活动,越动局部损伤越易加重。

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硬皮病等多种结缔组织病也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晨僵。这种情况若任其持续、不加干预,可能导致活动障碍、关节畸形、组织损伤难以恢复等。

若频繁出现晨起后手难紧握状况,且多数情况下难以在短时间内缓解,需提起警惕,尽快前往医院对关节、软组织做超声检查,请医生鉴别病因,并根据具体病症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网编:睿文

鲜花(0)

鸡蛋(0)
1 条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扫一扫二维码[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新闻速递首页 | 近期热门新闻 | 近期热评新闻 | 72小时神评妙论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健康园地】【运动健身】【养生保健】【抗疫信息
敬请注意:新闻内容来自网络,供网友多视角阅读参考,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前期相关精彩新闻
新闻速递首页·向留园新闻区投稿·本地新闻·返回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