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财经·军事 | 生活·家庭·娱乐 | 体坛·历史·科技 | 摄影·旅游·文化 | 移民·教育·就业 | 数码·健康·奇闻 | 社区·评论·问卷
留园网首页 · 新闻速递首页 · 【繁體閱讀】 【网友评论:7 条】 【 热评新闻排行 】 【 热门新闻排行 】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 【 72小时神评妙论 】   

俄科学家被AI识别为连环杀人犯 被迫招供含冤坐牢(图)

新闻来源: 英国报姐 于2023-12-13 7:26:08  提示:新闻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2023年2月16日,在莫斯科机场,一架从布拉茨克起飞的飞机平稳降落。

机上的五名科学家刚完成了对布拉茨克水库和叶尼塞河为期十天的考察,进行当地水文与动物种群研究。

(莫斯科-布拉茨克)

正当乘客们准备离开飞机之际,空乘人员却意外地要求所有人继续留在座位上。在所有乘客的注视下,两名警察步入客舱,直奔坐在那里的科学家亚历山大·茨维特科夫,给他戴上手铐,并将他带下飞机。

他的同事们震惊地询问:'萨沙(简称),发生了什么事?'

亚历山大同样困惑地回答道:“我不知道。”



随后,警方向亚历山大的妻子解释,他仅作为证人接受询问,问题很快就会得到解决,他也将被释放回家。

但事实上,事情的发展远没有这么简单。

不久后,亚历山大被带往审前拘留中心,在那里他得知,自己被指控犯下了20年前发生的四起极度残忍的谋杀案。

AI人工智能数据库系统的分析显示,他与谋杀案嫌疑人的照片有超过55%的相似度。

因此,尽管许多人愿意为他的品格作证,他仍然被判定有罪,并被投入监狱……

要理解这一连串事件,我们需要回溯到20年前。

在2002年,年仅28岁的亚历山大刚完成他的研究生学业,进入一家研究所,开始了他作为科研人员的探险和科学研究生涯。

(亚历山大(迷彩服))

当时的他意气风发,拥有出色的学业成绩和稳定的工作,更有一位深爱的女友——后来,她成为了他的妻子和孩子们的母亲。

无人会将这样一位有前途的年轻科学家与任何犯罪行为联系在一起。



然而,就在那段时间,莫斯科郊区的戈罗迪什切村发生了一宗严重的罪行。

一位退休老人邀请了两名男子共饮,但聚会逐渐演变为争执,最终升级为暴力。犯罪者残忍地长时间殴打了受害者,并用刀刺了他六刀,随后更将受害者推进了燃烧的木炉之中,放火烧毁房屋掩盖罪行,迅速逃离现场。

不久之后,这两名犯罪分子又闯入一位64岁老妇人的家中,在她的公寓内将她杀害并洗劫了她的所有财物。

(戈罗迪什切村)

几天后,同一伙罪犯又袭击了一名55岁的妇女。

这位妇女站在火车站旁,手持'房间出租'的广告牌,这让犯罪分子认定她一定有钱。他们以租房为名进入她的家中,并开始了抢劫。

当她试图反抗时,她被这些凶残的歹徒狠心斩首,她90岁的母亲也惨遭残忍勒杀。

短短几天内,这两名罪犯共杀害了四人,并抢走了金银珠宝以及约2000卢布,一时间人心惶惶。



一年后,警方针对这起案件逮捕了一名有多次犯罪记录的'惯犯',安德烈·阿莱辛。

他是个臭名昭著的刺头,自青少年时期起就多次被拘留。

阿莱辛最初对所犯罪行供认不讳,但当意识到警方证据不足时,他立刻改变了自己的供词。

由于证据不足,他随后被释放。

此后,他因盗窃和抢劫等罪名多次入狱。

(阿莱辛)

到了2022年秋,也就是案件发生20年后,调查人员利用新技术成功地证明了阿莱辛参与了这四起谋杀案。

于是,这起陈年旧案再次被翻出来重审,而警方更是想找出当时的另外一名暴徒。

而阿莱辛向警方承诺,他将配合调查,交出同案犯,换取减刑。

阿莱辛回忆道,那段时间他在火车站广场流浪,与各路混混们打交道,白天四处搜寻钱财买酒和香烟,夜晚则蜗居于仓库或汽车之中。

正是在这期间,他遇到了一名45岁的男子,萨沙·楚瓦什。

他也是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手指上有盗贼戒指形状的凯尔特十字纹身,酗酒,且“每天吸半包烟”。还有目击者称楚瓦什体格健壮,身高超过180厘米。

(凯尔特十字示意图)

据称,案发当天,这两人一起去找第一个受害者喝酒,酒后“一时冲动”,铸成大错。



依据阿莱辛的供词和其他目击者的描述,2022年,警方再制作了楚瓦什的肖像草图,并将其输入大型数据库中,借助特殊的面部识别技术在视频监控系统中进行匹配。

谁知道,就在今年2月6日,最前面提到的被捕的科学家亚历山大,与同事们前往布拉茨克进行科研工作时,机场的生物识别摄像头捕捉到了他的面孔。

——AI人工智能系统判断:他与警方制作的嫌疑犯楚瓦什,有55%的吻合度。

而且巧合的是,亚历山大的亲友们通常也会亲切地叫他“萨沙”,和楚瓦什的名字一样……

(亚历山大(最左)在工作)

此萨沙,是彼萨沙吗?

这位水文学家今年2月6日搭乘飞机去往河流考察的期间,执法人员用大约一周时间对他进行了身份核实,最开始已经产生了一定的怀疑。

首先,亚历山大在2002年只有28岁,但行凶的楚瓦什已经45岁。

其次,亚历山大的身高只有174厘米,但楚瓦什的身高超过180厘米。

而亚历山大有肺部疾病所以从不吸烟,可楚瓦什是个烟鬼。

此外,亚历山大手上从未有过纹身,而行凶者之一的阿莱辛曾多次提到楚瓦什手指上的纹身。

(亚历山大(桌首))

最重要的是,当时前途无量的研究员亚历山大,怎么可能每天都出没在火车站,和一群无所事事的混混们称兄道弟?

亚历山大的亲戚朋友们都说,他是一个非常冷静平和的科学家,从来不与任何人发生冲突,十分热爱自己的工作。

他的同事们无法相信,亚历山大如果真的行凶,这二十年会过着‘双重生活’。大家根本无法将严肃的科学研究和无家可归者的犯罪活动结合起来。

(亚历山大)

然而,尽管有这么多对不上号的细节,先被捕的阿莱辛却坚称亚历山大就是那个萨沙·楚瓦什。

甚至,在警方给他出示一张亚历山大20年前的合照时,他都立刻指出了照片中的“楚瓦什”。

而且当警察将亚历山大从飞机上抓捕并带到他面前时,他依然坚称没有认错人。

至于为什么亚历山大没有纹身,阿莱辛居然说,是他的狱友有这样的纹身,他搞混了……



而另一边,突然被捕的亚历山大坚称自己从未见过阿莱辛,但急于减刑的阿莱辛一口咬定,亚历山大就是他当年的犯罪同伙!

于是乎,警方无法冒然放人,亚历山大被关押逼供,两天都没有睡觉,还被粗鲁却明确地暗示:‘为了自己的生命和健康考虑,最好配合调查’。

警察逼问他20年前的那一天做了什么,亚历山大想不起来。谁想到警察找阿莱辛与他对峙,告诉他那天发生了什么,让他承认下来。

就这样,重重压迫下,亚历山大被迫招供了。

结果,他以谋杀罪嫌疑被扔进了监狱。

从那时起,亚历山大便一直身处牢房之中,甚至在监狱里度过了他的50岁生日。

但亚历山大的亲朋好友,始终不放弃为他四处奔走,努力证明他的清白。

他所工作的研究所,在无数次翻阅案卷后,终于发现了一项关键记录:2002年春夏,他们一行人正忙于伏尔加河上游地区的河流研究,当时人根本不在莫斯科!"



作为科研人员,他们每次野外研究都会有严格的时间记录。可是,面对这些有确凿时间盖章的证据,警察却声称这些研究记录上的人员可能并不准确。

可事实上,在2002年8月10日,即第三、第四起谋杀案发生之日,亚历山大的同事在日记中,明确记载了亚历山大与他们在一起的事实。

同事回忆说:

“8月10日至11日,当莫斯科发生两起针对妇女的谋杀案时,我们正在伊万诺沃和科斯特罗马地区的河流上进行工作。

在那段时间里,我们每天都能见到亚历山大,他根本不可能轻而易举地离开森林回到首都。”



另一位同事补充道:

“当年的亚历山大是研究所中唯一精通水生生物学研究仪器的专家,因此他经常在伏尔加河流域工作,甚至还受邀研究西伯利亚、乌拉尔和越南的河流。”

也就是说,他绝对没有可能,也根本没有时间去成为一个在火车站整日无所事事地闲荡的杀人犯。



在获取到这一决定性证据后,亚历山大的亲友向国家议员写信,恳请对他的案件进行重新审查,强调亚历山大的缺席将对研究所的工作产生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而这封信件被辗转送到了总检察长办公室,以及总统手中。

最终,此举取得了成效。



12月11日,莫斯科沃雷茨基区法院,终于释放了被关押长达10个月的亚历山大。

虽然他的罪名尚未正式撤销,但他的释放无疑是一则好消息……

然而,这起证据不足的冤假错案,引起了公众广泛的关注和争议,特别是对AI人工智能在侦查中使用及其证据有效性的质疑。



亚历山大在没有足够DNA对比证据的情况下,因为人工智能系统的判断被抓捕,又被急于减刑的犯罪分子“供认”,被抓捕逼供入狱。

但幸好,他是科学工作者,素来品行端正,又有愿意为他奔走寻找证据的亲朋好友,最终一直申诉到最权威的地方,帮他洗清冤屈。

可他所经历的不公正,还是对他的生活造成了深远影响。

(亚历山大(右二))

现在,虽然各种大数据让警察破案有了更多的参考,但在追求先进技术应用的同时,人类必须要谨慎考虑其潜在的不良后果。

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像亚历山大这样,找出20年前的不在场证明,但每一个人都可能被大数据系统的人工智能,误认为是某起案件的犯罪者。

(科幻片《少数派报告》)

希望有法规尽快跟上,对相关问题进行限制,保证其准确性,不要再出现这样的冤屈……


			
网编:空问站

鲜花(3)

鸡蛋(1)
7 条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扫一扫二维码[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新闻速递首页 | 近期热门新闻 | 近期热评新闻 | 72小时神评妙论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生活原创】【三叶原创】【留园网事】【生活百态】【杂论闲侃】【婚姻家庭】【女性频道
敬请注意:新闻内容来自网络,供网友多视角阅读参考,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前期相关精彩新闻
新闻速递首页·向留园新闻区投稿·本地新闻·返回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