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财经·军事 | 生活·家庭·娱乐 | 体坛·历史·科技 | 摄影·旅游·文化 | 移民·教育·就业 | 数码·健康·奇闻 | 社区·评论·问卷
留园网首页 · 新闻速递首页 · 【繁體閱讀】 【网友评论:18 条】 【 热评新闻排行 】 【 热门新闻排行 】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 【 72小时神评妙论 】   

儿童医院排号1000开外 等待八小时 更可怕的是恐慌(图)

新闻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于2023-11-25 13:57:56  提示:新闻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呼吸道疾病对儿童的冲击,仍在持续。

近日,《中国新闻周刊》走访北京多家儿童医院发现,医院大多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看病等待时间动辄几个小时或更久。北京儿童医院的挂号次序甚至排到了1000号以外。

11月23日下午,北京儿童医院二层内科的候诊大厅,人流拥挤,连走动都困难。很多患儿和家长无处可坐,只能坐在地上。医院分诊台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发热、咳嗽的孩子目前都在二层进行分诊和检测。分诊台上方的提示牌上写道,“分诊台可为发热、咳嗽、呕吐及腹泻等症状患儿提前开具退烧药、血常规、甲乙流、支原体核酸等检测项目”。

11月23日,中国国家流感中心发布的流感监测周报显示,11月13日~19日,南、北方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持续上升,全国报告205起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

11月2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文称,目前全国新冠疫情形势总体平稳,但冬季国内新冠疫情仍存在反弹风险。今冬明春我国可能面临新冠、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等多种呼吸道疾病叠加流行的局面,要做好新冠及其他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官网消息,11月23日,中国有关部门已向世卫组织告知,包括北京和辽宁在内,尚未发现任何不寻常或新型病原体或不寻常的临床表现,仅出现由多种已知病原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普遍增加的情况。



11月23日下午四点半左右,北京儿童医院二层。本刊记者/牛荷 摄

儿科医院门诊量高位运行一月有余

11月23日晚十点半左右,《中国新闻周刊》来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儿童医院(下称“北大妇儿”)儿科门急诊。这一时间,大厅内的候诊区依然有不少家长和孩子。分诊台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当晚能看上病,不过新挂号的人最早也要两三个小时之后才能看上。“这在全北京市已经是很短的等待时间了,去别的医院等可能要七八个小时,甚至12个小时以上。”她说。

该分诊台工作人员表示,10月中旬开始,医院一直处于门诊量高位运行状态。现在不是单一的肺炎支原体感染,而是多种呼吸道传染病混杂在一起,包括流感、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甚至还有新冠病毒感染等。到医院就诊的孩子,一般要先检查相关指标,确定具体感染的疾病,医生才能对症用药。

该工作人员表示,23日,医院把负责病房的医生和护士扩充到门诊,比如一些有两名主治医师的病房,转移一名医生到儿科门急诊看病。在这之前,到医院看病也要等待8~10个小时。记者注意到,在北大妇儿的儿科门急诊外侧,有两个临时输液区。北大妇儿医院保安介绍说,这是11月22日临时设立的,为了缓解就诊人流量。“前几天医院儿科门急诊每天挂号人数都在七八百人。”保安说。

居住在北京的赵琳,有一个6岁多的女儿和一个近3岁的儿子。今年9月,她的两个孩子先后出现肺炎支原体感染症状,女儿确诊感染。经治疗后,两个孩子恢复正常。然而,不到2个月,女儿又出现发热、咳嗽的症状。赵琳告诉《中国新闻周刊》,11月14日,她女儿发烧,于是先带着孩子在家附近的医院挂号,检查出支气管肺炎。于是,赵琳当天带着孩子到北京儿童医院。“当时挂的号是1600多号,晚上近9点才看上病,没查出原因,只是确定这次不是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她说。

11月15日,赵琳也开始高烧,20日,她儿子也开始发烧,自行在家用药。赵琳说,因为看到最近去各大儿童医院的人特别多,她也不敢再带孩子去医院看病,一去就是10个小时,感染风险也高。

这种挂号动辄排到好几百号,甚至上千号的情况,近期在其他城市也有出现。据报道,天津市儿童医院主任医师、呼吸感染科专家邹映雪介绍,最近一周,该院两个院区日门诊量和急诊量加起来已经超过1.2万人次。

肺炎支原体感染已下降至第4位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流行病学首席专家王全意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最新的监测数据看,肺炎支原体已经进入下降阶段,北京儿童医院、儿研所等儿科医院的儿童门诊就诊病例中,肺炎支原体流行强度下降到了第4位。儿童感染的前三位是流感、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四川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母发光常年接触儿童呼吸、免疫系统疾病。母发光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对于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主要是对症处理,居家观察,防并发症。如果发烧持续不退,精神和食欲下降,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香港大学生物医学学院教授、病毒学专家金冬雁对《中国新闻周刊》称,由于过度恐慌将大批轻症患儿送往医院,反而会增加医院儿科系统出现“崩盘”的可能。

在母发光看来,感染呼吸道病毒早期症状差不多。比如感染腺病毒一般会出现高热,容易引起肺炎;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一般会出现咳嗽、憋喘、高热;流感一般是高热、咳嗽、鼻塞、流涕等症状。“其实正规医院的儿科都能治疗这类疾病,没必要都向大医院跑。”他说。

上海长征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陈杨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每年到秋冬季节,都会出现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她所在的呼吸科门诊量也在增多。陈杨表示,大部分病毒感染都是自限性疾病,即免疫力恢复后疾病会自愈,不需要过度处理。比如,儿童感染流感,除了重症率相对较高的甲流外,很少用到抗病毒的奥司他韦进行治疗。如果出现发烧等症状,可以先居家物理降温,必要时服用退热药物处理,多喝水、补充维生素。如果孩子体温持续不退,或者出现超高热,或者出现精神、食欲不振、胸闷等症状,建议尽快到医院就诊。

在门诊量暴增的同时,医院输液室也处于爆满状态。母发光表示,输液对病毒感染本身没有太大效果,除非并发了严重的细菌感染,需要全身用药,医生才会考虑给患儿输液。

“输液室的环境相对密闭,而且夹杂着各种传染性疾病,很容易产生交叉感染。”陈杨分析。



11月23日晚上十点半,北大妇儿输液室。本刊记者/牛荷 摄

应采取行动降低呼吸道疾病风险

11月23日,在天津市卫健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天津市卫健委副主任刘先夺介绍,目前,该市有128家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能提供儿科诊疗服务,这些医疗机构具备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早诊早治和康复期管理能力,患儿可以根据病情、就近选择,避免集中在大医院。

王全意介绍称,目前,流感的发病呈快速上升趋势,北京市门诊中流感样病例的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上升至40.75%。王全意称,目前流感处于流行期,较往年有所提前,预示着今年的流行高峰也将早于往年到来。由于多种病原体共同流行,可能会导致高位平台期长一些,医疗需求也会增加,医疗机构要做好应对压力的准备。

在北京市一家三甲医院感染中心主任医师林瀚看来,儿科爆满的本质问题,是其背后的结构性异常。以北京为例,北京二级以上医院有200多家,但能看儿科的医院目前只有十几家,而且治疗水平存在差异。据他了解,其他医院的儿科,每天挂号能看到100人,就已不错。林瀚所在的医院儿科一天能看完七八十人,已经是天花板了。



11月23日晚上十点半,北大妇儿的儿科门急诊。本刊记者/牛荷 摄

林瀚注意到,近10年,全国的儿科门诊整体在萎缩。“因为儿科的收益低、发生医患矛盾的风险又高,导致儿科医生一直不多,甚至很多医院把儿科直接关闭。”林瀚谈到,当出现门诊满负荷的情况时,有限的儿科医生,也无法覆盖到所有患儿。一方面,其他科室的医生很难临时补上这一空缺,因为儿科医生需要很强的专业度和临床经验;另一方面,一直呼吁的基层医疗和社区医院,并没有真正做起来。

金冬雁向《中国新闻周刊》分析说,虽然今年的呼吸道疾病病例数明显增加,但大众没必要过度恐慌。陈杨表示,呼吸道传染病一般在密闭环境中,容易出现聚集性发病,小朋友更容易中招,因为他们所处的教室环境相对密闭,容易发生病毒传播。

“现在最主要的应该是防止聚集性暴发。”金冬雁分析,呼吸道传染病,最容易产生聚集性暴发的地方在幼儿园、学校、家庭等地,将这些地方的防控做好,就能规避很多感染风险。学校应该将传染病报告制度做起来,疾控部门应及时切断聚集性暴发的路径,不让这些传染疾病在学校更大范围内传开。

世卫组织发布的建议称,民众应采取行动来降低呼吸道疾病风险,如接种流感、新冠疫苗和对抗其他呼吸道病原体的疫苗;与病患保持距离;生病时待在家;必要时接受检查和医疗照护;适当佩戴口罩等。

在林瀚看来,对于医院、学校、托幼机构、养老机构这些场所,应该思考今后如何在自然通风不良的地方做好通风改造,比如做好机械通风。机械通风,即利用送风机、抽风机等通风机械产生的动力,促使室内外的空气流动。冬季很多场所都不会开门窗通风,如果能做好机械通风,可以大大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最新发布的通知称,为做好冬春季新冠病毒感染及其他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各地应落实口岸疫情防控、持续开展疫情动态监测预警、加强重点机构重点人群防控、加强医疗救治应对准备、持续强化科普宣教、强化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等。

(文中赵琳、林瀚为化名)

			
网编:和评

鲜花(0)

鸡蛋(0)
18 条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扫一扫二维码[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新闻速递首页 | 近期热门新闻 | 近期热评新闻 | 72小时神评妙论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生活原创】【三叶原创】【留园网事】【生活百态】【杂论闲侃】【婚姻家庭】【女性频道
敬请注意:新闻内容来自网络,供网友多视角阅读参考,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前期相关精彩新闻
新闻速递首页·向留园新闻区投稿·本地新闻·返回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