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珍视上海年轻人的万圣节狂欢?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凤凰网原创这个万圣节,在上海,全球化呈现出它该有的样子。年轻人们才不管什么中国节或洋节,也不管什么南瓜灯、鬼斗篷,只要是自己喜欢的样子就好。

作者丨连清川

资深媒体人

短短几天之内,人们似乎一下子从悲伤郁闷的心情中,快速地横跳到了狂欢之中。

因为万圣节如期而至。

当然,这是个洋节,是从欧美漂洋过海而来的“鬼节”。事实上,万圣节要明天才到呢——11月1日。但是,上海的年轻人们,已经先狂欢起来了。

它承包了近些日子来的几乎所有笑点。已经没有什么能阻止上海年轻人的作妖了。

大多数的装扮,是真的带来欢乐的。比如在所有的自媒体中都出镜的安陵容、直播中的向太、说撇了嘴的李佳琦、垂眉丧目的乙方、“相约1998”的那英和王菲,有一些可能看了让人内心一愣。

被许多人评为今年最佳的是鲁迅装扮,手上拿着一个牌子:“学医救不了中国人。”

不过,传统万圣节中最传统的两个东西,却没有很明显地出镜:一是南瓜灯,在往年的上海万圣节中,南瓜灯的出镜率还是蛮高的;二是万圣节的口号“treat or trick”,不给糖,就捣蛋。

万圣节从惊吓变成了惊喜。

有些人习惯性地谈论“过洋节”的问题,说上海年轻人把“洋节”过成了“中国节”,然后煞有介事地说,让年轻人们去把洋节变成中国节吧。这话的潜台词,似乎是觉得中国人过洋节并不合适,要把它化成中国节才是名正言顺的,所谓的“化夷为华”或“洋为中用”。

其实,全球化就是地方化,或者地方化就是全球化。这是全球化的核心内在。

全球化的内在意涵,恰恰是把全球不同地方的文化、商业、产品、创意、知识乃至制度,进行全球性的流动,在市场中通过竞争,优胜劣汰,而后成为新文化、新产品、新知识、新制度。在人类历史上,竟然真实地来了一次不通过战争、征服、占领而实现的全球性文化、思想的交流,尽管它更多地是以经济市场的形态来呈现。

所以,把来自外面的东西内化成为本地的东西,是全球化的应有之意。麦当劳肯德基卖粥、卖鸡肉卷、卖油条,都是在本地化。

但不要以为只有西方文化内化成为东方文化,中国势力的入侵,曾经在几何时,同样十分强大,譬如西方人人热爱“Jackie Chan”(成龙),“Kongpao chicken” (宫保鸡丁)成为一道名菜,《妈的多重宇宙》拿了奥斯卡。有没有人会说,把宫保鸡丁做成了洋菜,叫做成功的全球化?

所以,这个万圣节,在上海,全球化呈现出它该有的样子。年轻人们才不管什么中国节或洋节,也不管什么南瓜灯、鬼斗篷,只要是自己喜欢的样子就好。

当然有些遗憾的是,历年万圣节中身影幢幢的外国人少了许多,武康路和永福路门可罗雀,战场转移到了“巨富长”(巨鹿路、富民路、长乐路),那里更多的是上海白领青年。

年年都有万圣节,可为什么今年的万圣节显得特别疯?因为现在可供年轻人疯狂的场合越来越少了。

前一段时间看见过一个视频,一位身穿黑丝短裙的男子正准备做直播,一位全副武装的执法人员过来,指着他的鼻子怒斥,“赶快走,你以为你很正能量吗?”“不男不女,穿个裙子”。这个男子大概只不过是一种吸引流量的装扮而已,我未曾听闻这个警察受到怎样的处分,倒是有大批的人拍手称快。此外,身穿和服的女子拍视频,被驱赶、教育甚至接着网暴的故事,也不是新闻了。

这段时间里,在视频中,在全世界的地标地段里,穿着马面裙弹古筝似乎成为了一种流量密码,巴黎、马德里、纽约。那些穿着马面裙的女孩子真好看啊,我这么想。老外也是这么想的,我们看见在视频里,一大圈围着的老外在纷纷鼓掌。

一面倒的全球化,并不是全球化。因为当你从别人那里获得利益、获得生存与发展空间的时候,别人也需要从你这里获得利益、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这才是全球化的必然走向:更公平,更公开,更开放。

上海,原本就是国内全球化最彻底的地方。在过去的时间里,它还产生出网络上的各种话题,例如矫情的咖啡文化,例如排队时还要捧着的一杯红酒。在过去的一百多年时间里,上海人已经学会了如何与来自外部的一切共存,而它的内在的语言,是自由,是宽容,是开放。

万圣节扮相里的“乙方”,是日常生活的情感宣泄;扮相里的“相约1998”,是对过往时光的怀念;扮相里的安陵容,是对个人经历的嘲讽……每一种扮相,都是对现实生活的自然反馈。

有些话,如果无法言说,那就通过万圣节的服装,来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