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宣传的恶果:当所有恨都有了正当理由…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我有一位朋友,早年每提起日本,都咬牙切齿;但自从四五年前去了一趟日本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年年一家子必去日本一游。

他对日本的景色、服务、饮食都不吝赞美,但这并未改变他对“日本”和“日本人”的整体看法——甚至哪怕在日本享受了周到的服务,一路见到笑脸相迎,他在赞赏其礼貌之余,还是不忘加一句:“日本人真虚伪,难怪说他们活得压抑。”

不要以为他不了解日本。事实上,他就是学日语出身的,平日打交道的日本人也不少,但这些了解和接触无法推翻他原有的观念。

可能每个人身边,都有几个类似的亲友,他们抱有这样一种特殊的心理——概括来说,可以称之为“抽象地恨,具体地爱”。他们爱恨的对象,也不一定是日本,也可能是美国,或某个群体——无论是富人、上海人还是女人。

这是现代化过程中反复重演的现象,也曾让一代代的观察家们感到失望。大众的观念似乎并不是笔直线性地趋于越来越理性,恰恰相反,像这样对其他群体的仇恨,从未达到现代的规模和强度。

这很可能是因为,在传统时代,人们的感知更加具体,哪怕是抽象的爱恨,往往都基于具体经验;但在现代化的社会里,人们却可以从教育、书籍、媒体等不同渠道获得大量的间接经验,就像我们的父辈,大多从未去过国外,但却觉得那里的人们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一旦这种抽象的信念成形,后面即使有具体而直接的经验,也往往很难推翻了,因为就像疑人偷斧的故事所表明的,此时新信息甚至反倒验证乃至巩固了原有观念。



”《何故为敌》

当然,每有这样的势头出现,总有人呼吁要宽容,但如果不了解仇恨的原因,就寄望于人们改变态度,这无异于缘木求鱼。200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赫塔·穆勒有句格言:“细致的观察意味着做具体分析。”

德国学者卡罗琳·艾姆克在《何故为敌》一书的扉页上引用了这句话,意在表明:如果一个人细致观察、具体分析,那他就无法对那些可能性视而不见,因为思考本身就会瓦解仇恨,

确切性令人温和,令人仔细观察、仔细倾听;确切性会令人鉴别,会将一个性格爱好错综复杂的对立者,当作一个人类个体看待。一旦某些特征被抹掉,一旦个体不被作为个体来认识看待,那么成为仇恨对象的模糊不清的类群便会出现,他们会遭到侮辱、诽谤、咆哮。

她说的这些,当然不无道理,但这其实仍基于一个前提:观察者能够客观地具体分析。然而很多时候,人们并不能做到这一点,相反,所有观察到的经验,都会被用来强化原有的意识,而那些不符合先入为主判断的,则要么视而不见,要么会被当作不重要的信息撇在一边。

实际上,在纳粹德国时期就有这样的现象:许多人都觉得“犹太人是恶魔,但我认识的那个犹太人确实是好人”。也就是说,人们可以既将个体当人看待,又能将这个体所属的群体非人化看待。“具体地爱,抽象地恨”,在一个人身上竟可以并行不悖。



《辛德勒的名单》

这些年来,连西欧这样现代“宽容”精神的发源地都出现了越来越强烈的右翼浪潮,这不能不让人产生警惕。2016年3月10日的德国《明镜》周刊斥责:

去年9月安格拉·默克尔为滞留在布达佩斯的难民打开德国边境时,正处于权力巅峰。但在欧洲,她的财政紧缩要求已经使许多国家转而反对她——现在她又在欧洲大陆强制推行她的难民原则:新教牧师住宅政策和德国情感的奇异混合。她为这个政策所付出的代价,不仅仅是新右翼民粹政党在德国兴起,而且德国社会比过去多年来更为分裂和更不和谐。她还塑造了一个再也不会团结的欧洲。

在前些年的几次选举中,极右翼的选择党在萨克森州、图林根州均获大胜,而基民盟和社民党却遭遇惨败。固然,这些极右翼政党仍被视为令人不齿,但在政治上却不能不予以重视。

确切地说,这样的苗头在美国早就出现了:美国一度被视为“民族熔炉”,无论哪里来的移民,到了这片新大陆之后,都成为美国公民,然而费孝通1980年在《访美掠影》中就发现,“这种看法逐渐被看作是一种神话了。美国人是由世界各地的许多民族的移民构成的。美国也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是民族熔炉而是民族拼盘。”

这是一针见血的洞见。“熔炉”的隐喻正在逐渐让位给“色拉钵”:在这里,不同的族群虽然混在一起,但除了表面的一层色拉之外,内在仍然黄桃是黄桃,香蕉是香蕉,彼此并没有“合众为一”。

1985年美国的一项调研就已发现,84%的白人(以及94%的黑人)都认为,“尽管我们把美国称作是一个能融合宗教和种族少数群体的大熔炉,但对很多少数群体仍旧存在着大量的偏见”。

这样的景象让人不快甚至心寒,不仅因为人们费了这么大劲,得到竟然只是这样一个结果,还因为这在某种程度上倒更符合一些右翼思想家的观点。

法国政治家夏尔·莫拉斯早在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时就预言,这一世界性的节日其实不会成为销熔一切的熔炉,相反,“当不同种族被弄到一起,让他们交往,他们便会彼此抗拒,彼此疏远,即使他们自以为是在融合。”他深感满足地想到,族群冲突是自然之道,一次世界性的集会将成为“不同种族和语言的欢乐战场”。

连奥运会都是如此,那么不妨设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冲突碰撞就更不用说了。

2004年上映的电影《撞车》就残酷地揭示了这一幕:在洛杉矶这样一个文化多元的城市里,不同的人虽然在同一个城市中,但却彼此难以相互理解,一些细小的矛盾就将人们的平静生活掀翻,暴露出他们只是生活在相互隔离的洞穴中。



奥斯卡金像奖的电影《撞车》(2004)该片表现了洛杉矶不同族群之间的冲突与碰撞

德国思想家对此深自戒惧当然是可以理解的,毕竟犹太大屠杀这一史上最残酷的种族清洗事件,就是纳粹时期的德国人犯下的。在《何故为敌》中,从哲理层面辨析了那种由分类思维(将人贴标签)造成的仇恨心态、对“非我族类”的系统排斥、将他人本质化的倾向,但要反对这些观念,却不能仅靠对人宽容和产生共情。

当然,很多人都知道,“将一个现代国家设想为具单一文化与宗教的民族,显得尤其滑稽可笑,它既反历史,又不顾事实”,但仍有不少人将自己的公民身份和户籍视为一种特权身份的象征——事实上,越是社会底层的人物,对这种身份的捍卫越是激烈。

我在上海和北京都经历过,对外地人最为排斥的,往往就是这样的“老百姓”,这既是因为他们在表达时更无所顾忌,恐怕也是因为他们的生活最容易受到外来者的冲击。

现代民族主义研究确认,攻击性的、排外的民族主义,更容易在落后的地区被煽动起来。这背后的原因错综复杂,但大体而言,越是落后的地区,人们的族群纽带越多依赖于原生团结——换言之,你只能“生来就是”其中一员,而不能后天“变成”其成员。

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希尔斯曾说:“在族群同质的社会里,族群资格是中性的;在族群多元的社会里,唯有依靠一种高于一切的公民性或公民身份意识,抑或将社会解体到简直不成其为社会的地步,族群资格才能中性化。”

不同立场的人由此会出现“鸡同鸭讲”的局面:生活在族群多元社会中的人,会“赞美不纯正”,赞美混合,因为个人权利和身份早已中性化;但在那些族群同质的社会中,外来人口的涌入则意味着威胁,是社会解体的征兆,他们更自然地会偏向右翼,强调群体规范和秩序。

因此,仅在心理学层面上反对仇恨,恐怕是无济于事的。从历史上看,之所以各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这样社会群体矛盾集中爆发的现象,倒不如说是一种防御性反应:人们原有的传统纽带被拆散、精神寄托被淡化,与此同时却又要在一个不确定的市场上面临激烈的竞争,在这样复杂、快速的变化和难以名状的巨大压力之下,普通人根本无法看清原因何在,只能将所有问题都归咎于一些道德上可疑的外部敌人,这样的想法最容易让他们如释重负。

借用《悬停的爱》中的话说,“这么说吧,怨恨您更容易一些,因为我真正怨恨的目标无影无形,不像您似的就站在我面前。”说到底,人们需要这样一些替罪羊,即便德国人当初没找到犹太人,也会找上另外一群人的。



《密阳》

但现实当然复杂得多。就算是“宽容”,也并不是无条件的,否则为什么不能宽容狂热和错误呢?就像电影《密阳》中所表明的,“单边主义的宽容”最终并未能带来和解。

《何故为敌》的一个潜在问题是集中于讨论哲理思辨,但这些却可能难以回应人们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最终可能成为空泛的道德原则与政治正确。仇恨当然不对,但受害人需要反思吗?

正如《人行道王国》所言,“有充分的社会科学证据表明,在街上,比起黑人害怕白人,白人更害怕黑人。还有研究发现,在一些公共场合,黑人对黑人要比对白人更警惕,包括黑人社区。戏谑地说,杰西·杰克逊也说过,当他在黑暗的街道上听见身后的脚步声,如果回头看到白人,他就会松一口气。”

如果是这样,就可能出现一种吊诡的情形:白人害怕黑人会被指责,但黑人却可以堂而皇之地骂黑人,而无须担心会被指控为种族仇恨。这其中的关键在于:不同族群之间的误解、冲突,必须区分清楚究竟是种族主义,还是现实问题——这也就是本书所说的,需要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具体的分析。

问题并不只是“仇恨是错误的”,而在于这种仇恨正是多元社会的产物,就像癌症之所以难治,正因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的产生机制是一样的。

因为多元社会的演化,如果缺乏不同群体之间的有效对话和基本共识,那么势必带来的一个结果就是各自将注意力放在发展自己的独特个性上,群体认同和利益变得越来越分化,使得跨群体交流和相互理解变得更为困难。这又为彼此之间的误解、分歧乃至仇恨铺平了道路。

这不仅是像西欧人面对移民时如此,事实上,就算是在一个国家的内部,也在所难免。美国传播学者卡斯·桑斯坦早在2001年的《网络共和国》一书就说:“我特别想强调的危机是,愈来愈多的人只听到他们自己的回音,这样的情形比分裂来得更糟糕。”

这么说是因为,现在的网络媒体都是按个人化设计好的,其结果是造成最值得担忧的两个现象:协同过滤(每个人都只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将不同者过滤掉了)、群体极化(越来越在小圈子里听到相同的声音,由此变得更为走极端)。

在他的另一本著作《极端的人群》中,他进一步阐发了这个观点,认为很多人之所以变得仇恨,其实是因生活在自己的封闭世界里,由于听到的都是类似的赞同观点,这会进一步强化原有的情绪与认识,促使不满情绪和相信阴谋论的观点升级到仇恨的程度。



这幅图景让人不寒而栗之处在于:它不只是“欧洲和美国的问题”,而其实笼罩在我们每个人头上。

协同过滤和群体极化是大部分网站共有的特征,在网络出现之后,以前一些极为小众的兴趣,现在只要搜索留意一下,都能很容易找到同好——哪怕是“速翻魔方爱好者”这样的群体。

这在以前的时代都是不可想象的,那时人们无法筛选掉自己不感兴趣的信息,也不得不和一堆自己内心没兴趣交往的人生活在一起,这虽然看起来无奈,却确保了人们和异质人群之间最起码有一定程度的共同经验。

然而现在,网络社会实际上促成了某种程度上的自我隔离,甚至只要你开始选择一些内容看,算法就会判断出你的兴趣,据此不断推送相似的内容给你,这就像是让一个本来已经挑食的孩子变得更加挑食,因为你没尝一筷的那些菜根本就不会再推到你面前来。

如果没有兴趣去了解超出自己狭隘经验之外的那些不同人和事物,那我们势必就会变得更加依赖自己原本已经够狭隘的想法去理解外界,此时误解、矛盾几乎是在所难免的。所谓“一言不合就拉黑”,不同观点的碰撞非但没有促成好奇、内省或自我反思,反倒更强化了我们原有的边界。

不仅如此,在这个由自己的同类和回声构成的小小世界里,一个人将听不到也听不进任何不同看法,而任何恨看起来都有正当理由——我们甚至可能根本不认为这是“恨”,而会振振有词地觉得这是正常看法。

实际上,这样一个未来已经出现在地平线上了,甚至可说“未来已经到来”。这值得我们每个人认真对待,道理很简单:如果我们去恨,那同样地,我们自己也迟早会成为恨的对象。

差异并不意味着低劣,如果我们做不到理解他人,那么至少尊重他人:也许他们显得另类,但这是他们的活法,用不着我们看不惯。

就像前人说过的,虽然每个人都想着“假如人人都像我这样生活就好了”,但这么说的人忘记了一点,那就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只有在一个足够多元的社会才能成为可能。

死馬當活馬醫 发表评论于
中國人對日本的狠應該是中共洗腦造成的。中共沒有理由恨日本,沒有日本橫插一腳,拖住國民黨,中共不會奪權。中共最清楚這一點,所以日本提出戰爭賠款,中共都不要了。但是為了維持它的統治,又要不斷的給人灌輸中共是抗日主力,國民黨都是賣國賊的續假厲使。

尤其是現在,為了轉移人民對國內的經濟狀況的不滿,一天到晚發假新聞讓人們仇恨日本。什麼日排放核污水,其實日本的排放完全復合國際標準,倒是中國的40多個核電站不斷標向海裏排放核污水,他卻從不報道!
老天真 发表评论于
要说恨,谁也比不过犹太人。以色列至今还在通缉八十年前的纳粹士兵。

加拿大前些时候为了迎接乌克兰的司机总统,国家议会专门请了一个据说是八十年前“反抗苏联”的“老英雄”,到国会为司机总统举行的欢迎会上,特别表示致敬。还没过半天时间,当地犹太人社团就出来抗议,说他是当年在乌克兰迫害犹太人的纳粹士兵,并且要把他引渡到以色列受审。加拿大政府和国会的脸面,一下子丢到了“黄泥地”。土豆总理被逼道歉,国会议长不得不因此辞职。

其实,那老家伙当年也就是个十七八岁的纳粹小兵,移民加拿大几十年,现在已经九十七岁了。就这样,犹太社团仍然不依不饶,坚持要把他引渡回去。

当年的投降后回国的日本官兵里,有多少人的罪恶要比这个老兵深重得多,可是中国政府可曾向日本方面提出过任何引渡要求?从来没有。有些日本老兵因为内疚,后来回到中国来表示谢罪,马上就被当成中日友好的促进者,待为上宾。 中国人在二战后收养了多少日本侵略者的遗孤,养大后又把他们送回日本寻亲团聚。中国人太善良了,依我看甚至有点善良过头了。你可曾听说过,任何一例犹太人收养德国纳粹军遗孤的事。没有,一例都没有!犹太人是世界上最记仇的种族。如果不是日本试图改变二战以后的国际秩序,复活军国主义,中国人何来对日本的仇恨?
wd01702 发表评论于
哈馬斯對以色列人的恐怖屠殺和其後左派的反應讓人覺得激進左派和希特勒驚人的相似。希特勒先把猶太人定性成一個邪惡的族羣,激進左派也一樣,以色列人,猶太人就是種族隔離殖民者,因此是邪惡的。一旦把你定性成邪惡,就不會把你當人看(非人化),就是說,怎麼殺,殺多少,甚至種族滅絕都是合理的,至少是可以原諒的。極權思想的另一個特徵就是人都沒有獨立的人權,爲了“崇高”的目的都可以犧牲。哈馬斯把自己人當肉盾,自己固然不在乎,左派支持者也不會譴責,因爲把他們當肉盾是爲了“崇高”的目的,醫院被炸死的500巴勒斯坦人,如果是以色列炸的,立馬鬧的要死要活的,但如果是加沙自己炸的,馬上就無聲無息了,不會有人譴責哈馬斯或其他發火箭的聖戰組織。左媒說起右翼,仿佛是一個貶義詞一樣,但右翼和左翼相互博弈,不比左翼差,也不比左翼好,極右才是問題。同時極左也一樣,危害性一點兒不比極右小。當今世界,極右非常邊緣,沒有市場,也沒能力做過什麼危害,極左才是所有問題的根源。
东方明月- 发表评论于
当年希特勒就是用仇恨和爱国主义缔造出法西斯主义的
旁观者XWY 发表评论于
中国人对日本排核处理废水的激烈反应当然来自于恨,不仅是历史旧账也恨日本是美国的小弟。
teddy153153 发表评论于
小编是对中国有多恨才能把一篇发牢骚的文章反反复复发出来……这样可以让论坛网友互相攻击
匿名用户 发表评论于
说得好!打倒中国共产党!开放党禁,报禁,给予我们老百姓言论自由和人权法制!要民主,不要独裁,更不要定于一尊!
znggg 发表评论于
世界上都差不多,美苏冷战双方,巴以冲突双方,现在的美中双方,大家都是仇恨教育

日本人文明吧,日本国民听到的中国新闻大多是中国的负面新闻,跟中国是半斤八两,比起来,美国新闻还相对比较友善一点,当然是包装得比较好一点
Austin8 发表评论于
有必要写这么长吗?别人的时间不是时间吗?
smart321 发表评论于
仇恨教育的好处是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稍微有点头脑的人分析一下就明白了,中共仇恨教育不是为了这个国家而是为了中共的政权稳定,你如果不是中共的人,没必要去支持中共
smart321 发表评论于
有些中国人对民主没有感觉,他们认为即使自己能投票,谁当总统议员也不是自己能够决定的,有没有民主都一样,其实是不一样的,我对民主的直接感受不是投票,而是政府官员市长和议员的亲民态度,在中国曾经接触过市长,那可真是高高在上牛逼哄哄,当我和美国那些态度和蔼笑容可掬的市长和议员握手时,我的感受就是民主确实好
令胡冲 发表评论于



日本确实干过坏事。这是事实。美国确实在试图通过各种封锁搞垮中国,这也是事实。中国人仅仅恨一恨,尚未报复。这已经很不简单了。


这种狗P帖文有些过度吹毛求疵的自虐。中文贴文里烂货不少。不分是非。


点点点点点 发表评论于
中国今天的爱恨价值观让所有读过书的中国人汗颜,中国三千年文化怎么就孕育出今天的恩将仇报,认贼作父?
点点点点点 发表评论于
常年的愚民和洗脑教育,中国人的爱恨已经没有理性成分。俄罗斯祸害了中国北方几百年,殖民中国北方十几年,杀害北方同胞百万,中国人却爱的死去活来,仅仅是历史上曾经信仰过同一个邪教。而对于从来没有祸害过中国的美国却恨的牙痒痒,美国不但没有祸害过中国,还将辛丑条约????️的赔款用于建设中国的现代化,免得被慈禧又修了园子,解救中国于中日战争,帮助中国进入WTO。这些都不记得了,只知道恨。
一带一路 发表评论于
偏执的人生活得也不快活
偶偶地来一发 发表评论于
一般中国老百姓都觉得美国好,这里好的意思是先进加富裕。至于民主咱老百姓不是很在乎,都知道你们政客是骗子。况且你们国家真乱,民主过头了。自由倒是羡慕的紧,说话可以大胆一些谁不高兴?恨美国的情绪要说也是有的,无非是美国太霸道了,到处欺负人,看不惯。这几种情绪可以共存,毫无违和之处。

然后,一部分人到美国旅游了一把,意识到把美国想的太好了,其实中国更舒服。但这不代表他们认为中国好。作为绝大多数时间生活在中国的人来说,得罪他们的人都是中国人,外国人根本没怎么接触过。那么,对中国的印象就好不到哪去。所以你要是问他对中国的印象,他能说出一大堆缺点。可是,你要是觉得他会当汉奸,那是想多了。人就是这么复杂。
蓝靛厂 发表评论于
是在骂我党还是说内涵BLM
没事逛逛88 发表评论于
一边爱着一边恨着,这大概就是精神分裂症吧
不允许的笔名 发表评论于
海之尘HZC 发表评论于 2023-10-22 09:49:51
只要沾上共产党这几个字,都是妖魔鬼怪
=========
共产党是中国发明的?
dane_2022 发表评论于
第二次贴?
lalalaland 发表评论于
拉倒吧,美国绝大部分普通人一年如果有几次提到中国这两字也是为了吃中歺. 中国老百姓每天不恨几次美国都睡不着觉.
海之尘HZC 发表评论于
拉倒吧,美国的宣传不也一样么,要么怎么说越出国越爱国呢,只要沾上共产党这几个字,都是妖魔鬼怪,为此可以造谣污蔑新疆西藏政策,可以强制合法合理经营的企业卖掉土地,可以用莫须有的罪名制裁华为和一千多家中国企业。。。。。。罄竹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