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批美投资禁令:拜登的中国战略不起作用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针对美国总统拜登8月9日签署行政令,限制美国企业对华“敏感技术投资”的做法,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网站10日刊文称:美国推出所谓对华“小院高墙”政策和“精准脱钩”并不奏效,收益不明显且成本高于预期。美国的新规则无法让整个供应链摆脱中国的影响,反而让供应链变得更加复杂和不透明,让这个世界更加危险。以下是文章内容。

8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公布了他在对华经济战中的最新武器。新规定将监管美国私营部门在海外的投资,禁止对中国最敏感技术领域的投资。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捍卫者,美国在应对中国崛起过程中诉诸这种限制措施,是其经济政策发生深刻转变的最新迹象。

几十年来,美国为贸易和资本的全球化而欢呼。这种全球化在提高效率和降低消费者成本方面带来了巨大收益。但在一个危险的世界里,仅靠效率已经远远不够。在美国和整个西方,中国崛起将其他目标议程推到了前台。可以理解,官员们想要通过限制中国获得可以增强其军事实力的尖端技术,保护国家安全,并在中国牢牢控制的地区建立替代供应链。

结果就是前总统特朗普和现在的拜登总统先后推出了针对中国的关税、投资审查和出口管制等一系列举措。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已经前往印度和越南,宣传“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的好处,并向企业老板们发出信号:将供应链转移出中国将是明智的选择。尽管这种“去风险”措施会降低效率,但人们认为,只要聚焦敏感产品,就可以限制供应链转移造成的损害。付出额外的成本是值得的,因为美国会更安全。这种新思维的后果现在越来越明晰。不幸的是,它既没有带来韧性,也没有带来安全。在适应新规则的过程中,供应链变得更加复杂和不透明。而且,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美国在关键领域对中国进口的依赖依然存在。更令人担心的是,该政策产生反常效果,促使美国盟友与中国走得更近。

所有这一切可能会让人感到惊讶,因为乍一看,新政策似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中美之间的直接经济联系正在萎缩。2018年,美国从亚洲一些“低成本”国家进口的商品中,有2/3来自中国。去年,这一比例只有一半多一点。相反,美国转向了印度、墨西哥和东南亚市场。投资量也在调整。2016年,中国企业在美国的投资达到了惊人的480亿美元。6年过去了,这一数字缩水至区区31亿美元。四分之一世纪以来,中国首次不再是中国美国商会大多数成员的三大投资目的地之一。在过去2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在亚洲新的外国投资项目中占据了最大的份额。去年,中国获得的援助比印度和越南都少。

然而,如果你深入挖掘,就会发现美国对中国的依赖丝毫未变。美国可能将其需求从中国转向其他国家,但现在这些国家的生产线反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中国的进口。例如,随着东南亚对美出口的增长,其从中国进口的中间产品也呈爆炸式增长;墨西哥是另一个受益于美国“去风险化”的国家,而在过去5年里,中国对墨西哥的汽车零部件出口额翻了一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研究报告发现,即使在美国最渴望从中国转移出的先进制造业领域,那些打入美国市场最多的国家也是那些与中国工业联系最密切的国家。供应链变得更加复杂,贸易变得更加昂贵。但中国的主导地位并未减弱。

究竟发生了什么?在最糟糕的案例中,中国商品只是被重新包装,然后通过第三国运往美国。2022年底,美国商务部发现,东南亚的四家主要太阳能供应商对中国产品进行小规模加工,实际上是在规避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在稀土金属等领域,从中国的进口难以被替代。但更多时候,这种机制是良性的。自由市场只是在自我适应,找到最便宜的方法向消费者提供商品。在许多情况下,中国凭借其庞大的劳动力和高效的物流,仍然是最便宜的供应商。美国的新规则有能力改变其与中国的贸易方向,但无法让整个供应链摆脱中国的影响。

所以,“脱钩”在很大程度上是虚假的。更糟糕的是,拜登的做法也在加深中国与其他出口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会反常地将这些国家的利益与美国的利益对立起来。即使有些国家的政府对中国姿态感到担忧,但他们与这个亚洲最大经济体的商业关系也在加深。2020年11月,许多东南亚国家和中国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在近年来未中间产品贸易蓬勃发展创造了一种单一市场。

对许多较贫穷的国家来说,接受中国的投资和中间产品,并向美国出口制成品,是他们就业和繁荣的根源。美国不愿支持新的贸易协定,是它们有时视其为不可靠伙伴的原因之一。如果要他们在中国和美国之间做出选择,他们可能不会站在美国一边。

所有这些都给美国官员上了重要的一课。他们说,他们想用“小院高墙”精准防范中国。但是,如果美国对关税和其他限制举措的利弊没有清晰的认知,其面临的风险就是:每一次安全恐慌都有可能让“院子变大”、“篱笆变高”。迄今为止,收益并不明显,成本高于预期,这一事实让美国有必要精准聚焦。方法越有选择性,就越有可能说服贸易伙伴在真正重要的领域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否则,美国的“去风险”只会让世界变得更危险,而不是更安全。

wallingford1964 发表评论于
我们公司的产品过去100%从中国大陆采购, 这几年转了大概35% 去越南, 马来西亚以避关税, 但发现在越南合马来的这些工厂大都是中国的企业转移来的, 偶尔有少量的本地企业, 但主要的部件还是得从中国大陆进口。 真的是禁了个寂寞!
清如许1 发表评论于
明明是中宣部登出的东西,什么《经济学人》批美。看看出处吧:

中美聚焦网是国内唯一专注中美关系的评论性网站, 是中文读者了解和探讨中美关系和中美交流的专业平台, 网站聚焦中美热点话题, 涵盖中美外交、政治、经济、贸易、军事、 ...
护国中将 发表评论于
中国应该和美帝国主义彻底脱钩,让美国在一夜之间垮掉,没有中国美国啥也不是。
roliepolieolie 发表评论于
现在的中国,失业人群遍地,空空的集装箱从上海堆满了到苏州,对外贸易大幅度下滑,商场到处是关闭的店面,房地产巨头一个接一个四脚朝天,the list goes on...

在武汉病毒爆发时期,有个节点上恰好NYSE, 日经,香港恒生指数都在27,000点的位置。现在看一看他们走出了完全不同的方向:纽约股市35,000,日经32,000,恒生19,000。恒生是中国公司大量上市的股市。

如果经济学人认为拜登的中国战略不起作用,那有可能它太好高骛远了。路要一步一步地走。
roliepolieolie 发表评论于
西方社会言论自由,经济学人持有批评态度而不是为政府唱赞歌值得肯定,这也是民主社会的制度优势。

事实上,拜登的中国战略设计合理,执行时分寸拿捏得当。成绩已经明显。看看中国现状就很清楚了。

当然,听取不同的意见会帮助政府调整改善政策的制定,尤其是当这些意见来自自己人。
markLA 发表评论于
《经济学人》这篇文章观点与世界各国数据对不上号呀,而且,其观点是一种短视看快餐式判断

1、产业链转移不会一蹴而就,总要一个时间,美国现在在培养壮大新的产业链,而且目前看到不错的进展。中国入世贸后自身培养产业链也用了十多二十年

2、还有更深一层逻辑,就是在此起彼伏过程中,中国正减弱和失去自身造血能力,这是在长期竞争中是致命的。现在中国经济走入通缩甚至衰退,除了习猪头的加速,产业链转移也是致命的,这才是战略的

楼下洗地舔腚的五毛粉红看着新闻联播,喝着鸡汤鸡血的,总算在《经济学人》身上找到以为可以暖身的活出枝,然并卵,嘿嘿

roliepolieolie 发表评论于
The Economist sees the glass half empty. It forgot that Rome wasn't built in a day, nor were the US-China economic ties. It has taken four decades to get to where we are today, and it will take some years to completely wind down.

Even China still plays a role in US' global supply chain today, its significance has already been reduced. It's evidenced in any US stores such as Walmart where the once omnipresent Made in China products are being replaced by products made in Vietnam, Mexico and other countries. Even by China's own official account, its trade with all other countries, not only the US, are on the decline. The trend will eventually lead China to a mere shadow of its former self.

Biden's China Strategy is not only working, it's working great as designed.
fonsony 发表评论于
why not working
长剑倚天 发表评论于
中国,是美国的天然克星!
从政治上,中国具有独立自主的政治制度,
从军事上,中国已经具备与美国一较高下的军事实力,
从经济上,因为中国具有所有第三世界国家 包括印度,都不具有的重工业基础和教育基础!这是中国前30年打下的坚实工业基础,没有一个后起国家具备这样的工业基础,感谢毛主席那一辈领导人的高瞻远瞩和父辈们的牺牲付出!这是中国今天能够与美国分庭抗礼最重要的基础。
从教育上,这就不多说了,美国根本没法和中国比理工科人才。
从人口上,中国是美国的5倍,教育基础好,消费能力高,这和印度不同,印度人口多但不等于消费市场强。
美国的优势就是老本比中国厚,现在就是在吃老本而已。但还能吃多久呢?
长剑倚天 发表评论于
美国产业链转移出去,主因是国内政策失误,工资成本,人才低下等等综合因素作用下的全产业链外移!
现在,再想拉回来,已经完全不可能。
美国能降低所有人的工资水准,降低环评规则,减弱工会影响,提高整体教育水准,提高物流基建。。。吗?
可能吗?!
别多想了,人力改变总是敌不过客观市场规律的!
长剑倚天 发表评论于
而且,中国由于自身的市场足够大,劳动力成本和产业链圈,人才最多,物流最发达等等综合因素,使得成本依然具有无可动摇的优势,因此依然能够保有全部产业链!
长剑倚天 发表评论于
楼下,
中国转移的仅仅是后端产业链,而不是全部产业链!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些国家,没有重工业基础,没有前端,中端产业所需的投资,人才,物流等等,只能搞后端的包装集成。
gushen 发表评论于
这个经济学家够差的。当时美国开始向中国转移供应链的时候,不也是一样占主导地位的吗?20年以后中国就不需要美国的主导了。现在中国向越南、墨西哥转移,若干年以后不就是实现和美国现在一样的工业空心化吗
长剑倚天 发表评论于
其实都是些常识,大家心里都清楚的很。
美国人,想硬拉已经出去的产业回来,是不可能的。
但光靠仅存的高科技产业,又无法维持现有生活形态!
只能继续在虚拟金融市场上翻腾,但这能维持多久呢?
美元霸权,这最后的稻草,这维系虚拟金融市场的支撑,还能撑多久呢?
拭目以待!
长剑倚天 发表评论于
这篇文章分析得挺全面,结论就是:
美国方面:美国依然进口的是中国产品,但价格高于直接进口中国的,使美国通货膨胀无法下降,美国百姓受苦!
中国方面:与其他国家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从而朋友圈扩大加强。并促进中国产业的快速升级,从中低端产业形态向中高端产业形态迅速提高,因为这是企业生存的需要,必然的转变!这要感谢美国政府的政策,美国人为行为,让中国客观上必须主动提高自己,而且是全方位的。
何西2017 发表评论于
没办法的办法,当年中国制造2025把西方社会吓到了,需要几年时间消化
gameon 发表评论于
俩老人总统倒行逆施瞎折腾,把美国的优势和好运都快折腾没了。
Lakelands03 发表评论于
美国政府的很多反市场的做法只会害了自己。这些政府官员编制出各种借口来洗脑民众引起民众对中国的仇恨然后捞选票。这样短视的做法不会又任何效果。
冬天里的土拨鼠 发表评论于
The Economist是老牌英文经济周刊,这篇文章英文版出来好几天了,订阅费比较高。感谢小编发表中文版
barryv 发表评论于
漏洞会慢慢补上的,大趋势已经形成。
kedi888 发表评论于
大外宣吗?起不起作用,看看现在的贸易和投资情况再说。中共国不仅对美国贸易下降,对其他很多国家贸易也下降,总体现在也在下降。美国今年投资中国金额大幅下降,几乎清零。主要投资国日本韩国台湾,同样大幅下降,欧洲也一样。转口贸易不可能逆补对美贸易的下降,输入到墨西哥的汽车零件是暂时的,以后墨西哥肯定会自己生产。投资方面,欧洲国家会追随美国,从安全考虑限制对中共国高科技投资,根本不存在趁机抢夺中共国市场的问题。
莫言无语 发表评论于
小编煞费苦心炮制了一份虚情假意抒情散文,贯穿拼凑一张似似而非的拼图,没有数据分析,场面全凭猜测。是从土共那儿拿好处了吧。
墙头的一朵梨花 发表评论于
哈哈哈哈。土共花了多少老百姓的血汗钱勾兑了这么一个啰哩啰嗦的GP经济学家。
gdx2015 发表评论于
Joe,必须全面脱钩,否则是得不偿失的瞎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