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财经·军事 | 生活·家庭·娱乐 | 体坛·历史·科技 | 摄影·旅游·文化 | 移民·教育·就业 | 数码·健康·奇闻 | 社区·评论·问卷
留园网首页 · 新闻速递首页 · 【繁體閱讀】 【网友评论:5 条】 【 热评新闻排行 】 【 热门新闻排行 】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 【 72小时神评妙论 】   

一代乐坛才女的传奇人生:花十余年收藏千件宝贝(图)

新闻来源: 一条 于2023-07-09 1:23:07  提示:新闻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赖英里(Ellie Lai),

是媒体笔下的“长笛公主”,

曾经与帕瓦罗蒂、多明戈、傅聪、马友友等

国际传奇的音乐家同台演出,

也曾是5家大型酒店的经营者。

现在的她,又多了几重身份:

艺术收藏家、赞助人,

泰特美术馆的委员,

台北当代的顾问之一。

2005年至今,

她收藏了上千件艺术品。

更与周春芽、刘野、翁雪松、袁旃等

当代艺术大师成为了好友。





赖英里位于台北的家


今年5月,

我们有幸来到

她从未曝光的台北家中,

在布满绿植的大片落地窗前

聊了聊她传奇的人生经历和艺术收藏。

特约主笔:黄夕芮

责编:邓凯蕾

初见赖英里,是在5月台北的一场派对上,她简简单单一件衬衫和干练的裤装,身姿挺拔,有一种不温不火的优雅,岁月没在她身上留下什么痕迹。

她缓缓将我们带到一张安静的小圆桌,极有亲和力地招呼我们多吃点东西,关心我们是否旅途劳累。

第二天一早,我们来到她位于台北市中山区的家,白天的她又有一点不一样。一整套黑色的休闲家居着装,一双皮质的黑色拖鞋。“这是第一次有人来拍摄我的家,”她为我们沏好茶,笑容里满是松弛、温雅。





赖英里接受一条采访

中产家庭出身,后来考入音乐学院,一路进入交响乐团,发行销量惊人的演奏专辑,成为媒体口中的“长笛公主”……她的人生像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经历一次失败的婚姻后,因为印象派艺术家雷诺阿的一幅画,她与台北寒舍集团的主人蔡辰洋结缘。

结婚之后,她随着先生经营酒店,从艺术总监做起,负责酒店的设计、工程、艺术经营,把5家大型酒店做成了以艺术品和不同艺术主题为特色的知名上市公司“寒舍”。

这位外人眼中的“不老女神”,在摆满艺术品的家中,与我们侃侃而谈她传奇的人生经历和艺术收藏。

以下是她的自述。









从赖英里家的阳台远眺


我其实自小就住在这个区域,它算是台北一个新的规划区。搬进现在这个家也已经蛮久了,这里正对着台北市标志性的松山机场,也可以看到台北101,可以说整个台北市一览无遗。

家里的藏品有多少件其实我自己也不清楚,我并没有去细算,但是我会常常随着自己的心情,随着我经历的一些事情,来更换家里的艺术品。







赖英里在台北家中


我觉得喜爱艺术好像真的是我的基因,小时候学钢琴,我并不像很多同学那样,是父母逼的。我看到其他同学们学钢琴,所以回家就跟父亲提要求,说自己也要学。之后就考进了音乐学院学习长笛,长笛后来就变成我的最爱。





赖英里早年与台湾弦乐团同台演出





赖英里的发行的长笛专辑


毕业之后在交响乐团工作的这段时间,应该是我音乐生涯里面最快乐的一段时光,因为有机会能够接触到很多大师级的音乐家,有帕瓦罗蒂、多明戈、卡拉斯、傅聪、马友友、林昭亮等等。

跟他们同台演出,你真的能感受到他们的对音乐的热情和能量。





帕瓦罗蒂演出视频


记得我二十六七岁的时候,声乐家帕瓦罗蒂到台湾来演出。音乐会上,我要先吹奏一段旋律,然后他才接着开始唱他的咏叹调。那天因为发烧的关系,我吹错了一个音,忘了升一个调。

大家都知道帕瓦罗蒂唱歌的时候,手上永远拿着一块白色的手巾。我那天就看到他拿着手巾的慢慢伸起来,突然抖动了一下,非常自然地就唱下去了,帮我掩盖了我的失误,那时候我真的恨不得挖一个洞钻下去。





赖英里在台北当代艺博会现场与朋友交流


2005年,我开始收藏当代艺术,马不停蹄地到处看展览、逛美术馆,也拜访艺术家的工作室。

曾经去过张晓刚、安东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周春芽等大艺术家的工作室。我觉得是最有意思是,你可以看到他们创作的过程,然后跟他们面对面交流。





袁旃,《小鸟枝头亦朋友》,2008





袁旃,《鉴》,2011





袁旃,《我》,2008

收藏作品就意味着你和艺术家有了微妙的连接和感应,跟一些有缘的艺术家,我们通常都会变成好朋友。

袁旃老师就是其中一位。她以前是学古物修复的,见到过非常多老祖宗的“好东西”。

她现在年岁已高,我们常常会去拜访她,她和师长会泡好咖啡和茶款待我们。我记得他们非常喜欢吃甜点,所以我们就会从台北带好吃的甜点过去。





赖英里与周春芽





赖英里办公室中周春芽的《行走的黑根》,2005


周春芽老师一直以来都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还曾经帮他办过在台北的个展。

我办公室里的这幅《行走的黑根》很特别,画的是他养的那只德国牧羊犬,朋友送了他这只狗,当时他才养了一年。

这是他在画“绿狗”系列之前的作品,你根本没法想象那只“凶狠”的绿狗和这只像水墨画一样写意的“黑根”其实是同一只。









赖英里家中进门处

我家中的画作,主要还是以当代艺术为主。从门口一走进来,就有一幅卡斯贝尔(James Casebere)的作品,他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摄影师,他会先做一个建筑的模型,然后给这个模型打光拍摄,营造出一种场景感,观念非常先锋。





赖英里在家中书房





藤田嗣治,《斜倚裸女》,1931


书房里有一件是日本现代艺术家藤田嗣治的作品,他用很细的那种画传统水墨的笔来画油画,把西方的技法和浮世绘、还有东方水墨结合在一起,我在日本的美术馆看到之后就喜欢得不行,所以在4、5年前拍卖里买到这件作品的时候,我就特别兴奋。

他是二十世纪早期巴黎画派里很重要的成员,跟毕加索、马蒂斯、莫迪利亚尼都是好朋友。我曾经看到过报道,说毕加索都常常去看他的画展,在画作前面一站就是1、2个小时,研究他到底是怎么把女性的肤色和线条画得这么细腻。





徐华翎,《之间57》,2016


和它一起挂在书房里的,还有艺术家徐华翎的《之间57》,这是我2016年在博览会收的。

艺术家同样画的是女性,传统工笔结合摄影的风格很特别,画风细致,线条和远山水墨的感觉处理的很好,两幅画有一些对话的感觉。





赖英里家中书房的桌椅


书房里的家具是用老的紫檀去制作的,仿制明代家具的样式来做的书桌和官帽椅。







赖英里书房中的瓷器和古董收藏





赖英里与先夫蔡辰洋合照


其实我最早走上收藏之路,是从收藏古董开始,蔡辰洋先生应该算得上是我的启蒙老师。他对古董、字画、古董家具特别有研究,所以我跟着他看了很多珍贵的古董文玩。

这一件掐丝珐琅的水洗,是清代乾隆时的产物。是我从苏富比拍回来的,它的螭龙造型和精致的掐丝工艺,让我非常喜欢。





赖英里所收藏的清代乾隆年间掐丝珐琅缠枝花卉纹蟠龙水丞

我买古董字画的时候,也有很多有趣的小故事。

有次我拍到了石涛的一件小作品,正开心地研究呢,结果就有鉴定专家告诉我说这不是石涛。我当时非常失望,也很伤心,结果专家跟我说,“哎,虽然不是石涛,但是它是张大千模仿石涛的作品。”我顿时又开心起来了。





翁雪松,《山石系列12号》,2015





赖英里家中的餐厅





赖英里与翁雪松(中)


整个家里最大的一件作品《山石系列12号》,我其实一直长期挂在餐桌后面。

画这幅二联画的艺术家翁雪松老师是我特别好的朋友。我常常到北京就去他家里吃黄辣丁水煮鱼,因为他是重庆人,所以做的菜非常地道。

这件作品是他的太湖石系列,我以前就非常喜欢太湖石和古木,他把这两者非常巧妙的结合在一起,看起来气势磅礴,又有一点神秘的感觉。







加百列·奥罗斯科(Gabriel Orozco),《幽灵花》,2015


《幽灵花》是墨西哥加百列·奥罗斯科艺术家的作品,他去法国中部卢瓦尔河边的古老城堡时,看到城堡里斑驳剥落的花卉壁纸,觉得充满了历史的轨迹,特别美,让他很感动,所以就把它们拍了下来。

回去之后,他用1970 年代的老式机器把油画颜料慢慢地喷洒在画布上,做了一系列画,你一看到它,就能感受到那种时间的重量。







这张长条的黑色皮质沙发,跟了赖英里20多年

对于我来说,家就是一个安息休养的地方,所以其
实我是很随性的,并没有因为艺术品而做任何的设计。

包括你看到的这些家具,其实都跟着我非常久了,我会很随性地去把它们放在一起搭配。这张黑色的沙发都已经20多年了。甚至有些我在办公室用了十几年的家具,我也会搬回来。





弯曲的竹椅完全是一体成型的


我也会收藏一些北欧设计师的家具,做所谓的混搭。

这张很特别的椅子,是一位法国的设计师和台湾南部的一位老工匠一起合作做出来的。

大家都知道台湾生产竹子,而竹子有非常大的弹性和韧性,他们是费了很大劲儿,才让竹子达到这种曲线,所以这把椅子生产的数量也很少。我还曾经在意大利的展示间看到过这把椅子,当时的感受就是——欣喜若狂。





丹尼尔·塞维勒斯(Daniel Sueiras Fanjul)

,《S.N. -Retrato Ilustre

CLVXXVI》,2017





赖英里家的狗与艺术家画的狗


有时候,我也会在收藏里增加一点趣味性。

这两件小动物的作品来自同一个西班牙的艺术家,他其实画了一个系列,有狗狗的,也有松鼠的,甚至还有小绵羊和小猪。我一直都很喜欢动物,所以看了就觉得很可爱、很治愈,就收藏了。







赖英里与家中的植物


我个人非常喜欢大自然和植物,所以在家闲暇的时候也常种些花花草草的。

最近我就迷上了植物拍卖,出乎意料的是,它们的价钱可以非常高,但也可以非常低。

其实我拍回来的植物,像迷彩粗勒草、火鹤这些,通常都不大好看,它们都比较小,需要悉心照顾,就像养一个宝贝一样。把它们照顾得非常好的时候,当然是非常开心。







杨泳梁,《一花一世界之台北》,艾丽酒店收藏


2002年,我先夫蔡辰洋先生的寒舍集团获得了台北喜来登大饭店的经营权,我也就跟着他一起拓展事业的版图,从艺术总监做起,负责酒店的设计、工程、艺术经营等等。

后来因为做得也还算不错,就开始担任寒舍餐旅的董事长,寒舍餐旅也在我的任内上市,我现在是艾丽的董事长,曾经经营的5家酒店,都是以艺术品和不同的艺术主题为特色的。





杉浦康益,《牡丹》,2013





大桥博,《梦之鱼》,2008

在公共空间里的收藏和个人收藏其实是很不一样的,个人收藏其实只遵循一个原则,就是“自己喜欢就好”。但是公共空间里的作品主题可能要更加客观,要适应不同的客户群体,所以我选择作品就会比较谨慎。





保罗•考克斯基,《狂风骤起》,2013

我第一次看到《狂风骤起》这件作品,是在巴黎里昂市政厅,当时被这件作品震惊了。它是一个巨大的装置,一片片a4的纸被风卷起来,飞洒在空中,非常有流动感和力量感。

我把这件作品放在了艾丽一楼9米挑高的空间里,我们当时还邀请了英国的艺术家保罗•考克斯基(Paul Cocksedge)特地到台北来亲自帮我们组装。





彼奥特•乌克兰斯基(Piotr Uklanski),《洞》,2007


《洞》位于艾丽转角的楼梯下面,观众从楼梯的不同高度看下去,会有不一样的视觉感受

彼奥特•乌克兰斯基的《洞》是我到米兰参观画廊时遇到的,当时就像被催眠了一样,一直盯着这个“无底洞”。艺术家他用镜面反射的原理,非常精密地计算了灯光投射的角度,看上去,像是一个无限延伸的空间,有种特别迷幻的感觉。





杨泳梁,《人造仙境1号》,2010


杨泳梁这一幅9米长的画作,构图参考了北宋燕文贵的《江山楼观图》,但是他摄影作品中的都是当代的建筑。

当时特别巧,收了一方“乾隆御览”的印章,我们和杨泳梁讨论之后,就请了故宫的专门盖印的师傅来帮在作品上盖了一个章。这个藉古幻今的过程,想来也觉得挺有趣的。





赖英里与朋友们在台北当代现场


对我来说,除了跟艺术家的交流,跟藏家之间的交流也是非常有趣的。

因为我是泰特美术馆的委员,所以经常有好多到世界各地旅行的机会,和同样是委员的藏家朋友一起去欧洲、日本、韩国开会、交流讨论、逛展或者参加文艺活动。

像这次的台北当代博览会,我就会跟我的同事们一起去观摩,顺便和朋友们打打招呼。

对于那些刚入门的年轻藏家,我的建议是首先收藏一定是要自己喜欢的,有连结的,不要太流于市场,也不要太执着于某一种风格。

要多去看,多去博览会、美术馆、博物馆,多阅读,多去钻研你喜欢的东西,学习不同的观点。





赖英里在办公室中


有时候我看到一些年轻的艺术家,他们奋斗努力的创作的过程,其实会让我回想到自己当初学习音乐的时候的经历。

因为我也曾经成立少年长笛乐团,现在也是上海交响乐团的顾问委员,我看到这些年轻团员们在台上努力演出、努力排练的样子,真的深深地触动着我。



在台下,我们也常常会交流,我觉得其实对我来说,反而像是学习,在他们身上我重新学习到了这种对音乐、对艺术的热情和专注。

我想对艺术喜爱,应该真的是我的天性,与艺术品之间的交流,真的一直能让我投入,让我非常兴奋,也能给我一些很安定的力量。

			
网编:睿文

鲜花(0)

鸡蛋(0)
5 条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扫一扫二维码[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新闻速递首页 | 近期热门新闻 | 近期热评新闻 | 72小时神评妙论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生活原创】【三叶原创】【留园网事】【生活百态】【杂论闲侃】【婚姻家庭】【女性频道
敬请注意:新闻内容来自网络,供网友多视角阅读参考,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前期相关精彩新闻
新闻速递首页·向留园新闻区投稿·本地新闻·返回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