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投入震区救灾 热乎牛肉面开锅(组图)

中国新闻网/国防部发布/第一财经/北京青年报 0

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后,解放军和武警部队19日凌晨起出动多支救援力量抵达地震灾区,展开抗震救灾。记者从西部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中心了解到,西部战区陆军第76集团军某旅约300名官兵连夜出动,于凌晨4时许到达受灾严重的积石山地震灾区,迅速展开人员搜救、道路清理等工作。武警甘肃总队出动300余名官兵、40余台车辆抵达积石山县刘集乡4个村,担负搜救、伤员转运、疏通道路和搭建帐篷等任务。甘肃省军区临夏军分区就近组织民兵根据任务划分分组赶赴各点位执行任务。目前,武警青海总队先头小分队已抵达灾情严重的青海省民和县官亭镇,后续增援力量正在机动。



12月19日,西部战区第76集团军某旅官兵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大河家镇陈家小学展开救援。新华社发(冯彦荣 摄)



12月19日,西部战区第76集团军某旅官兵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大河家镇陈家村展开救援。新华社发(徐果 摄)



12月19日,武警甘肃总队临夏支队官兵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刘集乡阳屲村展开救援。新华社发(侯崇慧 摄)



12月19日,武警甘肃总队临夏支队官兵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刘集乡阳屲村展开救援。新华社发(侯崇慧 摄)



12月19日,武警甘肃总队机动支队官兵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大河家镇陈家村搭建帐篷。新华社发(侯崇慧 摄)
甘肃积石山地震现场直击:热乎牛肉面开锅,不够再加

中新网甘肃积石山12月19日电 (闫姣 李亚龙 田鹏鹤)“刚出生20天的婴儿和老人安置好,就放心了,塌了的房子慢慢再建。”19日午时,看到搭好的帐篷和救援物资到了,积石山地震重灾区大河家镇居民冶么乃悬着的心缓和了。

12月19日,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大河村文化广场,“爱心牛肉面”企业为受灾民众分发热气腾腾的牛肉面。艾庆龙 摄“凌晨2点,我们把肉和面拉过来,把拉面师傅们都召集起来,准备了1000斤牛肉、50袋面粉,预计能做5000碗热乎牛肉面。不够再加,大家需要多少我们做多少!”当地一家企业负责人马忠明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

“寒冷的冬日能吃上热热的牛肉面,非常感恩。损失点财产不要紧,重要的是家人都平安。”冶么乃说。



12月19日,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大河村文化广场,地震受灾民众排队接热水、吃泡面。艾庆龙 摄

截至19日8时47分,地震共造成甘肃105人死亡,186人受伤,房屋损毁4782间。在受灾最严重的大河家镇,甘肃消防总队在10个行政村开展拉网式搜救,截至19日9时30分,累计营救被困人员61人。

记者走访大河家镇时看到,整条街多家铺面受损,多辆汽车被倒塌的砖块砸中。有些居民被迁移至文化广场统一安置在帐篷中,现场除了矿泉水、方便面等基本物资之外,还有馒头、鸡蛋、羊肉等物资不断送到现场。

“我们分为三组,一组负责道路疏通,二组负责村子搜救工作,三组搭建帐篷。帐篷搭建了100顶左右,添置了行军床等休息和取暖设备。”甘肃蓝天救援队救援中心副主任苏建军说。


甘肃地震:救援队伍紧盯24小时黄金时间,帐篷和保暖物资紧缺


第一财经联系到朱明星时,他和队友们已经在积石山县地震灾区连续工作了16个小时。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据新华社19日19时19分消息,地震遇难人数达127人,受伤人数超过700人。朱明星是甘肃森林消防总队特勤大队一中队副队长。地震发生后,甘肃森林消防总队400人立即集结,携带装备、物资赶赴震中连夜开展人员搜救,物资保障工作。

地震已经发生超过20小时,朱明星告诉记者,他们未来几个小时也很难休息,因为救援的黄金24小时十分宝贵。在积石山县的县城和乡村,许多受灾群众正在简易帐篷里过夜,等待进一步的安置。





相互取暖

12月18日深夜,正在酒店值班准备“躺平”休息的马渊,以为这一天又将安稳地度过,没想到即将在零时时,房间发生了剧烈摇晃,天花板感觉都快要跌落下来。“当时那个情况是一生中第一次遇到,很惊恐,也很无力。”他马上意识到应该是地震了,遂第一时间跑到一楼负责疏散客人。

马渊是积石山县城环城西路的一家商务宾馆负责人,宾馆有20余间客房。“地震之后,房间内的宾客也慌忙往下跑,大家有的还穿着拖鞋和睡衣,我们紧急疏散大家跑到外面的大禹广场上。”

大禹广场是附近较为宽敞的空地,一时间周边居民也涌到这里来。马源逐一清点客人,看有无遗漏的人,并回到酒店拿出棉被、毯子等御寒物资发给宾客。

很快,大禹广场上聚集了上万人,在零下十几度的冬天里,大家都聚集在一起度过,有老人和小孩,“我们就把铺盖铺在地上,宾客们盘坐在一起,相互取暖,等待天亮。”

到了后半夜,大家的心情才稍微平复,马渊又与同事们一起,到酒店把一些桶面、零食等物资拿出来,免费分发给现场的宾客以及居民食用。

19日上午,马渊又接到政府通知,配合相关部门将宾馆提供给救灾志愿者使用。

平常,宾馆有几名服务员,进行保洁以及收拾房间,但地震之后,他们的家中也不同程度受灾,马渊也给大家放假了,这样宾馆的保洁以及更换床单等工作就落在他身上。

19日下午2时许,当第一财经记者联系上马渊时,他正在收拾床单,直到晚上8时许,记者联系上他时才忙完,“白天还要给宾客提供服务,忙得连饭都没吃上。”

救援

19日凌晨4时,甘肃森林消防总队特勤大队一中队到达积石山县大河家镇,这也是受灾相对较重的一个镇。

朱明星告诉第一财经,他们到达时当地政府已经组织了初步救援,消防总队的前期任务主要是搜救和风险排查。

“当地农村新盖房子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相对比较稳定,受损之后基本上是裂缝。木质结构和土坯房则存在有大量处于墙体坍塌、倒塌或者就是全面倾斜的状态。我们到达时候,部分受伤群众已经被转移,还有些群众还在比较危险的区域——比如有裂缝的房子里没有出来,裹着被子,物资当时也尚未完全达到。我们赶紧把他们疏散到如广场等安全区域,后来所有人都在较为开阔的地方。由于夜间气温较低,消防人员为受灾群众发放大衣,搭设帐篷,生火取暖。 ”朱明星说。





19日下午15时,朱明星所在中队在大河家镇陈家村一所坍塌房屋内发现一名昏迷女性,“被发现时生命体征都不太明显了”。消防救援人员利用木梯组成简易担架,运送伤员至救护车,送往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伤员目前已经被抢救过来了。

大河家镇的搜救和排查持续到19日下午四五点,确保受灾群众没有受到二次伤害后,救援队加紧搭建帐篷和物资对接。晚上七点多队员们吃了一点饭,马上要去忙着接收一批救灾帐篷,需要连夜搭建。

民间救援力量也在陆续赶达震区。第一财经获悉,公羊救援队赴甘肃地震救援特勤力量25名队员、2条搜救犬携带专业地震坍塌救援装备,已于19日16:00在兰州高速入口完成集结(浙江队9人、陕西队6人、甘肃队10人)奔赴临夏地震灾区,目前已抵达震中。

截至19日下午13时,甘肃蓝天救援队已有72人在现场开展搜救、排查及转移安置群众工作,救援任务主要在大河家镇以及韩陕家村,并已协助搭建居民安置帐篷70顶,安置人员300余人。

物资方面,目前当地急缺棉帐篷、棉衣、棉被、棉鞋等保暖装备以及活动板房、电热毯、电暖气、药品(感冒类、创伤类、消炎类)等物资。另外现场救援过程当中油料的消耗也较大。

物资

“这边现在最缺的就是帐篷和保暖物资。”12月19日晚上19点48分,甘肃零下10度,身在此次甘肃地震重灾区大河家镇的韩先生给第一财经记者发来了这样一条信息。

韩先生已经跑了一天。

18日深夜,地震发生后,当时身在积石山县县城的韩先生开车带着一家人离开家里,来到一片开阔地避灾,在车里过了一夜。19日上午,他跑到积石山县受灾较重的大河家镇当一名志愿者。19日晚上,他又回到了县城,照顾一家老小。

“现在很多老人和小孩都生病了,主要是感冒发烧。”韩先生在周边不断的咳嗽声中对记者说,目前灾区最紧缺的是帐篷和保暖物资,“我们亲戚6家人现在就躲在一个简易的帐篷里过夜。”

在与韩先生进行视频连线采访时,记者看到,所谓的简易帐篷,是韩先生用塑料搭起来的。在零下10度中,在一个小小的帐篷里,中间放着一个烧着木柴的火炉,二三十个人紧紧缩在一起,互相取暖。其中,一些老人正在吃着泡面。

在视频中,记者看到,和韩先生他们一样,其他市民皆如此。

由于担心余震随时来袭,和灾区里的大部分人一样,韩先生及其家人都不敢住在家里面,因此找了“一个几十亩的空地里过夜”。



同样在积石山县县城的马先生,目前已经把一家子带到了老家积石山县下的张巴村。

马先生告诉记者,该村同样紧缺帐篷,但表示“我们一点都不抱怨,很多地方比我们更缺,我们现在就是能过就过呗”。除了帐篷之外,马先生说,村里还紧缺被子:“没有被子或缺少被子的人就只好在外面烤着火炉过夜。”

19日晚上20:30许,马先生告诉记者,村民用塑料临时搭起一个个帐篷,晚上就在里面过夜。“许多房子都裂开了,屋里不安全,大人都不睡觉,都在枕戈待旦。”

“我现在就是坐着等,让孩子们好好睡一觉。”马先生说。


-10 ℃的救援:上百个帐篷已搭起,群众获赠几千份牛肉面


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距离积石山县城8公里。19日下午,在积石山县大河家镇一处大型安置点,陆续有爱心物资送达,受灾群众早早排起了长队领取餐食,当晚受灾群众住进了紧急搭建的救灾帐篷。

在安置点中央,来自甘肃临夏的爱心企业支起应急帐篷,架起炉灶,20多名志愿者在帐篷里热火朝天地制作着牛肉面。帐篷外,有数百名受灾群众、救援人员及工作人员排队,等待领取牛肉面。



安置点的爱心牛肉面

据志愿者介绍,19日凌晨,该企业负责人与团队紧急准备食材,20多人19日7时抵达大河家镇,在安置点免费发放爱心牛肉面,“只是为了让受灾群众能早点吃上饭”。

一位群众说,地震发生后都没来得及吃上一顿热乎饭,看到陆续有人来排队,就来领一碗免费的牛肉面,“我们当地人,就爱这一口。”

现场,某公益救援队队员说,他们是率先进入震区的救援队之一,从19日凌晨开始搜救,一直忙到19日下午,吃完牛肉面后,将继续参与新的搜救任务。

一位志愿者告诉记者,今天已经用了10袋面粉,大约已制作了3000份牛肉面。



群众在帐篷内休息

夜幕即将来临,该安置点的照明灯等还未亮起。这个爱心面摊周围,有两辆车打开了车灯,为现场照明。

除了爱心牛肉面,傍晚时分,陆续有爱心企业为安置点送来饮料、矿泉水等物资,分发给受灾群众。

“这是刚刚领取的棉被。”现场,还有群众把刚刚领取的棉被拿回帐篷。



搭建帐篷

现场,有上百顶救灾帐篷已搭建完毕,帐篷内的火炉已经燃起。

19日19时许,帐篷通电了,温度也起来了。

随后,有工作人员挨个帐篷招呼:“没有吃饭的可以到旁边领取晚饭。”

朱先生称,今天的晚饭是烩菜和馒头,“味道很不错”。

除了朱先生一家,这个帐篷里还住着另一个村里的一家人。朱先生的一位家人说,“因为地震住在了一顶帐篷里,还交了朋友。”

朱先生说,地震发生后,19日凌晨直至当日9时左右,他们一直在室外烤火取暖,“今晚可以睡个好觉了”。

夜晚,这里的气温已是零下10多摄氏度,电力、医卫、通讯、公安等车辆还在进出安置点,依然忙碌着。

朱先生表示,希望能早日回家,回归正常生活。

震后极寒一夜:在田野烧起麦秆,抱团取暖


震中搜救现场 | 新华社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截至19日13时,地震已造成甘肃113人死亡,536人受伤,房屋损毁155393间。此外,地震波及邻省青海致13人遇难,182人受伤,20人失联。

多位震区受访者告诉北青深一度,抵御严寒是眼下最急迫的问题之一。在零下十几度的低温中,无家可归的人们只能聚在田野上,烧起麦秆抱团取暖。还有一家7口,依偎在一辆汽车里度过一整晚。一些救灾物资正在运抵震区,但因为数量有限,帐篷被优先用来安置老人孩子。

据央视新闻消息,经各方面全力救援,积石山县88.36%用户已恢复供电。截至19日16时,650顶帐篷、4080床棉被褥、1604套折叠床、3120件棉大衣、5000双棉鞋、300套火炉等应急救灾物资已运至积石山县。

一位救灾专家表示,目前大批应急物资已在运输途中,相关问题在未来两天应该能得到极大改善。未来更需要关注的是,灾区群众如何度过漫长冬天的中长期需求。“寒冬季节还要持续三个月,那时才是真正难熬的时候。”



医院对伤员展开救治 | 新华社

零下15℃的惊魂未定

感受到地震来袭时,索艳正准备去倒泡脚水。她在积石山县大河家镇街道上拥有一栋四层小楼,在一楼开了一家化妆品店,晚上她和奶奶住在四楼。

周围的一切开始东倒西歪,屋内的灯突然灭了,索艳回过神来,“感觉到自己好像被什么东西击中了,是地震!”

虽然索艳也曾经历过地震,但从来没像这次一样。“以前最多就是窗户在哗啦啦地响,但这次好像会直接把人推倒、撞倒。”她形容自己瞬间就定在了原地,走也不是,站也不是,动也不是。“当时的感觉就是天塌了。”

索艳想起房间里的奶奶,耳聋,也不会说话。她返回去,在漆黑中摸到了手机,打开手电筒,把奶奶从床上拉了起来。两个人连袜子都没来得及穿,只穿起鞋子,就跑了出去。

说是跑,事实上是爬。“下楼的时候,感觉整栋楼都在晃,站都站不稳。”幸运的是,索艳的四层小楼最终没有彻底倒塌,她和奶奶顺利来到了楼外的空地上。

到处是从楼房中逃出来的人,有的人披着床被,在地上哭,娃娃们躺在地上,盖着薄毛毯。索艳拉着奶奶一路走,一路看到的都是哭着喊着的人。“晚上真的太冷了,我还没穿袜子。”

正在青海西宁的儿子给索艳打电话,形容她“一直在哭,说话也说不清楚,像傻掉了一样。”儿子匆忙从170公里外赶回了家。

没有地方去,索艳一家在外边待了一整晚。温度实在太低,零下15℃,儿子把周边干枯的树木点着了,生火取暖,大家一起围坐在烧着的树木旁,稍微暖和了一些。“很多人都在烧东西取暖,轮胎、垃圾、树木,什么都有。”

经过这一晚,索艳又哭又喊嗓子哑了,总是不自觉地发抖,老人受到惊吓,面色发黄。第二天驰援的物资到了,在镇上广场统一发放面包、泡面,但索艳一家的惊吓仍旧没有散去,没有胃口,到19日下午3点,他们除了早上向朋友讨的两块馍馍之外,什么都没吃。

索艳回去看了自己的房子,整个墙体已经倾斜,外部墙皮脱落了很多。进入屋内,里面已经面目全非,喜欢喝茶的她看着平时用的茶碗碎在了地下。索艳担忧这栋小楼变成危房,再也没法住。“这是我贷款七八十万买下的,现在贷款还没还完。”

索艳一家得到的坏消息不止来自房子,他们得知至少有8位身边的亲戚已经在这次地震中遇难,有人前两天还在和她在说话,一夜之间就没了。

在积石山县大河家蛋皮核桃种植合作社,还没卖掉的10吨核桃连同库房一起埋在了废墟里。

但更让负责人吴作鹏痛心的不是经济损失,而是员工的伤亡。在地震发生一小时后的一次余震中,一名员工被房梁砸中当即身亡,另一名被送往医院,也在早晨抢救无效去世。

“余震发生时,他进去想把机修设备抢出来,结果发生了这种事。”地震次日,吴作鹏赶回离大河镇5公里的家中,听到村里伤亡超过了百人,平日相熟的邻居也去世了,“逃跑时被房屋砖块砸中了。”12月19日下午4点,震后的第一场葬礼在村子里举行。



消防官兵对现场进行搜救 | 新华社

烧起麦秆,抱团取暖

韩平在大河家镇镇中心经营一家烤肉店,平常营业到凌晨两点。地震发生时韩平正在招呼店内的30多位客人,“当时听见‘砰砰砰’的巨响,看见屋内桌椅摇晃,几乎同时电断了。我和客人们跑到马路上,街上人很多,很多人没来得及穿衣服就跑了出来。”

韩平的烧烤店距其居住的四堡子村1.7公里,由于担心余震,韩平在马路上站到天亮才开车回家。沿途他看见不少山体出现了滑坡现象,滚下来的沙土占去了一半车道,也有村中小路被坍塌的房屋完全阻断,19日上午开始有推土机陆续抵达开路。

到了村子里他才得知,在前一晚零下十多度的低温中,村民们从家中搬出棉被,全村人一起聚集在苞米地里睡觉,靠点燃苞米杆、麦秆取暖。而在居集镇居集村,一位采访对象告诉深一度,在剧烈的晃动中,他带着妻子儿女7口人钻进自家汽车,开到一处空旷地避险,附近还停了七八辆车,他们一家七口人挤在车里,开着暖风度过了一夜。

在震区负责协调工作的甘肃厚天应急救援总队总队长史万锦告诉深一度,目前一些地区的救援工作已经结束,转入过渡安置阶段。“主要面临还是取暖问题,物资不够,需要棉帐篷、棉被这一类的东西,估计这一两天就能慢慢缓解。”

12月19日晚8点,震后第二夜,当地气温降至零下16℃左右。韩平说,四堡子村一共800户居民,以老人、孩子为主,目前仍没有分到安置帐篷,村民聚集在村中广场和学校操场上靠烧麦秆取暖,“听说是因为交通问题,物资仍然送不进来。睡觉肯定是睡不了,只能是大家挤在一起,暖和一点。”

另据深一度了解,距离四堡子村3公里的康吊村共120余户村民,目前共分到18顶安置帐篷,搭在平日村民晾晒苞米、小麦等粮食的空地上,一个帐篷里最少有17个人,最多有20多个人。当地人说,为数不多的帐篷优先分给了老人和小孩,还有二三十位青壮年聚集在广场上搓手、哈气等待安置。

据央视新闻,截至19日16时,650顶帐篷、4080床棉被褥、1604套折叠床、3120件棉大衣、5000双棉鞋、300套火炉等中央和省级应急救灾物资已运至积石山县。据媒体报道,在受灾最严重的大河家镇,最大的临时集中安置点已经安置了900多名受灾群众。入夜后,帐篷内气温维持在21℃左右。

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地震应急救援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郝南认为,按照目前的物资调配情况,目前很多如帐篷等应急物资都在运输途中,相关问题在未来两天应该能得到改善。未来需要关注的是灾区群众如何度过漫长冬天的中长期需求。“在评估房屋是否能住、有多少不能住后,梳理如炉子、燃料、煤等御寒物资需求也是非常必要的。”



帐篷被优先安置老人妇女和孩子 | 受访者供图

加固房屋尤为重要

中国地震局19日凌晨发布消息,积石山县18日深夜发生的6.2级地震,震源机制为逆冲型破裂,此次地震为主震-余震型地震,余震衰减基本正常。地震部门正在进一步密切跟踪研判。

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院长、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徐锡伟分析认为,甘东南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属于南北地震带组成部分,推测发震断层为北北西向拉脊山断裂。“青藏高原经常有这种震源为10公里左右的浅层地震发生,因为青藏高原地下温度比较高,能够孕育发生地震的弹性地壳厚度相对东部地区要薄,地震震源浅,所以地震破坏力会更强。”

徐锡伟认为,此次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与房屋抗震性能差、震区人口相对密集和时值深夜来不及躲避有关。地震的烈度不仅与地震释放能量(即震级)、震源深度、距离震中的远近有关,也与震区工程地质条件和建筑物特性有关。

他举例说,1989年的大同阳高6.1级地震极震区烈度达到9度,“那时的房子相对来说比较差,所以极震区的一个村全部塌掉了。”这次6.2级的地震,极震区烈度大致为8级,由于地震发生在人群房屋聚集区,很多又都是农村的老房子,建设质量和抗震性能比较差,造成倒塌、伤亡较多。

据震区当地人介绍,随着经济发展,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部分村民开始翻新房屋,改建成了砖木结构、砖混结构以及混凝土结构。这次地震发生时,相比传统土木结构的民居,混凝土结构的房屋受灾程度普遍轻一些。韩平说,这是他第一次经历这么猛烈的地震,“家里老人说,往上数五辈人都没见过。”

四堡子村以农村自建房为主,房屋比较老旧,在地震中受损严重,大部分墙体严重开裂、墙皮完全脱落,不少老砖房坍塌。同时村中人员伤亡严重,韩平称:“同村死了一两人、三四人的人家都有,到现在还联系不上他们的家属。”

“地震造成了这些年久失修房屋毁灭性坍塌。”在大河家镇救援的甘肃蓝天救援队救援中心副主任颜伟也指出了农村老旧房屋的抗震问题,“村里有很多百年以上的土墙,很多都坍塌了,一些翻新的砖墙,也有倒塌现象。目前村镇受损面积大概能达到70%-80%,危房比例能达到40% -50%,不能住人。”

“这次地震也给我们一个教训,在地震频发的危险区,新造的房子一定要按照抗震设防标准来建,也要对没有达到标准的老旧房屋进行加固。”徐锡伟说。

据国家消防救援局官方微博消息,截至19日14时30分,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共出动2042人、381车、37犬前往救援。其中,1417人、252车、21犬已抵达灾区,在国家抗震救灾指挥部工作组和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

目前,甘肃、青海灾区现场消防救援力量对7个镇、30个村、53个社区、2723户进行全面排查搜索,营救被困人员74人,疏散4298人,摸排危房885间、地质灾害隐患点73处,搭建帐篷209顶,排危除险497处。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除郝南、徐锡伟、颜伟、史万锦均为化名)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641200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