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房租跳水:年轻人躺了,房东急了

新周刊 0

随着房地产的降温,一线城市租房市场也遇冷了。

最近,网络上有不少房东在倒苦水:怎么房子挂牌时间越来越长,有人来问、无人来租?与此同时,找房子的人们发现,现在租房的价格可谈空间很大,有的房东听说租客要搬走,甚至会主动降租。

个体的微观感知也许并不准确,我们再看看宏观数据给出的答案。根据贝壳研究院最新数据,今年三季度末,全国40个重点城市的房租指数环比降了0.99%,同比降了0.66%。40个城市中,有30个房租都在跌。

在北上广三座大城,广州、北京房租三季度比二季度分别降了1.32%、1.28%,其中上海降得最狠,达到2.12%。

一线城市房东的日子变得难过,租房的人都去哪儿了?

主动降租

住在上海徐汇田林附近的小林发现,新室友以比原价少400元的价格,住进了隔壁的单间,此前,这个房间已经空关(房主未自住也未出租的闲置房)了一个多月,其间几乎没有人来看房。

她租住的长租公寓,位于互联网公司密集的区域,由于很多大厂员工有租房补贴,往年这一块的租房市场很是火热。打开她所住的公寓的网页平台,她发现整个小区的租金都比之前下降了。

所在平台的管家告诉她,最近房子空关期的确是越来越长了,毕业季一过,看房的人越来越少,为了减少损失,平台会稍微降低租金,甚至拉到有意向的客户,还会再用各种补贴优惠一点。

为保值,一些老小区修了又修。

当租房市场变冷,每天和房子打交道的中介对此最为敏感。中介柠檬的房源主要位于上海周浦康桥一带,下午两三点钟,她告诉我,今天还一个客户没带,她和店里的其他同事,最近一个月来带看的都很少。

周浦康桥一带处于张江科学城的整体规划内,往年属于热门潜力板块,但没想到今年“还是挺冷的”。她举例子,之前手头有一个月租8500元的单房,小区位置很好,离地铁七八百米,周边配套都很成熟,租客讲价到7500元,要求换家电,房东没答应,结果房子硬生生挂了3个月,降价到7000元才租了出去。

上海周浦一带发展概念图。

她算了一下,店里的房源,几个月来平均成交价格都要比之前降低5%-10%,也就是一套8000元月租的房子,比上个合同降价400-800元才能租出去。

根据贝壳研究院数据,今年1月到10月,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的房源成交周期比去年同期延长6.1、7.6、5.4和3.0天,房源出租速度有所放缓。

即便是对比疫情前,现阶段各城市租赁房源成交周期还是处于较高位水平,今年1-10月,深圳与广州超过两个月,上海超过1.5个月,北京接近1.5个月,而在2019年,1-10月四个城市的房源成交周期均在40天内,其中上海房源成交周期在1个月左右。柠檬手上有一套月租1.2万元的大平层,放在以往性价比很高,今年放了至少三四个月还没租出去。

忙碌的房产中介,不忙碌了。

租赁市场遇冷,与房产市场整体冷却有关。根据纬房指数,近半个月,一线城市深圳房价下跌0.39%、北京下跌0.63%、广州下跌0.67%、上海跌达0.99%。从近一年看,深圳、北京、广州、上海房价下跌分别达到2.29%、3.23%、5.13%、9.5%。

柠檬说,租房市场受到冲击,很大原因来自于售转租的房源增加,“房东习惯了以前那种高房价,不舍得卖,就转为租赁。除非急着用钱,挂一个很低的价,还是能卖掉的”。而对于想买房子、置换房子的人群,这时候可能是“大刀砍”的最好时机。

据贝壳研究院,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北京、上海、广州的租赁库存房源同比分别增长了18.7%、23.6%和16.4%。在北上广中,上海租赁房源增量最多。

另一位上海的房产中介小凡告诉我,市场行情不好,一般他们会劝一些房东把房子重新装修下,这样相对容易成交。因为使用数年未整修的房子,哪怕租金低10%也很难出租,比如他所在的徐汇田林,以老公房居多,装修符合年轻人的审美的比较容易出租。“很多人工作不稳定,租了房子自己装修不划算”。

租房的人去哪儿了

实际上,在干中介之前,今年3月,柠檬刚从干了7年的IT公司“离职”。

当时她正在哺乳期,按照规定公司不能裁掉哺乳期的员工。于是,HR和领导以“商量”的方式,希望她主动提出离职,并给到一定赔偿金。当时,她们部门有7个员工面临被优化,还有不少处于“三期(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女员工同时被约谈了。

柠檬做过一番心理斗争,想着等哺乳期一过,公司就可以正大光明裁员,不如趁现在是“金三银四”出去找工作,便答应了优化条件。

被“优化”的人。

柠檬和老公本来经济条件还充裕,住的是1.2万元的大平层,但自己离职后,经济压力陡增。她和老公商量着退掉这个租了两年的房子,去租一个便宜点的,减轻一下负担。

跟房东提出退房后,房东直接问:“多少钱的房子在你们的承受范围?”“可能去租个七八千的吧”。他们以为房东只是随便问问,没承想第二天房东便打来电话,“你看我把房租给你们降到8000元行不行?你们继续住到明年我搬回来住。”

柠檬觉得,应该是房东也对今年市场行情有了解,再次寻租可能意味着空关时间延长,不如主动降价求稳定居住。

离职后,柠檬找了两三个月的工作都以失败告终。因为要带小孩,自己又挺喜欢看房子,于是她转行去当起了中介,没想到她刚入行,房产市场就遇了冷。

租房的人都去哪儿了?

我想起今年10月从青岛开着车来上海寻觅工作的扎克,每天投几十个简历都石沉大海,有一天他突发奇想,不再住酒店,直接把车里的露营装备用起来,省下房租,直到找到稳定的工作。他自己调侃,“找工作变成了荒野求生”,之前用来玩耍的露营装备,竟然真的成了生存用品,每天他给自己做一杯咖啡,再用小炉子做一个简单的炒菜。

扎克的“荒野求生”。

目前,他找到了一份兼职工作,干一天算一天。天气越来越冷了,扎克把露营包收起来,住进了车里,一个停车场要收费了,他就转移到另一个免费停车场,像个游牧民族。也许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就会开着车游牧到下一个城市。

扎克的生活,也许是当下年轻人“漂移”生活的极致缩影。

人口大数据显示,2022年末,北上广深同时出现常住人口的下降,北京、上海、广州常住人口分别为2184.3万人、2475.89万人、1873.41万人,分别比上年减少4.3万人、13.54万人、7.65万人。深圳常住人口为1766.18万人,较2021年减少1.98万人。这也是深圳建市以来首次出现常住人口负增长。

人们为什么离开?也许并没有哪个非常确切的时机,也许从当年“逃离北上广”的调侃开始。随着一线城市生活成本越来越高,人们开始考虑去其他城市生活的可能。

人口流动也意味着一座城市人口结构重新调整。

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在接受采访时曾说道:“人往一个地方聚集,或者离开一个地方的目的很简单,主要是为了就业。如果一个地方的就业环境不适合了,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离开。”

今年,半导体公司AMD、芯片巨头高通、特斯拉等多家大型互联网、科技企业传出裁员消息。今年10月,贝壳找房网对上海研发团队进行了优化赔偿的消息沸沸扬扬,这些风声都与上海二手房降温不无关系。

一位长期从事高端租赁的“二房东”在“丁祖昱评楼市”的采访中提到,今年他所接触的上海的“高端人群”出现了置换。以前,上海是很多留学归来的精英人群的首选,很多跨国企业的高管也是高端租赁的主要客户。但这两年,他失去了这些对价格最不敏感的租客,虽然一群人走了,会有其他高端人群进入,但结果仍然是房租价格比之前降低了10%-20%。对此他表示,最近不会再收新房源了。

另外,一个对当下租房市场产生冲击的因素,可能是上海保障性租房的逐步增多。上海市房管局表示,目前全市已推出保障性租赁住房用地222幅,计划供应量25.4万套房源,总投资2834亿元。当下开工项目达到188个,涉及21.3万套房源。

据克而瑞租售数据,2023年1-8月,上海新增集中式长租公寓规模近4万间,超过3万间属于保障性租房。根据上海市房管局住房保障处处长张冰在今年12月接受采访时的说法:“目前全市投运的保租房出租率平均达到74%。其中,运营超过6个月的保租房出租率平均达到87%。”

上海新增大量保租房。

根据“十四五”期间计划,到2025年,上海将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47万套,存量达到60万套,以两个人一套来看,这将容纳百万外来务工人群。

一般保障性租房位置都相对偏远,或者处于没有地铁覆盖范围之外,难免对郊区的租房市场形成冲击,但另一方面,这也意味着城市在调整、优化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条件。

总体来看,也许房产市场降温并不一定是坏事,浪潮逐渐平稳后,房子才得以回归“住”的本质。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文学城 查看原文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23/12/10/125315728.html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