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谈李克强离世:中国改革开放一个时代的彻底告别
今年68岁、卸任仅7个月的中国前总理李克强10月27日凌晨突然去世,消息一出震惊中外。曾同为北大校友、与李克强相识的法国塞尔奇-巴黎大学教授张伦在得悉消息的早间接受法广电话专访,谈他对李克强的悼念,对李克强的为人执政、离世结局及对中国未来可能影响的分析。
以下是对张伦教授的专访:
张伦:我因为时差的关系,刚刚在去学校的车上看到这个消息,当然也是感到非常震惊。作为一个北大的校友、相识的故人,对李克强这样的突然去世,心情非常复杂,也比较沉重。我先要向他的家人表示哀悼。
李克强作为一个政治人物这样突然去世,引发各方面的一些惋惜、难过甚至愤怒,我想都是可以理解的。李克强总的来说是一个好人,在他的位置上,也试图为中国的民众尽量做一些好事,尽量地陈述中国的现实,直面中国的问题。相对于习近平,人们现在对他的好感肯定是更强的。最近几年我也看到人们有用“人民的好总理”这样一个称呼来称谓他,这个称谓,中国年纪稍长一点的过来人都知道,当年是人们用来称谓周恩来的。因对文革的不满、对毛的政策的愤怒,人们当年把许多对未来的期望投射到周恩来身上,所以后来因周恩来的去世,引发了中国的四五运动,为结束文革、为改革开放做了铺垫;之后在八十年代末也因人们对邓小平的久占权位不放、改革开放不力、停滞的不满,物价飞涨,官员腐败,人们对胡耀邦为改革做出的贡献,为人的真诚、对他有很多爱戴,也投射诸多想象与希望,但因他的突然去世,很多人感到惋惜、愤怒,后来引发“八九”运动的产生。
那么现在的中国又到了一个历史转折关头,人们对现实的许许多多的不满,在某种程度上也投射到李克强身上。李克强的去世,在这样一个历史关头,会不会同样引发新的事变?我现在不敢断言,但可以肯定的是,习近平肯定会用一切方法尽量的来压制人们对李克强的悼念,想法在面子上做得过去,使得他死亡这个事件不要成为一个政治事件。 但是不管怎样的压制,我想人们还会以这种或那种的方式借此来表达的不满,表达对他的怀念。这种怀念是反衬,折射对习近平的不满的。即便不引发一场直接的政治事变,---我倾向如此看,但李克强的去世一定也会强化人们现已有的不满,让其有一种新的累积,进一步强化那种已经在潜行激荡着的混杂着绝望、愤怒与不满的社会心理,这可能都会增加中国未来许多不确定性。
李克强是中国改革开放一代成长起来的一个政治人物,他是伴随改革开放出现、最初恢复高考之后进北大读书的一个高材生。他曾经也有去哈佛读书的机会,但是都放弃掉了。他学的是法律,他对现代文明的意识,体认,至少比中国当下的许多领导人,比如习近平有更清晰、深刻的认识。他的英语很好,为人很谦和,非常有才华,机敏,但在中共这样一个体制下不得施展,在习近平这些年的排挤打压下,逐渐失去权力,被边缘化,作为一个政治人物、作为一个现代人,在并不算高龄的情况下就这样突然去世,确实很具悲剧性。他可能就是因病去世,据我记忆他过去心脏好像确实有些问题,但这些年他受习近平的挤压、相忍为国、憋屈、不得施展,和周恩来、胡耀邦当年受毛、邓的不公正对待,最后导致身体的坏损,过早去世,是有相似之处的。这后一点可能是更大的主因。
而即便他确是因病去世,也一定会引发各种各样的猜疑,比如说,是不是习近平方面为将来所作准备的一种预防行为?在当下习近平在做进一步政治清洗,不断有政府大员陆续消失的时节,这种怀疑也一定会有的。更何况他在上海这样一个集中了大量医疗资源的发达城市,而且他这个级别的人不会没有随护人员,年龄又不很高,如此突然去世。确实,在某种意义上讲,现在许多中共的老人因年事已高,离开权力也久,如果中国发生什么事变,李克强确实是可以替代习近平、在习之后可能被各方接受的一个人选,那怕是一个过度的人选。现在这种可能已经消失,未来政治如果发生变动其演变的一种可能性消失,人们会有各种各样的猜疑传闻,也就是必然,将来也不会轻易的消除。中国历朝历代关于良相被坏皇帝迫害致死的历史传闻多有,周恩来一定要死在毛前,这都是中国宫廷政治传统中的一些老故事。
随着李克强这样一个因改革开放而起的受过现代教育,有很强的现代意识,在国际声望也很好的政治家的彻底地、不仅是退出政治舞台,而且是死亡,离去,中国的改革开放的时代彻底告别了,一个时代彻底终结了。当初那代希望以参与中共政治、加入体制、改造体制的一代人要么被彻底同化,即便是像他这样的做到高位,也落得个如此下场。这实在是很有象征意涵。李克强这样一个带有比较理想性的团派代表人物的消失,也标志着包括八十年代改革时代出现的团派这样一个历史的终结。未来的中国会怎么样?我想可能现在没有任何人能够预料,只能在此祈望苍天眷顾中华大地、中国的民众。当然中国的未来也要取决于中国的民众如何捍卫自己的权利、为自己的未来奋斗的意志和愿望。
李克强的去世让人感慨万千,希望他安息,在中国这样一个体制下、这样一个时代他做了些他能做的,但是他今天有这样的一个结局,中国政治有这样一个结局,他自己或许也有一份责任,就是他在习近平不断独断、扩权,不断蚕食他的权力、彻底的重新集权,破坏后文革时代、改革开放时代建立的党内相对民主的多轨制的权力架构的过程当中,面对习近平所做的这些倒行逆施,李克强可能因性格的原因,当然也许有各种其他的政治因素,或许也就没能全力以赴做抗争吧,所以就有今天这样一个令人扼腕惋惜、令人痛心的他个人和中国一个结局。当然,现在讨论这些事情可能为时尚早,我们只能留给历史学家、留给未来人做评判了。
RFI:我们能感受的到您作为一个故人对李克强去世的悼念和感慨,现在很多人都在悼念回顾李克强生前留下的一些著名讲话,您能否在最后谈一下他生前任内说过的哪些话给您留下最深的印象?
张伦:李克强在中共的现实体制局限下、特别是在习近平约束压制、制肘下,还还是尽可能的希望为国为民做好事、说些真话、尽量维护改革开放的成果的,比如他关于“中国民众有6亿人收入在一千人民币之下”,,这些话其实是事实、是现实,但这可能确是极其伤害习近平这样一个好大喜功、要在全世界面前扮演“盛世皇帝”、在全世界“大撒币”,而对中国民众真实困苦不闻不问、至少是忽略的这样一个领袖面子的。如果不说是(对习的)直接打脸,至少是让其有点难堪的事情。所以在这些类似的事情上,李克强这些年还是在可能的范围内说了一些,我想这也是为什么他赢得人们对他某些尊重的最重要的原因,在中共这样一个内斗极其残酷无耻无底线的体制中,在这点上他还是守了底线,这是不容易的。也许正因为这一些,他将来会被历史铭记,被人们铭记。但除此之外,我想他也就是这个体制、这个时代的、是习近平的牺牲品了,在另外一种情形下,他当会以其才华做得更出色的,这也是令人非常难过,让人感慨万千的事情,也说明中国体制的改造革新的紧迫与必要,这牵涉全体中国人的福祉,也牵涉到体制内官员自身的命运与未来。
感谢张伦教授接受法广的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