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华春莹重提80年前旧事,中国从来不欠犹太人的(图)

第一军情 0

据环球时报报道,10月15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社交媒体上用阿拉伯语和英语发文,再次向全球传达了中国对巴以冲突的态度。

华春莹称,上海曾经为2万犹太难民提供过庇护,而过去的痛苦不应该再在任何人身上重演。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宝贵的,无论其宗教信仰或国籍如何。中国谴责并反对任何针对平民的行动。




(华春莹发文)

华春莹的话不仅说出了中国的态度,也说出了中国为何能在巴以冲突问题上站得正的原因所在——在犹太人问题上,西方国家有“原罪”心态,而中国不仅没做过亏心事,还曾无私帮助过犹太人,这让中国更有底气站在客观立场上看待问题。

在二战时期的1933年至1941年间,时任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何凤山冒着风险,为犹太人发放了前往中国的签证,最终有大约两万名犹太人乘船从欧洲辗转到达上海寻求庇护。80年前的上海成了这些犹太人的诺亚方舟,让这些犹太人得以顺利生活工作,躲过了那场骇人听闻的屠杀灾难。可以说,中国从来都不“欠”犹太人的,反而应当少点道德绑架,对中国多一点感恩。



(抵达上海的犹太人)


而西方如今之所以会被舆论裹挟,也是因为二战时犹太人团体曾在西方各国游说,希望有国家可以出手拯救犹太人,但包括美国在内,各国都没有正面给出过回应,实际上坐视了犹太人被屠杀。正是这种“道德负罪感”,让现在的西方面对以色列屠杀巴勒斯坦平民时,连句重话都不敢说,只想尽可能对以色列“加倍补偿”。



(以色列在华民众感谢上海)

但巴勒斯坦人又何其无辜?根据联合国的报告,按照巴勒斯坦卫生部的数据计算,在以色列空袭加沙地带以来,9天时间内,平均每小时有11名巴勒斯坦人丧生在以军的屠杀中;流离失所的巴勒斯坦人超过100万,几乎是整个加沙地带人口的一半,远远超出了联合国救济机构的能力。甚至,联合国自己也已经有14名工作人员被炸死,活着的工作人员每人每天只有一升水的配给,基本处于自身难保的状态,也无法向状态更糟的加沙平民提供有力的帮助。



(受伤的巴勒斯坦父亲抚摸孩子的遗体)


但是,“世界破破烂烂,中国缝缝补补”。我们站在人类和平一边,站在公理和道义一边,这不止是嘴上说说的。

在以色列强制对加沙地带断电长达五天的时间内,不少巴勒斯坦平民和医院还能坚持下去,就与中国有着直接关系——自从2007年被以色列严厉封锁后,加沙地带就逐渐成为了全球太阳能发电比例最高的地区,如今占比已经接近了25%,部分缺水地区也开始使用太阳能进行海水淡化。这得益于中国对全球光伏产业的颠覆性创新,也得益于中方对加沙地带的光伏发电援助。

有报道显示,从2016年起,中国就开始参与加沙地带贫困家庭的太阳能发电援助项目,至少为数百户贫困家庭提供了小型太阳能发电设备。中方也为加沙地带的部分医院援助了光伏发电设备,让他们可以不受频繁停电的影响,更多挽救病人的生命。同时,随着光伏设备价格的下降,不少加沙家庭也可以负担得起中国的廉价光伏发电板,让自己有了基础电力供应。



(加沙地带的光伏发电设备)


另外,就在巴以冲突持续引发关注、俄乌冲突仍然没有结束的当下,全球14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的领导人与代表正陆续抵达中国,参加将于17日和18日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有外国代表在下飞机后就感慨道,只有在中国,看到了那些和平、安全、开放、繁华、高度现代化的都市,自己才重新燃起了信心和希望,才再一次深刻相信,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世界的主旋律。或许在他们看来,在全球动荡不安、坏消息一个接一个传出的当下,这场论坛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交流与合作的盛会,也在不少人心目中成为了“人类文明的希望灯塔”,为身处变乱迷茫中的他们指引了前进方向。



(阿富汗代表参加“一带一路”论坛)


中国站在道义一边,站在和平一边,站在良知一边。我们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也一定会承担起时代的责任,为这个“破破烂烂的世界”贡献出中国答案。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631174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