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渲染文科无用论了,这很不负责任

冰川思想库 0

别再渲染文科无用论了,这很不负责任
在那个“安身立命”的东西到来时,做好准备,抓住它。接下来,你会开启踏实的一生。你可能富有,也可能贫困,但是你的内心不会慌乱。

冰川思想库特约研究员丨张丰

有一个著作权来源于我认识的朋友的段子:孩子高考填报志愿是否可以选新闻传播?我的意见是,这主要看孩子是否是亲生的……亲生的就不要填了。

这话很俏皮,似乎也很有道理,但是误区也很大。

现在提起这个段子,是因为新闻传播这个专业又被嘲笑了。网红考研名师张雪峰说:“985教传播的教授,粉丝还不如我。”所以,他不但建议大家不要考新闻传播,甚至不要考文科。

我认为这话很不负责任。很多地方高中就文理分科了,那些文科生不考文科考什么?

01

以我当年为例。高中物理、化学根本学不会,数学也始终无法考及格。还好我及时明白这一点,把精力放在其他科目上,总算考上一个大学——理工科大学的文科,但是谢天谢地也算是个大学。

有一个校园,可以让你再待四年。有图书馆,如果你想看书的话,肯定够你看的。别的其实不太重要了。

每年高考过后,讨论如何填志愿都会成为热点话题。新闻传播这样的专业被嘲笑,但是很能赚钱的医学,也有很多人反对,尤其是很多医生,千方百计阻止自家孩子学医,理由是虽然工作稳定,但实在太辛苦了(言下之意其实自己还是攒了不少钱,孩子就没必要那么累)。

图/图虫创意
我爸是教师。读高中的时候,我特别不想“长大后成了你”,所以坚决拒绝报考师范院校。那时谁又能想到,现在考教师编仅次于公考,千万人挤破头呢。

这就是填报志愿的第一个误区:上一代人因为自己职业不成功或者生活不如意,不想让孩子重复自己的道路。

第二个误区,则是琢磨哪一个好专业将来更能就业,包括网红教师张雪峰,也是这个思路。

以新闻传播为例。教传播学的老师,其实很多并不怎么懂传播学,他们大部分都不玩社交媒体,也很少注册微信账号,他们粉丝没有张雪峰多,但是这并不丢人,因为他们主要也不是研究社交媒体,不需要玩自媒体挣钱。

这个行业确实黯淡。有人担心四川大学那个传播学女生那么坏,将来要进报社会不会损害公共利益,他们根本不知道以报社为代表的新闻机构,处在衰退的过程中,不断减少用人规模。川大女生很懂传播,但是她的理想应该是腾讯——即便是腾讯,也存在裁员可能。

但是这是不是反对年轻人学新闻的理由呢?我的看法是,任何时代都需要新闻,也需要人做新闻,只是工作形态会不同;如果有人立志做新闻,报考新闻专业(文史哲也可以)就是值得鼓励的事。至于将来找不找得到工作,并不是考虑的重点。

我研究生毕业的时候,报业还处在上升期,现在已经日薄西山。一个行业的黄金期或许就只有十年左右。那些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乃至法律的,其实面临的也是同样的问题。

我如果告诉你中国律师基本饱和,现在很多年轻律师接不到案子,收入也不高,你也不要太震惊。

进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尤其是这两年人工智能又飞速发展,让“行业黄金期”的时间可能大大缩短。一个学设计的,过去可以到报社做美编,很快报社就不需要美编了;如果他有创意能力,可以做海报或者平面设计,刚转型成功又遇到危机:现在AI轻松能够取代他的工作。

这样的局面让很多家长惶恐。实际上,和文科相关的行业,越是过去偏向“实务”或“实践”的,就越容易受青睐,而文学、哲学、历史这些基础学科,孩子不幸被调剂过去,家长往往垂头丧气,现在局面反转了:我可以肯定,那些过去看上去更“有用的”,AI时代被淘汰的概率也就越大。

文史哲没人想淘汰你,因为这些本来就没用,那些科技狂人不会打你的主意。

02

正经一点说,那些基础的文科专业,不管是文史哲还是人类学、民族学,只要感兴趣都可以去读。有很多有意思的书值得你去看,如果爱阅读,读大学的时候就不会那么慌乱,也不会那么绝望——书里找点意义还是不难的。

从就业的角度,那些“实务型”的文科专业,所教的东西看起来时髦,实际上已经被社会淘汰了,进入社会也得重新学;如果你读文科基础专业,将来想干新闻什么的也完全可以,你没落下什么。

说到这里,你应该明白,我真正主张的其实是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填报专业,而不是看“就业潜力”。大学生其实不知道自己要从事什么工作,2001年读大学的时候,打死我都不知道有一天我会做“自媒体”,那时根本没用自媒体。

更悲哀的当然是,很多人其实也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漫长的应试教育,让我们变得麻木。很多人认为自己的兴趣就是“听音乐、旅游”,其实这只是一种放松方式而已。

图/图虫创意
真正震动我让我思考职业问题的,是我工作之后好几年,有一次去丽江见朋友,他真诚而认真地说:“我们必须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东西。”安身立命,这个词看上去很空洞很高远,但它确实说到了本质:人的工作,除了挣钱和兴趣,还应该包括“让你成为你”的那种本质性的追求。

你有使命感,愿意为之付出一生,这样你不管45岁被裁员或者延迟退休到65,都无所谓,因为你还是愿意做这项“事业”。

这就是马克斯·韦伯所说的“志业”,他那本经典的《学术与政治》,是两篇演讲,“以学术为志业”和“以政治为志业”,其实很适合高三毕业生阅读。

这个“安身立命”的东西不容易找到,如果它还没来,那就默默等待。高考志愿看一下自己的分数,随便填一个就行,反正它既不能决定你的职业,也不能决定你的收入,更决定不了你的人生。

在那个“安身立命”的东西到来时,做好准备,抓住它。接下来,你会开启踏实的一生。你可能富有,也可能贫困,但是你的内心不会慌乱。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文学城 查看原文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23/06/16/12369538.html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