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掌掴:画面曝光女子二次动手 定性互殴无争议(图)

萌神木木/柒视点 0

近期发生的高铁掌掴事件备受关注,因为该事件在发生之初没有打人完整的片段,导致大众舆论处于一边倒的状态,就连网红教授罗翔也对该事件的最终判定提出质疑。直到官方公布现场视频之后,整个事件的走向开始不再一边倒。



面对大众的高度关注,官方在查明真相之后,迅速在线通报了事件详情,同时还公布了整个事件的完整视频,看过视频之后,舆论风向也随之逆转。在视频中,当年轻女生落座后不久,可能是后座小孩过于吵闹,这名女生起身转向后座,随后后座的孩子母亲表现出十分气愤的状态,与这名女生争执起来。



发生争执之后,高铁上的工作人员很快赶到现场,试图了解情况。在乘务员协调过程中,双方的矛盾似乎进一步升级,一方面孩子父母态度激烈,另一方面这名女生也没有理性的沟通,而且还向对方做出鬼脸。





随后,当孩子母亲准备带走小孩时,这名女生开始举起手机对着小孩进行拍摄,同时调侃小孩的长相,孩子母亲立刻激动地挥手疑似抢夺手机,至此双方陷入新一轮的争执。



在乘务员进行调解的过程中,双方又因为是否道歉的问题再度引发争吵,孩子母亲称她已代表自家小孩向这名女生致歉,但女生并没有向小孩道歉,随后这名女生否认“没道歉”的说法,同时向孩子母亲说了一些带有攻击性和侮辱性的话语。



之后争吵再次爆发,在互相辱骂之后,孩子母亲便出手打了这名女生,紧接着,这名女生起身进行回击,在回击一次之后,女生又狠扇了孩子母亲一巴掌。





在看过官方公布的这段视频之后,多数网友认同该事件的最终判定,就视频而言没有问题。因为孩子母亲先动手,然后女生回击,属于正当防卫,而女生二次动手攻击孩子母亲,就符合“互殴”的判定了。







然而,在官方进行通报和公布视频之前,网红教授罗翔曾对该事件提出一些质疑。他认为人无完人,大众都是理性与感性兼具的普通人。但从法律层面而言,正当防卫与互殴最核心的区别是:前者是“正对不正”,而后者是“不正对不正”。在此事件中,事件发生的起因就是小孩踢椅背,是个不合宜的行为,所以家长方属于过错方,在孩子被指责后还辱骂他人,而且还先动手打人,手段明显过激。







按照相关的指导意见,将女方事后回击的行为认定为正当防卫是合理的,不负法律责任。各打50大板的处理方式,既不合法也不合理。



随着这段视频的公布,罗翔老师的评说似乎也有些断章取义了,毕竟他没有看过完整的视频,因此才会做出这种判断。对于大众而言,这个事件确实较为复杂,因为双方都有过激行为,所以不能凭借只言片语,或是被截取的视频而做出简单的判断。



就目前来看,事件中的双方都需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一定的责任了,由此也提醒大众在面对冲突时,尽量保持冷静和理智,这样才能避免造成更大的问题,尤其是面对热点事件,更应该让子弹飞一会儿。

女孩被掌掴是警方和稀泥?罗圣又一次玩翻了车

近日,一个所谓的“女孩在高铁被掌掴还被处罚”的话题一直霸占热搜,说是打人的杨某某被警方罚款500元,而被掌掴的女孩被罚款200元。该话题第一涉及警察执法,第二涉及女性被打,妥妥的必须热搜。

有个“东北大哥”,直接让事件狂飙。



媒体们很激动。比如有媒体就放出评论及评论视频,上来就给该事件定性,说因为后座的“熊孩子”多次踢撞椅背,她上前制止却遭到孩子家长的辱骂、扇耳光。女孩也不甘示弱,反手就是一个还手。又说警方将此事认定为互殴,5月7日女孩在社交媒体发文称“坚持不和解”,正提起行政复议。还借网民的评论说对“互殴”这个结果不能理解,“还手怎么就成互殴了呢?”、“明明是对方家长有错在先,为啥被打的人要被处罚?”关于认定“互殴”在法律上是否站得住脚呢?



有的媒体呢更是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定性该事件是女子遭掌掴后的反击,质疑警方执法是在和稀泥。



之后,网上的舆论就是一边倒的指责警方在和稀泥了,有平常网民,有大V,还有媒体。



还有某些律师。



最恶劣的,是有媒体居然下场扒“打人夫妇”身份。这些媒体,平时可是喊网暴声音最大的啊!



高潮出现在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罗翔亲自出面评判,定性警方的执法是“各打50大板的处理方式,既不合法也不合理。 ”,还认定“将女方事后回击的行为认定为正当防卫是合理的,不负法律责任。”

某家媒体以“罗翔谈女子遭掌掴还手被判定互殴”予以“重磅”发布。



视频里,罗翔还特别列举《关于依法妥善办理轻伤害案件的指导意见》为自己的依据。



可重点是,这个所谓的“女孩在高铁被掌掴”它不是刑事案件啊!它明明是行政案件啊,和刑事案件差着十万八千里远呢?



之后,太多的网民还有某些大V们就更高潮了,都在抨击警方执法是和稀泥,都在一脸正义的样子在说什么“法律应该是让打人者不敢打人,而不是让弱者不敢保护自己!”



有媒体呢,居然直接打出司法部的旗号,称“司法部就高铁掌掴事件发声”。



可是,无论是那个所谓的被掌掴的女孩还是被人称之为圣人的罗翔,他们的话就是事实吗?就是真相吗?

5月10日,成都铁路警方发布该事件的警情通报,交待了为什么不认定“被掌掴女孩”王某某是正当防卫而是互殴的事实与依据。其中重点是王某某后来在列车长和乘客劝阻过程中还掌掴了杨某某。



有媒体更是完整、详尽整理了车厢监控、记录仪、双方手机拍摄的视频,把双方说的话、做的事,完完整整的给写的极清楚、极详细。



看完之后,老编觉得如果我是这个孩子的父母,也一定会忍不住掌掴这个王某某,实在是太该打了。事实上有不少平时非常理智、经常强调守法的网民,都在说即使打后会被警方处罚甚至是拘留,也要打这个王某某。

因为这个王某某实在是太嚣张、太过分了。她24分上车,27分开始和后座争吵,也就是后座孩子干扰她的时间最长也就是三分钟。

孩子在列车上吵闹,王某某或者其它乘客起来要求安静,这是我们支持的。可是如果孩子家长已经道歉并约束孩子后,却不依不饶的,还开口肆意辱骂,那我们还支持吗?

如果还把孩子们吓哭了呢?如果连续的辱骂呢?

王某某在列车内公然连续的辱骂杨某某,很多人包括那些律师们,集体忽视了这是一种典型的违法行为。我国的《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有明确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是违法行为。仅此一点,即使按最轻的处理,警方就可以拘留王某某。



有人拿孩子说事儿,可是第一时王某某才上车三分钟啊,第二孩子的母亲杨某某那可以给王某某道歉了,不是不道歉反而骂王某某啊!

再比如“……王某某用手机拍摄杨某某的随行儿童,称“小朋友长这个样子,你看啊,长这个样子。”杨某某阻挡对方,矛盾升级。杨女士情绪激动:这是小朋友,你在录他视频?

拍摄未成年人,王某某已经严惩的侵害未成年人权益了,而她所对小孩子说的那些话,也未免太恶毒了些。

而且王某某这嘴里就像那什么似的,一张口就是脏话,就是骂人。王某某骂对方那个骂的欢啊!

换谁,估计都受不了。

杨某某就没忍住,先用手背打了王某某。而王某某后来是用正手先后打了杨某某两次。从视频可以看出来,王某某可是比杨某某用的力大的多了。



重点,双方的打脸,全部是在列车工作人员到场劝阻之后发生的。重点中的重点,王某某反击了杨某某一耳光之后,列车工作人员与其它旅客都在劝阻,可是王某某又重重的打了杨某某一耳光。

如果说王某某打杨某某的第一耳光勉强可以说是反击、是正当防卫的话,那么这第二巴掌就完完全全的和正当防卫没有任何的关系。



这就是典型的互殴,罗圣这又双叒的翻车了,自打脸喽!

这个王某某,很懂得恶人先告状的手段,更懂得炒作的套路,高手哇!



警方的认定与处罚,没有问题。如果非要找不足,那只能说警方对双方的处罚都轻了,都应当拘留了。

最后,网民通过这又一次大反转应当至少有两大收获,第一大收获是再次明白“让子弹飞一会儿”的极端重要性,跟着单方信息走就特别被误导甚至于被欺骗、被人当枪使。



第二大收获嘛,就是圣人再次事实打脸,这圣人的称号,也该自己扔地上踩烂了吧!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605912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