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马克龙对台战略观遭批「出卖」台湾(组图)

RFA/法广/中时电子报 0




马克龙战略观遭批 纽时文章似有先见之明



Politico分析,马克龙显然同意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欧洲不应干涉台海议题的观点。因为马克龙告诉记者,“欧洲人无法解决乌克兰危机,我们又怎么能可靠地在台湾议题上说:小心,如果你乱来犯了错,我们会到场?”

法国总统马克龙讲话重点是谈所谓的“欧洲自主”,由于长篇大论口口声声说欧盟整体的国际战略,给人印象马克龙是以欧洲领袖自居,自认为代表欧洲在讲话。在俄乌战争一年多后,竟提出欧洲要与美国保持距离,在台湾问题上不承担责任,对中国没有任何批评,也就是顺从迎合的言论,无疑引发国际舆论哗然。

最不满意的当然是台湾,但台湾政府尚未对法国总统公开批评。不过还是有好消息:虽然周一是复活节假日,仍然传出有法国议员组团访问台湾。彭博社报道:台湾外长吴钊燮周一在接受采访时说,法国参议院和国民议会已经表示支持台湾,一些立法者将“很快”访问台湾。台湾政府将“与他们核实,看看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额外支持”。由于是假日,法国国民议会和参议院的新闻官员未立即回覆彭博社的置评请求。

虽然受到中国的压力,法国的议员们还在2021年12月访问了台湾。法国外长吴钊燮也正面评价法国的政策,他说:“法国政府非常力挺台海的和平与稳定。他们也反对单方面改变现状的任何作为”。“法国政府也曾在世界上这个地区进行自由航行行动,所以所有这类行动其实都受到台湾的支持和重视。”

实际上,欧盟高层内部可能已经比较了解马克龙的观点。美国政界和媒体已经对他的国际战略观提出质疑,就在马克龙刚结束中国之行尚未发表令西方世界震惊的言论之前,美国纽约时报在对马克龙中国行进行总结时,提供一些这次访问的一些与众不同的细节,有助于了解习近平与马克龙互动的情况。

这篇文章的题目一语道破一个已经非常肯定的结论:“马克龙访华之行削弱美国遏制中国的努力”,并提供的细节说:法国总统马克龙称赞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的“茶很香”;在赞美中国经济发展时,马克龙注意到,广东省现在有“四个人口超过1000万的城市”。

文章说“这是一次非常亲密的交流,两人都没有打领带,在习近平父亲过去的官邸拉着家常。这次谈话是在马克龙为期三天的访问结束时进行的。“ 值得注意的是,马克龙此行受到高规格接待,而且最后的联合声明作出了对“全球战略伙伴关系”的承诺。“除了承诺发展民用核电站、向碳中和经济转型、销售空客飞机和促进猪肉出口之外,这一伙伴关系究竟意味着什么,目前尚不完全清楚。

文章问:“在中美关系陷入冰点之际,马克龙表明了独立的欧洲立场,两国领导人都多次称赞“多极世界”,这是一种几乎不加掩饰的暗号,意思是一个不由美国主导的世界。” ”总体而言,此次访问对美国主张的经济“脱钩”——通过全面的出口管制和重新安排供应链来降低安全风险——大声说“不”。它微妙地平衡了西方和中国对乌克兰战争的看法,但没有取得任何突破。关于中国对台湾的威胁问题,它也异常沉默。”

“在与习近平一起访问广州期间,马克龙强烈反对战争,但在让中国利用其对俄罗斯的影响力找到一条和平之路方面没有取得进展。”

纽约时报指出:“最重要的是,如今美国将中国视为自己成为世界主导力量以来最强大的竞争对手,在这个新的历史阶段,马克龙接受与中国的伙伴关系,这表明为了维护战后秩序中的自由体制,抵御来自北京和莫斯科的攻击,眼下的战斗将是复杂而微妙的。而美国的盟友对此立场各异。”

“通过多次提到需要“重塑和平与稳定的国际秩序”,马克龙似乎让法国更贴近中国的观点——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如习近平在上月结束对莫斯科的热情访问时所说的。然而法国领导人也坚持美国的观点——这些变化当中有许多是恶意的,必须加以抵制。”

香港浸会大学政治学家高敬文(Jean-Pierre Cabestan)说:“在与中国的冷战不断加深的背景下,这表明马克龙肯定想逆势而行,马克龙打的是“戴高乐主义牌”,这是指戴高乐在“二战”胜利后坚决主张独立于美国。

马克龙虽然看似接受了中国世界观的某些方面,“但他对俄罗斯侵略行为的态度也毫不含糊。他告诉位于广州的中山大学的学生,他们应该担心世界的现状。他认为,主要原因是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战争,这明显违反了国际法,一个国家决定对邻国进行殖民”。

与此同时,马克龙接受了中国就“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12点建议中提出的几个条款。其中包括需要“推动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架构”,以及需要防止“阵营对抗”,中国认为对抗反映的是“冷战思维”。由于欧洲目前的安全架构是围绕北约建立的,因此,需要新的平衡的安全架构,这样的主张隐含着对大西洋联盟的质疑。

作为交换,马克龙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两人一起访华但始终未一起出现在公共场合)从习近平那里获得了一个模糊的承诺,即他将在某个未指定的日期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话。

纽约时报指出:“正如马克龙的访问所表明的那样,中国的另一个优先事项是争取欧洲的支持,确保与美国的“脱钩”不会也变成同欧洲的脱钩”。“从此次会面达成的协议来看,习近平在马克龙这里找到了热情的合作伙伴。”

“在台湾问题上,马克龙明显保持沉默。中国以越来越好战的措辞宣称这个民主岛屿是自己的领土。马克龙说,这个问题不是由他来判断的,他没有发现中国有任何“过度反应”的倾向,而且,在这次访问中,习近平表现出了如此不同寻常的热情,现在不是“把一切搞乱”的时候。”最后的联合公报重申了法国对“一个中国”政策的承诺,即中国和台湾是一个国家。

“马克龙周六早些时候离开几小时后,中国宣布将在台湾周边进行为期三天的军事演习。此次军演凸显了当前中美关系的紧张状态。” “中法关系则是另一回事。周五,两人在习近平父亲的故居喝茶时,习近平对马克龙说:“如果你能待久一点,欢迎你住在这里。”

纽约时报该文发表时,还不知道马克龙在回程飞机上发表了那些“惊世骇俗”的欧洲自主论,但该文结尾时提到:一些美国外交政策思想家怀疑欧洲国家是否会在台湾冲突中向美国提供强有力的军事支持,或者是否愿意对中国实施严厉的经济制裁。特朗普政府五角大楼高级官员埃尔布里奇·科尔比表示,美国官员不应对欧洲领导人本周在北京促进商业关系感到惊讶。他说:“欧洲人相当公开地发出了一个信号,他们不愿意对中国发动经济战,”“我觉得,美国政府认为一旦发生冲突,欧洲人会支持我们,但是这种事不会发生。”

看来,遭批的马克龙国际观在欧洲不乏有一定的代表性。

15国议员联署批马克龙对台言论:马克龙不代表欧洲



“对华政策跨国议会联盟”(Inter-Parliamentary Alliance on China,IPAC)国会议员发出联合声明批评马克龙的对台政策说法。

 

截图自对华政策跨国议会联盟推特。

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访华受到高规格接待并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密会6小时,更获得中方160架空客飞机等大订单。在结束访华行程后,他表示欧洲要避免因台湾议题被卷入美中冲突,强调欧洲要战略自主,不应成为美国附庸。此言论引起国际抨击。

30多位“对华政策跨国议会联盟”(Inter-Parliamentary Alliance on China,IPAC)国会议员今天发出联合声明,强调马克龙的涉台言论不代表欧洲,且将尽力确保北京对台湾的进犯立场会从国际社会上收到它应得的敌对回应。对华政策跨国议会联盟(Inter-Parliamentary Alliance on China,IPAC)中30多位议员周二(11日)发表联署声明,强调马克龙不代表欧洲且台湾人民声音须被尊重。

马克龙日前结束访华行程受访时,指台海危机升级不符合欧盟利益,欧洲要避免因为台湾议题被卷入美中冲突,要建立中美以外的“第三强权”。

声明强调马克龙的涉台言论不代表欧洲,且将尽力确保北京对台湾的进犯立场会从国际社会上收到它应得的敌对回应。IPAC成员对于马克龙的发言感到非常失望,特别是关于“欧洲应该避免被卷入不属于我们的冲突中-清楚指涉台海紧张局势”。

议员并谴责马克龙“判断失当的言论不仅无视台湾在全球经济中的关键地位,更伤害了国际社会维持台海和平数十年来的努力”,且以历史为鉴,批评过去对威权政体的绥靖政策都没有好结果,“很可惜总统看来没有从过去学到教训”。

联署声明最后写道,“总统先生,你不代表欧洲发言。IPAC将奋力确保您的评论成为民主政府的警钟,并尽一切可能确保北京对台湾的挑衅立场,会从国际社会收到它应得的敌对回应”。

30多位参与联署的议员来自全球15个国家,包括法国参议院外交与国防委员会两位副主席卡迪克(Olivier Cadic)与卡托兰(Andre Gattolin)、瑞典自由党国会议员佛瑟尔(Joar Forssell)与市议员蓝恩(Elisabet Lann)、立陶宛国会友台小组副主席莎卡琳恩(Dovile Sakaliene)与国会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帕维里欧尼斯(Zygimantas Pavilionis)。还有欧洲议会(European Parliament)对中关系代表团团长包瑞翰(Reinhard Butikofer)、乌克兰国会外交委员会主席梅列日科(Oleksandr Merezhko)等议员也有加入联署。


马克龙挨轰「出卖」台湾 法驻美外交官狂发文反击了



法国总马克龙近日呼喊,欧洲在台湾议题上勿随他国。图为马克龙7日在广州中山大学发表表演说。 (图/路透社)

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访问北京后呼吁,欧洲在台海议题上应有独立立场,勿跟随他国,让华府相当震惊,引发多方挞伐,甚至有美国议员痛批他「出卖」台湾。针对各界批评,法国驻美大使馆发言人昨(10)日发布连串贴文,谴责外界的炮火是「过度解读」。

马克龙结束访问北京后接受专访要「欧洲人觉醒」,呼吁在台湾议题上不要跟随他国议程,勿卷入美陆针对台湾的对抗之中,强调欧洲要「战略自主」,否则就会陷入「不属于我们危机」的「陷阱」里,「我们不想要在重要议题上依赖他人。」

他甚至指出:「欧洲人不能解决乌克兰危机,我们怎能令人信服地在台湾议题上说:『小心,如果你们做错了什么,我们会在那里?』」

美国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10日报导,马克龙的一番话「震惊」华府,共和党议员炮火猛烈,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主席盖拉格(Mike Gallagher)痛批马克龙的发言「令人尴尬」、「可耻」、「在地缘政治上太天真」,才刚结束访台行程的德州共和党众议员麦考尔(Michael McCaul)批评他的观点「令人失望」,「中国共产党对台湾的威胁,对全球权力平衡构成愈来愈大的危险。」

最直言不讳的或许要属国会及行政部门中国问题委员会(Congressional-Executive Commission on China, CECC)主席史密斯(Chris Smith),他批评马克龙发言「似乎是出卖民主台湾」,呼吁重新审视美法关系。

针对外界炮火猛烈,法国驻美大使馆发言人康夫勒(Pascal Confavreux)10日晚间发布连串推文,反击外界「过度解读」,他强调法国对台湾的立场并未改变,澄清马克龙的实际说法是:「如果我们不能结束在乌克兰的冲突,我们在台湾议题上还有什么可信度?我们为了乌克兰的和平与稳定寻求与中国接触,而台湾议题显然出现在他与习主席的对话中。」



康夫勒重申,马克龙对所有重要议题的态度都是一致的,包括拒绝集团与集团对抗的逻辑、寻求欧洲自主、避免在印太地区发生对抗,强调美国是法国共享价值观的盟友。

他说欧洲相当关切北京在许多方面的行为,欧盟执委会将中国大陆列为「系统性竞争对手」,但同时也视北京为处理全球问题的合作伙伴。



他说法国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为900亿欧元(近新台币3兆),相较之下,2022年美中双边贸易额达6900亿美元(约新台币21兆),「如同欧盟执委会主席所说,法国一直相当警觉,在对中国大陆的经济依赖上并不像其他国家那样暴露。」



康夫勒也在贴文中强调,「建立欧洲主权对美国来说是好事」,欧盟有更强的弹性,能发展贸易工具捍卫自身利益。他在最后一则贴文中指出,「当美国提升在亚洲的存在时,欧洲只是在增强悍卫自己周边的能力。」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601289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