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锡进:996对大家不应该 对公务员就合适吗?

胡锡进 0

编者注:原文 转载自胡锡进微博。

以下为正文:

公务员清闲,朝九晚五?那是老黄历了。大家知道吗,全国公务员的三分之一是警察,如今的警察哪有节假日不加班的,你见过吗?至于其他公务员,老胡见过的所有书记、市长和县长们都是忙疯了的。你觉得头儿特别忙,他们的下属能清闲得了吗?如果你们公司的老板下班后仍在单位忙各种事,他周围的人走得了吗?

当然了,公务员变得这么忙,我真的认为不是好事。首先,这对公务员的个人权利是一种损害。一些公司搞 996,舆论反响不好;公务员加班严重,没人说话,这是不应该的。除了个人权利的问题,公务员过度加班会对我们社会运行的方式和节奏产生非正常的影响,而且它们未必就是正面影响。

实际上,在不降低实际工作质量并且充分顾及社会治理总目标的情况下,减少公务员的工作时长是有大量空间的。因为如果仔细分析,公务员超长加班的原因里边就包含了很多可以调整的因素。那些原因包括:

第一,加班与奉献精神在我们社会里、尤其是体制内联系在了一起,认为加班本身就代表了认真负责的态度,展现的是好的精神面貌和优良作风。在我们社会的正面宣传中,大量甚至极限加班,为此牺牲很多个人生活,这几乎是优秀干部宣传的标配。所以在这样的氛围里,大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了某种用加班来展现工作态度的竞赛。

第二,现在的社会治理任务的确更重了,客观上提出了更高要求,必然对应比过去更大的治理工作量。但同时要看到,各地各部门有一些过度精神紧张," 怕出事 " 的情绪过于严重。本来工作有点瑕疵,出点问题,是正常的,但是现在几乎 " 零容忍 ",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其实,社会治理的投入本来就应是有限的,这意味着势必会有一些触动不了大局的小问题发生。但那些问题也会自然提升社会的承受力,也有人管它叫 " 耐脏度 "。

第三,如今形式主义不断抬头,占据了越来越多的工作时间。首先是会议越开越多,而且每次会议的平均时长增加了。另外,各种书面请示和汇报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细。有些事情过去通过口头交流并做决定就能操作,但现在事情还没做就先拿出书面计划,中间汇报进展,之后出总结,程序化的东西反而比内容生成显得还重要。只要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有进展,就能挤出很多时间。

第四,接待任务变重了。如今上级派各种检查督导组、领导下基层的情况不断增多,所有从上一级,以及从上上级来的领导和检查组,下级都不敢怠慢,需要很多干部陪同,而且接待准备事无巨细。这样的情况在各地都抵达了最基层,占用了很多人的时间。

公务员大量加班还影响了各领域的公共机构,现在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加班现象也在迅速扩大。而如果老胡上述分析大致成立的话,减少公务员加班是有相当空间的。如果所有公职机构都转变为更加注重效果管理,成绩评价体系也都变成以效果为导向,降低过程管理的繁琐性,那么我相信,这一切一定会对我们全社会产生很多直接以及间接的积极影响。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文学城 查看原文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23/02/16/12147189.html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