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若打算玉石俱焚 核武库能毁灭地球几次?(组图)

装甲铲史官 0



     

据外媒报道,2022年9月22日,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通过社交媒体发文称,俄政府已经通过相关决议,将对“新加入俄联邦的领土”,动用包括战略/战术核武器等在内的一切装备进行防御。

该消息发布后,冷战时挥之不去的核战阴云再度笼罩欧洲天空,引发各方高度担忧。



■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他向外界宣布俄准备动用核武保卫“新领土”。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罗斯就屡屡向外界秀出“核肌肉”。

早在4月底,俄乌战事陷入僵持又临近胜利日之际,西方媒体就纷纷鼓噪称,俄将使用战术核武器加速作战进程。

尽管这个可怕的预言并未成真,但随着入秋后乌军哈尔科夫反攻得手,俄罗斯处境日趋不利,普京宣布部分动员以及军工生产转入战时状态,俄乌冲突业已进入新阶段,梅德韦杰夫的表态恐怕已不能理解为单纯的口头威胁,在俄乌局势继续恶化的情况下,俄军动用核大棒的可能性愈发升高。

那么,俄罗斯的核武库里还有多少存货?威力几何?

1

撒旦之锤:战略核武器

核武器按照用途不同可分为战略核武器和战术核武器两种。战略核武器主要用于对敌方战略目标进行打击,如政治经济中心(首都)、人口较多的大中型城市、军事与工业基地、核武器存储设施和发射阵地及交通枢纽等。

战略核武器通常以远程弹道导弹的形式存在,其射程在数千至上万千米不等,爆炸威力在数万吨至数百万吨TNT当量之间。具有射程远、载荷大、威力强、附带伤害广泛等显著特点。

一枚携带分导式核弹头的战略导弹足以毁灭一个小型国家,即便像美国这样的大国,面对数十枚乃至上百枚核导弹的攻击也很难幸免。



■存放于露天博物馆中的苏制SS-18“撒旦”洲际弹道导弹。

在冷战时期,前苏联为了对抗美国,建立了世界上最庞大的核武库,在1988年的巅峰时期拥有核弹头数量多达45000枚,比位居第二的美国多出13000枚,以确保在全面核战争中相互摧毁。

冷战结束后,数以万计的核弹头对于俄美双方的战略威慑而言都显得过剩了,开始大量削减销毁核武器,但直到如今俄罗斯的核武库规模依然是世界第一。

据美国《原子能科学家公报》网站报道,截至2021年年初,俄罗斯共保有6257枚战略/战术核弹头,其中1600枚战略核弹头处于现役部署状态,另有985枚战略核弹头处于封存状态,还有1760枚退役核弹头处于待销毁状态,但依旧具备作战能力。



■行进中的“白杨”M型洲际弹道导弹,该弹采用固体燃料火箭推进,射程可达11000千米。

鉴于近年来俄罗斯与西方关系急剧恶化,地缘战略环境恶劣,以总统普京、国防部长绍伊古及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为首的俄军政高层均将核武器视为国家安全的战略基石,即便在军费拮据的情况下依然优先保证战略核力量的发展,推动新型弹道导弹、战略核潜艇的研发。

截至目前,俄战略核武器主要由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和潜射弹道导弹组成。俄战略火箭军目前有至少319枚固定式或机动式洲际弹道导弹在役,主要型号包括“撒旦”“白杨”“亚尔斯”“萨尔马特”等。

俄罗斯海军目前装备8艘德尔塔III/IV级核潜艇和5艘北风之神级核潜艇,配备208枚潜射弹道导弹,有RSM-54和RSM-56“布拉瓦”两种型号。

在上述导弹中,“萨尔马特”被俄军视为对抗西方的新锐前沿力量。



■俄罗斯海军最新的北风之神级弹道导弹核潜艇,装备16枚RSM-56“布拉瓦”潜射弹道导弹。

“萨尔马特”洲际弹道导弹由马克耶夫国家导弹中心、格鲁什科动力机器动力制造科学生产联合体、莫斯科机器制造科学生产联合体共同研发,弹长35.5米、弹径3米,采用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助推,起飞重量高达208.1吨(液体燃料178吨),有效载荷达10吨,可携带10~15枚分导式核弹头(最大单发当量75万吨TNT),未来还可配备研发中的“先锋”高超声速滑翔式巡航弹头,最大射程18000千米,圆概率误差150~200米(外界估计值)。

作为取代SS-18系列洲际弹道导弹的后继型号,“萨尔马特”为追求远射程及高毁伤能力,采用高比冲与大推力的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

俄国防部声称,“萨尔马特”是当今全球威力最强、射程最远的洲际弹道导弹。

俄战略火箭军副司令波罗斯昆今年5月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说,“萨尔马特”将于今年年底进入战斗值班状态。



■2022年4月20日,“萨尔马特”洲际弹道导弹于俄罗斯阿尔汉格尔斯州普列谢茨克国家试验发射场首飞测试取得成功。

2

熊之利爪:战术核武器

相对于打击战略目标、执行战略威慑任务的战略核武器,战术核武器主要用于战场作战,针对敌方军事目标实施战术核打击,也被称为战区核武器或非战略核武器。

战术核武器打击的目标较为广泛,如敌方导弹发射阵地、重要指挥机构、水面舰艇集群、军用机场、部队集结地等。

战术核武器的射程一般在数十到数百千米之间,为减少对己方部队的附带伤害,战术核武器的爆炸威力在数千吨至数万吨TNT当量之间,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机动性强等特点,同样极具威慑力。



■冷战时期,美军“原子安妮”核大炮射击时的留影,这种一种典型的战术核武器。

前苏联将战术核武器称之为战役战术核武器,并在冷战后期发展出有限核战争理论,在针对西欧的进攻行动中将以战术核武器的突击为地面部队打开通道,基于这一目的,在巅峰时期保有高达16000枚战术核弹头。

冷战后,俄罗斯大量削减了战术核弹头,根据美国《原子能科学家公报》网站及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数据,俄军目前拥有1830~1912枚战术核弹头。

有资料显示,俄军的战术核弹头均未实际部署,但可在数小时内从仓库取出并与武器平台结合,进入战斗状态。

俄军的战术核弹头主要由陆海空军的各类战术导弹搭载,比如陆军的“伊斯坎德尔”“圆点”等战术弹道弹道、空天军的Kh-55空射巡航导弹等。



■俄罗斯装备的“伊斯坎德尔”战术弹道导弹可配备核弹头,执行战术核打击任务。

近年来,俄罗斯在战术核武器的发展上放弃追求数量,更加注重质量,力图以有限的预算支出提升战术核威慑能力。

首先,推动高超声速化,提升突防与打击能力,这方面的典型装备就是在俄乌冲突中已经实战运用的“匕首”空射高超声速导弹,其最大飞行速度10马赫,最大射程2000千米,配合核/常两用战斗部,以及俄军所宣称的“可突破现役所有防空反导系统”的能力,成为俄罗斯战术核武器领域内的一张王牌。



■亮相乌克兰战场的“匕首”高超声速导弹,总体表现符合俄军预期,可携带核弹头。

其次,加快推进更新迭代和规模扩充,提升机动饱和打击能力,例如从2017年开始陆续装备的“伊斯坎德尔”K陆基战术导弹系统,其最大射程从500千米提升到2500千米,增强了对敌方纵深范围内目标的打击范围。



■俄罗斯“伊斯坎德尔”K陆基巡航导弹,射程可达2500千米。

最后,引入无人作战系统,提升生存和突防能力。在2022年7月8日,俄北方舰队接收了1艘改进型奥斯卡级核潜艇,可搭载6枚“波塞冬”核鱼雷。

这是一种核动力潜航器,由“红宝石”海洋工程中央设计局与“孔雀石”圣彼得堡海洋机械制造局联合开发,全长24米,直径1.6米,水下排水量达40吨,配备有大直径叶轮、水平及垂直尾舵等组成的喷水推进装置,动力系统采用体积小、启动速度快、推重比高的小型核反应堆,下潜深度超过1000米,得益于超空泡技术水下最大航速可达100节,可携带200万吨当量的核战斗部。

上述技术诸元意味着西方现有反潜系统均无法有效反制。“波塞冬”核鱼雷除了进行情报侦察、水下科研外,也能执行打击敌方大中型水面舰艇、海军基地、重要沿海地区等任务,可对西方海军和海军基地造成致命威胁。



■俄罗斯“波塞冬”核鱼雷剖视图,可携带200万吨当量的核弹头。

3

毁灭咒语:核作战理论

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不断修订其核作战理论,为国家安全设定了新的核门槛。1993年,俄罗斯联邦在法律层面首次明确放弃了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

四年后,俄政府又在新制定的国家安全概念观中规定,俄联邦在国家生存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将率先使用核武器对来犯之敌进行打击。

2000年,在俄政府批准的军事学说中又将核打击适用范围扩展到盟友层面,并指出若敌方使用常规武器对俄联邦进行大规模入侵时,俄军可使用核武器发起反击。



■每年的莫斯科红场胜利日阅兵都是以洲际弹道导弹为压轴戏。

2020年6月,在普京总统批准通过的《俄联邦核遏制基本政策》中,进一步详细明确了俄军使用核武器的四种情况:

获知向俄联邦和(或)盟国发射弹道导弹的可靠信息;

敌方向俄联邦和(或)盟国本土使用核武器或其他种类的大规模毁伤性武器;

敌方破坏关乎俄核反击能力的国家重要设施或者军事设施;

敌方使用常规武器打击俄罗斯并对国家存亡造成威胁。

纵观冷战后30年间俄罗斯核战略/核威慑指导纲要的发展可知,俄罗斯在使用核武器的主动性上愈发增强,即便对手没有使用核武器,只要莫斯科判定国家安全与生存受到威胁,都有可能以核武器先发制人。



■2020年12月,在战略核力量演习中俄海军战略核潜艇连发4枚“布拉瓦”导弹。

如今正在进行的俄乌冲突已经被外界普遍界定为俄罗斯的“国运之战”,俄罗斯不能输,也输不起,尤其是这场冲突已经演变成为俄罗斯与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的正面对抗,俄罗斯更是不能轻易妥协,如果局势发展到对俄罗斯极为恶劣的情况,不排除克里姆林宫里的核按钮被按下的可能。

4

结语

尽管俄罗斯深知核战争打不得,且没有真正赢家这一说,但考虑到糟糕的战场态势和愈加不利的国际环境,“特别军事行动”的未来发展有可能触发俄罗斯动用核武的底线。

虽然最早亮出底牌的玩家往往无法看到最终的胜利,可对于俄罗斯来说,自从苏联解体伊始至今,在同西方国家长期的博弈中,自身并未占得半点便宜。

因此在退无可退之际,索性不如放手一搏,或许届时将会出现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局面。



■对于普京而言,是否动用核武器已经变成一个非常现实的决策选项。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570036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