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毕业逆袭“读研” 学历贬值为何还要出国?(组图)

北美留学生观察 0



最近,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一名硕士研究生送外卖一事,引发热议。

所有人都想不通,为什么名校硕士毕业没有合适的工作?这里所说的工作应该是具有与之学位相匹配的薪资。

到底是什么环节出了问题?



当事人大方地承认了自己送外卖的原因,毕业之后当过一年的英语老师,还在工厂里打过工。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需要养活自己”,无奈之下选择送外卖。

“我只是一个个例,我对外卖员并不歧视,但也没觉得多光荣,很多人不理解我,但我还挺理解他们的。”

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一个问题“学历贬值”时代来临:我们是该卷呢?还是该躺平?

显然绝大多数人选择了前者。

据教育部最新数据统计,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中超过八成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

当越来越多高学历人群回国,学历价值不断被弱化,唯有不断地考取更高学历,才能保证获得一个理想而体面的工作。



以欧美世界为例,本来高中毕业生就可以做的职业:比如工地监工,贷款经理,保险业务员,办公室助理,现在需要本科文凭。

以前只需要本科学位的职业,比如政府部门主任,大学辅导员,旅游景点导游,现在需要硕士学位。

以前只需要硕士学位的工作,比如实验室助理,社区大学讲师,现在需要博士学位。

而以前需要博士学位的工作,比如大学教授,现在需要博士后的研究资历。

中国也是一样,中科院院士崔向群说,现在的研究生和以前的中专生、大专生没什么区别。

学历膨胀,在美国总统中最明显。



美国建国初的十多位总统,没有任何高等教育经历。乔治华盛顿没有大学学位,林肯总共只受过一年正规教育。

过去一百年中,美国总统不仅要大学毕业,而且得有研究生学位。威尔逊有博士学位;肯尼迪、小布什、特朗普有商学院的硕士学位;罗斯福、尼克松、福特、克林顿、奥巴马,还有现任美国总统拜登,都拥有法学博士学位。连拜登的老婆,都是教育学博士。



连“网红”特朗普都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经济学学士学位

没个研究生学历,你都不好意思竞选美国总统。

再看看我们的邻居“韩国”。

2011年,韩国首尔大学统计年鉴显示,该大学在2010年8月和2011年2月毕业的1054名博士毕业生中,约289人毕业后仍未找到工作,有些人甚至没有决定就业方向。

调查显示,这次调查结果中的未就业人数达到十年来最高。



回头再看看国内。

八十年代每年只有100万人参加高考,而到了2019年,高考人数超过一千万。1986年中国大学总共只录取了57万考生。而在2019年,大学毕业人数高达830万。



1949-2019年全国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和毛入学率,数据来源:教育部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为了缓解就业,中国高校从1999年开始扩招。

本专科的招生人数从1998年的109万变成了2003年的382万。

高校承担了蓄水池的作用,让许多人晚几年在就业。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凭的负面作用也逐渐暴露出来:

首先,文凭体系没有办法避免不公平。实现了分数上的公平,却没法填补潜在的不公。以清华大学为例,2020级学生中,农村学生占比为20.2%。

由于生存压力、学习环境、阅读机会、父母关系等各种原因,农村的孩子考上名校的概率很低,这足以说明一个人的家庭环境对高考成绩有决定性影响。



其次,学历并不等于工作能力。

文凭只是对一个人在企业中表现的预测,它并不代表真实的工作能力。固然学习能力非常重要,但在复杂的社会网络中,人情世故等因素都包含在学习能力中。

所以,现代社会光有一张好的文凭远远不够,还需要有实习来证明自己的工作能力。

第三,文凭的提升,并不是改变社会高技术岗位的增多。随着越来越多硕士研究生毕业,但社会并为与之匹配相应的岗位。

这就导致,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新闻报道,清北博士去深圳中学当老师。这是除科研之外,最理想的选择。但非清北毕业的博士,他们的出路又在哪里呢?



另一个关键问题,如何应对学历贬值?

学历贬值的全球趋势,对于个人来说,可能意味着以下几点。

首先,大学本科学历,正在从过去的奢侈品,变成现在的刚需。无论从事什么职业,一个过硬的本科学历,是入门级别。

同时,耗时耗力的博士学历,并不适合所有人。在读博之前,建议对于学科现状和就业前景,做一个深入的了解,然后再做决定。

对于读博的机会成本(就是因为读博士而失去的其他职业机会),要做一个合理的估计。千万不要高估自己对于某一学科的兴趣。



要知道,一旦兴趣变成职业,结果很可能是兴趣的死亡。对于众多普通人来说,职业的选择,和个人的兴趣,多数时候并不是一回事,千万不能混淆。

短期的硕士课程,如果有助于就业,应多加考虑。事实上,美国从80年代以来,硕士学位的人均持有比例,是增长最快的。另外,有靠谱就职培训的大公司,也是职业教育的一种性价比较高的选择。



最终,学历只是一个通往理想生活的入场券。真正的成就,只能来自于真实社会中的历练和积累——无论这个社会有多么内卷。

那么,学历贬值的时代,还需要出国留学吗?

其实这个问题已经被很多人讨论过,务实派认为,留学的费用应该在三到五年收回成本,十年开始就应该盈利。

但问题是,在十年的时间来看,回本和盈利可能无法实现。

那么留学的意义在哪里?

硅谷投资人、原腾讯副总裁吴军博士送女儿出国有这样一个观点:

“只要是有条件的人,不管处于什么阶段,都应该出国读两年书。”



“虽然大部分留学生最后还是要回到中国的,但留学的经历非常重要,这跟你在国外出差或旅游不同。哪怕你去美国出差或旅游十次,甚至每次都在一个地方待一个月,那也没法深入美国社会,远远不如在美国读两年书有收获,要扎扎实实在那生活一段时间才行。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出国留学的必要性非常大。”

体验和学历相比,如今的留学时代更注重的应该是前者。

据教育部的统计,从改革开放至 2007 年,中国累计留学出国的 121 万人中,回国的人数是 32 万人,回流率仅 26.4%;但在 2019 年这一年,该比例已达到了 82.5% 。

这一情况在疫情后更明显了,根据智联数据研究所在疫情初期就对2020年的海归整体就业形势调查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海归人数比2019年增长了33.9%,其中应届留学生增长了67.3%。

2021几乎与2020持平,不管是在国外呆了十几年的老海归,还是刚毕业的应届生,回国的意愿都越来越强了。

不过尽管海归们都在吐槽就业难,但事实上,从海归优先职位平均招聘薪酬与全平台职位平均月薪对比来看,相比国内学生,海归优先职位的平均招聘薪酬连续三年走高,2021年达到13719元/月,高出全平台职位平均月薪(9364元)46.5%。

当然这也与多数海归偏好的岗位都在一线/新一线城市,以及金融和计算机等高薪行业有关。



新留学时代很多想法和观念已经和十几年前有了极大的变化,站在这个十字路口,家长和学生都要重新思考留学的利弊。

赚钱是一方面,人生规划又是另一方面。如何能够在不确定的大环境下拥有灵活的适应能力,这都现阶段需要克服的难关。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569249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