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总结阿富汗教训:孙子说知己知彼 北约没做到(图)

观察者网 0

【刘程辉】

“‘知己知彼’是中国古代军事家孙子的一句话,但北约没有做到。”

英美仓皇从阿富汗撤军过去将近一年,西方媒体对于这场战争依然耿耿于怀。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14日发表长篇文章,试图找出阿富汗战争失败的种种教训。文章透露,当美国宣布撤军的时候,英国曾与其他盟国商量是否要留下来。至于在阿行动为何失败,文章认为,西方在阿富汗缺乏连续性的政治策略,对当地政治、民生缺乏了解,对阿富汗塔利班的实力以及局势发展也缺乏正确的评估,最终导致了在阿富汗的一幕幕闹剧。



《星期日泰晤士报》文章

“一年过去了,到底是什么让事情变得如此糟糕?”文章在开头发出拷问,“在接管阿富汗一年后,人们很难接受这样一个事实——20年来,国际社会为重塑阿富汗付出了一万亿美元的代价,导致数以万计的西方人和阿富汗人丧生,但最终却让塔利班重新掌权。”

文章称,英国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出兵国,战争花费了400多亿英镑,导致453名士兵阵亡,数千人在身体和情感上留下创伤——其中一些人甚至自杀身亡。

“英国为何会走到如此糟糕的地步......英国是否曾试图影响其最亲密的盟友美国,让其重新考虑这场毁灭性的撤军行动?”

文章透露,2021年4月,当拜登宣布美国将错过5月1日撤出全部美军的最后期限时,英国防相曾召集意大利和德国等北约盟国商讨,是否要将军队留在阿富汗从而组建一个没有美国的盟军,但结果不了了之。

英国外交部一名高级官员称,现实是残酷的,阿富汗的军事行动是由美国主导的,不仅在军队上,而且在辅助支持上也是这样。一旦失去美国,这些都难以为继。

文章形容,对于西方国家来说,这场战争已经变成了所有人都想忘记的战争。

“如果能把阿富汗这个词从字典上抹去,白宫一定会这么做的。”阿富汗主要商业频道托罗电视台(Tolo TV)萨阿德·莫赫塞尼(Saad Mohseni)这样说到。

至于北约为何会一败涂地,《星期日泰晤士报》写道,“‘知己知彼(Know your enemy)’这句话源于中国古代军事家孙子所著的《孙子兵法》。然而,北约对塔利班知之甚少,他们经常将当地部落冲突归咎于塔利班,对于塔利班领导人奥马尔(Mullah Omar),北约也只有一张模糊的照片,甚至在其死后两年还以为他还活着。”



喀布尔机场撤军,大量阿富汗民众跟随美军飞机试图撤离,最终导致数人从机上坠亡的惨剧(视频图)

在大多数阿富汗人把政府机构的腐败视为他们生活中的主要问题,但北约部队却为支持腐败的政府机构而战斗。

曾在阿富汗执行过多次任务的北约前副司令、英国前国防参谋长尼克·卡特(Nick Carter)认为,“事实上,(北约)从来没有任何连贯的政治策略,从来没有了解过阿富汗当地的政治,以及这些政治因素是如何影响叛乱的。事实上,叛乱的许多原因从来没有得到解决,包括过度腐败、管理不善、没有建立起能够保护民众的警察部队。”

从一开始,北约就不知道想在阿富汗达到什么目的。文章举例称,英国曾于2006年向阿富汗赫尔曼德省派遣军队,本来是目的是为了一个重建项目,英国方面希望“一枪都不要开”。但当这支部队在八年后撤出时,他们已经发射了4600万颗子弹。

文章称,年复一年,新的北约指挥官们都会来到阿富汗,每个人都在喀布尔的总部外种树,最后这些树的数量多得令人尴尬。每个人都努力表现得好像这是一场新的战争,并将其描述为“关键的一年”。

对塔利班实力的低估,也是西方军队措手不及的重要因素。

文章援引英国政府高层消息人士的话称,当时政府对阿富汗局势抱有乐观情绪,因为英国军方和国家安全部门在阿富汗问题上花费了这么多年,正是他们的“乐观偏见”导致英美军队都夸大了阿富汗军队遏制塔利班的能力。最后低估了局势的严重性。

当时唐宁街的判断依据是:

第一,虽然阿富汗军队的实力会慢慢下降,但塔利班接管的过程是缓慢的,叛乱分子不太可能“直接冲向喀布尔”。

第二,他们认为阿富汗军队积极性高,资源充足,训练有素。

最后的结果显然证明,他们是错的。

“在喀布尔,阿富汗政府没有制定任何B计划。”文章还提到了这样的一幕:2021年3月,曾接受英军训练的阿富汗特种部队指挥官法阿德·科萨尔在战斗时被塔利班武装三面包围,本想求助西方军队支援的他们,后来意识到只能靠自己了。

“我呼吁空袭支援,但他们没有来......我问为什么不发动空袭,他们说了一个字——美国。”科萨尔说,尽管自己要求西方盟友使用激光制导炸弹支援,但美国人已经不打算这么做了。

“一旦美国承包商撤离,就没有人维护和操作阿富汗的设备了。”尼克·卡特说,“问题在于,没有人想到(撤军后)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与其说是情报上的失误,不如说是真正了解了加尼领导下的政府有多么脆弱。”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563108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