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夫妻花90万带娃环游世界,5年后他们怎样了?(组图)
2017年,
一条报道了老极和小猪一家,
他们在儿子辛巴出生后,
不买房、不报学前班,花了90万,
带着孩子环游世界。
▲
老极一家三口足迹遍布全世界
▲
辛巴5岁的时候,成为到南极年纪最小的中国人
辛巴3岁时,途经12国去北极看北极熊,
5岁时,纵穿南美洲,
成为到南极年纪最小的中国人。
他们的环球旅行故事打动了不少人,
超过100万人给报道点赞,
有人赞同他们“看过世界,才有世界观”的育儿观,
也有人质疑,这样的“教育”能留下什么?
▲
老极和小猪秉承“看过世界,才有世界观”的育儿观
这5年间,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辛巴有怎样的成长?
体制内学校的生活,他适应吗?
老极和小猪如何告别焦虑式养娃?
我们对老极进行了回访。
自述:老极
编辑:陈星
责编:倪楚娇
▲
老极一家在玻利维亚的天空之镜
我是徐承华,一名导演和旅行者。
我们的故事惹火了很多人,大家去转发说:“这个爸爸不是拉仇恨吗?”但它确实是一个真实的、正在发生的旅行与教育的故事。
▲
在北极体验桑拿浴
▲
在南极看到飞碟云
▲
老极一家骑行12国,去北极的路上
▲
在北极骑雪橇
▲
玩绳索过大峡谷
▲
在亚马逊钓恶魔食人鱼
▲
在加拉帕戈斯群岛大吃龙虾
▲
在厄瓜多尔荡世界上最高的秋千
一路上,辛巴尝试了很多课本中没有的东西:在土耳其、缅甸、老挝坐热气球;在南极看罕见的飞碟云;在亚马逊钓食人鱼;在加拉帕戈斯群岛大吃龙虾;在厄瓜多尔,荡世界上最高的秋千……
▲
在老挝,辛巴交到了一个法国朋友
▲
这个女孩是辛巴在伊朗的库尔德认识的,辛巴天天追着跟她聊天
一路玩,一路学习语言,去北极的时候说英语,去南美洲说西班牙语,他能和同龄的外国小孩无障碍交流也,发展出了超过20多个梦想,比如长大要开飞机、当保护动物的警察、当足球运动员、滑雪运动员、要做摄影师……
但辛巴最大的变化就是性格。
小的时候,还是爸爸抱妈妈亲,但是在外面风餐露宿,经常5:00就起床,爬上几个小时的山到一个悬崖边,就为了看到太阳第一束光照在雪山上。经历了旅途,他变得更开朗、乐观、坚强。
▲
辛巴和妈妈小猪
几乎所有的人都会问我们,说环游世界花了多少钱,你们家本身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
我很坦白地说,我跟太太也都出生在非常普通的中国人家庭里。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拍片、写书,而我太太是一名工程师,我们一起积攒了好几年的储蓄。
去北极、南极的时候,一共花掉了90万,大概只是上海的一个卫生间而已。回到国内的时候,大概也就剩下30万,谈不上很富裕,但是如果我们生活的欲望降低一些,它其实已经足够维持日常的开销。
▲
老极选择千岛湖暂时定居,因为那里有山有湖
▲
在千岛湖的日常:休息、划船、享受大自然
从北极、南极回来之后,我们希望生活短暂地平静下来,休息下来。
我们就搬到了杭州千岛湖,那里有山、有湖,有1000多个岛,是我们都很喜欢的一个自然环境。每天日常很简单,读书、写书、剪辑、划船,把我们见到的一切,沉淀一下。
▲
刚上一年级的辛巴,面对课业非常尴尬
辛巴进入到了小学一年级,他读的学校是公办小学,每天我花10分钟送他走路去上学。
辛巴开始是有点懵的状态,特别尴尬。他没有上过幼到小的衔接班,上学之前都不会汉字。他整天说:“爸爸,为什么拼音比英语、西班牙语还难学?”
一年级上半年,他是班级里的倒数,但大概在一年级下半年,他的成绩很快追赶上来了。我觉得辛巴的适应能力还是很强的。
大家其实都知道他有这样非常炫酷的经历。但我就告诉他,可以分享,但不能去炫耀,要用平常的心态去对待自己的生活。
▲
辛巴和妹妹的感情很好
我们在杭州千岛湖的时候,他妈妈怀上了妹妹。
辛巴每天看着妈妈的肚子,就说,爸爸,如果是个弟弟,我就给他起名字叫“徐功夫少林”,或者“徐功夫小子”,这样可以跟我一起玩打架,学武术。如果是妹妹的话,我就可以背着她去旅行。
妹妹出生后,第一声叫的不是爸爸妈妈,而是哥哥。辛巴是一个特别暖的哥哥,经常给妹妹换尿布,温奶瓶,还有经常抱着她。
一儿一女对于我的生活来说,是一个很完美的状态了。
▲
从杭州驱车去大理的路上,辛巴在沿途拍照
疫情开始的第十五天,我们当时觉得它可能不会很快结束,所以一家人开着车,从杭州出发,一路开到了大理,决定到那里定居。
来大理,是因为这里有风花雪月、苍山洱海,还有很多思想包容、宽松的朋友。我觉得孩子应该在自然环境特别好的地方成长。
▲
大理的生活、玩法很多元,有音乐会、篝火晚会
我们以最快的速度租了房子,安排好了孩子的一切。现在,我们全家经常一起爬苍山,在洱海里划船,去看各种植物、鸟类,晚上甚至有篝火晚会。
大理很多的玩法、生活、学习是以前在大城市所不能比拟或拥有的。
三年疫情的时间里,我们家小孩没上过网课,也没隔离过。辛巴每天都开开心心地读着自己的小学。
▲
户外日活动
辛巴在大理上的是创新学校,周一到周四是正常地上课,周五就是学校的户外日、自然日。周六日,他就可以自己选择爱好,比如漂流、骑马、划船、登山、学戏剧……辛巴在大理有了更多的施展空间。
在我看来无论是公办、国际、创新,甚至是在家上学,都没有完美的教育,适合自己的孩子和家庭才是最重要的。
我相信,小的时候,辛巴遇到的一切他所学习到东西,接触到的东西,也许在他十八、九岁的时候变成所谓的可能性。
我们不能把他简简单单地就关到书本里,关到学校里,关到分数里,那么只有这一种可能。
▲
辛巴在大理学骑马
比如,他学骑马,前几次很开心,到5次之后,他可能就是兴趣降低了,会开始找借口,说天气太热了,打退堂鼓。
这个时候,我会介入,从心态上去宽慰他,行为上去支持他,陪他一起练骑马。
作为父母,我想给他更多的环境和空间,让他体验他到底喜欢什么。辛巴尝试了很多很多事情之后,他的内驱力会促使他去努力。
▲
辛巴到世界的第三极,青藏高原
辛巴经常看世界各地的地理、旅行纪录片,我觉得,纪录片是非常好的教育方式。而我也希望他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8岁那年,他又突然间冒出了一个想法,想去看一看世界的第三极(珠穆朗玛峰)。
当时,他已经读小学三年级了,已经可以很敏锐地感受到世界的不同、文化的不同。
▲
辛巴在出发之前,写满了去第三极想要达成的梦想
▲
这趟旅行,妹妹和妈妈都没去,变成了老极和辛巴父子二人的单独旅行
我跟辛巴两个人肩并肩坐在电脑前,做攻略。在出发之前,他在自己的小本本上写了几十个梦想,登山、漂流、骑马、拍到雪豹、跟藏族的孩子赛马、收集到几种宝石……
当时因为妹妹太小,妈妈就没有办法跟着去,我跟辛巴第一次进行了父子之间单独的旅行。出发前,辛巴和他妹妹依依不舍,眼泪流得跟暴风雨似的,一粒接着一粒。
▲
这趟旅行途经了西藏、青海、云南、四川,都是地势险要的地方
▲
找寻了许多高原的珍稀植物
我带着他自驾8700公里,在西藏、青海、云南、四川旅行了一大圈,攀登了雪山,漂流了大河,拍摄珍稀的野生动物雪豹,还去找寻了非常多美丽的高原的花花草草。
辛巴就像一个电池一样,每天需要各种各样的活动、运动去把电量消耗掉,不然他就来消耗我。
他从小到大一直在爬山,在格鲁吉亚、在智利、在大理,经常爬山。他一直想做的一件事,就是挑战一座更大的雪山。
▲
天没亮,辛巴就开始攀登雪山
▲
小小的辛巴因为攀登的艰辛,“猛男落泪”
第一站,我们到了云南香格里拉,一个叫哈巴雪山的地方,海拔5396米。对于一个8岁的孩子来说,登雪山,确实是非常难的。
那天天气特别差,下着雨,浓浓的雾。他爬得喘不上气,体力消耗了很多。我们从凌晨就出发了,他实在走不动了,就对着我哭。
他哭的那一刻就是想到他的妹妹,他问我:爸爸如果我爬不上去,是不是不能跟妈妈在山顶视频了?
▲
登顶后,辛巴和妈妈、妹妹视频
我说,是,但是我们可以下山,没有问题,如果完不成,我们下次再来就好了。但是他看着雪山,把手又指向了山顶,说:“我要爬上去,登到顶之后,我要跟妈妈跟妹妹视频。”
那一刻作为老父亲,看到自己的孩子那么棒的状态,一步一步地走到了山上。我真的很感动。
辛巴最印象深刻的是在珠穆朗玛峰的脚下。那天正好是傍晚日照金山的那一幕,整座雪山洁白无瑕,他静静地坐在那里看。他就一直在说好美啊,然后回头看我。
我觉得,应该多带孩子去看一些开阔的东西,让孩子知道世界是如此精彩,世界是如此值得激情地努力地活下去。
▲
辛巴跟随河流探险家王冰漂流
▲
辛巴在漂流中落水,一时非常惊险
随着孩子的长大,我越来感受到自己的教育能力的不足,所以我希望能有更多有能量的人从精神和行为上去引领他。在这一路上,辛巴遇到许多优秀的、杰出的老师。
王冰,是河流探险家,从黄河的源头划了4000多公里到黄河的尾巴,他在中国七八十条河流上划船探险,并且从事生态环境的保护。辛巴在他的陪同下,进行漂流。
我们在漂流的时候,辛巴在大浪中搏斗,甚至翻了船。他说:“爸爸,我觉得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害怕之后还会坚持去做。”
▲
辛巴跟随奚志农拍摄野生动物
奚志农是中国著名的野生动物摄影师,从事野外拍摄近四十年,先后拍摄滇金丝猴、藏羚羊等,这几年一直在青海拍雪豹。他手把手教辛巴去拍野生动物,让辛巴感受到森林之美,和生物的多样性。
奚志农说:“今天的中国,没有人因为不能吃野生动物的肉,就会被饿死,没有人,因为不穿动物皮毛,就会被冻死,所以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伤害野生动物。”
▲
辛巴曾在世界各地见过不同的野生动物,保护它们成为辛巴的愿望
辛巴在全世界走过一圈,看过北极熊、大象、企鹅,他对奚志农这番话是很有感触的。所以辛巴一直最想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拍摄野生动物,让大家去保护它。
▲
从小,辛巴就开始学习划船
有人说,我经常带着孩子去冒险。
但其实我觉得我们做的事情,是探险,不是冒险。因为探险是非常科学的,有技术的准备。
比如这次的漂流,其实辛巴从5岁开始,就在学划船、学游泳,他经历过很多的帆船训练。镜头外面,我和另外几个叔叔作为救援的船,随时距离他20、30米。即使翻船了,我们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把他拖上来。
登山,也是辛巴从2000米、3000米、4000米、5000米这样,一路一路训练上去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以前的登山、骑马、漂流、滑雪,大部分都是我教的。其实第三极的旅行,是一个验证,只是把他所学的东西爆发一次而已。
我很鼓励孩子适当地去做一些探险,让他的心理阀值更高更成熟。
▲
辛巴在玩中学习,也在学习中玩
对现在的辛巴来说,我觉得学习和玩一样重要。
成绩,我们觉得中等就好。现在他还只是小学,这个阶段,我们还是想他保持好奇心,保持驱动力。
因为我看到许多孩子在小学的阶段,学习的热情已经被消耗光了。光是成绩单作为标准,有什么用?我认为学习无处不在。
从第三极回来,在他身上,第一个变化就是更加好奇了。
▲
辛巴和藏族小朋友一起玩耍
在西藏,他见了藏族人长长的袖子,就喊扎西德勒,见到白族人穿着漂亮的服饰,能歌善舞,自己也跟着跳。
第二个,就是他更愿意读书了。第一次辛巴到沙漠的时候,手里捧着一束沙子,风吹着沙子。他嘴里念了一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读书和行走,都是一起的。当你带孩子确确实实地走到实地的时候,他对世界、书本的理解是非常深刻的。他看到东西越多,灵感就越多,思想就越丰富。
▲
辛巴坚持下来的梦想,就是当摄影师
▲
辛巴的摄影作品
之前提到,他有了几十个梦想,但可能坚持下来的,就是当摄影师。他从3岁开始拍照。这次在青藏高原,自己能扛600的变焦镜头。他说以后,要成为一个摄影师,可以全世界边玩边拍。
我看到他就想起以前我和我的父亲。我父亲是一个小学地理老师,他没去过那么多地方,但我们家墙壁就是中国地图、世界地图。
我小时候看到这些陌生的地方,就想着一定要走遍,像徐霞客一样成为旅行家。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想在我有生之年,在每一个地方都留下的足迹,看这个世界的精彩的每一个瞬间。
可能我在辛巴心里种下的种子,到哪一天,也会发出芽来。
▲
老极和辛巴更像哥们
我觉得我跟辛巴更像是哥们,是同甘共苦的朋友。他经常会说:“我爸爸经常坑我。”其实我觉得蛮好的。
这一路上,我也犯过很多的错,跟他也有过一些矛盾,但我错了之后,会马上跟他去讨论,跟他道歉,他也能很平和地接受。
这让我去思考我自己如何做一个好的爸爸。
▲
在北极的时候,寻找了很久都没见到北极熊,老极决定自己假装成北极熊跟辛巴玩耍
▲
老极和小猪一致认为:鸡娃不如鸡自己
今天很多中国的教育里面,父母一直希望孩子做好、优秀、独特、与众不同。
其实这些要求,更应该是要求我们自己。你活得漂亮,你完成你的梦想,你成为孩子的榜样,孩子在耳濡目染的情况下,他的内驱力会促使他变得更棒。
我过去爱独自旅行,也爱极限运动。在2006年的时候,认识我的妻子小猪。我们兴趣相投,三观一致。我们之间的性格很互补,我的性格就像火山一样,每天都是激情澎湃,她就像高原的湖泊一样,静静的,不动如水。
我们一致认为,孩子应该接受户外、运动的教育。
▲
“当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是一个成长型的人,他也会成长”
出发去北极、南极,我们的分工,特别简单,我负责开车、扛大包、抱孩子等等,我太太她一般是负责拿着摄像机去记录去拍摄。我们一起用自己的双脚去走遍这个大千世界。
我和小猪都是第一次做爸爸妈妈,我们有什么做不对的,愿意去改变、去学习。当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是一个成长型的人,他也会成长。
▲
老极把8年的旅行、成长的经历,拍成了一部电影
我把我们一家人在世界三极,旅行八年的教育和成长的经历,制作成了一部电影,叫作 《陪你在全世界长大》,即将上映。
这部纪录电影,在国外也获得了很多奖项。外国的评委他们都有一些偏见,觉得我们亚裔都是数理化的冠军,一天到晚只知道死读书的。
当他们看到辛巴去接触自然,走向全世界的学习,他们会有一些感触。
之后,辛巴有2个旅行梦想,一个是明年跟他师父奚志农,一起去可可西里拍摄藏羚羊繁衍和迁徙的画面,一个是去非洲看动物大迁徙。我相信这个梦想很快会实现。
其实别人会问,怎样才能像我们这样去旅行?我觉得这事情特别简单。以前我说我的座右铭是一息尚存,从吾所好。我现在喜欢简单点说:有梦就去追,没死就别停。
▲
老极说,想让大家看到另一种生活的可能性
我不能说它是可复制的,这只是适合我们的选择。但我希望更多家庭从这个真实的故事当中,找寻到生活与教育的更多可能。
如果你认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话,那么去国内的任何一处,都可以让山川河流成为孩子的老师………
如果你心里有对孩子的爱和陪伴的话,那么就在你家的旁边,都是诗和远方。 阅读原文
分享文章:
文章由1+转码,以便在移动设备上阅读。新闻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网站所有,内容不代表1+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