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重启交通涌现离沪潮 民怨封城“天大的笑话”

美国之音/德国之声 0



上海重启交通运营,地铁部分开通

随着新冠病毒确诊病例持续减少,上海继恢复对外交通后,自周日(5月22日)起恢复市区公交和部分地铁路线的运营,并预计在六月中下旬推动全市复商复市,以恢复市民的正常生活。不过,上海一重启交通运输,市区公交搭乘的人寥寥可数,但对外交通的虹桥火车站竟出现了罕见的离沪大潮,让部分中国网民感慨,上海抗役的最后一页呈现的竟是此“元气大伤”的模样。

在历经长达55天的封城后,上海5月22日再现公共交通运输穿梭街头,包括273条公交线路全面复驶、四条地铁以及部分对外交通有条件恢复运行。

不过,为了确保疫情不致反弹,上海当局祭出多项措施,不仅公交车司机全体进行“封闭式管理”,乘客上车前也须先扫描一站一码的“场所码”,并事先上网登记与本人身分信息相符的交通卡。

至于前往虹桥机场及火车站的出城乘客,则须提供24小时核酸检测证明,并凭机票或车票进站。

上海恢复公交、地铁运营 防疫仍严

上海各车站已设置隔离区、配备防护服,以安置突发的阳性个案。万一公交或地铁行经区域发生多人次涉疫或车站周边被列为中高风险区,上海市政府也将随时采取封站跳停、缩线运营等应急措施。

依据上海市政府的规划,重启公共运输属于全市“三大阶段”防控工作中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完成“社会面清零”后,封控区与管控区范围将持续缩小,最终将于6月1日起达到防控管理的全面常态化,并争取在6月中下旬“恢复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然而,根据官媒报道,公交车上路了,却少有乘客搭乘,行经沿路也看不到其他人车,诺大的城市仍然一片寂寥。不少微博网民对上海解封更多的是冷嘲热讽,有人留言称:“大家都出不了小区,有乘客吗?还是专门找几个人去搭乘?”

尽管上海市政府宣布,全市八成人口,也就是超过2000万人的住家已解封,可以自由进出小区,并在规定时间内出门采买,但多位上海市民告诉美国之音,他们出入的决定权仍掌握在基层街道管理组织手上,只要居委会不放行,所有人还是得关在家中“足不出户”。

相较于冷清的市区交通,地铁车厢内却挤满了拎着大包小包行李,要赶往虹桥火车站,离开上海的乘客。根据微博流传的视频,在虹桥站外的人龙排队排到了车辆引道上,让黄牛有机可趁,硬是加价五倍,才能买到出城的车票。

逃出上海! 虹桥站外现“离沪大潮”

一位住在河南的微博网民望景生叹,留言称:上海“这次真的有点元气大伤的感觉。”

另一位上海本地人则留言解读:上海“解封就是离沪潮”,而一位山西的微博网民则以“伤城”来形容上海防疫的这最后一页。



香港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

位于上海的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急着出城者大多是外地人,来沪工作却因突发疫情被迫滞留上海,两个月来全无收入,自然想尽快出城另谋生计或返乡,因为他们心理明白,上海官员嘴上说“复工复产”、“复商复市”,但根本不敢违背北京的清零政策,更遑论上海现在对外来劳力的需求非常低迷。

谢国忠说:“中短期的话,可能都没有需要(外来劳动力)。最高层(领导班子)没有改变(清零)政策的时候,你(地方政府)如果去恢复的话,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如果有反弹的话,那你乌纱帽就丢了。”

早在5月16日恢复对外铁路交通的第一天起,上海最重要的交通枢纽虹桥车站外就出现大批候车旅客,当时市区交通因未解封,不少人不惜徒步数十公里或花上数小时骑共享单车来搭车,让“虹桥车站遇离沪大潮”一连几天都是微博热门话题。

官方尚未公布离沪人口的数据,但分析人士普遍认为,相较于染疫风险,看不到尽头的“动态清零”政策,才是他们放弃上海梦的主要原因。

中国弃办2023亚足赛 “动态清零”恐无止期

尤其中国近期宣布延期举办今年6月的成都世大运和9月的杭州亚运等重要国际赛事,就连2023年6月才要办的“亚足联亚洲杯”,中国也因无法承诺“完全开放模式”办赛,因此主动放弃主办权。



位于柏林的墨卡托中国研究所(MERICS)研究员瓦莱丽(Valarie Tan)

对此,位于柏林的墨卡托中国研究所研究员瓦莱丽(Valarie Tan)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取消亚足联赛事,代表中国恐持续强硬的“清零”政策。

瓦莱丽说:“我们确信,动态清零将会持续到明年底、甚至更久。2023年的亚足联亚洲杯对中国非常重要,他们花了数十亿美元在北京等地盖了多座场馆,这对习近平个人也很重要,他说过,要让中国成为世界足球强国。”

北京“动态清零”的基调不变,上海当局也急于清退外来人口,并拒绝走出泡泡,与病毒共存。分析人士说,其“复工复产”的口号让商界倍感欠缺说服力。



位于台北的万宝资产管理集团总裁朱成志

位于台北、长期关注中国市场的万宝资产管理集团总裁朱成志表示,上海跟华东地区的多数台资企业反映的复工状况都不尽理想,因为严格的人流管控造成的管理难度,让中小型厂商不堪负荷。他说,中国经济今年的成长力道疲软。

朱成志告诉美国之音:“终究会要解封,这点我们绝对肯定。它(疫情)对于大陆内循环经济的杀伤度是非常大的﹐因此,我们评估,大陆不但经济增长保不了5.5%,我认为,(保)4%都是一个挑战。”

依据上海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的统计,截至5月19日,浦东全区已有1100家重点企业复工复产,但朱成志说,多数非“重点”中小型企业的复工之路还很漫长。

北京分区封控 居民叹如“温水煮蛙”

上海走向解封之际,政治中心北京却陷入封控的泥淖中。截至5月23日,北京已先后在朝阳、房山等6个行政区实施程度不一的封控管制,除了权力核心中南海所在的西城区和东城区外,其他人几乎都被要求在家办公,已涉及1180万人,超过北京常住人口的一半。



北京朝阳区两个带着口罩的居民去排队做新冠核酸检测。(2022年5月11日)

一位基于安全因素不愿透露姓名的台商向美国之音透露,住在北京现在犹如“温水煮青蛙”,全市没封控,但却是越管越严。部分上海祭出的严厉措施,现在也在北京出现。例如,已经封控超过20天的朝阳区“南新园小区”5月20日因发现26名确诊病例,导致全区近5000名阴性住户被转运并集中隔离。相较于官媒称转运有序,并引用住户自拍影片称隔离酒店设施完备,部分中国微博网民却讽刺称其为集中“赢”,并质疑大规模转运作业恐反成疫情破口。

德国学者瓦莱丽分析,北京的“动态清零”已是一场带给人民痛苦、却不容质疑的政治运动。她说,政治和意识形态挂帅下,中国各地官员动辄封城,并非为了拯救生命,而是为了压低病例数,以拯救自己的官位。

相较于地方官员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所坚持的清零政策一片拥戴,总理李克强却似乎被推上浪尖风头。网传,李克强是支持“与病毒共存”政策的代表人物。

李克强“无罩”挑衅?高层升高防控争论



资料照: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和中国总理李克强在全国人大会议上。(2021年3月5日)

李克强5月18日视察云南大学后,网上流出多段视频及照片显示,他与师生谈话、合照时,都未戴口罩,随即引发网上议论纷纷。部分人士还称,这是20大前,李克强对习近平的公然挑衅,甚至出现“习降李升”的政争讨论。

不过,瓦莱丽认为,李克强恐无意、也无力挑战习近平的威权。她说,李克强公然违反防疫政策,可能意在凸显,中共权力核心阶层对清零政策的支持并非铁板一块。瓦莱丽说:“他的讯息也许无法传递给中国民众,但外界的观察人士却没有漏接。你知道,他(李克强)对正在发生的事不满,中共高层正在(暗中)进行一场辩论,也就是,清零政策是不可持续的。”

中国坚持清零政策,受到的内外质疑越来越强。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不顾中国政府抗议,接连两次公开警告“动态清零”无法持续。

美国财长耶伦(Janet Yellen)近日也直言,中国封城阻碍商品流动并将冲击全球供应链的复苏。

但北京对所有质疑置若罔闻。因此,中国民众想要“恢复正常生活”,恐得再等等。

民怨封城“天大的笑话”

上海逐步解封,周日(5月22日)开始恢复部分公共交通。官媒大力宣传、试图淡化民怨,但真实情况却似乎不是如此。与此同时,北京疫情持续升温,逾半人口居家办公。张文宏表示,可能新冠疫情“短期内不会结束”。


上海22日逐步恢复公交,但实际运营与人流情况,在官媒与网络有著不同的描述。

上海封城近两个月后,当局称疫情防控形势总体“稳中向好,正进入常态化防控转换阶段”。根据上海卫生健康委员会统计,上海周日(5月22日)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5例,无症状感染者503例。同日,上海宣布逐步松绑防疫限制,恢复部分公共交通。

根据中国官媒人民网报道,上海当局22日起恢复4条轨道交通和273条地面公交线路运行,运营时段为早上7时到晚上20时,行车间隔约为20分钟。地面公交主要服务于机场、火车站和医院。

搭乘公交采取“一车一码、一站一码”政策,市民乘车需主动扫码,持健康码绿码及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且体温正常才能乘坐公交工具。然而实际执行情况目前尚不确定。

宣传交通复运遭吐槽

上海恢复部分公交,当地媒体也高调进行拍摄采訪。有上海市民接受上海广播电台访问时表示,听到列车进站的声音,觉得很开心且怀念。

但从目前中国媒体曝光的画面与有关报道显示,搭乘公共交通的民众并不多,车站也不如以往繁忙。

另外,一位上海市民在接受上海广播电台直播访问时,谈到上海封锁将近两个月,是从出生到现在未曾有过的经历。她还称,被关在家里不能出去“真是天大的笑话”。尴尬的采訪记者赶紧移开话筒,镜头也随即转向空荡荡的车厢,避免拍摄,有关影片却迅速在中国社群网络流传。

澎湃新闻也在直播采訪过程遇到类似事件。有记者询问地铁乘客的心情,没想到受访者却抱怨“在这里五十多天,物资什么都没有发过”,记者不得不赶紧结束采訪。相关影音画面流出之后,引发中国网民热议。

北京半数人口居家办公

相较于上海疫情转好,北京过去每天的确诊病例却仍在50例上下徘徊,甚至有升温趋势。根据北京市卫健委通报,北京22日共新增99例新冠本土确诊病例,包含本土病例83例,无症状感染者16例。其中12例涉及房山区北京理工大学房山分校。

因应疫情,北京扩大要求居家办公。中央社报道指出,北京有16个行政区,目前要求居家办公的6个区,包括朝阳区、房山、顺义、丰台、海淀、石景山,总计受影响的人口高达1180万人,相当于全市常住人口的一半。

另外在北京朝阳区的南新园小区,日前传出有26人确诊,当局决定对整座社区5000位居民转运隔离。有民众在微博发文称,居民被要求提著行李、填写完基本资料后,搭乘大巴前往酒店,展开为期7天的隔离观察。

张文宏:疫情短期可能不会结束

中国坚持“动态清零”,实施严格的防控措施。中国防疫权威、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22日称,“可能新冠疫情在短期内不会结束,我们需要更长的时间,更多的耐心。”

为了防止疫情扩散,中国河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21日亦下达命令,宣布郑州率先启动常态化核酸检测,民众每48小时至少要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当局规定,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检测者,扫场所码会弹窗提醒或显示黄码,将无法进入公共场所,也不可搭乘公共交通运输。

这项措施5月底前会先在郑州市先行先试,其他省辖市要在6月底前建立健全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机制。届时河南省共1亿人口料将受到影响。

在“动态清零”之下,外界预料常态化核酸检测将成为中国大城市的防疫日常。

(路透社、法新社、中央社等)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549516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