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尼毛”到“马习” 细数重大历史时刻的五次握手

Newtalk 0

 

2022年全球仍陷于新冠疫情,而2月24日俄罗斯以“特别军事行动”为名发起侵略乌克兰战争至今也还未宣告结束;另一方面,北韩今年发动了超高频率的导弹试射;美中紧绷的关系也没能略见缓和。这诡谲多变的国际情势都有待政治领袖的智慧去做转变。

1972年2月21日至28日,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森(Richard Nixon)接受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邀请,访问北京、杭州和上海。此次尼克森访华标志着相互隔绝长达25年的两个国家双边关系进入新阶段,“中美邦交正常化”迈出重要的一步;这是历史上美国总统第一次访问当时仍被认为是敌对国家的中国。此外,尼克森在北京期间,也与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在中南海会面。1972年2月28日,《 中美上海联合公报》发表,宣布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而尼克森称此次访问为“改变世界的一周”,他和毛泽东握手的瞬间,被视为全球历史转折点的标志。而以下是五次承载着划时代意义的历史性握手。

尼克森访华:扭转中美关系的八天

在当选美国总统前,尼克森早已表达对于改善中美关系的态度。当时美国只承认中华民国作为中国的合法政府,并没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在尼克森首任任期初期,尼克森和其国家安全顾问季辛吉(Henry Kissinger)开始向中华人民共和国示好,表达了期望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改善关系的愿望。

经过中美双方反复的相互示好之后,季辛吉秘密访问了北京。在北京,季辛吉会见了周恩来。1971年7月15日,尼克森宣布他将在次年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的访问,尼克森在过去的20年内,首次向美国民众展现了当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而在为期一周的访问中,尼克森和他的最高级幕僚与中国政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其中包括会见毛泽东。”

尼克森的此次访华有着深远的影响,也极大地改变了正处于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形成了美国联合中国对抗苏联的局面。从此以后“尼克森在中国(Nixon in China或Nixon goes to China)”变成了一句美语俚语,表示政客采取了一个意料之外的行动。
 

南北韩峰会:文在寅金正恩微笑握手 互跨北纬38度线

2018年4月南北韩高峰会,也称“文金会”,是指北韩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与时任韩国总统文在寅于2018年4月27日在板门店大韩民国一方的和平之家举行的南北韩高峰会。这是继2007年时任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正日与时任韩国总统卢武铉的南北首脑会谈后,时隔11年再次举行领导人会谈。在正式会谈前,两位领导人牵手越过边界,而此次相逢为朝鲜战争后,朝鲜最高领导人首次踏足韩国土地。之后,两国签订《板门店宣言》,同意朝鲜半岛无核化以及争取在年内宣布结束战争状态等。


北韩领导人金正恩(左)与前韩国总统文在寅于南北韩共同警备区域握手。 图:翻摄自维基百科

会谈结束后,北韩政府随即展开一系列的政治宣传。朝鲜劳动党支部书记到政府机构、工厂和学校等单位举行讲演宣传,告之其国民“这次相逢是民族历史上的伟绩”,是“最高领导人熬了几天几夜才取得了胜利”,故呼吁民众要“更加认真的工作进行回报”。2018年5月9日,《朝鲜中央通讯社》发表社评,称会谈是北方和南方同心协力下建立的成果,只要朝鲜半岛人民团结一致才能够实现统一。

2018年5月11日,《劳动新闻》指出,《板门店宣言》是消除战争危险与缓和紧张局势,带来和平与安全的“伟大宣言”。同时,为响应宣言内无核化的诺言和就即将举行的朝美会话制造友好气氛,北韩外务省在2018年5月12日宣布于同月23日至25日期间废弃丰溪里核试验场,并会邀请中国、俄罗斯、美国、英国和韩国的记者于现场采访。最终,北韩于2018年5月24日以爆破方式拆除该核试场。两日后,文在寅与金正恩在板门店统一阁进行另一次的会谈,南北共同联络事务所在2018年9月14日成立。

《路透社》报导指出,此次峰会主要目标是终止两韩数十年冲突、缓和北韩核武计划造成的紧张局势。当地时间2018年4月27日上午9时30分,文在寅于北纬38度的军事分界线迎接金正恩。自1950年至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金正恩是65年来第一位踏上韩国土地的北韩领导人。而在金正恩的邀请下,文在寅也跨过北纬38度分界线,短暂踏上北韩领土,之后两人手牵手又再回到韩国辖区内,“文在寅与金正恩接着展开会谈,议题可望包括非核化以及两韩交流,之后将在军事分界线联手种下一棵树做为纪念。”而文金两人交换签完字的《板门店宣言》时充满仪式感的握手,在相机的闪光灯下定格了一个历史节点。

马习会:两岸领导人66年后首次会面


前中华民国总统马英九(左)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世纪之握。 图:达志影像/路透社(资料照片)

两岸领导人会面,又称“马习会”,是海峡两岸(即台湾与中国)最高领导人、时任中华民国总统马英九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5年11月7日在新加坡举行的会面。这是海峡两岸自1949年政治分立的66年以来,双方最高领导人的首次会晤,此次会面也象征马英九任内两岸史上最大突破。不过,会中主要就和平的两岸关系交换意见,双方没有签署协议或发布共同声明。此外,国民党也为此次会谈付出了政治代价,在2016年总统大选中败给了民进党的蔡英文。

该会面在当地时间2015年11月7日下午3时,于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新加坡政府应双方要求协助筹办本次会面。为达成实质对等与尊严,双方在会面上以“台湾领导人”与“大陆领导人”的身份见面,并以“先生”互称。中国官方指出“这是在两岸政治分歧尚未解决情况下,根据一个中国原则作出的务实安排。”会后,先由时任中国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张志军于当日下午4时15分举行记者会,接着马英九在下午4时45分在同一场地举行记者会。双方在稍晚共进晚宴,并分别在当日晚间搭乘专机返回北京与台北。

美洲峰会:奥巴马与卡斯特罗握手 象征两国正式破冰
2015 年 4 月 11 日,在巴拿马城举行的美洲峰会期间,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右)与前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Raul Castro)握手。 图:达志影像/路透社(资料照片)

美洲当地时间2015年4月11日,在巴拿马举行的美洲领袖高峰会,上演了历史性时刻,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和前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Raul Castro),峰会上首度同台并且握手,象征两国正式破冰,卡斯特罗也在演说中赞美奥巴马是个诚实的人,还释出善意,表达愿与美国沟通,希望美国能够解除对古巴的经济制裁。

当时世界媒体抢着捕捉这一刻,与会的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记者表示,“卡斯特罗靠近奥巴马,他用英文说你好吗?这两个人互相握手,镁光灯不停地闪,这真的是历史性的一刻!因为我们知道过去这两个国家互称为敌人,已经超过半个世纪了。”

根据《CNN》报导称,当时卡斯特罗表示,“我认为奥巴马总统是一个诚实的人,我敬佩他和他的一生,我认为他的作为跟他卑微的成长背景有很大关联。”而奥巴马则回应,“如果我们可以继续前进,抓住这个共同利益的动力,美国古巴之间会有更好的关系,创造新的机会,能够跨越我们的区域一起合作。”

1993年推动以巴和平进程的世纪之握:拉宾与阿拉法特


1993年9月13日,时任以色列总理拉宾(Yitzhak Rabin,左)与前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主席阿拉法特(Yasser Arafat)在美国白宫草坪会面,中为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William Clinton)。 图:翻摄自维基百科

1993年9月13日,在挪威进行数个月的秘密协商后,当时的以色列总理拉宾(Yitzhak Rabin)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主席阿拉法特(Yasser Arafat)站在美国白宫的草坪上,共同见证《奥斯陆协议》(Oslo Accords)的签署。接下来,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William Clinton)的双臂伸向了这两位领导人,随即阿拉法特与拉宾握了手,而这个过程被认为是以巴和平进程中的里程碑,但拉宾一年后遭以色列右翼激进分子刺杀;2000年,爆发了第2次的巴勒斯坦大起义。

《奥斯陆协议》(Oslo I Accord),是指1993年8月20日拉宾和阿拉法特在挪威首都奥斯陆(Oslo)秘密会面后达成的和平协议。1993年9月13日,双方于美国白宫草坪签署了《临时自治安排原则宣言》,该宣言被认为是以巴和平进程中的里程碑。但在协议签署后两年,拉宾遭以色列右翼激进分子刺杀,其后巴勒斯坦极端势力亦连续发动针对以色列的袭击事件,街头冲突逐渐演变成双方武装对抗,《奥斯陆协议》的执行遭无限期搁置。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文学城 查看原文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22/05/21/11576623.html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