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网友无奈:“谢谢,别再问我解封了没有”(组图)

中国网 0

不能出门的第 67 天。

外地朋友刷到上海复工复市的新闻,纷纷来恭喜我:你出来了吗?

我说,早在小区群里打听好了:



外面的世界怎么样了?

能出门的朋友给我发来了一段音频。

她说,那天路过常去的街道,一位爷叔虽然还被封着,但到了傍晚时分,他就对着窗外吹起口琴,一切就像疫情前一样。

听完,我有点破防了。

于是我找到 4 位已经能出门的朋友聊了聊。

不能出门、还未出门的朋友,让我们一起跟着他们的眼睛在上海大街小巷走一遍。

不过部分朋友表示目前正在静默中,已再次足不出户。

🍃

街道上的梧桐树全都绿了,

这个春天莫名其妙就没有了

@bovenwong:我住在安福路、复兴西路一带已经快4年了,这里以前一到周末全是精致打扮、拍照的人。

其实我不敢出门的,现在的活动范围也就是家附近 1 公里,只是为了取团购。

出去还是能感受到爽的啊,

感触最深的是没人真好

阳光好的时候,还是特别想去路上走走。

你问我有没有感受到自由?

我觉得在外面,即使什么都不干,也有自由的感觉。



在家里,我可以刷剧或者干其他什么事,崩溃不是一下子就能感受到的,有时忍不住会突然发脾气。

那天天气真的很舒服,街道上除了我,还有很多骑车、走路的人。

封闭前,这些梧桐树都是秃的,现在出去全绿了,阳光洒在树荫上。

这个春天,好像莫名其妙就没有了。



那天,安福路就像没有疫情一样,

但我还是躲开了走

有次走到安福路拐角惊呆了。

很多人在唱歌、滑滑板、晒太阳。虽然感觉挺好的,但我还是躲开了走。

印象最深刻的是三个女孩子:她们精心打扮过,在那里吃东西。以前安福路穿梭着各类穿着时髦的时尚博主,但封闭后再没见过。

那一瞬间我是感动的,好像又回到了没有疫情的时候。

后来听说保安驱散了聚集的人们。



90 多天没理发的爷叔,

想要再体面一次

现在能理发真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

那次看到有人在封锁线里剃头,附近并没有理发店,我猜可能是理发师就住在附近。

镜头外,一旁还有人牵着一条狗站着,看上去像在等位。



我把图片发在朋友圈,朋友很激动:这个剪头的在哪里!!

前两天,我们小区日常发物资的老爷爷也说,他已经 90 多天没理发了。

📷

武康大楼面前的网红已经复工了

普通人都在外面干什么呢?

@月亮去睡觉了:成为防范区已经很久了,但一直是「不建议出门」,4月底,终于接到可以去周围采买物资的通知。

我决定骑上电瓶车,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有两个老爷爷让我印象深刻,

都是个性坚持的人啊

第一位是襄阳南路楼上吹口琴的爷叔,疫情前,他就喜欢在傍晚时分对着窗口演奏,路人经过这里总会驻足观赏。

没想到疫情期间,他并没有停止。



这天吹的是《今夜无眠》,一曲终了,爷叔跟唯一的听众「我」挥挥手。

点开就能听,邀请你一起隔空观赏。

第二位是马路中间步履蹒跚的老爷爷。

我上前问了才知道,他上午就出门来找理发店,结果迷路了。他一直不愿意麻烦警察,等家人找到他的时候,已经在外面呆了五六个小时。

不过,直到最后,他也没有完成理发这件事。



不仅网红复工了,

能出来的人也在想如何展示自己

外面的街道并没有想象中破败。

因为清洁工出乎意料的多。路上很安静,到处都是扫地的声音。

武康大楼我去了好几次。

没有扎堆打卡的人。有些人只是坐在马路对面,什么都不干;偶尔有几个网红,他们在街拍。



能出来的人,有些会卖力拍一些素材在社交平台展示自己。

比如我看到一个小女孩,在淮海中路上跳舞,而她妈妈则在旁边帮忙拍摄。

营业的小店,在玻璃窗贴了塑料袋,

餐厅开始售卖葱姜蒜可乐等流通物品

我特地去了封闭前自己常去的小店。

老板说,门口现在已经给外卖小哥住了。



左图为疫情前的样子,右图为现在的样子。

外面其他还在营业的小店,很多都是拿黑色塑料袋挡着,或者拿卷帘门留一条缝挡着。



门上除了菜单,三张纸上都在强调:不接受线下交易!

部分餐厅作为保供单位虽然开着,但不一定只卖原先的东西,也卖葱姜蒜可乐等流通性较强的商品。



☕️

肯定最希望开店呀,

目前已经在店里生活了 1 个多月

@一个努力活下去的上海餐饮店店主:在家封闭的时候,我们街道在餐饮群里发通知,满足条件的可以申请回门店做线上外卖。因为我们是一家餐饮店,成功申请保供单位,恢复线上外卖了。

目前这条路能开的店,除了我们,只有隔壁水果店。

重新营业后就睡在店里,

毕竟不开店就只有支出,没有收入

3月中旬,我们店所在的街道就闭关管理48小时。

当时邻居给了我们这张「谢停封」,贴在店门口,也是图个乐子。



没想到,后来大家都被封住了。

幸运的是:我们申请成功做线上外卖了。但申请成功后就不能回家了,这一个多月来一直住在店里。



我们把店里的大玻璃窗用塑料袋贴起来,这样方便晚上休息。



之前睡觉靠瑜伽垫,但是时间久了,腰比较痛,有天晚上发朋友圈询问有没有可以卖到睡袋的渠道,早上起来好多人发了信息,要借睡袋给我,当时真的很感动。



目前在店里支了帐篷有了睡袋,假装自己露营,感觉还挺奇妙,哈哈哈哈哈哈哈,苦中作乐吧。

不管怎样,我们一直坚持着。



我们店是微信预约点单,闪送或者跑腿取餐,还有美团线上点单的模式。

隔壁水果店,我也决不会进店去买。

因为我们彼此都知道,现在能开店,是多么不容易,绝对不会踩那根线。



水果店老板开着电瓶车用手推车给附近居民送货。

遇到过一次特殊的求助,

疫情下很难,但我们还是想做点什么

成为保供单位后,店里的信息会公布在「上海发布」上。

一天,有个老阿姨打电话给我,说自己的妈妈90多岁了,得了重病,肉类中只能吃鸭肉,求助我们能否卖给她。

我们店里并没有,我问了附近的超市也没有售卖,就把这件事发在了自己的熟客群里。

客人们都很善良很积极,一起努力帮忙想办法,第二天真的弄到了一只鸭,闪送到店里,最后我们开着电瓶车成功送到了她手上。



🍫

虽然可以出门了,

但我的消费欲望降低了

@不知名上海小编辑:没人通知我们可以出门了,直到有一天,有人忍不住给疾控中心打了电话,得到的回复是:你们是防范区。

现在弄堂门又重新上了锁,贴着纸条,上面写着居委的电话,想出门就提前申请。

印象最深刻的是跑腿小哥,

他们最喜欢去医院门口

在医院门口,我遇到几个市中心的跑腿小哥。

他们在讨论如何抢到「好单」,其实就是接居民买药的单子。

小哥说,这种单子给价爽气,而且这也算是一件好事,「你这会子得多积点德」,他笑着说。



没有餐厅可供堂食,

五金店的阿姨请我们吃了包子

外面并没有可堂食的餐厅。

那次夜里路过一个五金店,里头的阿姨正在做包子,我们就看了会儿。

她看到我们笑了:你们 30 分钟后过来,帮阿姨尝尝好不好吃啊。推辞不过还是去了。



阿姨说馅料里的包菜、胡萝卜都是发的物资,怕放久了坏了,所以才自制包子,打算送给自己的朋友们吃。

虽然她不肯收钱,但我们还是送了她一个火龙果作为交换。

在便利店买了巧克力,

小哥给我发来免责声明

便利店虽然在营业中,但并不能随便进店,不能在店门口聚集。

有的里头用薯片纸箱堵住门口,冰柜也不开,假装没有在营业的样子。



是的,即使能出门,上海人民暂时也依然听不到这段开门铃声。

我其实并没有什么太想买的东西,因为被封久了,欲望都降低了。

加了小哥微信后,我说想买黑巧克力,可能太久没人跟他讲话,小哥一连回了我好几条消息。



买完,他又发给我一则严谨的消费免责声明,提醒我付完款截个图自己留存。



你问我在外面能不能感受到自由?

我觉得,不用凑团购、不用起送费,这就是最大的自由。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548867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