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全球IPO创纪录 疫情时代市场结构剧烈调整(图)

BBC 0



2021年全球股市经历了不平凡的一年。各国尚未完全走出疫情,疫苗虽然不断普及但新的变种接连出现,资本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创纪录的IPO融资额。

但活跃的IPO背后值得注意的是分化的行情。疫情最严重地区之一的美国,连续第二年迎来股市大涨;经济表现可圈可点的中国,港股和A股却连续遭遇黑天鹅,全年表现欠佳。

疫情阴霾未散,新概念却不断涌现,Facebook把公司名改为Meta,把元宇宙的概念推向高潮,相关股票一涨再涨;拜登上台以及格拉斯哥的气候大会使环保概念股迎来一波涨幅,最受瞩目的电动车公司特斯拉今年股价翻了十倍。

创纪录的IPO放量

根据数据公司路孚特(Refinitiv)统计,扣除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部分,2021年全球总数2097宗IPO共集资4020亿美元。与2020年相比,集资金额上升81%,件数增长51%。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全球IPO金额在疫情下创下新高,科技和医疗行业成为主力。

即便扣除2020年因疫情压抑的IPO需求,涨幅依然令人瞩目。而根据Dealogic数据,若加上SPAC范畴内的借壳上市等特别操作,这一数字更是达到5940亿美元。

路透社分析称,背后的原因是全球利率处在低位,新冠疫苗带来经济重新开放,这些因素刺激了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使其投机意愿大大增强,从科技初创企业到空白支票收购公司,各类企业纷纷上市。

如果分行业看,科技及医疗保健业占了IPO的大宗。路孚特数据显示,今年科技业有426件IPO,医疗保健业有332宗,总计占全球IPO集资金额的近42%。

目前最大的融资案为新能源汽车公司Rivian Automotive的逾120亿美元,中国短视频平台快手的54亿美元等。

摩根士丹利美国股权资本市场联合主管外腾浩(Andrew Wetenhall)表示,“如果考虑到新股的发行活动,尤其是新上市公司的创立情况,这确实是一个热情高涨的资本市场。”

但高涨的热情背后也有隐忧。比如监管风险。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中国企业在纽约上市进行严格排查,要求披露更多信息,这种压力下很多中国企业倾向于转战香港上市。此外,最近许多IPO的金融股表现不愠不火,还有可能因通胀和其他经济担忧而进一步失去动力。

花旗股权资本市场全球联席负责人弗莱明(James Fleming)称,“我不得不认为(2022年)将是全球发股水位下降的一年。”

中概股表现欠佳

就股市表现而言,中国大陆A股及港股表现欠佳,而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交出的成绩单几乎可以说惨不忍睹。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95只成份股,在今年2月创出高点后,在9个多月时间里累计跌去逾1.1万亿美元,目前跌幅已经超过50%,创2008年以来的最差年度表现。其中,阿里巴巴市值损失约4300亿美元,跌势接近60%。

背后的原因包括中国对科技公司高强度“反垄断”,以及突然一刀切执行的“双减政策”等。影响最大的政策还有美国方面的监管力度。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已敲定在三年内将不合规的中国公司从美国交易所摘牌的规则。

“看来我们正走在这些公司将从美国退市的路上,”纽约GW&K的合伙人和股票投资组合经理Thomas Masi说,他称原因在于中美关系持续紧张。

压力下美国散户已经开始抛售中概股的美国存托凭证(ADR)。高盛估计,中国公司ADR整体市值为1万亿美元,其中有四分之一是美国投资者持有。

对于机构投资者,他们把希望寄托于,这些中概股公司在香港上市,这样就可以转为港股,绕过监管风险。路透社透露,很多机构已经成功测试通过托管银行把中国公司的美国存托凭证转换成香港股票。

中国企业也为此做出准备,纷纷转道香港港上市或二次上市。根据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统计,2021年在香港上市的前10大公司中,有五家是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进行第二次上市,包括百度和哔哩哔哩等。

“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回流是大趋势,”安永大中华区财务会计咨询服务部负责人Lawrence Lau说。“如果有一天,他们的股票不能在美国交易,香港可以作为一个安全平台,他们的股票仍然可以正常交易。”

冷热不均

虽然中概股表现不佳,但美股全年表现十分亮眼。标普500指数从年初至今已经上涨超过25%。MSCI明晟全球指数上涨13%,几乎其他所有资产类别都享受到成绩辉煌的一年。

相比之下,香港恒生指数则大跌超过14%。沪深300则跌超过5%。



图像来源,EPA

图像加注文字,香港恒生指数全年跌幅超过14%,但很多原本打算在美国上市的中资企业纷纷转向这里谋求上市。

其他新兴市场情况也不好。总体而言,新兴市场股票在2021年迄今下跌了7%。分析背后原因,新冠疫苗接种率较低,以及土耳其和拉丁美洲国家的政策和政治不可预测性,都进一步削弱了信心。

不过2022年情况尚不可知。美联储决策者们近期为明年3月结束购债计划后不久就进行升息提出理据,指出在新冠疫情继续之际,美国通胀高企且就业市场至少接近充分潜力。

升息意味着更为紧缩的货币政策,往往对股市有偏负面的影响。

中国则在释放更宽松货币政策的信号。比如中国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韩文秀表示,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并特意强调,要慎重出台有收缩效应的政策。

更明显的信号是,今年岁末,中国央行下调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此举将释放约人民币1.2万亿元,宽货币的信号强烈。

新趋势:元宇宙、碳中和

如果说Zoom和医药股在2020年的疫情中的大涨,后疫情时代,元宇宙成为最新的概念。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脸书大笔投资开发虚拟现实装置。

在扎克伯格给自己的社交媒体公司改名后,晶片生产商英伟达(Nvidia)和游戏平台罗布乐思(Roblox)迎来了一轮暴涨,也使得业界蠢蠢欲动。

此外,在“缺芯、限电、补贴退坡”等多重困难影响下,新能源汽车还是跑出令人瞩目的好行情。

路透社援引多家资管机构认为,减碳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投资机会——特斯拉今年股价已经翻了10倍,而电动卡车制造商Rivian上市后市值一度突破1000亿美元,要知道这公司甚至还没有什么像样的营收。

一个重要的背景是随着今年全球主要经济体更新碳中和目标,环保主题或碳中和,成为炙手可热的新概念。尤其在中国,地产、教育、互联网,甚至白酒行业都乏善可陈的2021年,新能源汽车成为投资者的新宠。

在“缺芯、限电、补贴退坡”等多重困难影响下,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仍实现高速发展,今年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5.7万辆和4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倍和1.2倍;前11月产销同比均增长1.7倍。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预测显示,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500万辆,同比大增47%。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亦预计,明年新能源乘用车增长近50%。

罗兰贝格全球高级合伙人方寅亮表示,在全球大减排背景下,新能源化转型已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达成共识,车企们也步调一致地在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可能会比之前预期更加乐观。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524368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