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想领养身亡夫妻的8个娃 家人:一个都不能少(图)

极目新闻 0

12月3日,江西宜春一对刚过而立之年的夫妻意外身亡,留下8个尚未成年的孩子,最小的孩子只有9个月大。9日,记者来到这对夫妻小王和小邹的家,位于江西宜春竹亭镇罗布村村东头的一栋二层楼房,并在这里见到了小王的母亲、哥哥嫂嫂还有两个姐姐。

12月9日,从309省道罗布村段拐到一条有些缓坡的村道上,步行100米左右,记者看到摆放在路边一张张折叠的圆桌和一摞摞塑料凳子,这是昨天宴请前来送葬的亲朋好友用的。正在收拾桌凳的一位村民告诉记者,总共摆了20桌席。往前再走几十米,就到了小王夫妻二人白色楼房所在的院子,两个小孩正在院内一角的沙堆上玩耍,孩子的伯母告诉记者,这是小六、小七,也就是那对双胞胎女孩。

近距离看这栋二层的小楼没有远处看起来那么精致,装修比较简单,一楼房间的地面是用水泥硬化的,墙面也是用普通的白色涂料粉刷的。记者首先遇到了小王的母亲和两个姐姐,他们正在忙着收拾家务。



小王的哥哥抱着8个孩子中9个月大的小男孩


在屋后,小王的哥哥王先生正和一对中年男女说话。两人走后,王先生告诉记者,这两人来自浙江嘉兴,想收养孩子,但被他拒绝了。谈到以后孩子的抚养问题,小王的哥哥表示,不会接受领养,更不会送去福利院,现在政府给予了很大的帮助,目前的情况是他们需要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去照顾孩子,不管是他自己的还是他弟弟的孩子,现在都是他的孩子。他自己有一儿一女,未来自己和妻子、母亲需要照顾10个孩子。母亲和妻子都是做摆地摊的小生意的,现在母亲肯定是不能继续摆摊了,他希望母亲现在能养好身体,只要身体没太大问题,还可以看看孩子,如果母亲身体出状况的话,他们夫妻除了照顾小孩还要看护母亲,压力就更大了。



8个孩子的两个姑姑正在给孩子们洗衣服

小王的嫂子也表示,会把8个孩子当自己的小孩一样养。他们父母在的时候那么辛苦,都没有把小孩送走,做伯父伯母的,更不可能把小孩送走,这是最基本的。希望他们能在一个充满亲情的环境之下长大,这样对他们的成长也有利。记者在现场看到,小王的嫂子虽然很忙,但一直照看着在沙堆前玩耍的双胞胎侄女,还给她们拿来切好的苹果吃,两个小孩则在沙堆前有滋有味地玩着,不时咬上一口手里的苹果。

记者见到小王母亲的时候,她正抱着自己最小的孙子,手里拿着奶瓶给他喂奶,她整个人看起来面容憔悴,怀里的孩子则是一脸的乖巧,嘴里不停地吮吸着奶嘴。这位63岁的农村妇女,已是8个孩子的法定监护人。

小王的二姐告诉记者,母亲其实患有高血压,需要常年服用降压药。父亲去世得早。母亲一个人将他们兄妹四个抚养成人的,父亲走的时候弟弟才8岁,大姐也只有16岁,家里的条件一直不好,兄妹四个都没有读完初中就辍学了。她和二姐都是不到20岁就嫁人生孩子了,这就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小王的哥哥表示,本来经过这些年的一家人的打拼,母亲也算儿孙满堂,家庭算蛮幸福的,但弟弟却又这样突然走了,对母亲的打击不是一时半会能缓过来的,生活的磨难让母亲显得格外老一些,看起来不像63岁,更像是70多岁。

延伸阅读

夫妻意外身亡留下8个孩子:有6个女孩和1个听障男孩 一定要生出健康男孩

孩子们是无辜的,他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没有躲开双亲早逝的悲剧,但应该有权利掌握自己的未来。


最近,“夫妻意外身亡留下8个孩子”一事引发公众关注。这8个孩子目前都未成年,他们的未来将会如何?

事情发生在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竹亭镇罗布村。12月3日,一对夫妻在洗澡时因一氧化碳中毒身亡。据媒体报道,两人分别为31岁和34岁,共生育了8个孩子,其中最大的12岁,最小的刚刚9个月。



亲属带着孩子们在父母的葬礼上。图源:极目新闻视频截图。


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现年65岁的奶奶成为孩子们的监护人。意外发生后,袁州区和竹亭镇的政府部门分别给孩子的家属送去2万元和5000元慰问金,罗布村村委会也送去1000元和生活物资,这些钱款都已交给孩子们的奶奶。

竹亭镇政府工作人员表示:民政部门将为每个孩子每个月发放1200元的孤儿补贴,直到他们18岁,这笔补贴会打到奶奶的卡上。

据当地村干部介绍:这对夫妻经济条件一般,丈夫平时开车跑运输,妻子在家带孩子。那么,他们怎么能生8个孩子?

竹亭镇政府工作人员表示:这对夫妻确实属于“超生”,但因为他们条件比较困难,处罚也无法执行。在他们生第4个孩子的时候,村委会的工作人员曾让他们少生,但是夫妻两人坚持要生,政府和村委会也无法作出实质性干预。2015年之后,只要孩子父母双方到场,有出生证明,就可以给孩子上户口。袁州区民政局、竹亭镇派出所证实这8个孩子都已上了户口。

为什么这对夫妻要生这么多孩子?

看一看孩子们的情况,人们心里应该都有答案:媒体从当地民政部门获悉,8个孩子分别为12岁、10岁、8岁、6岁、4岁、2岁(双胞胎)、9个月。据孩子亲属介绍,老大到老四都是女儿,老五是听力有缺陷的儿子,老六、老七是一对双胞胎女儿,老八是儿子。

很明显,这对夫妻“重男轻女”,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他们每隔两年生育一次,一定要生一个健康的儿子才肯罢休。很难想象,假如第八个孩子仍不如他们的意,他们会不会继续生下去。即使没有这次意外,夫妻俩将来抚养这8个孩子的负担也可想而知。



标语已上墙,是否入人心?


如今,当地政府已经表明会对这些孩子的生活负起兜底责任。除了作为生活费的孤儿补助外,当地也在研究对已上学的孩子提供教育补助。

孩子们的伯父拒绝了他人“送养孩子”的提议,表示会一起抚养这8个孩子。据当地村民介绍,孩子伯父自己也有两个读中学的孩子。

有网友提出担心:每个月总数将近1万元的补助,是否能公平地用到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 在 笔者看来,这种担忧不无道理。

这对夫妻生育第一个孩子时已经是2009年,然而他们观念中“重男轻女”的思想依然根深蒂固;那么,他们家庭中的其他成员,能否做到将来在抚养中对8个孩子一视同仁,而不是把感情和资源偏向于其中的男孩?

尤其是,孩子中年龄比较大的几个都是女孩,12岁的大姐要比八弟大了11岁。当姐姐们成年了不再有资格领取补贴,她们是否会“被迫”打工赚钱补贴整个庞大家庭,或者早早就出嫁,而无法实现自己的生活理想?类似的真实故事,其实已经在过去重演过很多次。

我们当然愿意相信亲情的连接,但是也应该同时为孩子们的成长建立起制度的保护伞。比如,当地民政部门除了为孩子们发放经济补贴之外,是否可以成立工作专班,定点长期跟踪孩子们的成长情况,监督补助款项的去向?

再如,有能力有意愿的公益组织和志愿者团队,是否可以长期服务这个家庭,为孩子的监护人和亲属提供抚养教育孩子的专业建议和协助?毕竟,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是一个需要科学方式才能达成的目标,对这个特殊家庭而言,可能要面临更多的困难。

孩子们是无辜的,他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没有躲开双亲早逝的悲剧,但应该有权利掌握自己的未来。大人们能做的,就是帮助他们,未雨绸缪。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521575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