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逃不过「炎症」侵袭!1/6癌症都与它相关(图)

生命时报 0

“发炎”,一个人人都经历过的症状,鼻炎、扁桃体炎、肠胃炎……严格来说,炎症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临床上一类常见的病理过程。

我们生活在充满细菌的世界里,可以说没人能逃过炎症的侵袭。有人认为,炎症是小毛病,扛一下就过去了;还有人视它为洪水猛兽,稍有苗头就开始吃药。



我们常说的炎症到底是什么?它会对人体产生哪些影响?如何才能与炎症和平相处?《生命时报》邀请权威专家,为你一一解答。

受访专家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 任菁菁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 牟建军

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营养师 石正莉

1/6的癌症由炎症引起

炎症属于基本免疫反应,是机体受到某种刺激(如外伤、感染等损伤因子)时,发生的一种以防御反应为主的基本病理过程。
      
在机体组织出现损伤时,会引发炎症反应,以防止感染的扩散、清除坏死组织、恢复器官功能。如果人体没有炎症反应,机体将不能控制感染并修复损伤。



放任发炎不管,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当炎症局部病变较严重,病原微生物在体内蔓延扩散时,会出现全身性反应,例如发热、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寒战、厌食等。严重的全身感染还可引发败血症,甚至导致休克。

炎症反应是一些重大疾病发展中的重要一环。世界卫生组织属下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的一项报告显示,世界上1/6的癌症由细菌、病毒感染引起,这些感染,多数就是我们俗称的“发炎”。

炎症是多种疾病的源头

一般认为,在可控范围内的炎症反应是有益的。一旦失衡,会产生一些炎症因子,对正常的器官和组织造成伤害。

糖尿病

炎症反应引起胰岛素抵抗;此外,炎症刺激脂肪细胞异常代谢,分泌过量的炎症因子,进一步损伤胰岛细胞,加速了糖尿病的发展,形成恶性循环。

神经系统疾病


炎症失控会产生神经毒性,损伤神经元细胞。比如,老年痴呆症患者脑内的一些细胞会释放炎症因子,加剧神经元的退行性病变。

肥胖

当脂肪堆积分泌过量的脂肪细胞因子时,会引起全身性的慢性炎症,脂肪组织巨噬细胞浸润会加剧这种慢性低度炎症状态。



心血管疾病

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究其根源都是由免疫紊乱导致炎症因子侵入血管壁内部,从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等疾病的发作。

癌症

在慢性炎症中,修复再生需要细胞增殖,细胞分裂越多,DNA复制出错的几率就越大,增加了产生癌细胞的几率。若微小癌细胞日积月累集结成团,就会形成恶性肿瘤。

抑郁

炎症是抑郁症的病因之一,慢性炎症的轻微增加都会导致抑郁症风险增大。抑郁症发病期间,炎性细胞因子释放和炎症反应都比较活跃。

6种饮食习惯会“促炎”


日常饮食与炎症的发生息息相关。以下6种饮食习惯,可能让炎症悄悄找上你。

1

吃得太精细

大米饭、白馒头、白面包等,这些精加工主食富含精制碳水化合物,血糖反应较高,而高血糖会使炎症反应上升。

2

高糖、高盐饮食

蛋糕、巧克力、甜品等高糖食物,会让血糖波动较大,导致胰岛素、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水平升高;还会消耗体内大量的B族维生素,导致炎症反应升高。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发现,高盐会通过活化血小板,激活参与炎症反应的细胞,进而造成血管炎症。

3

常吃加工肉类


熏肉、腌肉、火腿、烤肉等,都会带来促炎物质,包括多聚芳烃、杂环胺类等。

牛肉、羊肉、猪肉等红肉,都富含饱和脂肪,长期摄入过多易导致肥胖,这也是一种特殊的炎症。

4

零食吃太多


包装上有人造奶油、人造黄油、植脂末、植物奶油、氢化植物油、代可可脂等这样的字眼时,这些食品中大概率都含有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会升高多种炎症因子的水平,可能与它造成的脂质代谢途径紊乱有关。

5

常吃快餐、油炸食品

常见的西式快餐和一些油炸食品的饱和脂肪含量很高,不但会促进炎症反应,对体重、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等都有着不利的影响。



6

经常饮酒

酒精不仅会加重肝脏负担,还会杀死肠道中的正常健康细菌,破坏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诱发炎症反应。

做好4件事给身体“消炎”

引起炎症的原因,可分为内源性因素和外源性因素。

▶内源性因素:DNA的损伤、端粒功能异常、表观基因组破坏、有丝分裂信号异常和氧化应激等;



▶外源性因素:感染、外界环境及毒物刺激、不良饮食习惯等。

内源性因素难以改变,但我们可以通过减少外源性因素的影响,来避免或控制炎症。

远离污染环境

高温、低温、紫外线和放射线等物理因子,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生物因子,强酸、强碱和甲醛等化学因子,以及不当使用药物和其他生物制剂,都可能引起炎症。

生活中要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家中要勤打扫,保证室内环境干净整洁,不乱用药,尽量不要使用杀虫剂、染发剂等产品。

学会处理压力

持续的心理压力可能破坏机体调节炎症活动的能力。

要保持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每天睡够7~8小时,遇到不顺心的事学会调节情绪,必要时应求助心理医生。

养成运动习惯


肌肉收缩时能分泌一些细胞因子和分子量较小的肌动蛋白,这些物质进入血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全身的炎症反应。

运动时不只要做有氧运动,还要注意增强肌肉力量,建议身体条件允许的人适当做一些负重练习。



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要尽量改掉前面提到的“促炎”饮食方法,并逐步养成好的饮食习惯。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医学教授安德鲁·威尔博士有一个著名的“抗炎食物金字塔”理论。

果蔬的抗炎效果最佳,每天至少摄入4~5份蔬菜,每份约80克;

粗粮、面食、豆类次之,每天要搭配食用;

有机菜籽油、坚果等健康脂肪居第三,每天应摄入5~7份;

鱼和海鲜每周可摄入2~6份(1份约113克)。

此外,要减少食用方便面、饼干、外卖等快餐食品,远离烟酒。

如果患有较为严重的急性炎症或由急性炎症引发的疾病,仅靠改变生活方式难以控制,应及时就诊,遵医嘱接受治疗,避免炎症恶化引起各类并发症。▲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506140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