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踹门查补课”,如何看待史上最严“双减”新政?(图)

无相财经/环球时报 0








昨天,一则“踹门查补课”的视频在朋友圈里广泛传播。

视频中,执法人员的踹门,以及掐老师脖子的动作,让吃瓜群众愤怒,让教师群体心寒。

今天,官方回应来了。



根据公告和涉事老师的采访回应,事情大概是这样的。

疫情防控期间,含山县政府为了防控疫情,暂停了所有教培机构、网吧、酒吧等场所的营业。

但是,仍有一些教培老师选择顶风作案,涉事老师吴鸣因为负债100多万,网贷和信用卡贷即将到期,不惜铤而走险,让学生们从后门进出以躲避检查。

在被人举报后,社区防疫人员来到现场,敲门叫人。

但吴鸣因为害怕,心存侥幸,将教室门反锁,装作里面无人。

在敲门10多分钟后,防疫人员失去了耐心,强行踹门将吴鸣掐脖带出训诫。

这段画面也就是视频中的场景。



经调查,该场所无办学许可证,已责令其立即关闭并接受处理。

而对视频中个别工作人员执法方式简单、急躁、不规范的问题,有关部门表示将认真对待,严肃处理。

据吴鸣后续接受采访说,自己并没有受到什么处罚,目前也是等待复工的状态:

“他们都比较正常的停业、训诫,只有我关门不让防疫人员进来,才导致这种事情发生”。



实际上,这就是一场“猫鼠游戏”的插曲,事态并没有早先大家想得那么可怕。

不过,网友还是分成两拨意见。

一波是为执法人员叫冤:

“敲门不给进离开又说走过场,踹开了又说粗鲁,如果里面的有一个出事算谁的责任?”

还有的是为老师不平:

“好歹也是个老师,这样的执法未免太过粗暴,容易给学生造成心理阴影。”



其实说到补课,无相君有太多的感慨了,最近半个月,网上各种关于补课的段子层出不穷。



段子多,说明关注的人群多。

这也从侧面说明,教育问题,是很多家长的焦虑点。

2019年,国家发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提高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投入,推动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

这意味着,将有很大一部分成绩普通的学生将在中考、高考后被分流到职业学校。



面对日渐激烈的竞争和“内卷”压力,中国家长们流行起了“鸡娃”热,争先恐后给自家小孩“打鸡血”报名补习班、参加课外活动,以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

有一个笑话流传甚广——问:四岁的小孩,词汇量1500够吗?答:在美国足够了;在海淀不够。

中科院调查指出,2020年,有两亿多中小学生使用网络进行在线学习,主要消费群体是一二线城市的中产家庭,其中六成家庭表示每年愿意花费万元以上用于孩子的教育。



面对如此庞大的潜在用户群体,课外教培开始野蛮生长。

一些教育机构为了攫取暴利,制作虚假的教师资格证,另外,退款难、网络欺诈也是教育市场投诉的主要问题。

基于种种乱象,给孩子们减负,打击不规范的教培机构,当然是好事。

但是,相对一刀切的政策也引起了很多人的疑惑:

限制教培,家长们的焦虑就能缓解了吗?

一些执法部门是否矫枉过正?



其实,教育减负、限制补课这件事,在中国已经推行20多年了。

早在2000年,教育部就发布了《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提出了7条具体规定,包括限制学生功课量、取消小学生考试成绩百分制、禁止初中进行任何形式的招生选拔考试等。

在这份《通知》中,同样禁止了小学学校组织周末及寒暑假补课,只是没有提及校外培训机构。



然而,20余年的教育减负,收效并不大。

“21世纪经济报道”曾采访一位家长,她表示:“现在小学生负担比我自己读小学时候重多了”。

她的孩子小学一年级时每天都有功课要做,老师会在微信群布置功课。除了传统的书面功课,孩子的英语老师还会用教育App布置任务。



这二十年来,孩子的近视率越来越高,课业负担越来越重,是肉眼看得见的。

为什么家长们要补课?其实逻辑很简单:

取得基础竞争优势——考好分数——考好大学——找好工作——更好的生活。

反推:大家都想过好的生活——但是好工作总是少的——好大学也总是少的——好分数也是难考的——催生补课。

所以说,补课的焦虑实际上在于逻辑链的末端,也就是就业问题。

或者说,这是一个社会公正和平等的问题。

如果就业问题以及行业收入差距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减负的结果,大概率会像之前的20年一样,越减越重。

“果”明明白白地摆在那里,强行要“因”消失,无异于痴人说梦。



中小学生的压力,本质上就是社会压力的传递。

面对减负新政,富人和中产的利益得失是不一样的。

没有了教培,富人还可以玩私立学校,私人家教,全时陪读,即便小孩学习成绩应付不了高考,还可以出国镀金,可玩性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有一些开明的家长表示,自己也不想鸡娃,希望孩子能快乐成长,但一想到他成绩下降后,大概率会进入中高职学校,坦白地说,中高职学校的氛围和正常的高中本科有着不小的差距。



他担心,自己的孩子会染上打架、喝酒、早恋、逃课等坏习惯。

所以,要减负,或者说要减少家长的补课焦虑。

当下,我们至少要做到两点:

1.必须提高基础产业和服务业的待遇水平,减小各行业收入待遇差距。当外卖员和处长一个收入时,我想家长们的焦虑要小很多。

2.完善职业教育环境,既然要学德国的双轨制,就要把德国的双轨制的环境给搬过来。

如果不解决这两大问题,谈再多教育减负、限制教培,很可能,也只是扬汤止沸而已。

环时锐评:对含山县的那一幕,公众强烈不满是有道理的

无论什么处理,当着学生的面像对待嫌犯一样掐住老师的脖子将其“押出”教室,这种画面公众无法接受。

安徽含山县一补习班被防疫人员破门而入的信息已经大致清楚了,补课老师确系违反防疫规定从事课外教学,且将教室反锁,不回应防疫人员敲门。然而公众还是对视频展现的情境强烈不满,这种不满也是基于常识常理常情的天然反应。

 



@含山县人民政府发布 报道截图

首先,无论什么处理,当着学生的面像对待嫌犯一样掐住老师的脖子将其“押出”教室,这种画面公众无法接受。这样对待老师不是文明的表现,当着孩子的面这样做更是不应有的示范。相信这个教室门被踹开,老师被掐脖子那一刻和那一幕,那些孩子有可能一生都不会忘记。看视频中孩子们紧张坐着一声不出的样子,他们显然也都受到了惊吓。

 





视频截图

在防疫期间违规补课确实不对,但治理对象是一群孩子和一名教师时,处理方式和态度就有了一种特殊含义,我们的社会应当充分感知并尊重这一含义,而不能蔑视它的存在。

另外负责执行防疫纪律的人员有的不戴口罩,这在画面中同样很刺眼。执行纪律的人违反纪律,这增加了这个场景的粗暴感。

 

还有就是对于规范补课市场,在基层具体应该怎么做,目前还不是太清楚。不少普通家庭现阶段仍有给孩子补课的客观需求,大家在这方面存在一些困惑和焦虑,也都借含山的这个视频释放了出来,形成热点。有关部门应当从中把握民情,做出恰当回应和疏导。

 

最后我们想说,基层工作不易,含山是安徽的一个县,在那样的基层位置推动一些工作,有时就是不太能做到像大城市里那样规范,分寸得当,这是中国社会的现实一面。舆论场当然应当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待全国一个标准,这在道义上是充分正当的,没有这种要求,我们的社会何以进步?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有基层难以事事做得准确得当的大的意识,理想、现实、道义不断摩擦,我们的希望是,这种摩擦的结果是社会的不断进步。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98901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