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胸舞:没有一个伤心乳头综合症患者能笑着走出泉州

不相及研究所 0

在泉州,男人的胸脯是一种乐器。

如果你在泉州的街头看到一群赤裸的男人聚集在一起,他们不一定是喝醉的酒鬼,而是在跳拍胸舞。



拍胸舞,顾名思义就是拍着胸跳舞,和其他舞种不同的是,胸部在这种舞蹈中扮演着主要角色。

你会看到跳拍胸舞的基本上都是体脂率大于25%,体态丰腴的中年男人,胸部的脂肪含量达到一定数值,才能在手击打胸部的瞬间,发出更响亮的声音。

拍胸的声音,代表着节奏,节奏则决定了舞蹈的律动感。



一个胸部瘦弱的人将被视为没有身体天赋。

几年前,我曾在泉州的街头欣赏过一场拍胸舞。

远远的隔着一个路口,你还没看见拍胸舞的队伍,就先听到肉体碰撞的声音。

一些外地游客颇为惊讶,误以为是谁家在打小孩的屁股。



一个摄影师朋友曾将热感应成像仪对准拍胸舞的队伍,画面中最红的部位就是两块圆圆的胸脯肉。

通常一场两小时的拍胸舞跳下来,隔天起床胸前还是一片淡红色的巴掌印。



由于跳拍胸舞时要赤裸上半身,到了冬天,他们经常都需要借酒驱寒,喝了点酒之后动作往往更舒展,跳起来跟打醉拳似的。



泉州男人不仅胸有成竹,胸有大志,同时还把捶胸顿足上升到舞蹈表演范畴。

有的街舞爱好者在这种最原始的舞蹈形式面前学到了奔放的情感表达,有的鼓手甚至从中领悟了古老的肢体节奏。



但也不是谁都能接受这种在泉州快要失传的街头蹦迪方式,一个老外在看完拍胸舞之后不禁友善发问:“当地人是不是有胸脯方面的自虐倾向。”

第一次见拍胸舞的场面时候,少部分妈妈甚至会用手捂住自己女儿的眼睛。在她们看来,舞蹈种类如果要比电影先开始分级,拍胸舞应该分到不宜未成年观看那级。



少数的声音并没有干扰这种独特的舞蹈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从2006年起,因为入选非遗,拍胸舞就开始成为泉州的城市骄傲。

所以挺起胸膛做人,在泉州有更深的意味。如果你会跳拍胸舞,将会得到更多尊重。

你可以在泉州的任意地方脱掉上衣跳舞,别人问你就说你在练习拍胸舞,这时候热情的当地人会为你打气加油,甚至会举起手机帮你录像。



但是,对伤心乳头综合症患者来说,泉州却是他们的绝望之地。

伤心乳头综合症的患者在碰到自己或者他人的乳头时,会无法抑制地产生忧伤、悲愤、寂寥等负面情绪。

而拍胸舞的基本动作被称为“打七响”,每七下为一个小节,合七个拍子。乳头作为胸部的前哨战,将扛下每次击打的第一道伤害。

在这种循环播放的画面冲击下,没有一个伤心乳头综合症患者能笑着走出泉州。



正由于“打七响”最突出地代表了《拍胸舞》的基本动律和风格特色,所以泉州、漳州、金门、台湾等地民间又将《拍胸舞》称为《打七响》。

泉州人并没有因为几个大老爷们光着膀子而感到不雅排斥这种舞蹈,相反,拍胸舞广受欢迎,出现在各种场合,胸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拍胸舞的非遗传承人郭金锁说:“泉州拍胸舞流行的时候,初一十五,元宵节,泉州到处在游行的时候就有拍胸舞很热闹,以前十五元宵节是肯定要跳拍胸舞的,这个拍胸舞以后就慢慢在泉州就不管是什么节日,好事坏事,拍胸舞都要到家里去跳。”



大到政府举办的各种重大文化活动、大型文艺踩街,小到各单位的集会庆典、乡村民间的迎神赛会,以至普通百姓家的喜庆家事,随处可见拍胸舞的身影。

你可以在家族的祠堂天井,来一支拍胸舞solo。





可以出现在街头,也可以登上正式舞台。

有人考证,拍胸舞自古以来都是由精壮男子上场,舞步粗犷威武,情绪兴奋激昂。且跳拍胸舞时舞者头戴草绳头箍,赤膊上身,有古闽越族舞蹈之遗存。

追溯起源,他们认为这是属于福建男人的舞蹈,一种远古的召唤,千百年前,当地人用它与神对话。





“蛇为闽越人的图腾崇拜物。舞者头上特别箍上一个草绳箍,形似蛇,把稻草扎成草箍套于头上,既是古闽越稻文化的一种遗存,也是蛇图腾文化的遗存,同时也是古闽越族祭祀舞蹈之遗存。”

根据《解读闽南拍胸舞》介绍,解放以前,当时流浪的民间艺人三五成群,手持渔鼓,腰扎草绳,头结草辫,沿街舞蹈行乞,在旧时代的古城泉州随处可见。解放后民间舞蹈工作者多次深入民间调查搜集、整理、加工《拍胸舞》,使《拍胸舞》继续传衍生息,保留至今。

但是,目前拍胸舞的现状令人堪忧,表演程式上,大都只是一些简单的动作,缺乏系统的培训,系统和高难度的动作已近于失传,有兴趣学习拍胸舞的人为数极少,难以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其进行规范化的培训和继承、发扬。因此,拍胸舞目前正处于青黄不接、濒临消亡的状态。





村里一个跳拍胸舞的大哥,说最危险的就是参加迎神赛会活动,赤裸着上身从一阵爆竹中穿过,那种体验不亚于去了一趟战场。

 

他说:“几乎每个队员都被爆竹弹过乳头。”

我问:“那你害怕吗?”

他说:“不怕,下次还是上。”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98178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