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老牌985的深圳校区,分数线比本部还高(组图)

浪潮工作室 0



深圳是分校区的摇篮。

 

民间流传着一则某大学深圳分校区的故事。一个公司的HR,发现跟在“XX大学”后面的“(深圳)”颇为可疑,将此学校归为不知名的野鸡大学,遂拒之。

 

然而,历年的考生却看得透彻很多。如果你翻看录取分数线的数据,分校区们受欢迎的程度往往让人吃一大惊,甚至盖过了本部的风头。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尤其如此。

 

2020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以下简称“哈工深”)在广东省的理科录取最低分高出哈工大本部7分[1][2]。在老家黑龙江省,哈工深录取学生的最低排位从1444位、903位,一直涨到2020年的782位[3]。同年,哈工大的录取排位是2259[1]。

 

作为C9联盟的一份子,东三省top1的哈工大到底怎么了?

哈工大的困境

如果查看哈工大的履历,发现它简直是中国大学中的“国家队”。

早在2000年,哈工大就和北大清华一起,率先进驻深圳大学城,建立研究生院,成为两所超级大学的邻居[4]。

这不是哈工大第一次如此敏锐,浏览校史,发现哈工大一直都在中国大学的重点名单之上。不仅是政策所致,还是实力使然。

上世纪20年代,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哈工大的前身)校址。建校初期,哈工大还只是一所小型俄式学院 / 哈尔滨工业大学新闻网

1954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一年后,高教部将6所大学划分为中国第一批全国重点大学,即北大、清华、人大、北京农业大学、哈工大和北京医学院[5][6]。

从1950年到1960年,哈工大先后聘请了74位苏联专家传授经验,并从全国高校招聘和调任科研精英、选拔优秀毕业生留校,培养出“八百壮士”的教学科研骨干,将一所偏僻的小型俄式大学发展成“工程师摇篮”[7][8],在东北重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教授王铎和苏联专家的合影 / 网络 

而在现在,哈工大也是当之无愧的强校。QS2019年的中国大学排名显示,哈尔滨工业大学排在第10位,超过了中国人民大学和南开大学[9],证明了哈工大在学术和教学上的实力。

单看学术实力相当可观,但考生们的实际选择却讲了另一个故事。

2020年,在黑龙江省,哈工深的录取最低分高出本部15分[1][2]。也就是说,如果你考了456分,按照省里的规定,本部和分校区你都能报考。然而实际情况是,分校区的竞争远比本部激烈,甚至卷不到你这里,名额就都用光了。

如果说,哈工大会偏向本省学生招生,录取更多的人,使得最低分降低,那么不妨看其他省份的情况。

就算哈工大招的人少,最低录取分数也还是低于深圳校区。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哈工深计划招收15人,招收的最低分为624分。哈工大计划招收9人,最低分只有616[1][2]。在广西、海南、贵州等省,都出现了类似的录取最低分数差。



2019年6月25日,郑州,河南省普通高招现场咨询会,哈尔滨工业大学也在此列。这一年哈工深在河南省的录取最低分比哈工大高出12分 / 视觉中国

事实上,这不是哈工大一所学校的困境,而是蔓延在东北高校之间的普遍怪圈。

北京理工大学和吉林大学在QS排行榜的位次分别是19位和18位,学术实力评定差别不大。但是在2020年的黑龙江省,北京理工大学却比吉林大学高出46分,甚至超过了哈工大[9][10][11]。准大学生们用脚投票,已经做出了选择。

尽管东北三省大学的实力有排行榜背书,但大家还是更愿意去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学,哪怕排名低一些。

升学,其实是为了人口流动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升学从来就不只是为了寻找更好的教育,它是很多孩子改变人生的第一次机会。

近二十年,生活在一些中西部城市的人们会跑到经济发达的东部[12],因为那里有工作机会,可以挣更多的钱,有一个更好的生活。

东北与这些城市不同,50年代遗留下来的老工业基地有一定优势,但重工业转型的艰难也持续了很多年。从2010年到2015年,东北地区的经济生产增速下滑了近20个百分点到负数[13],面临着经济发展停滞的尴尬。与经济腾飞的南方相比,东北确实存在差距。



2019年7月4日,哈尔滨汽轮机厂,重工业在长久以来都是东北的经济支柱 / 视觉中国

丁香园网站诞生于哈尔滨,但在迁居杭州后正式注册成为公司[14]。万达集团在大连成立,在成熟后也将总部迁到北京[15]。东北有大国企和黑土地,能保证生活的稳定和安适,但留不住年轻人和创业者渴望打拼的心。

一项对东北人口流动的研究表明,在迁出东北的人口的平均年龄仅有37岁。其中,年轻的高素质人才更希望迁居到其他省份,尤其是研究生[16]。

相比东北,深圳的高新技术园区为创业创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吸引了大批年轻人。从2010年到2020年,深圳继续保持年轻劳动力集中的“人口红利”,而且人口的平均受教育程度也随着学霸们的流入而上升[17]。



2016年09月26日,深圳科技园内,上班的人潮非常拥挤,大部分都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 / 视觉中国

报考在哈工大名气下的哈工深,完成学习和工作的双跨越,可谓一举两得。

在哈工深的第一届本科毕业生中,超过60%的人留在了深圳[3]。在本部,去广东就业的有206人,比北京还多12个人,在就业省份中排第二[18]。虽然没有了就近就业的地区优势,广东省仍旧是本科毕业生的热门选项。

如果查看2019年哈工深硕士的就业情况,人口流动的感觉就会更加明显。

从东北地区到哈工深读研的有139人,从华东地区到哈工深读研的有272人。然而,回到东北的只有10个人,回到华东的只有135个人。这些人大部分都流入了广东省[19]。



2021年3月21日,大雪中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本部。对一些考生来说,哈尔滨寒冷的冬天并不适合迁移过来居住 / 视觉中国

人们在城市间迁移也不只是单纯地追求高收入,与老家的距离和生活舒适度也很重要[20]。

如果说北方的考生们更多是为了就业和收入,那么南方的考生们则有更多的理由选择哈工深,而不是遥远的哈尔滨本部。

这也部分解释了深圳校区的录取最低分为什么这么高。

哈工深对南方省份的招生明显多于北方,而且多是面向经济不太发达的人口迁出区,像北京、天津、上海等经济发达的华北、华南地区,就没有分配招生名额。

对于南方的学生来说,深圳校区相当于把北方优秀的教育资源搬到离家近的南方。

既做了“不远游”的孝顺孩子,又能享受到相差不大的教育资源。何乐而不为呢?

深圳的好处,是一连串的

如果单单用“经济发达”四个字来概括,还是把“选择深圳”这件事简单化了。哈工深带来的,不只是一所“985”分校区的教育资源,还有周围的实习、工作机会和舒适的生活环境。

大学毕业生的第一份工作能影响到他以后五年甚至十年的收入和生活质量。如果第一份工作能够成为正式员工并有一份不错的收入,那么,以后的升职和加薪通常能够顺利很多[21][22]。

这时,城市的GDP就变得非常重要。一项对中国30个省区的研究指出,GDP水平决定了打工人到手多少银子[23]。不仅如此,一个城市的市容市貌、生活体验,都与GDP息息相关。

2019年,深圳的GDP为26927亿元,在全国城市中排第三位,仅次于上海和北京。而哈尔滨的GDP还没有达到深圳的1/5[24]。

同一个大学毕业的人,在深圳和哈尔滨两个不同的城市生活,工资可能有几万元的差距[24]。



2021年3月19日,市民参观粤港澳大湾区的花展,充满科技感和工业设计感。大湾区以国际科创中心的定位,吸引大量年轻人,也推动深圳的经济发展 / 视觉中国

深圳发达的经济水平无疑给寻找一份高质量的工作提供了便利。

截至2021年6月,中国上市公司500强中,广东省有72家,东北三个省加起来只占5家,黑龙江省没有贡献[25]。在2019年,哈工深有将近半数的硕士毕业生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工作[19]。

而且,以广东企业们的活力,就算没有地域优势,也抑制不住招兵买马、吸引人才的热情。

根据哈工大的统计,从2018年到2019年,学校就业网上发布招聘信息有12.94%来自广东省,而东北三省的招聘信息加起来不到10%,还没有广东一个省多[18]。

与其毕业后被广东招揽而去,不如直接选一个就近的大学,还能一边读书,一边积攒实习经验。



2016年3月29日,哈尔滨工业大学举行东北五校招聘会,现场有300多家企业前来招聘 / 视觉中国

建立哈工大深圳校区,还有国家发展深圳特区文化教育的政策支持。这意味着,深圳的教育投入大,重视度高。有了经费的支持,就有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底气。

深圳大学城由国家教育部批准建设,是全国唯一一个政府直接批准的研究生院群。政策的支持,让哈工深的校园基础设施有了保障。

2021年,深圳政府在高等教育项目上预支出10,300万元,具体到深圳大学城项目管理办公室,还有456万元的政府投资项目拨款[26]。

具体到学校,2018年,哈工深平均每个本科生的教学日常经费比本部多2000多块钱,教学行政楼的面积也是本部的两倍多[27][28]。

经费导致就读体验的差距。对于哈工深的学生,可能是多享受一次社团活动费用的报销。对于哈工大的学生,可能是上课学习时伸展的空间少了那么几平方。



2021年3月26日清晨,哈尔滨工业大学附近建筑物一片朦胧,能见度在500米左右。除了校园的硬件,糟糕的天气也可能成为一些考生不选择本部的原因 / 视觉中国

但是,在学术科研的投入上,本部还是舍得花钱。2018年,哈工大平摊到每个本科生的实验器材费用有8.33万元,比哈工深多了2万多元[27][28]。

所以,虽然哈工大的教室和宿舍里挤得像下饺子,但是在学术上的积淀也不是深圳校区几年的建设所能比拟的,这一点你不得不承认。

不过,既然能吸引到这些考生,哈工深的学术资源也没有太拉垮。2020年,哈工深出国留学的本科生中,有71%的人申到了世界前50的大学[3]。虽然哈工深建校时间短,但是在努力建设,不算辜负本部“985”的名声。

除了这些,深圳也绝不是一座不会生活的城市。

且不说来自五湖四海的菜式荟萃,身处广东这个美食大省,深圳就不会缺少好吃的和好玩的。

即使你不看重“985”的名气和工作机会,谁又能拒绝一顿美滋滋的早茶呢?  

   



除了各大名校分校区,卧虎藏龙的深圳还有一所隐藏极深、上升速度极为恐怖的高校,建校不到40年,分数线却一骑绝尘、超过很多“985”、“211”高校。

这所学校是谁?又是如何实现这种超越的呢?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97748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