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整顿补教业:禁培训机构上市融资 教育股大跌

德国之声/无相财经 0



(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的私营教育机构将面临一波严峻的整顿浪潮。中国政府于24日宣布“双减”政策,规定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并且得要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机构。此举恐对中国私营教育产业带来重击。

包含补习班、校外辅导课程等私营教育产业,在中国有大约1,200亿美元的产值。路透社报导,消息公布后,在美国上市的TAL教育集团和高图科技等中国补教企业,其公司股票皆面临大规模的抛售。



在升学压力巨大的中国社会,课后补习是中国学生的日常生活。

以TAL为例,今年2月中它才刚达到每股90.15美元的历史高点,上周五(23日)纽约收盘时每股却只剩6美元,跌破93%、市值也蒸发约548亿美元。

中国教育股领头羊新东方周一(26日)开盘也跳水,暴跌近40%。新东方在一份声明中说:“预计这些措施将对与中国义务教育制度学科有关的校外辅导服务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声明也称,新东方正在考虑采取适当的合规措施,并将积极配合政府当局的指导。

新政策将对私营补教企业进行严格监管。不仅未来将不再批准新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也必须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此外,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并且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也将分类制定标准、严格审批。

专家:审查边界难捉摸新华社报导,这项新的双减政策旨在缓解学童压力,并减少父母的成本负担。教育问题普遍被认为是导致中国生育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国教育部在官网上回复相关问题表示,现在义务教育最突出的问题之一,还是中小学生负担太重,短视化、功利性问题没有根本解决。

教育部称:“一方面是学生作业负担仍然较重,作业管理不够完善;另一方面是校外培训仍然过热,超前超标培训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一些校外培训专案收费居高,资本过度涌入存在较大风险隐患,培训机构‘退费难’、‘卷钱跑路’等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

负责人称,这些问题导致学生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过重,家长经济和精力负担过重,严重对冲了教育改革发展成果,社会反应强烈。

路透社报导,Nuvest Capital驻新加坡投资经理人Dave Wang说:“我自己一直和教育产业保持着距离,因为多年来法规始终变化无常。”

“但总体而言,中国政府对那些具有广大社会影响的行业总是特别关注。而对投资者和公司来说,越来越难判断(政府审查)的边界在哪里...... 没人知道哪一个产业会是下一个。”


教育股大跌,外资惊慌,教培行业会消失吗?



上周五,有一些平台流出了中央的“双减”文件,当天教育股大跌,美股中概教育股跌幅惊人,其中新东方暴跌54%,高途狂挫逾63%,好未来跌幅更是超过70%。

如果放到今年2月高点看,以上公司的股价,已经是打了一折!整体资本市场上,教培企业的总市值已从高点缩水超7000亿元。

最惨的就是高途(跟谁学),跌幅已超过97%,股价仅为原来零头。



周六,靴子落地,官方正式公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意见》强调,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对原备案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改为审批制。

另外,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外资也不得通过兼并收购、受托经营、加盟连锁、利用可变利益实体等方式控股或参股学科类培训机构。

官方表示,文件出台的背景是,培训机构“退费难”“卷钱跑路”等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学生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过重,家长经济和精力负担过重,社会反响强烈。

消息一出,业内人士纷纷感叹:中概教育股的大地震来了!



花旗报告指出,“我们认为最大的负面意外来自周末和假期补习的禁令、所有机构都变成非营利组织和资本市场禁令。”

随后,各大国际调研机构纷纷下调教育股的目标价,并且警告投资者,慎重选择中概股——受政策的影响太大,具有不稳定性。

受此情绪影响,周一A股大盘,低开低走,市场恐慌情绪明显。

华平投资、软银、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及淡马锡等国际投资者表示,新政策令他们“不知何去何从”。



在“双减”政策发出后,无相君看到,新东方、好未来、网易有道等多家上市教育公司陆续作出回应。

他们均表示未来将严格贯彻执行相关规定与要求,依法合规经营。

网友戏称:被打了一记闷棍,都要说好。





资本市场的恐慌,让投资者心情沉重。

“双减”新政的实施,也让众多家长揪心。

历经短暂的欢愉之后,不少家长开始忧虑一个新问题:教培没有了,他们该怎么办?

过去教培兴起的原因,就是公办学校不能满足孩子们对教育资源的需求。

在中高考的指挥棒下,升学压力成了中小学生内卷,家长焦虑的最主要成因。



毕竟我国大部分家长都希望孩子能进入好学校学习,这是客观的社会现实,是国情的一部分。

基于此,学生和家长不得不去竞争优质教育资源,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取得分数上的优势。



央视的一则调查显示,如果校外培训机构在假期不能开课:

有41.22%的家长选择购买线上学科辅导课程;32.06%的家长选择与同学拼班请名师辅导;28.4%的家长希望周末能开“小灶班”。



如今,不让补课,限制辅导班,优质的教育资源显然会向富人阶层靠拢。

目前一对一家庭私教的市场价大概是500-1000元一小时,这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是难以承受的。

而对于富人阶层,轻轻松松。

不少家长担心,这时候如果单方面禁止供给,必然会导致行情涨价——一对一的价格越来越高,学区房越来越贵。

此外,地下黑补也会泛滥,徒增家长的经济压力。

这里,韩国算是一个前车之鉴。

1980年,韩国面对教育内卷的情况,颁布法律,禁止所有的教育补课行为。



最开始底层民众欢呼雀跃,但他们发现随后几年,考进韩国名校的学生大部分都来自富人家庭。

原因很简单,有钱人可以买高昂的1对1家教上门,而他们没地方给孩子补课。

自己的孩子没有“出头之日”,反而对那些富人权贵的孩子毫无影响。



一刀切后,是更大的不公平。

基于此,民众反对声越来越强,禁补令一再放宽,直到2000年,被彻底废止。

其实,教育一直承担了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的功能,也几乎是阶层流动的唯一有效手段。



每位家长都愿意带着孩子嘻嘻哈哈游山玩水,可谁能给他们指条不学习就能上名校的明路呢?

究其根本,家长不是为教培焦虑,而是为考试分数,为录取率焦虑。

不少家长戏称,只要需求不变,即便没有了辅导班,也会有新的模式出现。





关于“双减”,我们必须肯定国家对于人口问题,教育减负问题的改革决心和魄力。

对于广大家长减负作用,长久来看,也是正面的。

从文件的发放层级看,也是中央的意志在贯彻。

平安证券指出,本次“双减”文件落地的力度是史无前例的,K12教培机构的业务空间几乎被完全限制, 如果各地完全执行,则行业内相关公司将受到彻底打击。



短期来看,市场的阵痛是一定的,但随着不法培训机构的大量消失,教培市场也会按着规范化、多样化的趋势发展。

从目前的政策看,我国是在学习德国,大力提高职业教育,希望通过职业教育的分流,来进一步缓解就业结构的问题。

这一点,德国的确有成功经验。



但,这样的分流也是基于德国的国情。

在德国,职业学校出来的毕业生待遇不会比名校出来的待遇低,也没有有歧视性的用工制度。

学生不需要上很好的大学也能找到不错的工作,获得很好的收入,这是德国教育体系成立的根源。



但这一点,中国在短时间内很难实现。

首先,社会的歧视在这——孩子上不了高中,难免被周遭人所指点。

其次,公考、事业编考、大企业招聘也对职业教育文凭非常不友好。

而教育改革的困难之处,正在于此——改政策容易,改人心难。

目前,谁也无法预料“双减”新政会产生什么样的蝴蝶效应,其中种种冲突,亦难以平衡。

但是,只要有迈出第一步的勇气,我们相信,未来会更好。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96906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