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暴雨这些后续,让我看到了最真实的中国(组图)

Vista看天下/ 智谷趋势 0

如果没有郑州千年一遇的暴雨,2021年7月20日或许还是岁月静好。 南非出动军队,结束了27年来最严重的一场骚乱。

 

英国彻底解封,这场事关6000万人的解封实验被视为一场豪赌。

 

11万法国人上街抗议马克龙,认为疫苗通行证侵犯了人民的权利。

 

德国遭遇千年一遇的洪水,默克尔直呼找不到词来形容。

 

美国“水深火热”已有些时日,西雅图高温、纽约暴雨、加州山火,拜登应接不暇。

 

菅义伟默默倒数即将开幕的东京奥运会,尽管疫情已经反扑。

 

国内则是吴亦凡更夺人眼球,热闹与八卦交织而行。

 

看似波澜不惊之下,一场危机已在千里之外悄然瞄准了河南,瞄准了郑州。台湾以东的洋面上,拥有美丽名字的今年第6号台风“烟花”,将大量太平洋的水汽,源源不断送往中国北方。

 

 图源:中央气象台

北京早已严阵以待,毕竟9年前721特大暴雨造成的死伤悲剧,刻骨铭心。

 

当丰沛的水汽冲到太行、伏牛山前,大雨倾盆而下,1000万郑州人随后经历了惊心动魄的24小时。

 

这24小时险象环生,1000万郑州人,甚至1亿河南人纷纷挺身而出、守望相助,证明了这座城市坚不可摧。

 



 

7月19日下午15点15分,济南开往重庆的K15次绿皮车缓缓驶入开封站,小晨走进车厢。

 

按照时刻表,列车将在当晚19点11分停靠汝州。对小晨来说,这是一次普通的短途。

 

17点左右,列车停住就再不动了。小晨发给界面新闻的定位显示,停车位置属于郑州下面的荥阳地界,距离郑州西四环直线距离仅5公里。

 

铁路是国家的大动脉,说什么也不能停。2008年阻塞过京广线的那场暴雪,至今让很多人心有余悸。

 

同样是大动脉的陇海线停了,似乎预示着什么。

 

小晨当时不知道,K226、K17、K330、K31、K292、K19、Z168、G640等多趟列车都滞留在了附近的铁路上。她更不知道,这一停就是40个小时。

 

21时59分,郑州市气象局发布了第一次暴雨红色预警。红色预警,在最近十年中国的气象预报中,极为罕见。

 

在淅淅沥沥的雨声中,1000万郑州人度过了一个平静的夜。

 



凌晨4点,1亿河南人还在睡梦中。距离郑州90公里的登封,颍河水位暴涨。河水漫到了登电集团铝合金有限公司的厂区合金槽里。高温溶液遇水发生爆炸,瞬间火光冲天。

 

人们醒来后没将这次爆炸与洪水联系在一起,反而更关心爆炸对大宗商品铝的价格影响,河南是中国最重要的铝生产基地。

  



早晨9点,是郑州的出行高峰。当大多数人堵在公交、地铁上时,9点8分,郑州市气象局发布了第三次红色预警,上一次是6点零2分。

 

对于从未经历过暴雨红色警戒的内陆城市而言,很多人依然在笑言相约“看海”。下雨没有阻止上班人的脚步。

 

到下午14点,郑州大部分路面尚能通行,但断电的情况开始出现,连郑大一附院都停电了,院方赶紧启动了紧急发电系统。

 

郑大一附院是亚洲最大的医院之一,也是河南最好的三甲医院。除了省内患者,还有不少周边省份的患者前来就医。

 

下午16点,包头开往广州的K599次列车途径郑州南郊,火车司机张志杰发现前方路基被水漫过,马上紧急停车,疏散乘客。

 



乘客刚疏散完,路基就出现下沉,3号、4号车厢倾斜,真是千钧一发!

 

至此,京广、陇海两大动脉全部中断。此外,郑州是全国普通铁路和高速铁路网中唯一的“双十字”中心。京广高铁、徐兰高铁、京广铁路、陇海铁路、焦柳铁路、宁西铁路等线路的运输秩序均不同程度受到影响。

 

然而,恐怕没人能想到,这一切都只是一场大灾的前奏。

 

就是从下午16点开始,已经下了一天的雨,在郑州市区骤然变大,连中央气象台都开始怀疑人生。



 

气象博主中国气象爱好者指出,这一个小时郑州刷新5大纪录:全球省会城市一小时最大降雨纪录;全国国家级气象站一小时降水纪录;中国省会城市单日降水纪录;郑州有史以来最强降雨纪录;郑州7月降雨纪录。

 

很多人对一小时降水201.9毫米这个数字没概念。这个降水量换算成立方米就是15亿立方米,约等于150个西湖。说白了,就是150个西湖在1小时内全部倒进郑州。

 



一个小时里,郑州几乎所有道路瞬间都变成“海”。

 

郑州气象局此前的5次红色预警,从这一刻将会让所有人体会到现实的冰冷。

 

17点正好开始下班高峰。市民把回家的希望大多寄托给了地铁——印象中公交可以停摆,地铁总是风雨无阻的。

 



 

可现在大量地表积水涌向低处,冲毁了地铁站口的“围堰”。郑州地铁公司一位安全部门的主任郑玉堂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活了半辈子,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洪水冲进了地铁站。

 

在下班高峰这个关键时间点上,出现了一对矛盾。“如果水倒灌进隧道,或者影响供电的时候,就应该要停站了”。可对市民而言,地铁是恶劣天气下唯一的回家希望。

 



权衡之后,郑州地铁选择尽量再撑撑。直到18点42分,郑州地铁宣布全线网车站暂停运营服务。

 

但此时,5号线海滩寺街站和沙口路站区间有一辆列车已经因为洪水被锁死在轨道上,进退不得。乘客被困车厢。

 

当事人向冰点周刊记者回忆当时的场面:大家都在努力尝试各种方式与外界取得联系。拨打119、110、联系家人朋友请求援助……但收到的消息大多不尽人意,可能那个时候大家都在联系救援力量,这些电话被打爆了。

 



水位持续上升,逐渐没过胸部甚至头部。“@奇迹奇缘”听到旁边大妈给家人打电话交代银行卡号,估计是后事。于是自己也开始发微信给家人交代后事。

 

当时车厢里有小朋友,眼看全身都要被淹没在水里。有人赶紧抱起小朋友,水中托举比较耗体力,大家只能轮流举。

 



 

水位上涨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缺氧。但又不能砸开车窗,因为车外水位更高,一旦贸然砸开,水必然大量涌进来,这样等于毁了逃生的希望。

 

当车厢外水位到达最高点时,车厢部分浮起,呈现一边高一边低的状态,往上翘的部分车厢窗户暴露在水上。有人提议砸这些车窗,第一扇窗户砸开后,缺氧问题有了明显缓解。

 

当事人向冰点周刊记者回忆:大概也是在那个时候,救援人员出现在车厢外面。

 



“@奇迹奇缘”听到大家不约而同地喊:把晕倒的人先抬出去!然后是孕妇和小孩,再就是所有女生,最后是剩下的男生。当时有不少情侣,男生都主动放手让女友先走。

 

撤离时陌生人排成一队,相互安慰“没事,你靠着我就可以!”

 

走出出站口,大家看到很多人还在那里挡着洪水。还有救援人员、医护工作者、地铁员工纷纷往自己撤离的反方向逆行。

 

20日晚间21点,困在郑州地铁五号线的500多名乘客获救,但有12人经抢救无效死亡,5人受伤。

 



求救的信号在整个城市此起彼伏。最急迫的信号来自医院。

 

晚上20点,下午已经停过一次电的郑大一附院,实在扛不住上涨的水势和暴雨,全部发电系统停摆。近万人(算上家属)被困在水位不断上涨,而且没有电的医院大楼里。

  



比被困更绝望的是急需用电的ICU和婴儿保温箱,很多重症患者和新生婴儿命悬一线。

 

晚上21点22分,“@白菜兔兔丸女孩”在微博上求救:“爸爸现在气管插管戴着呼吸机躺在河医11号楼呼吸科重症监护室里。家属因暴雨被困家中,无法得知医院内的情况。如果医院一直没恢复供电,呼吸机无法正常运作,非常担心爸爸这种呼吸重症患者能够坚持多久?”

 



郑大一附院有关负责人接受央视网采访时表示:近3000名医护人员正坚守岗位。对需要供氧的病人已安排医护人员一对一使用气囊,人工供氧;对于大约600多名重症病人,正积极协调向外转运。

 

受影响的不止郑大一附院,紧急“乾坤大挪移”也不止郑大一附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一位医务人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我同学在附近河南省儿童医院工作,一夜没休息,凌晨接到通知转运我们医院的患者,还要带着呼吸机去。”

 



 

优先保障的医院都断了电,其它地方可想而知。可以想象,有多少郑州人要熬过一个没有电的黑暗雨夜。

 

晚上23点,郑州图书馆发帖提醒附近被困人员不要冒险回家,图书馆将提供无线网络、热水、简餐和休息场所。郑州科技馆等公共场所随后也开放了区域留宿市民。



郑州花园路农业路的一家电影院也加入留宿的行业,为附近市民免费提供休息场所。该影院靠近商圈,有很多人来这里避雨休息。

 



民间倡议的力量更早。河南青年企业家协会看雨势不对劲,下午18点就发起“让陌生人留宿”活动。赵磊开放了自己的装修公司,接纳了200多陌生人。还开车协助困在路上的市民,前后跑坏了9辆车。

 

出门前,赵磊发了条朋友圈:“我的大郑州!加油!”

 



图源:中新经纬

 

据澎拜新闻报道,一家民宿店老板一次性开放50家分店供人休息,询问的电话平均2秒一个。

 

21日凌晨1点,金水区经三路的一家中医馆门口,工作人员不断重复喊着:“我们这里有免费热水、姜茶和床位。”这里距离郑州东站不到5公里,许多求助的被困者都是初到郑州,这座面积1000多平的中医馆已经接收了200多人。

 

中医馆创办人李女士向中新经纬坦言:决定让中医馆成为落脚点,是因为自己也被这么大的暴雨吓着了。“我突然间意识到可以帮助一些人。”

 

凌晨2点,李英豪的车仍在陇海高架上闪着灯,整整10个小时过去,车基本没动。好在高架桥因为高,反而是安全的。

 

住在附近的同学看到李英豪的朋友圈求助后,找没打烊的商家买了整整4大袋干粮,步行送上了高架桥。

 

看着同样被困的还有很多人,于是他叫附近受困的人来领取食物,特别强调“老人小孩优先!”

 



图源:东方IC

 

东西很快就分完了,但李英豪的物资信息却传得很远。他跟极昼story表示:越来越多的人联系他——有人找不到家人,被困在其他路段,还有人来询问路况。他的电话变成了一个求助热线。

 



这个不眠之夜,有无数个绝望与希望交替的时刻,有大量惊心动魄的营救和撤离,还有更多无声的焦虑与祈祷。

 

受暴雨影响,耿河小区幼儿园150余名幼师和小朋友们被困。消防员们急中生智,用收纳箱和塑料盆当“船”,把所有小朋友救出,运往安全地带。

  



北京青年报报道,中原区一名消防员在救援途中接到家人求助电话,只能指导家里人自救,然后继续执行救援任务。

 



截至21日凌晨5时,河南省消防救援队伍共营救遇险被困群众5574人,疏散群众11397人。

 

此时很多武警河南总队机动支队官兵连续奋战十几个小时,脚早已被泡浮肿。



 

中部战区已向郑州派出前方指挥部,指挥战区驻豫部队、武警部队官兵和民兵力量3000余人、装备80余台,在10个地域同步投入抢险救灾!

 

应急管理部启动消防救援队伍跨区域增援预案,调派河北、山西、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湖北7省消防救援水上救援专业队伍1800名指战员、250艘舟艇、7套“龙吸水”大功率排涝车、11套远程供水系统、1.85万余件(套)抗洪抢险救援装备紧急驰援河南。

 



凌晨2点,本来在浙江宁波工作的邓雷正在去郑州的路上。邓雷告诉封面新闻:“我经历过安徽大水,家里房屋被毁,当时得到了八方援助。现在河南同胞受灾,我应该帮助。”于是他连夜采购了上万条编织袋,凌晨上路星夜兼程,准备捐给郑州防汛抗旱指挥部。

 

凌晨5点,郑大一附院ICU恢复供电。

 

上午10点,郑州降水量为0。整整48个小时的连续降水暂时消停了。

 

上午11点,河南TOP 3的房企向公众道歉,此前他们发了一条不合时宜的广告。

  



下午16点,中央气象台提醒今天夜间郑州仍有较强降雨,救援人员请注意安全!

 

暴雨尚未完全过去,接下来需要郑州面对的还有很多。不过现在14亿国人都是河南的坚强后盾,来自四面八方的支援正源源不断涌向中原大地。

 

很多年后回望这次赈灾,出现在大部分人记忆中的,可能是宏大的叙事、抽象的数字,我们如何众志成城,最终战胜灾情。

 

但在郑州人眼里,所有隐秘、平凡与伟大,都是这座伟大城市的注脚。洪水终究会退去,城市生生长流。

 

我们或许记不清他们的名字,希望我们依稀能想起,普通人的坚强与善意,同样可以成为那个漆黑雨夜的光。

 

在自然的灾难面前,人原来如此渺小,只有人与人之间的接近,可以相互温暖。

河南暴雨这些后续,还需要很多个热搜

截至目前,河南暴雨已造成全省120多万人受灾,25人死亡,7人失联,救援行动仍在进行中。很多人从未如此直观地感受到,“暴雨预警”不是一个段子、一句玩笑;

不断有受困、断电、断水的消息传来,人们在被洪水围困的地铁中惊慌求救;有人被卷入洪流之中,旁边的人心急如焚地喊着“快站起来”却无能为力……

也从未如此真切地明白,普通人的善意在突然的逆境中,会有多大的能量。

感谢每一个在洪流中伸出手来的、平凡而勇敢的人。

最艰难的一夜或许已经过去,但这场灾难还没有结束。

气象信息显示,今日8时至明日8时,河南北部、南部局部仍有特大暴雨。



与此同时,身在外地的网友也在持续关注河南各地的受灾情况、求助信息。

灾难尚未过去,需要我们关注和警惕的,还有很多。

01他们还在等待救援

昨夜的震惊与混乱中,第一波涌入大家眼前的求助信息,多来自通讯、交通尚未被阻断的地区。

令人忧心的是,或许还有很多无法上网、无法发声,甚至完全无法联系外界的人群,正在焦急等待救援。

1、失联的村镇

由于地势低、交通不便,以及建筑多为平房等原因,河南部分村镇在此次洪涝中受灾严重,却缺乏求援的渠道和能力。

有些村镇居民中留守老人、儿童居多,自救能力很弱,也不善使用网络求助,求援信息只能靠村民们身在外地的家人发出。

住在郑州的张女士称,昨日下午三点与巩义米河镇老家的所有人失去联系,镇内停电、停水,信号塔昨天就已被冲断。



家在荥阳市王宗店村的网友也在求助信息中写道,“道路被冲断”,“留在家里的很多都是老年人”,“整个村都跟外界失去联络”。



这些村镇中的医院、敬老院等机构,聚集的多是毫无自救能力的老人、病人。



除此外,暴雨引发的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也在威胁受困村民的安全。



2、被困在路上的人

还有很多人,被洪水困在路上。

今天很多人在热搜上看到,K226次列车在铁路站停靠超过40个小时、735人断水断粮之后,终于等到了方便面、饮用水等救援物资。

但因为这场暴雨而长时间停靠、以至缺水缺粮的列车不只这一趟。



据财新整理报道,7月19日起,因暴雨阻断铁路而滞留河南的列车已有十余趟。

除K226次、K15次、K31次这三趟被相关部分接到被困消息的车次外,还有十余趟列车停滞的消息,是乘客和乘客亲友在社交媒体发出。

其中成都至北京西的K118次列车已在洛阳关林站被困超过48小时。



此外,还有网友反映,亲友被困在高速路上,断水断食,无法自救;

在高速路口排队等候的车辆,耗光了油、食物和水,只能通过网络向附近好心人求助。



3、没有声音的人

很多人通过转发救援电话、救援网址的方式帮助受灾的人们。

但这些求救的方式,听障、视障人士很难正常使用。

手语老师@杜银玲 在看到大规模转发救援电话之后,想到聋人朋友无法使用,专门录制了一则视频。



视频中提出了三个办法:

一是下载“手之声”“瀛诺”“滴语7655”等软件,找在线手语翻译帮忙打电话;

二是使用语音转文字,如“音书”“讯飞听见”或安卓手机自带的无障碍AI通话,适合可以口语回电话的听障朋友;

三是畅听王卡的畅听助手,可以双向语音转文字实现通话。

有网友在评论区补充,如果接起来是机械人声,很多人习惯性当成广告挂断,但电话那头有可能是听障朋友在求助。



灾难中那些沟通不便、行动不便的弱势群体,比常人更难自救或求救。

而我们能做的,或许只有保持关注、主动关注,不要让他们的求助,轻易消失在洪流中。

02

雨停之后,

还需要注意什么?

随着各方救援力量的加入,市内的秩序正在逐步恢复,居民们也渐渐从恐慌中缓和了过来。

但这并不意味着暴雨造成的影响已经结束。

在第一波危险过去后,后续的潜在隐患同样让人警惕。

1、水退之后,如何安全回家?

尽管郑州的整体水位正在下降,但在地势较低、地形复杂的局部区域,依然存在积水的问题。

不少居民正在趁雨停回家,但涉水出门依然会有很多安全隐患。

在经过了一天一夜的雨水冲刷后,很多井盖可能发生松动、被卷走的情况,导致敞开的下水道口被隐藏在积水之下。

因雨水浸泡而导致的高压电漏电、配电箱短路等,同样是潜在的危险。



@人民日报

对于出行的人来说,一定要留意周围的环境。

比如关注路面的特殊标识,注意绕行漩涡、突泉,远离电线杆、路灯杆、老旧的房屋等。

如果是步行的话,要避免光脚涉水。

内涝积水本身可能含有大量病菌,一旦腿部被异物划伤,有一定几率会导致感染甚至破伤风。

对于那些转移到安全地区的人员来说,也不能完全松下这口气。尽量干净的水清洗全身,避免病菌通过眼、口传播,导致患病。

正处在经期的女生要尽快更换被泡湿的衣物、卫生巾和卫生棉条,并时刻观察自己的身体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如果家中之前曾经进水,那么最好对房间也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

被水泡过的衣物、床单,最好使用84消毒液浸泡;沙发、床、桌椅等不易清洗的大件家具,可以用消毒、曝晒的方式排除风险。

在管理不善的老旧小区中,居所周围的环境尤其需要重视。低楼层的住户,要小心家中出现老鼠、蛇等动物。

房屋附近的垃圾堆积容易引来蚊虫,因此最好需要使用蚊帐、驱蚊药等,减少蚊虫叮咬,以预防疟疾、乙脑等病媒类传染病。

2、饮食安全问题

早些时候曾经有人提醒郑州市民,近几天尽量饮用瓶装水。

根据浪潮工作室的信息,2019年浙江临海的特大洪涝灾害后,城镇居民饮用水菌落数量严重超标,抽检合格率仅仅只有23%。

不过今天中午郑州自来水公司的负责人已经明确表示:“凡是输送到家中的自来水,均通过工艺处理,水质安全。”

自来水职工正在抽排水厂泵房内积水。图源河南商报

也就是说,家中仍有自来水的居民是可以放心饮用的,但是建议煮沸后再使用。

暴雨之后本身就容易出现传染病,食品卫生问题更是不可小瞧。

如今正是高温高湿的季节,昨天有很多居民家中停电,冰箱里的食物就存在变质风险。

原则上,冷藏室的温度能够在断电后维持4个小时左右,冷冻室能维持24小时,在这期间都是安全的。

但吃之前一定要仔细检查,剩饭剩菜也得完全热透再入口。

做饭时也尽量使用炖煮方式,确保食物被煮熟。

至于曾经沾染过积水的食物、饮料,最好直接丢弃,不要再吃。

3、恢复正常生活,还得再等等

从多方信息可以看出,郑州正在试图在暴雨后找回日常秩序。

全市恢复了107条公交线路,机场已保障进出港航班10余架次,各大汽车站班线明天也有望逐步恢复。

绝大多数地区已经保证了用水用电,有郑州网友表示:“昨晚一直在心惊胆战中,现在只想倒头大睡。”

但不平静的细节依然存在。

最让人心痛的郑州地铁,仍处在全面停运的状态之中。

有网友分析,轨道积水可能会造成了线路和电路故障,恢复通行需要时间。

个别比较老旧的小区依然处在停电停水的状况下,高层楼房的电梯无法使用。

有网友在微博上建议大家“用洁厕灵除异味”,因为停水不能冲厕所。

在暴雨之后,居民的生活物资保障也给城市管理提出了挑战。

从保证供货到高效运送,都需要各个环节的配合。

目前郑州市场监管局已经提出要求,各大超市、便利店要公示正在营业的门店位置,严禁囤积居奇、哄抬物价。

但同时,那些不会上网、停电失联的人群,可能还需要更积极的援助。

03当极端天气愈发频繁,

我们该怎么做?

此次郑州暴雨造成的伤亡,实际上也给了更多人当头一棒。

根据专家分析,此次事件是由于副热带高压偏北、台风“烟花”输送水汽、太行山伏牛山导致水汽抬升,凑在一起发生的小概率事件。

但越是小概率,对河南这种内陆省份来说,就越是措手不及的大灾难。

人们在为当地人揪心的同时,也陷入了更普遍的担忧。

一个反复被提到的点是:“如果以后再发生类似的事情,我们该如何尽力避免伤亡?”

对于个人来说,首先是要增强自救意识。

从昨天开始,有关“洪水中该怎么办”的科普就在社交网络上被广泛转发

比如可以把裤子的裤腿打结套在脖子上,通过拍水充气成为天然“救生圈”;

手中有盆的话,不要压在上面,而是双手环抱保持放松。



车辆涉水行驶的时候,要记得打开车窗;

一旦被困住时手里没有工具,可以卸下头枕去撬开车窗的四角……

了解这些知识是一回事,对极端天气提高敬畏又是另一回事。

在新闻报道的评论区里,有无数沿海地区网友在强调城市内涝的可怕:

“车辆在低洼处熄火要迅速弃车,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别觉得水很浅不危险,湍急的水流会把人冲懵的。”

如果说以前调侃南方的“看海”还是停留在苦中作乐的层面,那这一次所有人都绷紧了心里那根弦。

越来越多的极端天气,无疑也对城市的应对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暴雨、内涝的严防死守,不能再只是南方多雨城市刻在DNA里的反应。

发布暴雨预警后该如何落实相应措施?遭遇紧急情况时如何决策?

整个城市多做一点,人们的心里大概也就更踏实一点。

当然最重要的,是不要忘记人们守望相助的力量。

尤其是当突如其来的天灾打破了人力极限,在官方的救援保障基础下,而民间的互助也同样不可或缺。

当无数人在路上滞留时,郑州多家酒店全线降价;

有电影院向上千市民开放,给暂时回不了家的人提供了可靠的住所。



医院电梯因为暴雨停用,医护人员将术后病人从2楼搬到15楼;



退役的水上运动员支援了15条皮划艇,并参与协助疏散市民。



在瘫痪的郑州高铁站里,有学生乐团奏起了乐。

在亲历者看来,“在噪杂焦灼的人群中,看到听到学生乐团的演奏,还是十分感动的。”

令人感动的不止是音乐本身,更是互帮互助的人性闪光;

每一个伸出援手的普通人,都让人们抵挡天灾的信心又更强了一点。

目前郑州的形势正在逐渐好转,但并不意味着大家可以掉以轻心。

雨情正在转移到华北地区,今天下午4点半,河北邯郸发布了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天灾面前,个体的力量或许显得微不足道。

能做的无非是时刻保持关注、提高自救意识、积极互帮互助。

但在席卷一切的洪流中,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一点一滴,构成了我们的盾牌与力量。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96041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