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小楷真迹惊现于世 从美国流出 保存完好(组图)

诸史为镜 0



中国古代书法历史久远,也不乏许多的书法大家,每一个朝代均有很多作品流出。直到唐朝,世界文化底蕴交流中心,当时的长安有大量书法真迹流向海外。清末年间,许多海外洋人来到国内,将清宫中的书法藏品肆意攫取,带回自己的国家。因此,导致中国许多名作散落在世界各处。



前不久,美国有一家博物馆就展出了一幅王羲之小楷的《道德经》,一瞬间就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从梁到唐,各朝各代的帝王都在搜寻王羲之的真迹。其中,当数李世民最为执着,各地将搜来的王羲之真迹上呈检验,为李世民检验的这个人就是褚遂良。



《王羲之发帖》便是褚遂良编写的,他更是为其中几个经典的作品写上了跋文。美国此次展出的这幅王羲之真迹上就有褚遂良的跋文,由此可见,这幅作品当时定时经过了褚遂良的鉴定,而后提拔,最终才送进了唐宫。褚遂良的这段跋文里写的是,其实,当时王羲之用来换白鹅的应该是这幅《道德经》。众所周知,李白一抖诗百篇: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这就让人纳闷了,用来换白鹅的不应该是《黄庭经》么?关于王羲之当时用来换取白鹅的到底是哪部作品,民间争议已久。



后经考证,王羲之当时是先写的《道德经》,之后才写《黄庭经》,《晋书》中也有记载,王羲之创作的《黄庭经》并未流行开来。所以,大概是后世对诗仙李白的诗句有所误解,真正的《换鹅帖》其实应该是《道德经》。



对于真正想学书法的人来说,最应该看重的其实并不是这些作品是哪位名家之手,而是应该关注这些作品值不值得去学习。例如,褚遂良的《倪宽赞》《阴符经》,颜真卿的《竹山堂》,这些虽然是伪托之作,但是并不影响这些作品的艺术价值,甚至可以说比伪托本人写的更胜一筹!练书法,若是可以做到“则其善者而学之”,那必定事半功倍。



  现如今这幅《道德经》展出在美国的一家博物馆,全篇5162字,无一字缺损,保存可谓是完好无损了,究其笔韵,从容悠然,这正是我们后人想要学却难以达到的境界。

学习楷书的时候要注意不可过于板正和平整,王羲之自己在《题卫夫人笔阵图后》曾经提到过:如果横竖一致,形状僵硬,整体方正,对比没有风格,就不是一幅好书法,但得其点画耳。每一个字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如果世上的字是都一样的大小,一笔一划都没有不同,那便少了书法应有的趣味了。回头看王羲之的《道德经》,每个字都各有不同,形状各异,令人称奇!这一幅作品如今只剩唐拓本,但也已经是非常值得收藏的珍品了。《道德经》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文学作品之一,也是历朝历代的书法家必临的帖!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94903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