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体验89元基因检测:一口唾液到底能测出什么(图)

生命时报 0

随着科技发展,基因检测这一听起来“高大上”的检测手段,离我们生活越来越近。

在网购平台上,我们甚至能轻易地买到五花八门的基因检测产品。这些产品中大多无需碰面,只需邮寄一份唾液样本就能解读用户的“基因密码”,价格也不高。



消费者不禁疑惑,这样接地气的基因检测靠谱吗?

《生命时报》记者在某购物平台花费89元买了一份唾液基因检测套餐,其中包含数十项检测内容:

如乳糖不耐受、咖啡代谢率、酒精代谢、基础代谢率、抗糖化能力、甜味敏感性、怕痛程度、血型以及恋爱性格、节食减肥效果、职场倦怠、天生胖瘦等。



如果愿意用更高价格购买“升级”套餐,还可测出一生的伴侣个数、收入水平、孩子出生体重、成人身高、受教育程度等信息。有评论写道:“这简直是预测未来,似算命般神奇。”



拿到检测报告后,记者发现,有几项检测结果明显与实际情况不符:

比如报告显示记者“有乳糖不耐受”,但记者从未有过这种情况,且常饮牛奶;所显示的“身体忽胖忽瘦”也与现实不符;报告称记者“不能吃苦(味)”,但记者最爱喝不加糖、不加奶的黑咖啡……

此外,报告特别解释了“为何检测结果与现状不一样”,因为各项检测结果受基因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比例不同,比如“乳糖不耐受=55%基因+45%生活方式”“天生胖瘦=75%基因+25%生活方式”等。

为了比较结果,记者还向另一家有临床检验资质的公司寄出唾液样本。

所得报告中只有对机体多项代谢能力的分析,比如致癌物解毒能力、基因损伤修复能力、脂质代谢能力、矿物质代谢能力、维生素营养代谢能力等。



其中,营养物质代谢所查结果与网上的检测报告有部分一致,但具体的“基因位点”或多或少有所不同。比如,在维生素B12代谢情况的信息中,前者筛查4个基因位点,后者筛查3个,结果中仅rs3760776一个基因位点相同,信息真假让人难以分辨。



祁鸣告诉《生命时报》记者,理论上除了红细胞以外,任何带核细胞的人体样本都能用来进行基因检测,唾液里含有从口腔中脱落的细胞,可以满足一些比较简单的基因检测条件。

但口腔里含有各种食物残渣、杂质,唾液成分复杂,会导致基因检测难度较大或样本量不够充足,所以临床检测中,一般都以血液为样本, 样本量充足,且更纯粹。

祁鸣表示,分析上述的两份基因检测,像血型、咖啡代谢、乳糖不耐受、酒精代谢等,确实可以通过基因检测出来,抗糖化能力、甜味敏感性、怕痛程度理论上也可以部分检测出来。

但是,通过基因检测性格、预测未来收入、伴侣信息等,就“太不靠谱了”。



一个人从身体特征到疾病风险,方方面面都与基因有关,但发挥决定作用的是基因、外界环境及个人生活习惯三者的合力,且遗传基因在其中所占比例因人而异。

例如性格就严重受后天成长环境的影响,有些人经历一些事情后,性格就会大变,当前人类尚未完全掌握基因与性格之间的具体联系。

因此,这种“算命”式的基因检测只能当作娱乐,商家是否具备真正的基因检测实力和条件也值得推敲。

基因检测到底能做什么?

祁鸣介绍,在一条染色体上往往含有许多基因,呈单行直线排列,这些基因各自占据特定的位置,较真基因位点。基因位点不同决定每个个体的差异性,所以,世界上没有任何两个人的基因是完全一样的。



科学家研究发现,有些基因位点与某些疾病或特征有关,可通过直接检验对应的基因来判断某个体是否存在相应的疾病或特征。

但是,多数发现都停留在科学研究层面,能作为临床检验的基因检测,还需进行大量检测来验证其科学性。“这就给不合规的商家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选取的参考依据是否权威、是否适用于临床检验,就不好说了。”

目前,基因检测根据用途可分为四类:

科学检测

这类基因检测一般用于科学研究,包括生物工程、基因工程等。

比如,有些研究通过实验发现植物中某个基因可以让农作物有更强的抗病虫害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就会用到基因检测手段。这种检测离我们的生活较远,一般人不会接触到。

临床检测

这是老百姓最常接触的基因检测,主要用于疾病诊断、疾病预防、疾病风险评估、个性化用药指导等。



与基因相关的疾病总体来看有两类:

单基因疾病


由某个特定基因突变所致,一个人只要带有这个致病基因就会发病或成为携带者遗传给后代,常见的有红绿色盲、血友病、白化病等。

多因子疾病

即单独靠某个基因无法致病,但会增加发病风险,尤其当“坏基因”在坏的环境中,发病风险会大大增加,迟发性阿尔茨海默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年痴呆就属于这种情况。

这类疾病通过基因检测只能预测发病风险,至于是否一定发病,无法给出明确答案。所以在疾病评估方面,基因检测的结果不一定非常准确。

法医检测


这一类就是利用基因检测抓捕犯罪分子、确定凶手等,可作为司法判定的证据。

必要时,指派或聘请具有专业人员对与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尸体进行勘验。

商业检测

这种是非公立机构为满足消费者需求而开展的检测。祁鸣说,实际上多数医院都不具备做基因检测的能力和条件。

因为基因检测的仪器和试剂非常昂贵,对专业技术的要求也高,单独一家医院的基因检测需求量也无法维持无亏损运营,很多医院都无力承担。

所以,商业检测机构就是医院基因检测的重要补充,与上述“娱乐性”的检测不同,这些商业基因检测机构具有临床检测资质,结果靠谱,它们在此次新冠疫情核酸检测期间就发挥了很大作用。

商业基因检测亟待规范

祁鸣介绍,在美国,早期也出现过很多五花八门的商业检测,后经管理,有些被取缔,有些被纳入专业范畴。

如今,无论是哪类基因检测,哪怕是娱乐性的检测,只要想挂“基因检测”的牌子,就得具备临床检测资质和专业培训背景,甚至还要有执照的遗传咨询师对报告进行解读。

加强管理,严格规范


相比较,我国商业性基因检测起步较晚,管理不够完善。有些基因检测商家虽然不靠谱,但缺少完善的法律法规约束,犯错成本较低,即便被曝光、举报,最多也就是停止营业,过一段时间,可能换个地方或平台又能“重新开业”。

如今,商业机构代替医院进行基因检测已成为趋势,我国在商业基因检测方面需加强监管力度,严格规范。

了解检测的相关知识

对患者或消费者而言,更重要的是了解基因检测相关知识,基因检测不是万能的,检测前应听取专业人士的建议,选择有临床资质的机构,不要给不法商家钻空子的机会。▲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91829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