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企CEO不雅录像曝光 在华大肆行贿赚数十亿(组图)

健识局 0

超过300年历史的GSK期待复兴



文丨张铃

2013年3月16日,一段性爱录像出现在葛兰素史克(GSK)公司高管们的电子邮箱里。

在此之前,包括公司CEO Andrew Witty在内的13位高管已然接到消息:GSK中国区向中国的医生和官员支付大量回扣和贿赂。但他们没有引起重视,试图在内部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2013年7月,中国公安部统一组织指挥湖南长沙、上海和河南郑州等地公安机关,对GSK商业贿赂事件立案侦查。侦查查明:为了刺激增加销售额,GSK采取多种方式鼓动销售员工“轻合规,重销售”,将贿赂成本预先摊入药品成本,在虚高药价条件下,通过大肆贿赂医院、医生、医疗机构、医药相关协会组织等推销药品,牟取非法所得数十亿元。

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医药商业贿赂案件,GSK最终收到近5亿美元的罚单,多名高管接收刑事处罚。2013年之后,葛兰素史克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瞬间从15.39%暴跌至0.29%。

在央视的屏幕上,GSK被描述为:“一边黑箱作业,抬高中国药价;一边大肆行贿,扩大中国销量。”

图 | 葛兰素史克丑闻事件

GSK事件改变了中国医药行业的格局。从2014年开始,各项政策开始集中于整治高药价的顽疾:药审制度改革让大批新药快速上市;价格谈判和集采大幅压低新药和老药的价格。靠一款药包打天下的局面彻底被扭转。

GSK在中国乃至全世界成为负面典型。2014年开始,公司整体销售额开始下滑,甚至一度传出将被辉瑞收购的消息,直到2017年销售额才开始缓慢复苏。

现在可能都没人记得,GSK是第一个进入中国的外资药企。1984年,因为当时政策要求,外企必须与国有企业合资建厂,GSK选择和天津中新药业合资,建立了中美史克。

当年经常出现在央视一套动画片节目之前的药品广告:“两片”,正是1987年中美史克最知名的产品之一“史克肠虫清”。




01 民国时期,葛兰素奶粉就卖到了中国




今天的葛兰素史克公司由葛兰素、威康、史克、必成等一系列老牌制药公司合并而成。

葛兰素公司(Glaxo)是GSK最主要的元素,发家史可追溯到1873年。它最初并不做药,而是做奶粉的。

Glaxo公司最初的名字叫做Joseph Nathan&Company,公司主人Joseph Nathan在新西兰从事进出口生意。在一次偶然的采购途中,Joseph Nathan的儿子Alec注意到,美国有一种干奶的工艺,十分有商业前景。

这一工艺可能就是美国人帕西在1877年发明的喷雾法,用牛奶真空浓缩至原体积的1/4,然后以雾状喷到有热空气的干燥室里,脱水后制成粉。这样的做成的奶粉能够长期保存,便于使用,直接推动了奶粉制造业在20世纪初的大发展。

Alec买下了这一技术,在新西兰开工厂生产奶粉,毕竟这里有的是牧场和牛。1904年,公司的第一桶奶粉上市销售,Alec给这款奶粉起的品牌名就是葛兰素(Glaxo)。

Alec极擅长宣传之道。在他的主导下,葛兰素通过印刷“婴儿护理指南”推广奶粉,并提出“Builds Bonnie Babies”(培养健康宝宝)的口号。



图 | 葛兰素奶粉及宣传手册

葛兰素牌奶粉很快成为英国家喻户晓的品牌。一战后,葛兰素公司建起了现代化的生产设施,还成立了研发实验室,产品从英国卖到了印度、拉美等地区。

1923年,在华盛顿举行的国际乳业大会上,一位药学知识丰富的化学家Jephcott发现,有两位科学家正在研究维生素D。他想到:将维生素D加到奶粉中,应该可以预防佝偻病。

Jephcott正是葛兰素公司研发实验室的负责人。很快,葛兰素推出了第一款维生素D奶粉,获得巨大的商业成功。

葛兰素趁势追击,1924年,公司推出了复方维生素浓缩液,成为葛兰素历史上第一款药品。

很快,葛兰素的维生素AD复方制剂和含维生素乳制品横空出世,风靡一时,打破奶粉和维生素浓缩液的销售纪录。葛兰素开始在印度、意大利开设子公司,奶粉等产品甚至卖到了民国时期的中国。

1924年2月1日,商务印书馆发行的民国时期发行最广的女性期刊《妇女杂志》第10卷第2号中,就刊登着“葛兰素奶粉”的广告:“哺乳是做娘应尽的责任,然而往往有的不能哺而极想哺。我们劝她吃葛兰素奶粉,那乳汁便涓涓不绝的来了。”



02 做药的竞争不过做牙膏的



1935年,葛兰素公司单独为制药业务创办了子公司Glaxo Laboratories Ltd.。



图 | 1935年,葛兰素实验室

葛兰素公司因势利导,在二战中开始大量开发抗生素药物。到战争即将结束的1944年,葛兰素已经拥有四家专门生产青霉素的工厂,垄断了英国80%的青霉素生产。

战后,葛兰素采用美国的先进发酵工艺,大批量生产青霉素。那时,公司创始人Alec已经让位于Jephcott,而随着制药业务越做越大,奶粉业务反而无足轻重了。1947年,Joseph Nathan&Company解散,葛兰素公司的所有资产和精力都倾注在了制药板块上。



图 | 1944年,葛兰素女工在分装青霉素

50年代以后,葛兰素走上扩张之路。不仅收购了化学和医药销售企业,建起了动物保健部门,还兼并了英国老牌制药公司Allen&Hanbury。

Allen&Hanbury是GSK最早的源头。1715年,威尔士青年Silvan Bevan来到伦敦,开办了一家叫做“梨苑”的药房,梨苑药房正是Allen & Hanbury公司的前身。

那些年,葛兰素合成出了英国第一个糖皮质激素“可的松”,并成功商业化。后来,研究人员又在可的松的基础上开发出一系列的糖皮质激素,如氯倍他索、倍氯米松和氟替卡松等等,这些产品相继被做成吸入剂和皮肤用药,为葛兰素的腾飞奠定了基础。

但是很快,葛兰素公司就遇到一个强劲的对手:必成公司(Beecham)。

必成也是英国制药巨头。必成的创始人Thomas Beecham的履历颇为传奇,他曾是一名牧羊人,1848年在英国开办第一家商店。四十年后,他开发了一种泻药,并建造了号称英国第一家通电的工厂来生产。

和葛兰素一样,必成公司在广告和营销方面也颇为新潮。1919年,必成公司推出第一支牙膏,大胆地尝试使用广告增加销售额,并且颇为成功。今天市面上的舒适达牙膏,最初就出于必成公司之手。



图 | 1930年代,必成的牙粉广告

必成在1945年开始投入医药研发。1957年,必成的科学家发现了青霉素的重要中间体:6-APA。在此基础上,必成公司成功开发了甲氧西林、苯唑西林、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等多个知名抗生素。

必成公司一度想强行收购葛兰素。但葛兰素熬了过来,开发了头孢呋辛和头孢他啶两个抗生素,靠着之前的皮质激素和抗生素勉强维持。

这边刚顶过必成公司的压力,葛兰素公司又迎来了另一个对手。




03 史上最畅销的胃病药物




在葛兰素忙着在二战时狂卖麻醉剂和青霉素的岁月,美国一家药企正在默默成长。这就是史克公司(SmithKline)。

史克公司的历史其实比葛兰素更长。1830年,John K. Smith和John Gilbert在费城开了一家药店,成为史克的最初起源。

后来Mahlon Kline加入了公司,并担任公司的总裁和股东,公司干脆就更名为Smith Kline&Company,并在十九世纪末收购了French and Richards & Company。



图 | 1891年,收购French, Richards & Company

上世纪30年代开始,史克成功开发数个重量级新药,包括Benzedine、右安非他命、氯丙嗪等。但因为领导层对公司战略意见不一致,史克公司也陷入危机。

在低潮中,史克公司迎来两位出色的掌门人:Henry Wendt和Robert F. Dee,公司开始逐渐走出危机。动物健康、医疗诊断、消费品几大业务都运转良好,感冒药和抗过敏药也大放异彩。1976年,史克的销售额达到6.75亿美元。

史克公司走出危机的意义不仅在于颓势的扭转,还在于保住了“镇家之宝”:西咪替丁。

西咪替丁是一种治疗胃溃疡的药物,是史上第一个使用现代化方法筛选出来的药物,其发现者James Black因此获得诺贝尔奖。1977年获FDA批准,上市后短短3年累积销售额就达到5.8亿美元,几乎相当于1975年的史克全公司销售总额。

1981年,西咪替丁超越罗氏的安定,成为全球最销售药物。1989年,西咪替丁销售额达到10亿美元。史克当时超过一半的利润都来自这款“当家花旦”。

葛兰素公司在靠抗生素和皮质激素苦苦支撑的同时,也注意到了西咪替丁。1983年,葛兰素联合罗氏,推出了跨时代的药物:雷尼替丁,商品名为Zantac。雷尼替丁的效果是西咪替丁的5到8倍,一出世就受到热捧。

雷尼替丁是史上第一个累计销售额达到500亿美元的药物。直到今天,Zantac还是欧美国家的主流胃药。在全球累计销售额前十的药品排名中,Zantac是“霸榜”时间最长的药品,已经热销近30年。



葛兰素公司凭借雷尼替丁,在1988年营收首次超过20亿英镑,一举成为全球第二大药企。

史克公司为了应对竞争,推出一款名为替尼酸的降压药。然而人算不如天算,该产品出现了重大不良反应事件,导致了373件责任索赔。史克无法取得内在突破,只能寻求向外收购,连续收购多家企业,但未见起色。

1989年,史克与必成公司合并,终于翻身。新成立的史克必成的销售额达到69.3亿美元,一举超越葛兰素,成为世界第二大药企,仅次于默沙东。




04 GSK掀起的合并狂潮




葛兰素公司本来稳居世界第二,那些年经常因为其他企业合并而被超越,这一点让葛兰素公司很是不爽。

史克必成、百时美施贵宝,都是90年代合并的产物。葛兰素公司独木难支,虽然也推出了舒马曲坦、那拉曲坦等品种,但都难以超越雷尼替丁的巅峰。

葛兰素面临的压力之大,史无前例。为了自救,1995年时葛兰素以5.3亿美元收购美国的创新药研发公司Affymax,但并没带来多少好的品种。

1995年,葛兰素以14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威康公司(Wellcome),公司更名为葛兰素威康。

威康公司也是一家历史悠久的老牌医药企业,在抗病毒药和抗癌药物研发方面实力强劲。二十世纪初,威康生产的药品和急救用品被当时的探险家们所推崇,其中一种叫做“霍利克”的饮料更是大受欢迎。著名的探险家理查德伯德以这种饮料命名了南极洲的霍利克山脉。

“霍利克”这个名字太洋气,翻译成中国话,那就是八十年代风靡全中国的食品:“麦乳精”,用勺子舀了直接吃最好吃。

当然,威康公司并不只是生产麦乳精。威康公司曾诞生过五位“诺奖”,在研发方面有着令人经验的实力。合并之后的葛兰素威康是成为头孢菌素的主要发明厂家之一,在抗哮喘、胃肠道、抗病毒、抗肿瘤、皮肤、麻醉和中枢神经系统等多个专科都有药品。



图 | 威康走出的诺贝尔奖得主Gertrude Elion和George Hitchings

合并后的第二年,葛兰素威康销售额创下83.4亿英镑新高,稍稍恢复了元气。

上个世纪末,医药界暗流涌动,汽巴-嘉基与山德士的合并成为诺华,阿斯特拉和捷利康合并成为阿斯利康,葛兰素和史克必成,被认为也将合并:这两家药企总部都在英国,都经历过多次合并,还是多年的老对头,而且都在不可避免地创新乏力,开始走下坡路。

两家药企的领域有重合,也有各自特色。而且两家公司都热衷于并购,他们各自在一个多世纪的创新和合并中,不断开拓新市场,扩充产品线。并且几乎每并购一次,体量和影响力就能上一个全新的台阶。

与其打来打去,不如永结为好?

郎有情,妾有意,但因为家产怎么分的问题,这场“婚事”经过了长达两年的拉锯式谈判。2000年,两家公司终于达成价值约760亿美元“联姻”,葛兰素威康持股58.75%,史克必成持股41.25%。新公司取名为葛兰素史克。

GSK成为全球最大制药公司,直到辉瑞收购惠氏后,GSK的老大地位才被超越。但是GSK只是大,并不强,公司产品线比较单薄。




05 “不列颠之光”的新难题




合并后的GSK一直没能解决创新乏力的问题。2000年后的十年间,GSK平均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为14.3%,低于制药巨头的平均水平;十年里GSK仅推出四款自主研发的药物,而且超过10亿美元销售额的只有度他雄胺一款。

2010年,GSK销售额攀升至284亿英镑,此后开始缓慢下滑,并没有太大的起色。

2013年中国行贿事件之后,药物安全事件又连续冲击GSK:罗格列酮因心脏安全性风波,被FDA限制使用;抑郁症药物帕罗西汀因为“引诱”医生给未成年人使用,被诉讼索赔30亿美元。

GSK逐渐被大佬们甩开。2014年,GSK与诺华巨额“换子”交易,斥资71亿美元收购诺华疫苗业务;同时,GSK将其肿瘤药品以145亿美元的高价卖给诺华。这一做法让业界议论纷纷,毕竟肿瘤产品是各家药企都在争夺的。

GSK想的是弯道超车。2017年GSK渐渐恢复元气,凭借CAR-T新药进入二期临床的消息返回肿瘤市场,并且将肿瘤业务划归为公司四大核心战略业务之一。

化疗、靶向、生物制药,传统肿瘤药市场已经被罗氏、诺华等企业分割。GSK从新兴的细胞疗法入手,不失为一步好棋。



图 | 葛兰素史克研发管线

GSK还有一块特殊的优势领域:GSK是唯一被WHO确定的三大全球性疾病(疟疾、艾滋病和结核病)研制药物和疫苗的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疫苗生产商之一,GSK业务范围涵盖脑膜炎、流感、带状疱疹和百白破等。

但在2020年的新冠疫苗研发中,GSK没有赶上第一班车。

在中国,经历2013年的商业贿赂事件后,GSK痛定思痛,虽然业绩增长放缓,但中规中矩,再也没有类似问题被曝光。

GSK的官网上有这样一句描述:当第一批无线信号被发送到大西洋彼岸、铁路被开发用于商业和战争时,我们正在世界各地扩张,开发和销售越来越全球化的新产品。

回望GSK这家有着“不列颠之光”称号的药企,三百年里一直不停进步,一次次抓住了历史机遇发展,有着一浪高过一浪的商业并购,维持着自己行业霸主的地位。2020年,GSK全年收入340.99亿英镑,同比增长1%,排名世界第六。

经历了风雨,也走过了质疑,GSK的下一次机会在哪里?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89064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