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与西方大国竞争 中国靠“混合战争”的取胜(图)

青木在德国 0

“德国和欧洲还不是中国同等的竞争对手。我们面对北京扩大地缘经济战略无能为力。凭借其战略思维传统,中国是在竞争中运筹帷幄的大师。历史上三位最伟大的战略思想家就都来自中国:一位是孙子,另一位是檀道济,还有一位是戚继光。譬如檀道济的《三十六计》,就深深植根于中国文化之中。”


中国经济发展依赖战略。

德国《经济周刊》(WIWO)5月30日以“我们可以从中国的战略性中学到什么”为题刊登了德国哈雷-维滕贝格大学经济学教授Ulrich Blum的文章,指出“在与西方的经济力量竞争中,中国依靠传统的‘混合战争’(hybrid warfare)战略。我们需要给出回应。”

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曾说,真正的友谊只能存在于平等之间。竞争也是如此:它在平等之间才会富有成效,否则它将很快导致顺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与中国竞争。



欧美研究中国战略的书不少。

中国善于应用战略,比如“瞒天过海”,就应用到“新丝绸之路”上。直到中国构建了一张新的贸易网络,欧美让惊觉发现,中国新的经济战略。20多年来,中国也一直在减少对全球经济的“依赖”,而快速增长推动了其进出口。“双循环”的新政策——一个让中国自给自足的内部循环和一个让其他国家依赖的外部循环——本质上意味着:经济成为了“武器”。

青木了解到,Ulrich Blum教授著有《经济战:经济上的竞争思维》等著作,专注于经济竞争理论研究。他认为,中国不是用绝对实力和力量来“中和”或“摧毁”优势对手,而是用巧妙地使用“协调”和“连接”的策略。他套用军事理论说,中国应用的这种所谓的“混合战争”战略,在时间、手段和目标的选择上是开放的,有助于中国赶上以前具有优势的西方。



欧中美三角经济紧密相连。

俄罗斯皇帝理论专家Evgeny Messner 曾指出,为了打赢“混合战争”,战争与和平之间是没有明确的界限,没有可识别的前线。它的特点是进行一系列行动的选择。俄罗斯总参谋长Walerij Gerassimow在乌克兰冲突前夕,也用实际行动展示了什么叫“混合战争”战略。

西方在应对“混合战争”战略时,如果其反应是“不对称的”,世界公众的反应就会不理解。在经济领域,可以用特朗普的例子来证明:他对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中兴和华为的打击就被视为对自由贸易的攻击。



中美比拼实力,也比拼战略。

这位专家认为,中国在经济领域的对称竞争范围广泛:控制市场准入、影响供应链、垄断战略原材料、补贴战略公司以促进对关键外国公司的收购。此外,中国学习和模仿国外最好的技术。正如德国经济学家弗里Friedrich List在180年前向德国人推荐的那样——来与英国竞争。

而这个计策也起到了作用:“偷梁换柱”,应用到今天,这意味着从竞争对手那里招募人才,以削弱对手并推进自己的事业。改革开放后,中国向西方公司提供了一些落后行业的股份,以通过最先进的技术使国家走上增长道路——作为回报,中国提供了进入其庞大市场的机会。



中国电动车品牌正跻身第一集团。

如果西方企业做出“反华”的举动,就会遭到中国消费者的抵制。瑞典时尚巨头H&M 就因为抵制新疆棉花,被中国消费者抛弃了。

文章认为,欧洲必须成为中国的重要竞争对手,才能继续成为中国重要的合作伙伴。这就是为什么它必须从战略上重新定位自己。不让自己沉浸在中国的思维中,是行不通的。中国的对称进步必须以对称的、欧洲协调的反应来应对,因为不对称会导致冲突的扩大。 我们需要一种平衡,以防止敌意升级。



空间站是中国经济实力和战略的高点。

青木认为,中国经济的成功,除了中国人的勤劳之外,的确与中国的战略布局密不可分。前段时间,一位德国汽车高管感叹道,几年前,中国汽车业还在给西方车企“打零工”,如今已经跻身到世界汽车制造第一集团,在车联网、电动车电池等技术领域已超越德国。他指出,这归功于中国政府的“电动车战略”,让中国汽车业“弯道超车”。而这样的战略在许多领域都可以见证到。难怪,中国被称为全球经济的“战略大师”。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86820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