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军方再次回应炸毁媒体大楼 披露更多信息(图)

海外网/每日经济新闻/多维 0



加沙媒体大楼遭遇以军空袭

海外网5月16日电 据半岛电视台报道,当地时间16日,以色列国防军再次就空袭加沙地带一座国际媒体所在的大楼发声,重申该建筑是“哈马斯军事情报重要基地”,并披露了更多细节。但由于并未列出任何证据,这一说法继续遭到舆论质疑。



加沙媒体大楼遭遇以军空袭

以色列国防军在推文中称,“该基地被用来收集进攻以色列的情报,制造武器和定位设备。”推文还表示“出于对平民安全的考虑”,以军曾发出袭击警告,让平民有足够时间撤离,并强调尽管这样做也给了哈马斯时间,让他们把东西带出大楼。“我们不伤害任何平民,愿意付出如此代价”。



加沙媒体大楼被炸成废墟

由于被炸毁的建筑内,既有美联社、半岛电视台等多家国际媒体的分支机构,又有很多居民,空袭事件引发全球关注。多方谴责以军行动“野蛮”,指责其真实目的旨在让媒体沉默。

事发后,以色列军方曾解释称,袭击该大楼,是因为建筑里有哈马斯情报部门的“军事资产”,而媒体并非空袭目标。



被以军炸毁的媒体大楼

不过这一说法立即被美联社打脸,称并没有楼内存在军事目标的证据。美联社社长加里·普鲁伊特也表示,以方的军事行动令人震惊和不安。他还说由于这次空袭,世界将对加沙发生的事情知之甚少。

半岛电视台发表声明,对以方行为予以“最强烈的谴责”。声明称,以色列此次空袭媒体大楼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试图阻止记者报道在加沙地带所发生的一切,半岛电视台称将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让以色列政府承担责任。

以色列故意轰炸国际媒体大楼,惹怒西方媒体

当地时间15日下午,以色列军方空袭了位于加沙地带的一栋大楼,楼内有多家国际新闻媒体的分支机构,这栋大楼在空袭中被彻底摧毁。



据报道,这栋大楼有12层,美媒美联社、阿拉伯半岛电视台等多家国际媒体的办公室都设在大楼内,还有一些法律服务公司和医生也在这里上班。



据报道,当时有三枚导弹击中了这栋建筑,大楼在顷刻间倒塌。所幸在以军轰炸前,楼内人员就已撤离,无人在这起袭击中死亡。据巴勒斯坦媒体报道,在这次空袭中,有一名巴勒斯坦记者受伤。

半岛电视台的记者目击了大楼被空袭的全过程。



半岛电视台记者 萨夫瓦特·阿尔-卡劳特:我在这栋大楼里工作11年了,在这里,我报道了很多新闻事件,我们的职业生涯扎根于此,但现在,在两秒之内一切都消失不见了。



对于这次空袭,以色列军方表示,这栋建筑物里有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情报部门的“军事资产”,因此这栋大楼是“合法的军事目标”,而媒体并不是以军的空袭目标。不过美联社报道称,并无楼内存在军事目标的证据。

此前在12日,以军也曾空袭摧毁了一栋与媒体相关的建筑,这栋高层建筑位于加沙中心地区,楼里有哈马斯的“阿克萨”卫星频道办公室,以及一些其他媒体。

多家媒体谴责以军空袭媒体大楼

针对以色列军方15日空袭加沙地带一栋多家国际媒体所在大楼,美联社和半岛电视台当天均发表声明予以谴责。

其中,美联社社长加里·普鲁伊特表示,以方的军事行动令人震惊和不安。



美联社社长 加里·普鲁伊特:以军把美联社等新闻机构办公室所在大楼作为袭击目标并予以摧毁,我们对此感到震惊和恐惧,他们一直都知道我们办公室的地点,也知道记者们都在那里工作。这一行为令人难以置信且不安,我们此次避免可怕的人员损失,纯属侥幸。



半岛电视台也发表声明,对以方行为予以“最强烈的谴责”。声明称,以色列此次空袭媒体大楼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试图阻止记者报道在加沙地带所发生的一切,半岛电视台称将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让以色列政府承担责任。



法记者菲尔·切特温德表示,对以方行为“极为震惊”,并称,将与美联社和半岛电视台“坚定地团结在一起”。

此外,美国保护记者协会执行主任 乔尔·西蒙 也表示,此次袭击“令人担心”,以色列国防军正在故意以媒体设施为目标,破坏关于加沙人民困境的报道工作。

以色列轰炸美联社等媒体所在大楼,地面部队大量集结,王毅阐明中方立场,拜登也打了2个电话

  当地时间15日,以色列军方对加沙地带驻有国际媒体办公室的一座大楼发动空袭。以军方称,被炸毁的加沙国际媒体办公楼是“合法的军事目标”。哈马斯方面称将回应此次空袭。

  

  以军炸毁美联社等国际媒体

  驻加沙办公楼

  据央视新闻报道,根据英国独立媒体《中东之眼》记者在社交媒体上发表的推文及视频,以色列军队在当地时间5月15日14时许(北京时间19时)发出“警告”一小时后,轰炸了位于加沙的一处建筑。这栋12层建筑内设有包括美联社、半岛电视台等在内的多家国际媒体办公室。

  推文称,建筑内人员“在轰炸发生前几分钟”已撤离。

  据环球时报援引《以色列时报》的消息称,以色列军方在当天早些时候通过电话警告大楼里的人员立刻撤离,并警告称大楼将在一小时内被摧毁。

  随后,以色列国防军用“敲屋顶”战术发射了一枚导弹(roof-knocking,以色列早年发明的一种战术,作为正式攻击前的警告)作为警告,这枚导弹不会造成严重破坏。

  美联社驻加沙记者法尔斯·阿克拉姆(Fares Akram)空袭前在推特上表示,“现在炸弹可能会落到我们的办公室。我们从11楼跑下楼梯,现在远远地看着这座建筑,祈祷以色列军队最终撤退。”

  美联社社长兼首席执行官加里·普鲁伊特(Gary Pruitt)当天发表声明,称对此次袭击“感到震惊和惊骇”,表示以军方一直清楚美联社在该处办公,而在袭击发生前,美联社曾收到警告。

  普鲁伊特表示,正就此事向以色列政府寻求信息,并正与美国国务院进行接触,以了解更多情况。他表示,在袭击发生前,有十几名美联社记者和自由记者在大楼内,好在均被及时疏散,未因袭击出现重大伤亡。他在声明结尾写道,“由于今天(15日)发生的事情,世界将对加沙正在发生的事情了解得更少。”

  

  以军称该建筑是“合法的军事目标”

  哈马斯强硬回应

  据央视新闻消息,在炸毁该建筑后,以色列国防军在社交媒体发表声明称,哈马斯“已将加沙地带的居民区变为军事据点”,用于多种“军事目的”,包括情报收集、攻击策划和指挥以及通信联络等。

  声明提及,当哈马斯将高层建筑用于军事目的时,它就变成了“合法的军事目标”。以色列国防军在声明中称其在行动前“采取了措施,确保平民不会受伤”。

  

  图片来源:摄图网

  《以色列时报》援引以色列国防军声明称,被炸毁的国际媒体办公楼藏有哈马斯情报部门使用的“军事资产”,并指责哈马斯将楼内的多家国际媒体办公室用作“挡箭牌”。

  另据海外网消息称,哈马斯的一位发言人称将回应此次空袭,“(以色列)特拉维夫的居民该对我们的回应做好准备”。

  

  多国斡旋,联合国呼吁停火

  以色列地面部队大量集结

  据中新网援引以色列媒体报道,5月14日,大约160架以军飞机对哈马斯的一个隧道网络发动了大规模袭击。以色列国防军称,袭击持续约40分钟,大约450枚导弹落在了加沙北部的150个目标上。

  除了空袭外,以色列的装甲部队和炮兵也在边境地带向加沙地带开火,这场袭击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齐尔伯曼称,这次行动的实施,得益于大量情报和精心计划。

  据央视新闻,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卫生部发布的报告说,自巴勒斯坦哈马斯等武装组织与以色列军队交战以来,至少有139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包括33名儿童和21名妇女;另有950人受伤。

  另一方面,哈马斯方面也在持续向以色列境内发射火箭弹。以军方称,自冲突开始以来,已有超过2000枚火箭弹从加沙射向以色列,其中大部分都被以色列的“铁穹”防空系统拦截,但仍有部分火箭弹在以境内爆炸。

  截至15日晚,以色列方面有9人在巴以交战中死亡,包括两名儿童;另外还有多名平民受伤。

  

  图片来源: 新华社发(哈利德·奥马尔摄)

  为缓和目前双方剑拔弩张的局势,包括埃及、卡塔尔和联合国等国家和组织的调解人,正在与各方加强接触,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立即停火。不过,各方仍未达成任何停火协议。

  美国方面,白宫发言人普萨基表示,美方正专注于利用美国在该地区的关系,以外交方式结束危机。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5月15日,美国总统拜登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就巴以局势通电话,讨论了近日加沙地带的激烈冲突。内塔尼亚胡向拜登说明了以色列在加沙地带采取的行动和今后的计划,并强调将竭尽全力避免伤害当地平民。

  因以色列空袭摧毁了几家新闻机构驻加沙的办公楼,拜登在通话中对记者的安全和保障表示关切,并强调需确保对他们的保护。拜登还与内塔尼亚胡讨论了耶路撒冷目前的紧张局势。他还对内塔尼亚胡表示,支持采取步骤,使巴勒斯坦人民能够享有他们应得的尊严、安全、自由和经济机会,并申明支持双边解决方案。

  另据半岛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15日,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收到了拜登来电。阿巴斯的发言人称,双方讨论了近日加沙地带的激烈冲突。这是自拜登1月宣誓就职以来第一次与阿巴斯通话。

  讽刺的是,联合国安理会就巴以局势两度开会都无法发表联合声明,这是因为与会的安理会15个成员国中,14个支持发表声明,但只有美国一个国家反对。

  目前,以色列方面已经集结了约一万名预备役士兵,并表示地面进攻是一种选择。多方担忧,如果局势仍不能降温,冲突可能向全面战争恶化。

  

  外交部长王毅就当前巴以冲突阐明中方立场

  据外交部官网15日消息,当天,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同巴基斯坦外长库雷希通电话时,就当前巴以冲突阐明中方立场。

  

  王毅表示,近日巴以冲突不断升级,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令人痛心。中方有三点看法:

  第一,局势恶化的根源是巴勒斯坦问题长期未能得到公正解决。特别是近年来中东和平进程偏离原有轨道,联合国安理会决议没有得到切实执行,尤其是巴勒斯坦独立建国权利受到持续侵害,巴勒斯坦人民的困境进一步加深,导致巴以对立激化,冲突反复上演。事实证明,巴勒斯坦问题一天得不到公正解决,巴以双方和中东地区就无法实现真正的和平。

  第二,当务之急是停火止暴,联合国安理会有责任推动局势尽快降温。中方作为安理会轮值主席,已推动安理会两次就巴以冲突举行紧急磋商,并起草安理会主席新闻谈话,引导安理会采取行动。但令人遗憾的是,安理会至今未能达成一致,美国采取的立场站在了国际正义的对立面。我们呼吁所有安理会成员国都要承担起应尽责任,切实为维护地区和平与安全作出努力。

  第三,解决巴勒斯坦问题根本出路在于落实“两国方案”。中方将在安理会主持召开有关巴以冲突的公开辩论会,期待各方能就此发出一致声音。中方认为,安理会应对“两国方案”进行再确认,敦促巴以双方尽快在“两国方案”基础上重启和谈。中方将继续坚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争取恢复民族合法权利的正义事业,坚定支持通过政治对话公正解决当前的问题,坚定支持联合国以及阿拉伯国家联盟、伊斯兰合作组织为此发挥建设性作用。

  库雷希表示,巴方赞同中方关于当前巴以冲突的立场,支持“两国方案”,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正义事业,主张推动巴以双方通过对话谈判解决问题。巴方高度赞赏中方在安理会内主持公道,愿同中方加强沟通协调,找到推动停火止暴、促进局势降温的办法。

  延伸阅读:

  联合国:加沙30多所学校被以色列炮击破坏 已没有任何学校

  

  资料图

  海外网5月15日电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5日报道称,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东和北非地区联络部主任朱丽叶·图马表示,加沙地带已有30多所学校被以色列炮击破坏,目前加沙没有任何学校,这肯定会影响孩子们的教育。

  加沙难民营遭空袭数名儿童妇女丧生,持续冲突令上万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

  据半岛电视台5月15日报道,以色列14日持续对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发动空袭和轰炸,造成一处难民营的数名儿童和妇女死亡。联合国指出,持续的敌对行动让上万名巴勒斯坦人被迫离开他们在加沙的家园。

  

  (图说:一名巴勒斯坦男孩拉着一辆推车逃离家园,上面载着他的兄弟和行李。图/Reuters)

  自14日巴以局势升级以来,以军对加沙地带发动了数百次袭击。据巴勒斯坦卫生部称,以军的袭击已造成至少137名巴勒斯坦人丧生,其中包括36名儿童,另有950多人受伤。

  15日,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难民营发动了一系列空袭,造成至少2名妇女和7名儿童死亡,另有几人被埋在废墟中,死亡人数预计还会上升。难民营里至少还有15人受伤,其中还包括一名婴儿。

  

  (图说:以色列对加沙一处难民营发动空袭致2名妇女7名儿童丧生,15人受伤,包括一名婴儿。图/Aljazeera)

  数千个巴勒斯坦家庭在加沙北部联合国开办的学校避难。据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员黑斯廷斯报告,加沙地带有上万名巴勒斯坦人因持续的敌对行动而流离失所。

  黑斯廷斯指出,人们在学校、清真寺等地避难,获得水、食物、卫生和医疗服务的条件有限。医院、供水和排水都依赖于电力供应,但供电燃料将在周日耗尽。

  尽管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国际社会呼吁立即停止一切敌对行动,但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承诺要在“必要时”继续发动攻势,以恢复以色列的平静。

  

  (图说:巴勒斯坦人从废墟中抬出一名婴儿尸体。图/AP)

  据以色列军方报道,至14日晚,以色列至少有9人死亡、100多人受伤。从加沙地带向以色列发射的火箭弹达2000枚,约350次发射未成功,其中一些击中了加沙地带的电线杆,加沙20多万居民因此断电。

  与此同时,在约旦河西岸,新一轮的暴力正在酝酿,至少已有11名巴勒斯坦人被以色列安全部队打死。

  不过据《以色列时报》最新消息,一位外交知情人士于当地时间14日透露,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可能在未来几天内达成停火协议。

以巴冲突|以色列继续空袭加沙 巴勒斯坦武装分子发射火箭炮

以色列于5月16日凌晨继续空袭加沙(Gaza),巴勒斯坦武装分子则向以色列特拉维夫(Tel Aviv)发射火箭炮。

半岛电视台(Al Jazeera)16日报道,在过去1周以来,最少149名巴勒斯坦人,包括41名儿童于加沙地带被杀,另950人受伤。在约旦河西岸(West Bank),以色列军队最少已杀死13名巴勒斯坦人。















以色列最少有10人被杀。以色列军队称,数百枚火箭炮从加沙向以色列数个地点发射,他们已增加在加沙附近的军力。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16日稍晚时会召开会议,讨论以巴冲突。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84012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