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惨的社会性死亡 是在色情网上看到自己和电话(图)

好机友 0

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最可怕的是什么?是死亡吗?

不,是「社会性死亡」。



简单来说,社会性死亡就是在公众面前出丑的意思。

这个词经常被用来表达,自己丢脸到没脸见人,只想地上有条缝能钻进去的心情。

类似的说法,还有「尴尬得抠出三室一厅」、「原地去世」「这个星球已经待不下去了」等文字梗。



原本机哥以为,经历过公开处刑的人,应该都只会在寂寞的夜晚,45°仰望天空独自流泪。

但是万万没想到,机哥前几天在豆瓣上发现一个名为「社会性死亡」的小组,聚集了大量有同样经历的用户。

在这里,用户自嘲「尸体」,用来表达他们社会性死亡之后六神无主的状况。

目前,「尸体」数量已经超过40万具。



在这里,每一次社会性死亡事件,都被致以万二分敬意,分为火化区、搬运区、默哀区和遗言区。

不论是哪一种,都透露着些许悲壮。



像是火化区,就是指各种大家亲身经历过的社死事件。

不夸张的说,你有多少种让自己开心的方式,那么在这里,你就可以看到多少种五花八门的死法。

每一个故事,都是大家血与泪浇筑出来的年度巨作。

最基础的,就是「拍一拍」惨案。



众所周知,拍一拍的玩法一经推出,已经成功超越60秒语音和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撤回提醒,成为很多人心里最讨厌的功能。

原因非常简单,就是因为容易手滑按错。

而且修改过的搞笑拍一拍内容,常常会忘记改回来,然后……就在正经场合被公开处刑。



这个拍一拍功能同样登陆了腾讯QQ。

然后,就有人在400多位同学面前,被迫放弃大学四年的优先择偶权。



在微信上,也有用户因为手滑把儿童不宜的内容,发到了长辈那里。

什么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

在这里,只要动动手指你就能轻松见识到。



比线上惨剧更让人无地自容的,还是面对面的社会性死亡。

没有什么比大庭广众之下出糗更让人绝望。



还有不少社会性死亡,是因为自己的口误。

例如下面这一位,就因为想让租客自己动手修理出租屋内的电器。

但嘴一瓢,话也就不对味儿了。



没错,大部分社会性死亡,都来自于人和人之间的误会。

例如有的同学就因为肥胖,而获得一次告老师的体验。



还有人因为在不恰当的地点,做出不恰当的动作,所以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悲剧。

后来办公室的各种传言,隐隐约约是有听说啦。



比起误会,更严重的社死事件,是喝醉。

三两下肚,不省人事,做出点大家意外的事情,在所难免。

但是要到社死的地步,确实很难,除非真的让大家非常意想不到。



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的社死案例,哺育了这个豆瓣小组里每一个围观群众。

但并不是每一具「尸体」都愿意分享自己公开处刑的情况。

于是,除了分享自己糗事的火化区之外,这个社会性死亡小组还专门开辟出,分享身边社死现场的版面——搬运区。

像是路边随处可见的山寨,一旦和原装正品放在一起,就不禁让很多人替它尴尬得抠jio。



还有围观舍友社会性死亡现场,也不失为一种特殊的体验。

摩肩擦踵的逍道,来往行人的注视……这既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舍友离开地球生活的通行证。



就连最亲近的妈妈,也可以成为搬运区的绝佳素材。



看到这里,大家或许以为这个「社会性死亡」小组,只是把大家经历过的糗事拿来当成笑话。

但事实上,在这个小组里除了火化区和搬运区之外,还专门设置了一个版块,给需要安慰的用户提供一丝温暖,叫默哀区。

虽然默哀区的用户依旧会分享自己的社死现场,但在这里他们会得到其他用户的慰藉。

例如有的用户,就被恶意将信息泄露到国外的成人论坛上。



被泄露的不仅是联系信息,还包括了当事人的隐私照片。



不同于火化区和搬运区清一色的「哈哈哈」评论。

在这里,大家都非常理性地安慰这位被迫社死的用户。



同样,还有大学生朋友圈截图,在家长群遭到公开处刑的例子。

重点是,这位用户还被家长质疑身体机能。



起因是他在朋友圈发布征友启事,附上了一句“上厕所频率较高”。



然后,就在地区家长群里传开了。



于是这个帖子同样在默哀区,获得大量用户的安慰。



除了前面提到的三个板块,这个「社会性死亡」小组还专门设置了遗言区,为正在经历社死的用户建言献策。

虽然大家同样抱着看热闹的心情在围观,但仍有不少人帮忙想法子,让社死边缘的用户能够成功「复活」。

举个例子。

有用户预感自己即将在毕业照上,留下日后被公开处刑的素材,便在遗言区发帖,娱乐大众的同时顺便寻求对策。



然后,便有不少贴心的用户开始帮忙想办法,并且贴心地开导她。



还有的用户因为设置分组可见时出现手滑,把本不该让老板看见的朋友圈,送到了他的面前。

领导轻轻的一个赞,在他的互联网世界掀起了惊涛骇浪。



而在评论区,除了各种插科打诨的调侃之外,机哥还看到有用户认真地为他的「复活」,找寻各种理由。



别说,还真有「复活」成功的例子。

个中情节百转千回,光看这几个标题,机哥就已经脑补出各种各样的惊险的画面了。







在这个「社会性死亡」小组里,机哥算是大开眼界喽。

不论是各种自我解嘲还是求助,最让机哥佩服的,是这40多万「尸体」分享社死、直面社死的勇气。

或许,这才是这个小组存在的真正意义,让大家的社死事件在变成变得微不足道。

真是应了那句话:

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说出来给大家开心一下。

什么社会性死亡,在这里都能用幽默感一笔带过。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83921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