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潜心学习多年的火星文 终于用上了

北京日报/央视新闻/科技日报 0





今天

天问一号成功着陆

火星乌托邦平原

我国首辆火星车“祝融号”

将开始进行火星表面巡视探测



今天下午6时许

“祝融”发出首条微博

问候地球朋友们:

“地质学家说,

我的软着陆区很可能是

一个古海洋所在地,

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很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科学成果。

……

目前我还在着陆巡视器内,

带着地形相机和多光谱相机、

次表层探测雷达、

磁场探测仪等6台科学载荷,

经过短暂调整后,

出仓并开展巡视探测。

期待全方位了解火星,

并且回传珍贵的数据和照片

给大家哦!”



评论区里网友们潜心学习多年的火星文终于派上了用场

团团的评论亮了!



你都看懂了吗?





为什么要去火星?为什么落泪?天问一号总设计师回应了


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5月15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总设计师张荣桥做客《白·问》对话白岩松。

白岩松:在现场很多您的同仁都显得很平静,甚至很镇定,但是您哭了,眼泪里头是什么?

张荣桥:据我所知,我们在场的绝大多数同志都流下了眼泪。眼泪有两种成分:一是激动,因为我们经过了6年的研制生产,在发射场坚持了110多天,发射完之后呢又飞行了202天,之后在环湖轨道又日夜坚守了93天,为的就是我们今天的成功着陆,这个目标我们如期实现,这也是我们完成了对国家的承诺。

另一个是释放,这么多年为了一个目标,我们全体的研制成员们承担了巨大的压力,成功了之后得以释放,所以眼泪有甜有咸。

白岩松:对于为什么要去火星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张荣桥:就我个人来讲为什么去火星,那就是提升人类的自身的能力。我们必须通过这些重大的前瞻性的科学探索活动,来提升我们的技术,培养人才,提升我们对未知世界的认知。所以总结成一句话的话那就是,提升我们人类的自身知识,从国家角度来讲,就是要提升国家的能力。

白岩松:为什么选择在火星的乌托邦平原着陆,有一点我很好奇,这底下有水,为我们将来带人上火星已经做相关的准备,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张荣桥:我们选择在乌托邦平原南部来进行着陆,有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方面要保证我的着陆安全,乌托邦平原相对平缓,因为我们毕竟是第一次去,安全着陆是我们后续开展科学研究的前提;第二个是从科学探测的意义角度考虑,我们着陆点附近应该是古海洋与陆地的交接面,这一附近开展科学探测的意义潜力巨大,所以综合考量选定这个点。您问这个地点有没有水,不知道,有没有我们去探完再说。


天问一号的“最后一脚”刹车如何踩稳踩准?

5月15日,“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实现分离,成功登陆火星。

天问一号任务突破了第二宇宙速度发射、行星际飞行及测控通信、地外行星软着陆等关键技术,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行星着陆,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中又一具有重大意义的里程碑。火星探测风险高、难度大,探测任务面临行星际空间环境、火星稀薄大气、火面地形地貌等挑战,同时受远距离、长时延的影响,着陆阶段存在环境不确定、着陆程序复杂、地面无法干预等难点。

怎么在登陆火星时安全着陆?这是个值得好好聊聊的问题。



图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探测器要想成功着陆火星需要在短短9分钟时间内将两万多公里时速降为零,其间需要经历气动减速、降落伞减速、动力减速、着陆缓冲等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失误都意味着登陆失败。经过一系列减速措施,“天问一号”来到距离火星表面约2公里处,以约100米/秒的速度不断接近火星表面。这个速度相当于目前我国高铁的最高运行时速。

由航天科技集团第六研究院研制的7500N变推力发动机就是最后动力减速环节的主要工具。

“天问一号”采用的是由液体火箭发动机提供反推力的方式来实施最后的减速,此方法已在嫦娥三、四、五号探测器落月过程中连续三次成功实施,火星着陆巡视器7500N变推力发动机正是落月用变推力发动机的2.0版——为了满足火星探测器安装结构要求和减重需求,并提升发动机性能,研制团队首次在我国开展深空探测的航天器上将推进分系统发动机燃烧(电视剧)室从以往的低室压方案改进为中室压方案,从而保证了相同推力情况下,发动机体积更小、性能更高。加上不断创新和优化生产工艺,有效实现了推进分系统的轻质化需求。

之所以从1.0升级到2.0,是因为火星表面软着陆的难度升级了。

首先,火星实在太远了。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为38万千米,而火星与地球的距离在5000万至4亿千米左右,远远超过地月距离。在地球上,最多0.13秒能实现任意两点通讯,地月之间需要2.5秒,但当“天问一号”需要在火星着陆时,火星与地球的距离为3亿千米,完成一次通讯需要30分钟。也就是说,信号还没跑到地球,探测器已经“收工”了。对于身在遥远异乡的小家伙,这一段路得自己操心,每一次推力的变化必须非常迅速、精准,发动机需要很“听话”。

会不会频繁猛踩刹车,是我们评判一个司机驾驶技术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样,为了减少降落过程中对着陆巡视器的冲击,将“乘客”平稳送达,发动机采用了“长距离轻刹车”的技术。在降落过程中,雷达等探测设备会像眼睛一样盯着火星地面,测量巡视器距离地面高度等参数,这些参数进入GNC系统,由这个睿智的“大脑”计算出对发动机的推力要求。发动机会按照预设的时序和实时的指令完成变推力调节,让着陆巡视器慢下来,最后以很低的速度稳稳落在火星表面。

火星表面软着陆的另一个难点在于,月球表面近似真空,而火星表面有一层稀薄的大气。在降落过程中,着陆器与火星表面的大气会剧烈摩擦,为了防止被“烧糊”,着陆器上增加了一个防热大底,原本可以“伸出去”的发动机被“兜起来”了。有限的舱体空间限制着发动机的尺寸,“天问一号”探测器变推力发动机的高度比“嫦娥三号”探测器变推力发动机要缩小超60%,推力等主要性能指标却保持不变,“小个子”要爆发出“大能量”,这意味着发动机必须更结实。

去一趟火星不容易,但“天问一号”能携带“乘客”的总重量却是有限的。科研人员从发动机的原理入手,按照任务的需求和特点,对系统参数和总装布局进行了优化,既保证了功能,又增加了一些新技术,应用了一些新材料,发动机没有“长肉”“增肌”,重量还减少了2/3,为其他“乘客”让了让“座”,进一步发扬了变推力发动机高性能、长寿命、高可靠的特点,一举解决了上述问题。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83884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