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50%强奸都因野外如厕?中印厕所革命,成效如何?

蒋校长 0

印度,正在因为新冠疫情而陷入一场重大的国家治理危机。

北京时间5月3日晚,英国学者马丁·雅克在一条推文中写道:

“印度的(新冠)大流行危机是一场悲剧……印度成为‘下一个中国’的希望是零。”

众所周知,印度有个印度制造的“印度梦”,总是觉得自己就是“下一个中国”,还让一众西方国家笃信不移。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抛开这次疫情不谈,咱们就单从基础民生中的基础——厕所,来说说自信满满的印度表现如何。

01.

人的一生中约有3年的时光是在厕所里度过的。

但是这句话不包含大部分的印度人,因为他们没有厕所。



今年,印度上映了一部荒诞喜剧《命运理发师》,豆瓣评分7.8,还算不错。

影片的一开头,便描述了印度的小村庄里建起了一个新厕所,可南北村的村民却因为争抢“如厕权”大打出手。



这是部现实题材的电影,可让人感觉如此魔幻的是,都21世纪了,印度人上个厕所,咋这么小题大做呢?

在印度,每个清晨的村镇都能见到以下的场景:

趁着日出,男一拨、女一拨地拎着水壶就往村子外走去。他们会自觉地找个墙角、草丛,解开裤子、尽情地释放憋了一晚上的洪荒之力。



据“水援助组织”2017年“世界厕所日”的报告显示,印度如今还有约7.32亿人口无厕所可用。

如果这些没有厕所的印度人排成一条龙的话,可以绕地球整整四圈,而印度每天的“露天排便量”,就可以塞满16架波音飞机。

由于信仰的原因,印度人普遍认为在家里修厕所不干净、不吉利、对供奉的神灵不敬,不少地方整个村子都没有一个厕所。



而在公共厕所的建设上,由于种姓制度的影响,打扫厕所被认为是只有低种姓贱民才做的事情,因此没人愿意去应征这样的职位,导致公厕清洁工的职位长期空缺。

久而久之,政府投建的公厕也被荒废下来。

错误的文化认知导致了不良的如厕习惯,而厕所建设的滞后更加剧了印度随地便溺现象的发生。这样的行为不仅使国家的形象受损,更严重危及了国人的生命安全。



▲印度人认为:

恒河水里无论有什么,都是圣洁的

由于缺少厕所,粪便污染水源和土地导致病菌肆虐,霍乱、痢疾等疾病肆无忌惮地传播,印度每年就有近20万儿童因腹泻而死。

由于缺少厕所,印度女性只能在黎明或者黄昏等固定的时间,到僻静的荒郊野外方便,从而增加了被强奸甚至被杀害的风险。

印度媒体有过统计,印度每22分钟就会发生一起强奸案。而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数据,印度50%的强奸案,都发生于女性在野外如厕之时。



而且由于长时间憋尿,尿路感染由此成为印度女性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2011年,印度中央邦的一位妇女娜莱(Anita Narre)就因丈夫家中没有厕所而愤然出走,并提出了离婚诉求。

这则新闻在印度引起了轩然大波,后来也被宝莱坞拍成了电影,就是2017年上映的《厕所英雄》。



▲一名印度男子对着《厕所英雄》海报小便

其实从2014年起, 印度就发起了“清洁印度”运动(Clean India),重中之重便是“厕所革命”,大力修建和改造印度厕所。

总理莫迪更是满怀雄心壮志地承诺,下拨400多亿美元用于建造厕所,到2019年就可以彻底解决印度露天排便的问题。

要完成这个目标,至少得建立6000万座厕所,然而,目标很显然达不成。

2015年,印度才建了490万座厕所,2016年稍好,建了580万座。



就算印度建了大量的厕所,被寄予厚望的“厕所革命”就能成功吗?

2016年美国莱斯大学进行过一项印度厕所调查。

他们发现在已实现“家家有厕所”的300个印度村镇里,仍有40%的居民选择在户外如厕。

那些花了大价钱建好的厕所,有的闲置了、有的变成了小商铺、有的用于堆放谷物、还有的则养满了家畜。



有人更是直截了当,自己拿这笔钱去盖了房子。

为了让印度人好好上厕所,政府只好脑洞大开、奇招百出。

比如,他们会利用电视公益广告、互联网和户外广告牌,公开羞辱那些户外排泄的人。

再或者派出巡逻小分队、去野外搜查有没有人露天排便。

甚至,政府还派出了专门的水车,一经发现有人随地大小便,就以高压水枪滋他个人仰马翻。



还有些地区,不用厕所的人可能会面临失去福利,或竞选公职的资格。屡教不改者,还会被罚款500卢比、甚至直接被关起来。

为了倡导厕所文化,印度妇女们更是发起了一场“无厕所,无妻子”的活动,以此敦促女性拒绝家中没有卫生间的求婚者。



然而,文化传统的惯性并不是靠孤立的几个动作就能改变的,“厕所革命”不仅掣肘于印度政府的执政能力和基础建设能力,更依赖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水平。

02.

“我梦想中的未来中国首要之条件便是:人人有机会坐在抽水马桶上大便。”

这是1932年,面对内外交困、积贫积弱的中国,上海《东方杂志》策划的一次征求“新年的梦想”活动中,暨南大学教授周谷城说的话。

穿越80多年的历史岁月,我们仍能清晰感受到一种炙热的情感和殷切的愿景。

新中国成立初期,乡村环境普遍不整洁,人畜同居,人无厕、畜无圈的现象极为普遍。



有资料显示,1克粪便中能够容纳的细菌数量,少则100万,多则4亿。

这导致一些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肠道传染疾病肆意传播,比如痢疾、霍乱等等。当时在儿童群体中,蛔虫病的患病率甚至高达70%以上。

普遍存在的厕污问题,使得新中国想要开展大规模的疾病控制和防疫工作,变得困难重重。

农村厕污问题在中国广泛存在,首先是源于传统农耕文明中“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的观念。

农耕文明时期的厕所文化,让人们将堆肥、收集粪尿等视为必备之事。



如何合理收集并处置粪肥,使其既能为农业所用,又不会污染环境,是当时令人非常头疼的问题。

1952年,毛泽东题词指出,“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

然后,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爱国卫生运动。

周恩来亲自担任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主任。

各地区、各部门广泛发动群众,以除“四害”、讲卫生、整治环境为重点,开展群众性卫生活动。

“两管五改”成为建国后十几年间农村环境卫生工作的核心政策,所谓“两管”,就算管水、管粪;所谓“五改”,就是改良水井、改良厕所、改良畜厩、改良炉灶、改良环境。



爱国卫生运动抓住了农村卫生工作中管水、管粪两个主要环节。

通过管水、管粪,改良饮水水源和改良厕所,可以有效控制粪便中的致病微生物对水、食物和环境的污染,降低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同时还可以根据农业生产的需要,生产无害化的有机肥,增加收入。

可以说,没有这种全国性的、有组织的专项运动,我国的农村厕所及卫生环境不可能得到根本性地改善。

但厕改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而且会因社会的发展而随时产生新的问题。所以尽管我们在建国初期花了那么大的力气,但还是远远不够。

农村的厕所问题是解决了,但接下来的城市化浪潮让城市的公共排便问题成为了新的负担。

1978年改革开放,在时代的剧变中,伴随着城市化带来的人口高度聚集与流动人口的与日俱增,很多城市有限的公厕完全无法满足基本需求。

而且在当时,中国化肥工业发展迅猛,对粪尿等有机肥料的依赖被不断弱化,还不是很完善的城市管道系统的负担因此变得日渐加重,这些巨量的五谷轮回之物甚至变得无处可去。



城市流动人口的骤然增加、有机肥料无法处理、外国游客的批评指摘……在城市化与对外开放的双重推动下,改善城市公厕成为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

1990年,借助举办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的契机,北京市政府组织进行了大规模的市容整洁行动,其中包括对公共厕所的卫生整治。

根据《中国“厕所革命”的30年故事》记载,1984年至1989年,北京市新建、改建公共厕所1300多座,使6000多座公共厕所基本达到了水冲厕所的卫生要求。



经过近30年的持续推进,截至2018年底,全国城市和县城环卫部门管理的公厕数量达到18.2万座。

其中,北京市公共厕所数量达19008座,在特大城市中的保有量居于世界第一。

按照设置目标,在四环路以内,每平方公里就有20座公厕,人们步行5分钟便能找到厕所。

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找不到厕所了!

03.

城市公厕的建设水平在不断升级,但回头看看,很多农村的厕所还仅仅是解决了有无的问题。

“一个坑、两块砖、三尺墙”、“最怕的是蛆,夏天满地都是”、“哭着跳着上厕所,被臭味熏哭”……

这样的惊悚体验,是很多人难以接受的挑战,但却是一些村民们从早到晚都要面对的现实。

也许很多农村人早已经习惯了这种老式旱厕,但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为了建设美丽乡村,在厕改的问题上,我们不会抛下农村。

而且,2015年新华社有过报道,农村地区80%的传染病,都是由厕所粪便污染和饮水不卫生引发的。农村厕改,也就成为农村地区疾病防控的重要一环。

于是,中国开始集中力量、发誓要啃下农村厕改这块“硬骨头”。

大概从2015年开始,在国家的号召下,“厕所革命”在各省各地纷纷展开。这项“革命”的最初主旨,是要通过提升公共厕所的品质、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用了两年的时间,截至到2017年,总共有6.8万间公共厕所的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为此,国家投入的专项资金超过200亿元人民币。



2017年11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在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通过,“厕所革命”被提升至国家层面。

在旅游景区的公共厕所整治行动斩获成效后,“厕所革命”被大力拓展到农村地区,重点改善农村地区的公共厕所卫生环境。

尽管早在30年前,很多地方已经在推进农村厕所的改造工作,但收效甚微。在厕改过程中,中国也遇到了印度那样的困境,一个庞大群体的固有观念,很难在短时间内彻底扭转。



但好在,中国与印度不同,中国人民不会认为污水是圣洁的象征。所以对于中国农民来说,改不改厕所,最关键的因素不是观念问题,而是利益问题。农民不愿意在这项“看不到直接收益”的建设上花钱,大家认为这是浪费钱财。

老百姓不愿意花钱怎么办?那就靠政府补贴。

不同地方,不同的家庭,厕改补贴的标准也不一样,从1000元至数千元不等,村民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可以用极少的成本去提升生活质量,大家自然也就愿意摒弃过去的旧习。



只要农民的思想工作能够做通,那接下来的事情就都不是问题。

基层干部经过探索、试点、再探索、再试点、再推广,因地制宜,一村一策,以点带面,农村改厕之火逐渐呈燎原之势。

2018年,全国完成农村改厕1000多万户,农村改厕率超过一半,其中六成以上改成了无害化卫生厕所,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普遍欢迎。

诚然,在厕改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比如工程质量不合格、修起的厕所无人用等等,但在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推动下,中国“厕所革命”的成功,已成必然。

04.

1988年,经济学家朱嘉明从国外考察回来后出版了一本书,书名叫《中国:需要厕所革命》。

书的前言写道:

“现代化作为一个历史过程千头万绪。但是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需要有一个‘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精神。一个国家的厕所状态,很大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的文化特征和水准。”

在迈向现代化的路上,厕所,也浓缩成一个度量文明的鲜明符号。



“我无法理解我们能把火箭送上火星和月球,却修不好一座厕所,停止这个国家里的随地大小便行为。”

印度演员库玛尔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这一席话,在印度和国际上引发热议。

相比于印度,中国的“厕所革命”之所以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效,是因为我们强有力的举国体制,保障着这项民生工程顺利推进。

厕所改造,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作。

它既考验着一国政府的治理水平,更考验着各级管理者对人民的赤诚。

新中国在厕所改造这一微不足道的小事上、长达70余年的持续投入,是中国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执政理念的完美诠释。

在厕改问题上,印度的表现怎么样呢?相信大家也都有目共睹了。

所以说,如果印度要想成为“下一个中国”,或者说超过中国,倒不如先把自家的厕所建好吧。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82947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