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权车主丈夫:特斯拉侵犯隐私 要求撤销数据道歉(图)

大象新闻 0

 


4月22日下午,特斯拉向媒体公开了事故发生前1分钟的行车数据,并作出一份文字说明。随后,维权女车主的丈夫李先生深夜向大象新闻记者回应,其侵犯了车主的个人隐私权和消费者权益,会立即向郑州市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投诉。

特斯拉负责处理该事故的有关人士表示已经将数据以邮件的方式发给客户,由于客户的电话一直没有接,因此特斯拉通过公司邮箱发到了客户买车时填写的邮箱。

“我老婆还在拘留所,手机在警方手中,怎么会接到电话。”李先生表示,在特斯拉将车辆发生事故前一分钟的数据公布于众前,从未与张某的家属取得过联系。



李先生仅在22日下午与郑州市郑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相关负责人通过电话,其负责人只是告诉李先生已经责令特斯拉向车主提供数据,并未提及到要将行车数据通过媒体发布。

特斯拉在与车主无任何沟通的前提下,将行车数据发布出去,让看到此消息后的李先生非常诧异,“这已经侵犯到了我们个人隐私权及消费者权益。”李先生首先对特斯拉出示的行车数据表示不认可,同时,他认为,行车数据属于个人财产及个人隐私,而特斯拉未经车主允许,擅自将其公布给媒体及大众,他无法接受。

下一步,李先生将会向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投诉,同时要求特斯拉公开道歉,并将行车数据撤销。

延伸阅读

特斯拉公布行车数据 "30分钟超40次刹车"怎么解读?




图:图虫


4月22日下午,据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采访获悉,特斯拉已提交事发前半小时的车辆原始数据。


特斯拉维权车主新发声“检测跟不上技术发展”

在特斯拉公布数据还原事故一分钟前情况后不久,另一位参与维权的车主安保佳通过微博发声,回应为何不去做第三方鉴定。他表示“检测跟不上技术”,权威鉴定机构难寻成为当下智能汽车争议事故后,车主遭遇的窘境。

安保佳在微博中首先对特斯拉开始提供数据表示了欣喜。他表示,感谢祖国和维权人士。“之前没有明确的相关法律依据。(后台数据)特斯拉不给,消费者也没办法,消费者找到消协,消协也没办法。最近这几天刚刚得到上级的批复,纯电动汽车在使用和行驶过程中产生的行车数据,消费者享有知情权,企业需无条件提供。有了这个规定,以后再有纠纷,大家得到数据会便利很多。”



拿到数据已经很不容易,但安保佳又提出了第二个问题:“看不懂,分析不了事故具体产生的原因。”

安保佳称:“有个车友就是做相关工作,但也分析不了。目前也不知道哪个机构可以解读这个数据。”



据北京日报查询,目前有关司法部门认定的车辆鉴定机构,大多成立时间较早,此前基本都是针对燃油车进行事故鉴定。通过向几家汽车检测机构咨询,对方均表示,可以为车辆进行硬件方面的检测,但如果是软件或系统存在问题,以机构现有技术,不能保障检测出来。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过去针对燃油车进行事故鉴定的机构很可能无法适应智能汽车的需要。原因是智能汽车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基础上,因此车主在事故发生时踩下刹车的作用很可能受到了系统运算的影响。因此,传统鉴定机构仅可以鉴定当下情况的刹车是否正常,无法鉴定事故发生时车辆刹车的情况。要完全还原事故真相,还需要车企提供后台数据。

但即便车企提供后台数据,后台数据是否完整、有无修改也成为争论点。此外,一位检测机构服务人员还表示,像特斯拉的很多新兴技术,现在检测机构并不具备设备检测软件,最“权威”的可能还是厂商自己的分析。

这就让智能汽车事故又绕回了厂家“一家之言”,没有第三方权威佐证的尴尬境地。

对此,安保佳表示,检测跟不上技术的发展是一个必然的现象。目前,新能源汽车控制器软件检测方面并没有相关标准,而计算机行业的相关标准又无法完全套用到汽车控制器软件测试中,也无法指导汽车行业工程师全面开展软件测试工作。

据悉,目前在国家汽标委到牵头下,现阶段正在紧锣密鼓展开大规模智能网络汽车安全标准制定工作。

30分钟,超40次刹车业内专家解读

数据显示,驾驶员最后一次踩下制动踏板时,车辆时速为118.5千米,碰撞前时速降至48.5千米。并表示,在事故发生前的30分钟内,驾驶员有超过40次踩下制动踏板的记录,同时车辆有多次超过100千米每小时和多次刹停的情况发生。



综上所述,车辆以较高速度行驶,驾驶员开始踩下制动踏板力度较轻,之后,自动紧急制动功能启动并发挥了作用,提升了制动力并减轻了碰撞的冲击力,制动系统均正常介入工作并降低了车速。

在车辆发生事故前的30分钟内,驾驶员正常驾驶车辆,有超过40次踩下制动踏板的记录,同时车辆有多次每小时超过100千米,和多次刹停的情况发生。

特斯拉强调,特斯拉的车辆数据是车辆网关读取车内各部件信号并以加密形式存储。存储后的数据采用加密技术记录,无法直接读取、修改、删除相关数据。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汽车测评师汤海涛表示,从文字说明看,特斯拉表达的主要意思之一是车主之前是高速行驶,紧急刹车多次,最后没刹住车。

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分析,目前由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特斯拉智能汽车这么复杂的软件系统是很困难的,未来特斯拉需要将其后台数据向中立的第三方机构进一步开放、托管。“需要避免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情况,特斯拉需要有像飞机一样的黑匣子。”

同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刘春彦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府监管机构基于社会公共利益考虑,有权要求特斯拉公布相关数据。在此基础上,可以请第三方机构解读数据,专业的事情由专业机构去做。

为何真相总难寻维权总未果?

一系列事件迫使特斯拉屡屡道歉,但是公众关心的三大问题却仍然待解。

数据不透明,造成消费者维权困难。

此次上海车展维权事件中,维权车主张女士曾提出,要求特斯拉公司提供事故发生前半小时完整的行车数据。特斯拉公司则表示,要满足三个前提条件才可提供数据:一是需签订协议约定数据用途,二是投诉人把车辆移到钣喷中心车间,三是共同委托第三方检测公司检测刹车系统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对此,投诉人张女士则要求被投诉人先提供数据再讨论鉴定事宜。

据《经济参考报》了解,此前多起涉及特斯拉汽车事故的维权案例中,消费者往往维权困难,重要原因就是特斯拉独家拥有行车数据,并对行车数据有“解释权”。据了解,特斯拉车辆的行驶数据,目前只能通过特斯拉后台查看,车主无法获取,相关部门也较难对此做出监管。

正如中消协对此次事件的回应所说,“技术优势不应成为解决问题的阻碍”,企业有义务拿出证据证明产品安全、拿出措施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拿出诚意解决相关消费者诉求。

22日,中汽协也针对这一问题作出回应。秘书长助理兼技术部部长王耀表示,应以数据分类分级为基础,数据生命周期为切入点,构建适应行业发展、确保数据安全、满足政府有效监管的数据管理体系。

第三方检测机构是否可信?


许多维权的特斯拉车主都不愿意采用特斯拉指定的第三方数据检测机构。

此次事件的张女士表示:“我们不是不同意第三方机构检测,只是希望选择一个专业权威的机构进行鉴定。”

为什么消费者对企业提出的第三方检测产生不信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因为消费者担心第三方检测机构和车企有业务合作。第三方鉴定机构要脚踏实地铸造公信。比如彻底隔绝和车企之间的业务合作联系。有业务合作联系的,立即回避。检测机构的工作人员也要签署承诺,有利益关系的回避。同时签字的专家要对自己虚假鉴定的结果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追究刑事责任。这样才能够取信于民、取信于消费者。第三方检测机构要拿出公信力来。”

今年3月,海口特斯拉车主蒙先生所经历的“刹车失灵”事件中,特斯拉委托了海南捷安通汽车检测服务有限公司对事故车辆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刹车系统合格。





但网友却对此并不买账。有网友称,在这份第三方检测报告的“驱动型式”一项中,显示的是4x2前驱,而根据特斯拉官网显示,目前在售的特斯拉Model3仅提供后轮驱动和全轮驱动两种型式,因此部分网友也对这份报告产生了质疑。



更令人费解的是,据央视报道,在第三方检测报告出来后,车主表示对于其汽车进行的这一次第三方检测并不知情。记者也致电了为特斯拉汽车出具车辆刹车系统合格的机构——海南捷安通汽车检测服务有限公司。但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并不能做相关检测。



按此说法,特斯拉的这份检测报告是怎么来的?

何为“不合理诉求”?企业“没有办法妥协”的傲慢要不得


业内专家认为,目前,汽车维权难主要是证据难、举证难、时间长、成本高。

企业在公众影响力、对数据和信息的解释力等方面的优势,都导致企业往往处于强势地位,消费者在维权过程中和企业很难对等。所谓“不闹不灵、一闹就灵”的背后,是消费者维权无果的无奈。

然而,特斯拉面对维权的消费者,却发出强硬回应:“我们没有办法妥协,就是一个新产品发展必经的一个过程。”

《经济参考报》在多个平台均发现不少自称特斯拉车主的网友对特斯拉汽车刹车、加速等问题发出疑问。这些究竟是消费者“误操作”造成,还是汽车本身有问题,仍有待解答,但诸多来自消费者的质疑难道值得企业重视:

消费者反馈了问题,企业却在有关部门和机构调查出结果前就称消费者提的是“不合理诉求”?产品发展确实有必经的过程,但前提是保障使用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而非让消费者做企业拓展市场、改变市场野心下的“棋子”和“小白鼠”。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79699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