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换道超车遇见特斯拉:特斯拉须面对中国客户拷问

中央政法委长安剑/超级学爸 0

特斯拉必须面对中国客户的拷问:责任何在?担当何在!?

特斯拉再陷争议。

19日,上海车展刚刚开幕,一名女子就站上红色特斯拉车顶,张开双臂对围观群众高喊——“特斯拉刹车失灵!特斯拉刹车失灵!”



几分钟后,女车主因行为过激,被工作人员抬着手脚拖了下去。更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事发后,特斯拉方面却强势而不失礼貌地回应:“对不合理诉求不妥协,同样是我们的态度。”

一石激起千层浪。近10亿网友关注,车主维权走向极端,质量问题频频爆发,围绕着特斯拉新能源车的争议,再次甚嚣尘上。

20日上海警方通报:因扰乱公共秩序,1人被处以行政拘留5日,1人被行政警告。维权车主也在微博上发文道歉,警方执法客观公正,不应采用错误的方式维权,造成不好的影响,但决不妥协。 



女车主以极端的方式大闹车展,扰乱了公共秩序,应当道歉。但让广大网友心有戚戚的是:如果坐下来能解决问题,谁愿意不顾体面,爬到车顶上去嘶嚎?

而面对车主的一次次维权,特斯拉的回应中却尽显“老爷公关”的骄纵豪横,让中国消费者心寒。长安君对此有三句话想说——

一次次拖拉扯皮中,损耗的是口碑和信任

又涨价了?又失控了?又甩锅了?从进入中国市场到今天,特斯拉如同一个“流量明星”一般,一直处于风口浪尖、从未间断。

2020年,特斯拉无视疫情的冲击,业绩狂奔。与此同时,特斯拉在中国市场却真的“刹不住车”了——

4月11日,上海的特斯拉车主刘先生的车子在车库拐弯时突然刹车失灵,直至撞到墙面后才逼停。

3月11日,海南海口一名特斯拉车主蒙先生在停车场停车时,车辆在连续踩刹车的情况下无法停下,导致撞上护栏。

1月4日,山东临沂一辆特斯拉失控冲进厕所,将洗手台撞坏。司机表示失控原因是踩不动刹车。

海南海口、浙江绍兴、河南安阳……

但迄今为止,特斯拉的回应很难让人心服口服——

“路面存在积水”“女性踩刹车力量弱”,还有最著名的“甩锅国家电网”。特斯拉回应车主称,充电瞬间国家电网电流太大,不是汽车的问题,结果马上惨遭打脸。

“质量有缺陷”“态度很傲慢”“从来不负责”……一次次的拖拉扯皮中,特斯拉将“甩锅”进行到底,挥霍的是公众对企业的口碑,损耗的是车主对品牌的信任。

在特斯拉维权争议中,最让人们气不过的,不是谁向谁妥协的问题,而是到底车辆有没有质量问题?到底怎样正确操作才能避免危险?

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佼佼者,不能为车主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出了问题不能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反而一而再、再而三地爆出安全事故,一次次将车主置于险境,试问企业的责任和担当何在!

不论是否妥协,特斯拉都必须面对中国客户的拷问

一辆车不明原因,随时可能会在路上刹车失灵,多人多次维权却得不到合理解释,任谁都难免焦躁。



产品安全无小事,尤其是行驶安全。不论是汽车还是新能源车,“代替人类行走”都是其基本属性,它的产品质量问题,不仅关乎车上的安全,还关乎马路上无数不特定人群的安全,更关系到公共交通安全,甚至全社会的安全。因此,其产品质量带来的社会隐患,必然要大于一般工业产品和生活消费品的质量问题。

一个好的企业不仅在技术上要好,更应时刻将社会责任感放在心上。在事故发生之后,通过检测及时准确查找原因,并对相关生产环节或产品功能进行改进,杜绝同类问题再次发生,这才是负责任的企业应该做的事。

可特斯拉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不论是否妥协,特斯拉都必须面对中国客户的拷问:明知隐患却置若罔闻,企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让“碰碰拉”继续在路上当“隐形杀手”,无视公共安全风险,不在乎“赚中国人钱、撞中国人命”,试问企业的责任和担当何在!

谁给了特斯拉“不妥协”的底气?

事情发生后,有媒体质问:谁给了特斯拉“不妥协”的底气?

嘴上说着“不妥协”的特斯拉对外事务副总裁,在接受采访时也表露出深谙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中国是特斯拉的另一个全球中心。”

要知道,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突出业绩,来源于中国老百姓。是中国消费者的信任给了特斯拉发展的契机,也是中国对外开放政策向特斯拉敞开了大门,这些才是特斯拉得以在中国发展的底气。

但信任换来的不能是傲慢,更不能对中国市场和消费者缺少敬畏。特斯拉进入中国的第一天就应懂得,在中国做生意,就要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

今年2月,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约谈特斯拉公司,要求其严格遵守中国法律法规,加强内部管理,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有效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对于被约谈,特斯拉回应将诚恳接受政府部门指导,积极自查,始终尊重消费者权益。话虽如此,特斯拉却在声明的微博下关闭了评论。

不愿被批评,不愿被公众监督,这样的态度,如何更好地服务大众,承担社会责任?中国一直在努力为各国企业提供国际化、市场化的良好营商环境。但一切大前提,一定是以法治为基础。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唯有严格遵守中国法律法规,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才能让所有致力于深耕中国市场的投资者和企业都走向美好的未来。

狭路相逢——华为换道超车,遇见了特斯拉

(一)困境中的华为,寻求突围

2020年的9月15日,华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美国举全国之力,为华为量身定做的制裁条款生效了,没有企业可以为华为代工利润最丰厚的高端芯片了。

 

美国的制裁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华为的高端芯片存货用一片少一片,荣耀被迫转卖(给了深圳国资委,你懂得),手机销量直线下跌。

 

根据调查机构Counterpoint发布的2021年2月份全球手机市场份额数据显示,华为手机份额跌至全球第六,仅剩4%的份额。

 



就这还不错,毕竟还有4%,再过一段时间如果美国没有解禁(解禁可能性几乎为零),华为的手机可能会从手机市场上绝迹。

 

大家不要难过,这本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一方面是美国不会解禁,另一方面国内代工企业短时间内也无法攻克5纳米工艺。

 

之前我们说过,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需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积极做大不受制裁的业务;第二,加速进行技术攻关;第三,拓展新业务;第四,目标不能丢,队伍不能散。

 

先说受到影响的业务。华为的业务分为三大块:运营商业务,企业解决方案业务,消费者终端业务。毫无疑问,包括手机在内的消费者业务受影响最大。

 

2019年消费者业务占据了华为营收的一半。但不是被一网打尽,因为这个业务不仅仅有手机,还有笔记本、台式机、平板、智能手表等等。

 

美国也是坏,英特尔、AMD等多家美国企业,已经拿到了向华为提供非5G的业务和服务,因此,笔记本、台式机、平板或某些4G业务受到的冲击不太大。

 

运营商业务受到的影响并不大,因为基站芯片囤货够多,制程也不要那么先进,关键国内新基建的订单多。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全欧洲的5G基站,还没深圳多。

 



 

再说技术攻关。比较现实的是,2021年底之前,能攒出来一条28纳米的非美生产线已经谢天谢地了,解决不了手机芯片,但也能解决大部分应用场景的芯片了。

 

而且华为已经在这么做了,去年还曾到台积电和上海微电子挖人,据说从台积电挖走100多位资深工程师。

 

去年9月,上海微电子的老总一怒之下,直接去工信部举报了华为。也别怪他生气,因为除了他之外,手下的所有人都接到了华为HR的电话。

 

我们知道,上海微电子是国产光刻机的龙头,而台积电是世界芯片代工老大,占据了全球一半的市场。挖这两个企业的人,用意不言自明。

 

不管咋说,华为受到严厉的制裁,不但没有裁员,反而愈挫愈勇,还在招兵买马,这种永不服输的战斗精神令人钦佩,相信不久的将来,华为能攒出非美生产线。

 

除了在这方面的技术攻关,海思也没闲着。比如华为全新一代的5G基带巴龙6000芯片,目前已经完成了流片。此外采用3nm工艺的麒麟9010也在进行。

 

就在4月12日,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一次活动上表示,华为有计划推出6G网络,将比5G快50倍。而6G将在2030年推出。

 

种种迹象表明,华为的目标没有丢,研发队伍没有散。我们期待着华为经过几年闭关修炼之后,重新站上世界之巅。

 

梦想归梦想,路要一步步走。美好的梦想必须立足于残酷的现实,那就是华为必须要拓展新业务,给自己造血,保存现有的19万有生力量,直到王者归来。

 

华为的新业务也在不断拓展,比如光伏逆变器(把直流电变成交流电的装置),2019年占了全球市场的22%,占了国内市场的37%(第二名阳光电源也是中国企业)。

 



 

一个搞通信的企业,为啥干起了太阳能?这个说起来就话长了。因为华为要给客户建基站,但基站都需要用电的,没了电再好的基站都玩不转。

 

 可是,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能通上电,比如荒凉的沙漠、偏远的山区。为了解决用户的痛点,华为开始考虑给基站配上太阳能发电装置。

 

开始的时候,采购别家的光伏电站,结果屡屡遭到客户的投诉,原来是逆变器老是发生故障。这非常要命,因为偏远地区维修成本特别高。

因此,逆变器成了影响华为基站制约因素,华为最终下决心自己解决,结果一不小心做成了世界第一。

 



 

逆变器中使用的芯片,依靠的是中国公司有能力制造的28纳米技术。另外,实在不行用40纳米、甚至90纳米的也没关系,一不缺空间,二不缺电力。

 

上海地铁龙阳路基地光伏发电项目,使用的就是华为智能光伏逆变器,年均发电量约340万度,可节约标准煤约1200吨,减排二氧化碳3390吨。



 

上海地铁已有10个车辆基地完成了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总装机容量合计约24兆瓦,年均发电量约2300万度。

 

华为还在积极发展产业生态,比如鸿蒙操作系统,电视版、汽车版鸿蒙已经横空出世,而手机版也呼之欲出了。

(二)华为自动驾驶,横空出世

 

更令人振奋的是,十年磨一剑,然后一鸣惊人杀入了智能汽车领域。4月15日,华为公布了有华为ADS辅助驾驶系统加持的极狐阿尔法S自动驾驶视频。

 

这几段视频还是非常让人震撼。尤其是那些让人捏把汗的复杂路况,系统都做出了精确的判断,并且安全完成了操作。

 

路上遇见了突然左转的对面车辆、乱加塞的同向车辆、随时窜出的外卖小哥、横冲直撞的电动车、以及不遵守交通规则行人,还有可能会出现的鬼探头。

 

我一直关注显示屏上左侧的三维实景模拟,可以看出车辆对周围环境无死角的精确感知,是完成一切高难度动作的基础。

 

虽然目前只是L2级别的辅助驾驶,但是我认为已经离完完全全的无人自动驾驶的L5不远了,我估计技术不是问题,最大的困难可能是法律的许可。

 

怪不得前几天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徐直军之前说,华为技术加持的极狐阿尔法S,在闹市无干预的情况下自动驾驶了一千公里,比特斯拉还要厉害很多。

 



如果没看到这些视频,大家也许还认为华为在吹牛,但看了之后你就会觉得人家是有底气的。除了华为的各项技术,还有十年的潜心研究。

 

其实今年是华为杀入汽车领域的第10个年头(从2012年开始),但是跟造车新势力不一样的是,华为一直是默默无闻、潜心研究。

 

2012年,华为就成了车联网实验室。不过华为的定位是,自己不造车,而是要帮着车企进行高技术升级,给传统车企赋能。

 

为什么华为做什么总喜欢低调?因为华为做事不需要讨好资本市场。比如特斯拉,为了股价,为了融资,必须每隔一段时间就得刷刷存在感,炒作点什么。

 

要说华为比特斯拉牛,这句话并不过分。比如从技术路线上,特斯拉走的纯视觉技术路线,也就是靠摄像头,这个在复杂路况上,我觉得风险还是很大的。

 



比如强光之下,或者极暗情况下,会不会对周围环境进行误判?但是华为使用了3颗自产的96线激光雷达,可实现360°全方位覆盖。

 

这种技术加持,让汽车对静止物体和各种光线情况下的物体识别更加精准,加上跟视频摄像头的配合,可以让复杂道路驾驶更加安全可靠。

 

华为的ADS中还有毫米波雷达(微波雷达)。摄像头和激光雷达,还有个问题,因为光线不会转弯,如果目标被遮挡,那么摄像头和激光雷达是无法感知的。

 

但是微波雷达可以通过前车车身以及车底反射,来感知前方路况,提供更多的信息让系统作出预判和机动。

 





 

为什么特斯拉不做激光雷达和微波雷达?道理很简单,因为用到车上的车规级激光雷达太贵了。

 

美国研究车载激光雷达的鼻祖Velodyne,其激光雷达传感器平均成倍约1.4万美元一个,折合人民币9.06万元。

 

华为光激光雷达用了三个,按照美国的价格,光这个成本就是小30万啦。华为的秘诀在于,激光雷达也是自己研发的,成本压缩到了200美元,未来可以控制到100美元。

 

而且跟其他新势力车厂相比,华为的优势很明显:雷达是自己的,芯片是自己的,操作系统是自己的,算法是自己的,高精度地图是自己的……

 

比如极狐阿尔法S搭载的麒麟990A,算力惊人。最关键的,是采用28纳米工艺,不久的将来极有可能采用国产工艺自产。

 



 

极狐搭载的是鸿蒙OS 车载操作系统,架构简洁,运行效率高,关键是安全。电脑操作系统,发现漏洞了可以打补丁,也可以通过系统备份来防病毒。

 

但是车载操作系统非同儿戏,一旦有漏洞,一旦被病毒控制,一旦被黑客攻入,那可是要人命的事情,要是被恐怖分子掌握,随时变汽车凶器或汽车炸弹。

 

但是鸿蒙操作系统,2019年9月拿到过了国际CC的EAL5+安全认证,检测实验室是鼎鼎大名的荷兰Brightsigh,其权威性还是毋庸置疑的。

 

一般情况下,只有芯片可以通过CC EAL5+及以上认证,且不是所有公司都可以通过该项认证,但是华为将软件做到了硬件级别安全。

 

所以华为鸿蒙1.2能获得这个EAL5+认证,有点让人目瞪口呆,不得不感叹华为的技术实力无人能及。

 

不管咋说,华为自己本身拥有无可匹敌的核心技术,这就是无可匹敌的优势。而其他新势力车厂,就得不得不到处采购来叠Buff,兼容性也是很大问题。

 

不知道是算法问题,还是视频感知系统问题,还是操作系统问题,还是车子本身设计问题,特斯拉最近事故频频。

 

4月17日晚上,美国德州的公路上,一辆特斯拉Model S在行驶期间撞树并引发火灾。该事故导致车上两名男子丧生。

 

而我们国内,特斯拉也被丑闻所困扰。在4月19日的上海车展上,一位女子突然站到了特斯拉车顶,大喊特斯拉刹车失灵。

 

咱不管事故的原因到底如何,也不管谁是谁非,反正是没刹住。这说明,特斯拉的理念虽然先进,也引领了汽车发展方向,但是问题也不能回避。



(三)中美智能汽车,狭路相逢

华为如同一匹黑马,十年磨一剑,一朝出关,杀入了汽车市场,首先是给自己找到了新的赢利点,另一方面也让特斯拉遇到了强劲的对手,同时还如同一条鲶鱼,刺激着其他新势力。

 

纵观全球,特斯拉、比亚迪、蔚来、理想、威马、小鹏、哪吒,以及新加入的华为,正在引领一场汽车产业的革命。

 



为啥是革命?对于传统厂商来说,汽车只是个交通工具,但是对于智能汽车来说,代步只是它的基本功能,它更是个智能终端。

 

就好比手机,原本只是个打电话发短信的通信工具,但智能手机出来以后,打电话发短信依然是其基本功能,但是现在它却是个人人都离不开的手持智能工具。

 

智能手机,干掉了单反,干掉了手电筒,干掉了游戏机,干掉了电视机,干掉了闹钟,干掉了钱包,干掉了杂志,干掉了日历,干掉了纸币。

 

智能手机,还成建制地干掉了某个行业,比如小偷。人们不带钱包了,钱全存在手机里,手机还时刻攥在手里,而且眼睛还时刻盯着,根本没机会下手。

 

好不容易得手了,又是人脸识别,又是指纹识别,又是图形密码,搞不好还被GPS定位,最后被警察抓了。

 

现在智能汽车的出现,搞不好也要干掉很多东西。比如全自动驾驶如果实现,那么出租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就要失业了。

 

当年的诺基亚多牛,可以防身,可以砸核桃,泡水里也没事,一待机就是好几天,可还是被智能机无情地干掉了。

今天,传统燃油车也面临这样的困境。他们虽然感受到了危机,也试图转型,但有时候却积重难返,调头换方向困难重重。

从这个意义上,中国和美国将是智能汽车的领头羊。而传统的汽车制造大国德国、日本和韩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期待中国新势力,赶超特斯拉,在汽车产业上实现根本性的逆袭。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79181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